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梁海平  顾雪平 《电网技术》2013,37(2):372-377
互联电网发生大停电事故后,将电网划分成几个子系统并行恢复,可以加快系统恢复进程.文中研究基于谱聚类算法的黑启动子系统划分方法,根据黑启动电源的数目及其分布,以子系统规模相当、系统内部联系紧密等为子系统划分原则,以电网拓扑Laplace矩阵的第一和第二小非平凡特征向量中各节点对应元素为聚类对象进行聚类计算得到子系统的划分方案.该算法基于复杂网络的社团结构发现原理,具有严谨的理论依据.以IEEE39节点和IEEE118节点系统为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在谱聚类技术的基础上,面向风电场动态等值建模,提出一种基于分裂层次半监督谱聚类算法的风电场机群划分方法。首先根据风电机组的实测运行数据,构造一个可以体现原始数据结构且能为分类提供更多有效信息的特征向量矩阵Y。进而利用获取的部分样本组的先验信息,采用自顶向下的簇分裂策略,对Y中的样本组进行半监督聚类划分,得到风电机组的机群划分结果 ,采用容量加权法计算各机群等值风电机组的参数,建立风电场的动态等值模型。以某实际风电场为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建立的动态等值模型与详细模型较接近,能够较准确地反映风电场的动态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地形复杂或布局不规则的风电场,将谱聚类方法应用于风电场机群划分,提出了一种风电场的机群分类方法.该方法以风电机组具有相同或相近运行点为机组分群原则,应用基于扩散映射理论的谱聚类算法对风电场各机组的实测运行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找到风电机组之间动态运行过程的相似性,从而实现对风电场内所有风电机组的聚类划分.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机群划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考虑双尺度相似性的负荷曲线集成谱聚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负荷聚类可以依据形态特性差异对负荷曲线进行归类,实现用户用能行为规律分析,为需求侧响应、电网客户服务等提供重要的决策信息。文中提出一种考虑双尺度相似性的负荷曲线集成谱聚类算法。首先,为了克服欧氏距离在负荷特性相似程度度量上的局限,基于负荷差分向量的余弦距离实现负荷形态变化的相似性度量,提出一种双尺度相似性度量方式;然后,基于双尺度相似性与谱聚类算法,建立差异化基聚类模型;最后,依据聚类评价指标自适应计算基聚类模型权重,以加权一致性矩阵与谱聚类实现聚类集成。算例结果证明,所提方法可有效挖掘负荷形态特性差异,在不同数据集中性能表现稳定,具有显著的聚类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变电站负荷包含多种用户负荷,其特性非常复杂,选择单一的日负荷曲线或是用户构成比例作为指标进行聚类,可能忽略其他因素并导致聚类结果不够全面。由此提出了同时考虑变电站日负荷曲线与变电站用户构成的多元聚类模型。为求解该模型,首先对日负荷曲线数据采用Kmeans算法进行聚类。然后,提出一种两阶段聚类修正算法,用于依照变电站用户构成数据修正日负荷曲线聚类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所得的聚类结果准确度高,可降低聚类结果跌入局部最优的可能性,且所得结果能明确体现各个变电站在日负荷曲线上及用户构成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恰当地处理光伏数据并建立合理的出力模型是含光伏发电系统运行与规划的基础。该文基于马尔可夫模型和谱聚类算法,综合考虑光伏出力的天气特性、日特性、季节特性,提出了一种光伏出力聚类和模拟方法。首先,从光伏出力中提取幅值、基准出力和波动出力,基于马尔可夫模型针对波动出力进行聚类分析,并利用Alpha值、Silhouette指数、贝叶斯准则确定最佳聚类数;然后,整合聚类结果并搭建基于月内天气状态和日内出力状态的双层马尔可夫模型;最后,利用双层抽样得到中长期光伏模拟时序出力。与传统K-means算法相比,基于马尔可夫模型的谱聚类算法能够更好地解决光伏出力数据可能出现的数据丢失与误测问题,并具有更好的天气区分性。与马尔可夫蒙特卡洛模拟相比,该文所提光伏出力模型能够更好地保持光伏出力的天气特性、时序特性和概率特性,并具有更高的精度。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文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传统电网线损识别方法未能对线损特征进行提取,导致识别结果不准确,识别用时较长。提出一种基于聚类算法的低压电网分段线损智能识别方法。通过Wpdec小波分解函数对低压电网分段线损数据进行3层小波分解,利用Wprcoef函数对小波系数进行重构,提取低压电网分段线损特征;根据提取到的线损特征变量,设定分段线损异常判定依据,使用K-means算法对所提取的特征向量进行聚类分析,借助聚类结果获取线损特征规则,最终实现基于聚类算法的低压电网分段线损智能识别。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能够精准识别低电压分段线损,同时还能够提升识别速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智能电网背景下用户的用电模式,考虑到现有聚类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模糊K-modes聚类算法。利用离散小波变换将时域的负荷曲线转换到频域,从而将负荷曲线的不同特征隔离在不同的频域水平,并利用低阶近似的思想选取原始曲线的有效分量曲线;对所选的分量曲线进行趋势编码,将连续负荷数据转化为离散类属性数据;基于平均密度确定初始聚类条件,利用模糊K-modes聚类算法对曲线进行形态聚类,得到负荷曲线模板;将所提算法与传统K-means算法及层次聚类算法进行比较,从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基于聚类融合算法的高维数据聚类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聚类融合方法,然后提出改进的随机投影算法,并将其运用到聚类融合算法中。实验证明,该方法比传统的主成分高维数据约减方法得到的聚类结果更好,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对于聚类融合中的关键问题——如何合并多个聚类才能最终得到最优的聚类结果问题,本文将其转换为图分割问题,这种方法在形成最终的聚类结果时允许同时考虑数据点之间的相似性及簇之间的相似性。实验表明这种方法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地减少原始场景数量,以较小的工作量和较高的精度表征风电出力的全时空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谱聚类算法的风电日出力典型场景生成方法。首先采用谱聚类算法对风电日出力场景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能有效反映样本亲疏关系的聚类簇。随后考虑风电的反调峰特性,从聚类后的风电日出力场景中选出能够很好的反映各类场景中原出力曲线调峰效益的出力曲线,将其作为典型场景。最后,以云南某地区2017年风电实际出力数据为算例进行聚类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功率预测方法以气象因素进行聚类划分时各气象因素权重难以分配以及单模型预测精度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伏功率包络线聚类的多模融合超短期光伏功率预测算法.对异常特征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与XGB Feature Importance模块分析光伏功率和各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构建新特征;介绍包络...  相似文献   

12.
李玉娇  黄青平  刘松  陈雨  刘鹏 《电测与仪表》2018,55(16):137-141
针对电力大数据背景下智能电力用户负荷模式提取的可靠性不高且传统单一聚类算法聚类结果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与聚类融合相结合的电力用户负荷模式提取方法。首先,对负荷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减少特征间分类信息冗余实现高维特征的降维。然后,用四种聚类方法分别对降维后的数据集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具有差异性的聚类成员。最后,利用共识矩阵对所得聚类成员进行聚类融合,得到优于单一聚类算法的最终聚类结果。通过电网实际用电数据验证了所提负荷模式提取方法能够提高聚类准确率并降低计算复杂性,并用有效性指标Silhouette对最终聚类结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在标准谱聚类分析算法中,基于欧氏空间的度量不能完全反映数据集合复杂的空间分布特性,导致聚类结果不够准确。而使用流形空间能够更准确的描述数据之间的几何结构关系。在基于规范化拉普拉斯矩阵的谱聚类算法基础上,研究Grassmann流形的光滑曲面的空间表达方式,应用适合度量数据点之间距离的特性,提出基于Grassmann距离度量的改进的谱聚类分析算法,在流形空间上分析待聚类数据点之间的相似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够对分布在相同或不同子空间上的数据进行有效聚类,而且能够对具有复杂几何结构的数据集合进行分析,在流形空间上进行有效聚类。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传统聚类算法对大数据背景下高维海量、类簇形状差异巨大的电力负荷曲线进行聚类分析时存在的聚类结果不稳定、聚类效果较差、聚类速度慢和内存消耗过大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快速密度峰值聚类算法。首先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归一化后的负荷曲线集进行降维处理,以减少样本向量间欧式距离的计算量和加快后续操作。然后利用kd树算法对降维后的数据进行快速K近邻搜索生成KNN矩阵。最后以KNN矩阵代替原算法的距离矩阵作为输入数据。在基于KNN改进的样本局部密度和距离计算准则的基础上,运用快速密度峰值算法对负荷曲线进行聚类分析。通过实验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改进算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Short‐term electricity load and price forecasting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competitive electricity market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ew direct time series forecasting method based on clustering and next symbol prediction. First, the cluster label sequence is obtained from time series clustering. Then a lossless compression algorithm of prediction by partial match version C coder (PPMC) is applied on this obtained discrete cluster label sequence to predict the next cluster label. Finally, the whole time series values of one‐step‐ahead can be directly forecast from the predicted cluster label. The proposed method is evaluated on electricity time series datasets, and the numerical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achieve promising results in day‐ahead electricity load and price forecasting. © 2014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s of Japan.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 Inc.  相似文献   

16.
基于分时重构混沌相空间的电力系统负荷短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实现高精度的电力系统负荷短期预测,该文对电力系统负荷时间序列数据分时段进行相空间重构,并计算分形维数和提取最大Lyapunov指数,经分析得出了系统负荷分时序列数据的演化具有混沌特征,由此提出了短期电力系统负荷的分时重构混沌相空间预测算法,相比目前通常采用的单一时间序列混沌预测算法,该算法具有相空间嵌入维数少和模型参数配置灵活的特点,通过电力系统负荷短期预测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比单一时序混沌预测算法在预测精度上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传统的K-means聚类方法提出来一种基于密度的改进K-means聚类方法。改进后的方法,首先选取数据集中密度最大的点作为第一个聚类中心点,以此为基准,选取离此点最远的点作为第二个初始聚类中心,再在剩余的点中找出离这两个初始点距离最远的点作为第三个聚类中心,以此类推,直到找到所需的K个点,之后再根据K-means算法迭代更新聚类中心,直到收敛或达到设定的迭代次数为止。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与传统K-means方法相比准确率及稳定性方面均有所提高,可以作为聚类研究的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光伏逆变器作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关键设备,其健康状态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提出了一种基于t-SNE流形学习与快速聚类算法的光伏逆变器故障预测技术,将光伏逆变器集群的历史监测信号作为原始特征库,采用t-SNE降维算法提取光伏逆变器集群的主特征矩阵,基于快速聚类算法搜寻每一采样时刻的聚类中心光伏逆变器,分别计算每台逆变器在各个采样时刻的偏心距离,得到归一化的累积偏心距离矩阵,通过合理设定预警阈值,从而实现光伏逆变器故障的准确预测。最后基于设计开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监控系统,利用采集的光伏逆变器集群的历史运行数据对算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光伏逆变器故障预测技术能够提前准确地预测光伏逆变器故障,有助于保障设备健康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