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蒸汽锅炉的连续排污自动控制与人工手动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阐明了连续排污自动控制方法在保障锅炉安全稳定运行方面的优势和所能取得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阐明了锅炉排污热量回收的有效方法,并通过相关的举例计算直观的显示了回收锅炉排污热量所能取得的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锅炉排污的分析,阐述了排污造成的热量损失,提出了降低锅炉排污的措施,对锅炉的排污操作和经济运行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排污、排污方式、排污控制及要求、排污率、排污装置的使用、热量的回收利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说明。  相似文献   

4.
许彦雷  王京东 《节能》2013,(10):66-67
以130t/h锅炉排污疏水回收改造项目为例,通过工程热力学焓熵技术,精确计算出回收排污水所含热量和外排水的价值,对该项目所取得的节能效果给出了具体的量化指标,证明其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工业锅炉排污水热量回收利用的节能潜力,主要介绍了SPW型锅炉自动排污热能回收器工作原理、参数特性和使用范围;通过相关测试数据来说明其设备性能、节能效果及经济效益,并指出其安装、使用维护上所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胡鹏飞  李勇  彭钒  张炳文 《汽轮机技术》2012,54(5):351-355,360
由凝结水泵出口引出部分凝结水进入再生热交换器,吸收蒸汽发生器排污热量,是目前蒸汽发生器排污利用较普遍的回收热量方式。以某990MW核电机组为例,在蒸汽发生器排污量和排污参数一定的情况下,分别计算凝结水抽取份额、排污热量回收利用方式的不同对循环热效率、二回路管道热效率和全厂热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凝结水抽取份额的增加,循环热效率降低,而二回路管道热效率提高,当二者的相对变化量相等时,全厂热效率达到峰值;同时,考虑到排污水化学处理系统的安全性要求,确定蒸汽发生器排污热量回收利用的最佳方案:凝结水抽取份额为2.5%,且排污热量回收到除氧器。  相似文献   

7.
锅炉排污余热利用方法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工业锅炉房锅炉排污基本上是直.接排放,没有采取余热回收措施,造成锅炉排污余热资源的极大浪费。介绍一种直接利用锅炉排污余热预热锅炉送风的技术方法以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贾晋辉  张微 《节能》2000,(11):43-43
锅炉在运行中,由于锅水不断地蒸发、浓缩,锅水中的含盐量不断增加。同时,锅筒底部的炉水所含的泥渣、水垢等沉积物的浓度也越来越高.通过定期或连续排污,可使锅筒内的泥渣等沉积物随炉水排出炉外,防止锅筒中集。结水垢,影响锅炉的水循环和传热效率,从而保证锅炉安全,平稳经济的运行。 但是,排污水中除含有少量的水垢、泥沙等沉积物以外,绝大部分是含有大量热量的软化水。这部分水的排放,会造成热量和水的浪费,从而使吨蒸汽的费用升高,用汽量增加.因此,回收利用这部分排污水,可大大降低吨蒸汽的消耗费用。 我们对SHL6.…  相似文献   

9.
针对工业锅炉排污热损失和安全运行问题,系统讨论了工业锅炉排污对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影响,介绍了锅炉排污率的计算和排污热损失分析,以及自动排污余热回收综合利用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0.
对有凝结水回收系统的供热锅炉排污率的计算进行了分析,认为以往计算排污率时,忽略蒸汽含盐量和碱度的影响,是不合理的。通过分析,建立了有凝结水回收系统的供热锅炉排污率的计算公式。该公式反映了蒸汽湿度对排污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火电机组单机功率的增大,锅炉排污水压力提高,对蒸汽品质的要求也相应严格,锅炉排污水量和能位都在提高,锅炉排污及其利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但目前锅炉排污利用对全厂热经济性影响的机理尚存在不同的观点。首先对现有的几种锅炉排污及其利用对全厂经济性影响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然后,以某600MW凝汽式电厂机组锅炉排污及其利用为例,对各种计算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并分析了计算结果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后,揭示出锅炉排污及其利用对全厂热经济性影响的机理。所取得的结论为全厂节能诊断和挖掘节能潜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王乐法 《节能》2001,(10):28-29
根据本单位既有蒸汽锅炉,又有热水锅炉的实际情况,介绍了综合利用,分项治理,有效控制热水系统氧腐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锅炉定期排污不合理的现状,分别对排污方法,排污率和排污时间作了具体分析,为锅炉定期排污提供了正确的方法,为锅炉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定排装置安装与改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定排装置出现故障的处理方法和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5.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the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 multifunction heat pipe type adsorption ice maker with activated carbon–CaCl2 as compound adsorbent and ammonia as refrigerant. For this test unit, the heating, cooling and heat recovery processes between two adsorbent beds are performed by multifunction heat pipes. A novel mass and heat recovery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 cycle is developed. When mass recovery process is implemented before heat recovery proces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ycle with novel mass and heat recovery processes is much better than that for the cycle with the conventional mass and heat recovery process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rmer cycle can increase the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COP) and specific cooling power (SCP) by more than 17% compared with the latter cycle. In comparison with the basic adsorption cycle, the mass and heat recovery cycle can enlarge the cycled refrigerant mass and reduce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boiler; the COP and SCP were improved by more than 11% when the mass recovery time was 20 s, while at the optimal mass recovery time of 40 s, the COP improvements for conventional and novel mass and heat recovery cycles are 43.8% and 68.7%, respectively.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novel mass and heat recovery processes are more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ventional mass and heat recovery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6.
刘业奎  王黎  严文君  冯霄 《热能动力工程》2003,18(6):564-567,576
针对当前我国反应器余热资源过剩和热回收不完全的现状,在余热单级动力回收的基础上,提出余热的多级动力回收,并对多级动力回收系统以输出功率最大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多级动力回收系统的余热回收效果明显优于单级回收系统。  相似文献   

17.
电厂循环水余热回收供暖节能分析与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俊 《节能》2011,30(1):33-36
在电厂余热利用的基础上,通过回收冷却塔散失的热量,对循环水余热回收供暖进行了节能分析,结合电厂对循环水余热回收供暖的应用,阐述循环水余热回收供暖的节能措施以及实施后的节能效果。实践证明,电厂循环水余热回收供暖具有显著的节能和环保效果。  相似文献   

18.
孟繁晋  周海妮 《节能》2012,31(10):15-17,2
利用热力学原理和火用分析方法,建立空调系统热回收器系统的分析模型,对目前应用的暖通空调系统中热回收技术进行火用分析,得出对于热回收节能技术进行全面、合理的科学分析与评价方法。总结空调系统应用热回收器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实现燃煤发电机组进一步扩大其热电比的需求,结合原有机组特点耦合余热利用技术成为了有效方式之一。现有余热利用技术的适应特点以及调节能力具有较大差异。  方法  综合评述了几种余热回收利用方式,同时对比了其原理、优缺点,并通过介绍常用的评价指标进一步评述了当下余热回收技术的关注点。  结果  对于余热回收利用技术方式,目前主要有烟气余热回收,循环水余热回收,空气源余热回收,工业废气回收等方式。其温度区间分别为120~150 ℃、15~35 ℃、0~60 ℃、300 ℃以下。耦合余热利用技术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通过性能评价、经济性评价以及系统参数关联评价,其中以热耗、热效率等评价参数为主。  结论  文章给出了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及相关建议。耦合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热泵系统,在未来更高热电比需求下,采用冷端余热供热的低压缸改造技术将成为一大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20.
A three‐effect heat pipe (heat pipe heating, heat pipe cooling and heat pipe heat recovery)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using compound adsorbent (calcium chloride and activated carbon) was designed.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mass and heat pipe heat recovery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mass recovery and heat pipe heat recovery can improve (specific cooling power) SCP and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COP greatly. The averaged SCP of the cycle with mass recovery and the cycle without mass recovery is 502.9 W/kg and 436.7 W/kg at about 30 °C of cooling water temperature and ?15 °C of evaporating temperature. The corresponding COP is 0.27 and 0.24 respectively.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