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克拉玛依大逆掩断裂带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石炭系地层,利用综合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各带的石炭系岩相、成岩后生作用及孔隙结构特征。归纳并计算了能代表裂缝和基质岩块性质的十九个特征参数。对这三个带四类储层进行了初评:推复体主部为好的储集层;下盘掩覆带为中等储集层;推复体前缘断块为中等储集层。根据地质情况,结合油藏性质建立了四种储层孔隙结构地质模型:1、推复体主部双孔隙度模型;2、下盘掩覆带裂缝性模型;3、前缘断块碎屑岩型双孔隙度模型;4、前缘断块火成岩双渗透率模型。通过储层评价及模型的建立,展示了西北缘石炭系油气勘探的广阔前景,并提出了对今后勘探工作的建议。 石炭—二叠系地层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地区分布广泛。从岩类上讲,既有沉积岩,又有火成岩;从岩相上讲,既有泻湖相、水下冲积相沉积,又有火山碎屑相;从构造特征上讲,它们既受克拉玛依大逆掩断裂带的控制,又分别处于不同的构造部位;加之后生成岩作用的影响,使之各类储集层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根据近年来对克拉玛依大逆掩断裂带构造模式的研究,可以将它分为五个组成部分:1、推复体主部;2、推复体上复地层超覆带;3、前缘断块带;4、逆掩断裂下盘掩覆带;5、断裂前缘外围带。 这五个组成部分,其构造特(?)下: 一、推复体主部 自  相似文献   

2.
克拉玛依大逆掩断裂带构造特征及找油领域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本文以纲要的形式,概括论述了车一夏大逆掩断裂带五个构造的特征及其形成机理;通过沿断裂带已探明的油气分布规律、断裂对九、十区油气藏的控制作用和地球化学研究成果等三方面论证了大逆掩断裂带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探讨了进一步在大逆掩断裂带的找油领城及油藏类型。  相似文献   

3.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逆掩断裂区带的含油特点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本文从西北缘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入手,论述了逆掩断裂带构造特征,总结出断裂带构造模式,探讨了它的形成机理,阐明了它在早期是推覆构造,中期具同生断层性质,后期呈隐伏断裂的演变过程。
断裂带是丰富的油气聚集带,有四个有利的勘探领域:断裂上盘中新生界地层超覆尖灭带、推覆体前缘断块带、推覆体主体部分和推覆体下盘掩覆带及其前沿,每个领域各有特点。在分析断裂带独特的石油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指出了断裂带进一步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4.
慈利—保靖断裂带是雪峰山基底隆升带的西北缘边界。前人对断裂带及邻域的地质认识主要基于地面地质调查和少量地震勘探资料,区域构造研究中对断裂带的构造属性一直存有争议。本文通过多条横跨该断裂带的大地电磁测深反演电阻率剖面,结合重力资料和岩石物性测试结果进行了电性构造分布特征综合解释。结果表明:慈利—保靖断裂带由多条不同尺度且大致平行的正、逆断裂组成;主断裂北陡南缓,收敛于基底滑脱面,不是深切岩石圈的深大断裂;该断裂带作为雪峰山隆升带与扬子地台湘西北褶皱带的分界是合理的;在沅麻盆地的东缘,由于基底拆离上推,沅古坪—沅陵向斜中的寒武系以下地层被推覆构造掩覆深埋,可能成为常规油气或页岩气勘探的有利目标区。  相似文献   

5.
慈利—保靖断裂带是雪峰山基底隆升带的西北缘边界。前人对断裂带及邻域的地质认识主要基于地面地质调查和少量地震勘探资料,区域构造研究中对断裂带的构造属性一直存有争议。本文通过多条横跨该断裂带的大地电磁测深反演电阻率剖面,结合重力资料和岩石物性测试结果进行了电性构造分布特征综合解释。研究结果表明:慈利—保靖断裂带由多条不同尺度且大致平行的正、逆断裂组成;主断裂北陡南缓,收敛于基底滑脱面,不是深切岩石圈的深大断裂;该断裂带作为雪峰山隆升带与扬子地台湘西北褶皱带的分界是合理的;在沅麻盆地的东缘,由于基底拆离上推,沅古坪—沅陵向斜中的寒武系以下地层被推覆构造掩覆深埋,可能成为常规油气或页岩气勘探的有利目标区。  相似文献   

6.
祁连山北缘逆掩推覆带构造及成藏特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青西油田位于祁连山北缘窟窿山逆掩推覆带的中部,其山前强烈褶皱并伴随一系列大型的逆掩断层,构造表现为断层向地表的前展式叠瓦状逆掩断裂带及其相关褶皱。为了搞清青西油田的构造特征和油气富集规律,以断裂构造剖析为主线,通过精细解释各级控油断层、构造细节、进行裂缝预测及控油作用研究,剖析了其油气分布的独特规律,指出在逆冲断层前缘形成的北东向撕裂断裂控制着有效裂缝发育带,是青西油田的高产区块。  相似文献   

7.
酒东拗陷南缘山前冲断带是酒泉盆地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金佛寺逆掩推覆带是目前在酒泉盆地南缘山前冲断带上发现的一个大型逆掩推覆带。本文利用新采集的地震资料,结合电法、地面地质露头资料,依据断层相关褶皱理论,进行了该区构造建模,明确了该推覆带具有三层冲断结构的构造样式。与窟窿山逆掩推覆带相比,逆掩推覆带具有相似的石油地质条件,而且在逆冲推覆下盘,发育金佛寺掩伏构造。此构造具有面积大、幅度高、断层发育的特点,有可能成为该区下一步应重点评价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酒泉盆地窟窿山地区撕裂断层与油气成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窟窿山逆掩推覆带位于酒泉盆地祁连山北缘西部,中生代为断陷盆地,新生代为前陆盆地,已在窟窿山构造发现青西裂缝性油藏。为了搞清油气富集特征,以断裂构造剖析为主线,对本区逆掩推覆带内的撕裂断层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剖析了窟窿山地区油气分布的独特特征,指出北东向撕裂断层控制着开启性裂缝带的分布,是油田的高产区块。  相似文献   

9.
酒泉盆地窟窿山逆掩构造带于1985年进行地震勘探,逆推断裂带空间展布及白垩系湖相底砾岩目的层反射成像一直不能满足勘探生产需要。超长排列地震勘探方法是建立在波动方程地震波动理论基础上的成像方法,采用超过目标体深度3~4倍长度的共接收排列采集数据,获得了推覆体下深层的反射,通过初至波层析成像和常速扫描获得了较准确的速度模型,在远偏移距获得了深层广角反射,利用炮域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初步获得了逆掩推覆断裂带以及下伏三角带构造的成像。  相似文献   

10.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大逆掩断裂带已经引起地质界广泛的重视,并对其构造成因及含油气规律等进行了初步的讨论。本文仅就逆掩断裂的地震、地质依据提供一些实际资料和看法,目的在于使上述讨论能有一个较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对地震资料的可靠性及解决地质任务的限度等问题进行一些讨论。由于目前仍继续进行着全面的勘探工作,资料正不断地充实,对断裂带的认识还在发展着,文中关于构造研究成果提出的看法只能是初步的,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1.
构造研究是油田勘探开发的基础。以往构造研究主要是进行二维平面成图,图形显示不直观,而三维构造建模和可视化研究通常只是针对局部构造或小范围地质目标进行。对于逆掩断裂带发育、断裂形成期次多的准噶尔盆地而言,建立盆地级的三维构造模型和实现三维可视化显示,技术难度非常大。采用层位模拟、断层分级模拟、断层线空间赋值等技术,在准噶尔盆地实现了盆地级三维构造建模和三维构造可视化显示,为大范围精细研究构造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准噶尔古陆自前寒武纪末至古生代中期始终处于隆起剥蚀状态,是古边缘海沉积的主要物源区.海西褶皱运动,在本区地质历史上是一个重大的转折,边缘海遭受强烈的地槽褶皱,形成高峻的地槽褶皱山脉,准噶尔古陆开始沉降、萎缩,逐渐向负向构造单元-山间盆地发展,但这一时期的准噶尔古陆仍然呈剥蚀状态,同时,在准噶尔古大陆边缘形成三大断裂构造带,即东西向天山山前深大断裂带、北东向克拉玛依大逆掩断裂带或推谈构造带、北西一北西西向乌伦古坳陷南侧断裂带和克拉美丽山前断裂带. 晚古生代晚期,准噶尔古陆继续下沉,海水逐渐由北而南,由西向东退出,沿准噶尔古大陆边缘分布的山前海沟也逐渐向陆相坳陷盆地过渡,形成了早期准噶尔陆相盆地的相互分割的四大沉积坳陷.在四大沉积坳陷中,沉积了巨厚的磨拉式建造,成为盆地内主要的生油坳陷. 准噶尔古大陆边缘断裂构造发育,这些断裂构造既是油气运移通道,又是油气聚契的有利场所,同时它又能起到对油气遮挡封闭的作用.古大陆边缘斜坡带对于油气藏的形成同样是有利的.因此,准噶尔古大陆边缘是寻找油气的远景地带.  相似文献   

13.
利用苏北盆地金湖凹陷的地质及地球物理资料,根据区域构造演化背景,描述了该凹陷石港断裂带的构造特征,研究了其构造演化规律,定量计算了石港断裂带的断层活动性,并探讨了其构造演化阶段。结果表明,金湖凹陷石港断裂带地区主要发育北东走向和近东西走向的2组断层。石港主断裂沿走向呈3段,即北段、中段、南段,北段主要为雁列式断层、负花状构造,南段以帚状断裂、阶梯状断裂为主。石港断裂带的构造演化可分为3个阶段:阜宁期走滑伸展主断层活动阶段、戴南三垛期强伸展走滑负花状构造发育阶段、新近纪第四纪构造稳定阶段。石港断裂带的油气藏主要受构造的控制,一系列次级断层与主干断层形成断鼻构造与复杂断块圈闭;戴南三垛期断层活动性强,有利于聚集来自三河次凹的油气,形成油气藏。结合断层封闭性及裂缝预测结果,认为石港断裂系的东侧断裂夹缝带、石港和桥河口地区是油气的主要富集区。  相似文献   

14.
六盘山盆地的含油气远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论述六盘山盆地区域地质构造概貌和生储盖组合的基础上,认为:1.六盘山盆地是白垩~第三系沉积盆地,其内断裂发育,具推覆体特点;2.区内有四个大的生储盖组合;3.断裂带和深部构造是勘探油气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5.
造山带和盆地之间的前陆冲断带及其下盘掩伏带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有关其时间域构造假象及时间域剖面复杂构造的研究多集中在高速盐丘、海底峡谷等特殊地貌或地层厚度剧变对下伏构造层成像"上拉、下拽"形成的构造假象方面,而对于火山岩体厚度变化及尖灭对下盘构造成像的影响以及"假断裂、假构造"判识方法的研究则较少。为此,以准噶尔盆地东北部火烧山油田以北石炭系克拉美丽前陆冲断带下盘的掩伏背斜带(以下简称火北掩伏带)为例,通过对火北2井钻探前后验证过程的描述,基于对正演模型、叠前深度偏移剖面及倾角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探究了该冲断带下盘时间域"假背斜、假断裂"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1)地层速度的横向变化可导致速度异常区下伏地层构造形态畸变,出现假构造和构造高点偏离的现象;(2)火北掩伏构造和火14井北断裂是因逆冲断层上盘石炭系火山岩高速层存在且横向厚度突变导致的构造假象;(3)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是解决时间域剖面上构造假象难题的最佳手段,在不具备进行叠前深度偏移条件时可通过建立正确的三维速度场、变速时深转换来实现成图。结论认为:(1)通过建立复杂构造区的典型构造样式及地震构造解释模型,运用模型正演,结合地层倾角测井等成果,可以识别逆掩推覆断裂复杂构造带的真假;(2)探讨火山岩发育的逆掩推覆断裂带的地震解释技术,对于指导研究区勘探目标优选具有实践意义,对类似地区的地震资料解释也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结合琼东南盆地区域构造背景、构造解析及盆地动力学理论方法,对琼东南盆地长昌凹陷分带进行了断裂组合形态、构造样式及特点的详细研究,总结了三大断裂体系:西部右行张扭走滑断裂体系、东部伸展断裂体系、早—中中新世浅层小断裂体系,揭示了各断裂带构造样式及力学成因机制。并综合区域层序地层研究资料,提出了长昌凹陷张扭走滑形成的负花状断裂带及伸展背景下逆牵引构造带为2个有利的油气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7.
敦化盆地是一个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的盆地,位于郯庐断裂带,地质历史时期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改造。通过对比前人关于敦化盆地演化历史的研究成果,从东北亚地区沉积盆地演化规律、郯庐断裂中新生代演化史以及敦密断裂带构造演化史等方面分析了敦化盆地的盆地演化史,认为敦化盆地经历了初期张裂、中期断陷、晚期坳陷三个完整的发展阶段,是一个内陆裂谷盆地。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逆冲断裂带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探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物探资料解释研究认为:秦祁贺三叉裂谷的形成和演化,是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形成南北两大不同逆冲断裂带的主要原因。两个区域不整合面、两个滑脱面、两组断裂是油气长距离、大规模运移的主要通道。以南部逆冲断裂体系为主的四个区块,石油地质条件优越,油气资源丰富,圈闭类型多样,具有油气并举、深浅层并举、地层岩性圈闭与构造圈闭并举的有利条件,是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的新领域和可能的大场面。主要勘探领域有三个:一是主滑脱面以上,各逆冲大断裂之间成排成带的中生界、上古生界构造群;二是主滑脱面以下在下古生界中形成的大型背斜构造;三是逆冲断裂带前缘带及前缘外带。  相似文献   

19.
敦化盆地是一个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的盆地,位于郯庐断裂带,地质历史时期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改造。通过对比前人关于敦化盆地演化历史的研究成果,从东北亚地区沉积盆地演化规律、郯庐断裂中新生代演化史以及敦密断裂带构造演化史等方面分析了敦化盆地的盆地演化史,认为敦化盆地经历了初期张裂、中期断陷、晚期坳陷三个完整的发展阶段,是一个内陆裂谷盆地。  相似文献   

20.
柴达木盆地北缘盆山构造关系与油气勘探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穿过赛什腾山南侧构造边界的地震剖面显示.赛什腾山南缘断裂带总体表现为扭动特征。该断裂带在西端主要表现为向北、向上冲断;中部以高角度为特征;东缘(1001测线剖面)则表现为低角度、向盆地方向的逆冲断层,可能是走滑断裂构造端部的构造转换,为伴生构造样式。柴达木盆地北缘(柴北缘)的边界造山带并没有向盆地方向大规模逆冲,赛什腾山山前的东台1井及绿梁山山前的尕丘1井均未钻遇被山体掩覆的新地层,而是钻遇了高角度断裂带,也说明山体向南侧的逆冲规模较小。因此,新生代以来柴北缘地区的构造变形以走滑变形为主,逆冲推覆是走滑构造的伴生产物。柴北缘走滑断裂带构造变形具有反转特征.并不是厚生油气藏形成的有利地带,走滑带之间的块体可能是相对稳定的块体,具有较有利的成藏条件。图7参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