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碎石土的强夯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峰 《建筑科学》1992,(3):25-28,58
对碎石土用强夯法进行加固的室内模型试验,整理分析其试验资料,得出了土体的变形特征,从中归纳出粗粒无粘性土的强夯机理,并考虑能量和夯击次数两因素的影响,给出了有效加固深度的经验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结合8000 kN·m能级强夯加固风成砂地基工程实例,通过现场变形监测、标准贯入和深层载荷试验等检测手段,研究了强夯加固风成砂地基的深层土体变形规律、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及加固效果,对比分析了收锤标准对风成砂地基土体变形、有效加固深度和地基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魏瑶 《土工基础》2023,(3):463-467
强夯法具有操作简单、施工周期短、工艺简单等特点,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为进一步研究强夯法加固地基土效果,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强夯施工过程,考虑夯锤及地基土弹塑性本构关系,分析了在不同的夯击能下,土体的竖向位移、动应力、速度、土体塑性区域变化规律。得出如下结论:(1)在冲击荷载下,土体发生弹塑性变形,土体塑性变形主要从夯锤向下呈一定角度扩散,呈苹果形分布,随着夯击时间增加,塑性变形区域也在逐渐增大;(2)土体竖向位移及动应力随深度逐渐衰减且在空间上呈椭圆形分布;(3)随着夯击能增加,土体加固效果也越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强夯法加固围垦滩地饱和粉土的机理和工艺,分析了经过强夯法加固前后地基的特性变化。通过现场检测结果,反映强夯后地基一定深度内土体得到有效加固,同时在表层形成了承载力较高的硬壳层。  相似文献   

5.
浅谈强夯法在加固地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分析了强夯法的加固机理,进行了有效加固深度、夯锤和落距、夯击点布置与间距、夯击击数与遍数等强夯法相关参数的设计计算,并通过具体工程实例说明强夯法是一种较好的地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黄国威 《建筑技术》1991,18(3):37-39
近年,随着高路堤、高水坝、机场高填方、港口码头以及各种地基工程处理的大量出现,强夯法加固施工以它经济、高效、快速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施工经验和质量测检控制手段。强夯法加固地基利用土颗粒之间存在大量的气体和水分,土体具有碎散性、压缩性和土颗粒之间相对移动性以及透水性,采用重力冲击,破坏土体原有结构,压缩土体积,挤出土中的水分和气体,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降低地基的沉降量。强夯施工主要是利用起重机械将夯锤提升到一定高度,利用夯锤的自由落体运动及重力加速度,造成对地基的强烈冲击来挤密  相似文献   

7.
高能级强夯的加固效果显著,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有效加固深度是评判加固效果和确定强夯方案的重要指标。以10 000kN·m高能级强夯加固某抛填路基工程为背景,采用FLAC 3D有限差分软件进行单点多次夯击的强夯数值模拟,以夯击后的应力为标准来计算有效加固深度。结果表明:随夯击次数的增加,有效加固深度先增大后稳定,6击后有效加固深度的增幅极小。经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得到土体参数对强夯有效加固深度的敏感性排序。落距和锤重与有效加固深度呈正相关关系,锤径则为负相关关系。锤重对有效加固深度的影响大于落距,在夯击能相同时,重锤低落所得到的累计夯沉量与有效加固深度均更大。提出强夯有效加固深度估算公式,并实现了量纲统一,该公式与模拟结果偏差较小。  相似文献   

8.
为了证明强夯法中同能级下重锤低落比轻锤高落夯实效果好的经验总结的正确性,运用能量转化原理、碰撞理论以及空气阻力分析三种基本理论为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分析室内模型试验所得数据,对比轻锤高落与重锤低落两种情况下土体加固程度、有效加固深度及加固效果,得出了重锤低落比轻锤高落施工效率高,加固效果好,且优势主要集中在提高土体密实程度方面,在提高有效加固深度方面的优势相对较小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已有的计算分析方法上,通过类比强夯法,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提出了计算冲击碾压能量和评价有效加固深度的理论公式。通过分析文献中的工程实例,采用文章提出的理论公式计算出砂性土、粘性土和湿陷性黄土的有效加固深度修正系数值,并结合工程实际,给出合理的建议值,其中砂性土为1.3~1.6、黏性土为0.8~1.0、湿陷性黄土为0.6~0.8。文章为冲击碾压法的有效加固深度研究提供了一个思路,希望其中的部分参数能够通过工程实践、试验或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进一步的检验和验证。  相似文献   

10.
朱淑珍 《山西建筑》2008,34(6):153-155
详细介绍了影响强夯法有效加固深度的九大主要因素,还探讨了强夯法加固深度计算公式的使用条件和范围,认为修正的Menard公式法比较切合实际,简单可行,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用于参考;等效拟静力法计算精度高,但是在计算过程中需要的参数过多,不易获得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1.
H型钢开坯轧制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奚铁  章静 《钢结构》2004,19(6):40-41,64
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MSC SuperForm2 0 0 2对H型钢开坯轧制进行了模拟。分析了金属变形特点和轧件充满情况。研究表明 ,箱形孔中轧件腹板的变形与宽展较小 ,异形孔中轧件腹板与翼缘的的变形很不一致 ,腹板出变形区后厚度存在反弹增加现象。异形孔中轧件不能很好地充满孔型 ,异形孔中轧制压力较大。  相似文献   

12.
建筑物纠偏常用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以往的一些建筑纠偏的工程经验 ,本文总结了建筑物倾斜原因及对几种常用的建筑物纠偏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并列举了相应实例 ,以供有关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索再飞 《钢结构》2003,18(4):40-42
通过对中科院图书馆、档案馆工程钢结构连廊吊装方案的讨论 ,针对在市区钢结构施工中受到的外部环境的制约因素 ,探索了一种在市区进行大跨度钢结构施工的方案 ,并提出了建议 ,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骨料的粒径大小和骨料的品种不同,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性影响较大,骨料的粒径增大,将影响到混凝土的极限拉伸能力,骨料品种的热胀系数过大,也将影响到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性,为提高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极限抗拉能力应选择合适骨料粒径和骨料品种,并进行最佳级配。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索穹顶结构节点的特点,设计了适合倾斜撑杆式索穹顶的节点形式。另外对倾斜撑杆式索穹顶结构的施工张拉方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3类施工张拉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内力变化规律,评价各种张拉方案的施工可行性,并给出了建议张拉方案。  相似文献   

16.
浓差能是一种具有许多独特优点而表现形式较为抽象的新型能源,目前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和重视。本文在文献(3)基础上,对浓差能本质及浓差能理论转换效率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内容包括两方面:1)对浓差能与机械能在本质上完全一致的观点提出了较严格的证明;2)推导出以膜法为基础的浓差能理论转换效率公式,指出任何理想转换机器在其最大功率输出点处的转换效率均不可能超过η=K/(1 K),这里K是与渗透过程有关的参数。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黑龙江省铁力市第一中学图书馆圆形预应力井式梁板楼(屋)盖应用SAP2 0 0 0软件及有关规范的设计过程。给出了该预应力井式梁板结构的材料选择、预应力工艺选择、预应力筋的线型选择、荷载取值与内力计算、预应力筋与非预应力筋的选配等设计计算的思路和方法,可供建造同类工程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TAW–2000电液伺服岩石三轴试验机,通过32组花岗岩和闪长岩的物性及单轴压缩试验测试,获得岩石的特征物理力学参数。在此基础上,揭示岩石扩容起始应力与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孔隙度的关系,建立花岗岩和闪长岩的扩容起始应力预测方程。研究结果表明:(1) 弹性模量作为岩石的弹性基质刚度的反映,包括颗粒间的接触刚度和颗粒间基质的刚度,孔隙度作为岩石内部孔洞空间的体积测量指标,是岩石内初始的微裂纹、微孔洞及张开裂纹的综合反映,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初始损伤的程度,二者与岩石的扩容起始应力密切相关;(2) 扩容起始应力与弹性模量呈正相关,而与孔隙度呈负相关,当弹性模量最小而孔隙度最大时对应最小的扩容应力值,反之调整;(3) 通过逐步数据拟合分析得出扩容应力的预测模型,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证明预测模型的可靠性。在弹性模量、孔隙度和泊松比已知的前提下,可以先验地对扩容起始应力进行预测,为扩容起始应力的求解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城市煤气管网水力计算节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蜂窝梁挠度的4个影响因素:蜂窝梁的扩张比,孔的类型,蜂窝梁的高跨比,剪跨比进行分析比较,并与等截面实腹式梁的挠度进行对比,得出蜂窝梁的扩张比、高跨比对挠度影响较大,并指出蜂窝梁扩张比的合适范围及挠度扩大系数α值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