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宝北区块低渗透油藏井网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扬新  李忠平等 《河南石油》2002,16(2):21-23,30
从宝北区块井网型式、注水方式、水驱控制及动用程度、油水井供液能力、驱动指数、油井见效见水等方面分析了宝北区块注采井网适应性,指出了环状注水方式和注采井距不合理是目前井网不适应油田开发需要的原因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布内部注水井点、缩小注彩井距、改环状注水方式的排状注水方式、加强内部注水、加大分层改造力度等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根据宝北油田目前生产情况,指出了环状注水方式和注采井距不合理是目前井网不适应油田开发需要的原因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布内部注水井点、缩小注采井距、改环状注水方式为排状注水方式、加强内部注水、加大分层改造力度等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克拉玛依砾岩油藏井网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克拉玛依油田3种类型砾岩油藏具有各自不同的地质特征,结合油田典型层块的实际生产状况,分析了3种不同类型油藏油水运动规律与井网密度的关系,认为I、Ⅱ类在构造高部位宜采用相对较大的井网密度,而Ⅲ类油藏宜均匀布井;油田的井网部署要综合考虑沉积相和渗透率方向性等因素的影响,其井网形式不但要考虑强化注采系统的需要,而且要考虑井网形式的灵活性,为后期加密调整留有余地。  相似文献   

4.
水驱油藏进入特高含水期后,井网调整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有效途径。基于三维水驱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开展了基础井网、井网抽稀及井网加密的正韵律储层水驱油物理模拟实验,对比井网不调整与调整(井网抽稀与井网加密)的开发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与基础井网相比,井网抽稀和井网加密都可以提高采收率,且井网抽稀的采收率提高幅度比井网加密大;当累积注水量相同时,注入速度越大,水驱波及系数越大,采收率越大,且井网调整后提液的采收率要比井网调整后不提液的采收率要大。与基础井网、井网加密相比,井网抽稀水驱开发效果最好;井网调整后提液可以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5.
低渗透油藏水平井井网形式优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水平井在开发低渗透油藏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为了充分发挥水平井的优越性,确定应用水平井的合理井网形式,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低渗透油藏中不同井网形式下的产能、采出程度、累计产水等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水平井能够显著提高产量,加快采油速度,但同时水平井也能加快见水时间;低渗透油藏水平井网整体开发以交错井网效果最好,井网最优穿透比为0.2~0.4.在分析剩余油分布时引入了流线分析的方法,更加直观地反映了油藏内流体流动状况.  相似文献   

6.
低渗透油藏各向异性交错井网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保角变换、汇源反映和势叠加原理等渗流理论,得到低渗透油藏各向异性直井交错井网的产能公式。井网优化思路为:给定各向异性系数,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井网形状因子的大小,计算井网无因次产量,从而得到井网无因次产量随井网形状因子变化的规律曲线;在曲线上找出水平井产量最大点,由此得到低渗透油藏不同面积、不同油层厚度时对应的最优井网形状因子。  相似文献   

7.
低渗透油藏水平井井网开发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水电相似原理和等值渗流阻力法,同时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对低渗透油藏水平井与直井联合开发的四点法、五点法、七点法及九点法井网产能计算公式进行了理论推导,分别给出了上述 4 种布井方式下水平井产能计算公式,并分析了穿透比、储集层厚度及启动压力梯度等方面对不同井网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低渗透油藏,由于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使得不同井网产能比均减小;随着穿透比的增大,水平井不同井网产能比均增大;随着储集层厚度的增大,不同井网产能比均减小。这一研究结果可应用于现场开发方案的编制及井网产能预测。  相似文献   

8.
低渗透油藏井网加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峰 《特种油气藏》2006,13(3):60-62
针对史103井区存在注采井距大、油水井压力传导困难、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低以及油井见效率低等问题,从体积波及系数、采收率、经济效益等方面对加密调整可行性进行了充分论证,确定了合理的井距和井网密度,优选了加密调整方案。现场实施后,日产油增加40.5 t,自然递减由8.2%下降为3.3%,可采储量增加5.2×104t,水驱采收率由23.6%提高到24.9%,水驱开发效果明显,同时也为同类油藏的调整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低渗透油藏矩形井网产能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低渗透油藏的非达西渗流规律,利用流管法推导的压裂矩形井网产能公式,分析研究了影响产能和动用系数的因素,主要是压裂半缝长、井排距、启动压力梯度及注采压差等,对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了讨论,结合油田实际,提出了提高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的途径。研究结果可用于低渗透油藏现场开发方案的井网优化及储层动用程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胡尖山油田安83区块长7油藏是以"三低"(低压、低渗、低产)为特征的典型特低渗透油田,资源潜力大,目前控制地质储量1.3亿吨,但储量丰度底,隔夹层较发育,储层物性差,开发难度大,投产井单井产能低。本论文通过对该地区的构造特征、沉积相特征、油藏特征、及所采用的6种不同开发试验井网井排距(矩形、菱形反九点、正方形、水压裂、水平井等井网)的试油、试采、工艺改造措施等进行分析对比,探索出一套适合长7油藏合理的开发技术政策,认为水平井井网在胡尖山油田长7油藏开发中有更好的适应性,为胡尖山油田的快速上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1.
低渗油藏井网适应性研究--以张天渠油田长2油藏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以张天渠油田长 2油藏为例 ,讨论了低渗油藏井网适应性研究的有关问题。通过公式计算 ,得出了长 2油藏合理的井网密度及其相应井距和最优注采井数比 ;运用油藏数值模拟分析了当前井网方式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 ,总结了低渗油藏井网适应性研究的一般方法 ,并指出了张天渠油田目前井网的主要不适应性因素。该项研究对其它低渗油田井网适应性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小断块油藏井网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研国内外小断块油藏开发历程,井网部署的基础上,讨论了小断块油田的地质特征,开发特点和井网部署的一般原则,并用数值模拟和油藏工程方法对辽河油田小断块油藏的井网密度确定问题进行了研究,同时给出了原形油藏井网密度的具体值,得出了一些指导小断块油藏井网密度确定的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从渗流理论出发,首次推导了直井注-水平井采混合井网系统井间沿程压力与压力梯度分布公式,并对其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合物理模拟实验得到的启动压力梯度数学表达式,提出了计算低渗透油藏混合井网注采井距的方法,分析了注采压差、渗透率和水平段长度对注采井距的影响。研究表明,混合井网系统所需要的生产压差远小于直井井网,因此混合井网更容易形成有效驱替,可以采取更大的注采井距。  相似文献   

14.
低渗砂岩油藏水平井开发井网模式优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平井开发油藏已成为提高储量控制程度和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重要手段,在我国许多油田开始得到普遍应用,根据水平井对油藏的适应条件,大庆、长庆等低渗、特低渗油田将水平井作为提高油井产能和油田产量的主要方式。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和矢量化井网概念研究了具有原生裂缝的特低渗油藏应用水平井开发的井网优化模式,以长庆油田元48井区长4+5油藏为原型展开研究,主要包括井距、井网形式的模拟分析,水驱方向优选等,最后得到合理水平井开发井网形式。研究结果对同类油藏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薄互层特低渗透油藏储集层厚度小,物性差,采用压裂水平井-直井联合井网开发,能够提高单井产能和储集层动用程度,但由于受储集层非均质性和水力裂缝的影响,水平井极易过早见水,导致暴性水淹,带来开发风险,需设计合理的井网与裂缝的适配关系,以延长水平井生产寿命。以大庆油田某典型薄互层特低渗油藏为例,建立了考虑不同沉积相组合模式的水平井-直井联合井网精细油藏数值模型,采用复杂井和流线模拟技术,研究了压裂水平井分段动用情况,揭示了单裂缝分段产出规律与渗流特征。由于不同沉积模式储集层物性差异较大,压裂水平井含水率上升不再遵循均匀驱替规律,而是物性较好的河道相内驱替增强,物性较差的席状砂沉积相内驱替减弱。同时,水力裂缝的存在会导致流线转向,加速高渗通道的形成。为延缓高渗通道形成,进一步研究了典型沉积相组合模式与裂缝参数的优化配置,并提出了提高开发效果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低渗透油田压裂水平井开发井网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低渗透油田的特点,根据压裂水平井单井油藏工程优化计算的结果,选择12种不同的井网型式,结合数值模拟,以有效单井采出程度为目标,优选出3种与给定低渗透油田相适应的井网型式,即反五点全水平井井网、变形抽稀反九点直井和水平井混合井网以及变形反五点直井和水平井混合井网,为低渗透油田提供一个合理的井网布置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改善低渗透油藏非均质储层的注水开发效果,应用油藏工程方法研究了渗透率非均质性与注水开发井网几何形式的耦合作用,引入了渗流因子及渗流因子变异系数,提出了低渗透油藏非均质储层注水井偏移的井网调整新方法,并应用黑油模型数值模拟技术对其进行了适应性评价。将注水井沿井排方向偏移一定距离,井组内渗流因子变异系数降低,且随着砂体渗透率级差的增大、井网内横切比的减小,注水井向低渗砂体方向的偏移距离逐渐增大。注水井偏移最佳距离后,井组产油能力提高了5.6%,含水率下降了3.7%,明显提高了水驱开发效果。提出的非均质性评价方法及注水井最佳偏移量计算式,为低渗透非均质储层注水开发时的井网调整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叶欢 《非常规油气》2020,(1):71-77,64
为了提高低渗油藏宝浪油田B区块Ⅰ+Ⅱ油组非主力层注水开发效果和剩余油动用程度,针对工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应用渗流力学理论开展了小井距调整可行性论证,在整体部署的基础上选取3个井组进行先导试验,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B区块Ⅰ+Ⅱ油组非主力层地质储量为303.29×104 t,采出程度较低,为10.8%,水淹程度相对较低,为36.85%;②小井距试验井网形式为不规则四点法或五点法面积注水井网,井距确定为150~200 m;③3个井组先导试验合计增油8186.9 t,其中宝1315井组效果显著。以上成果认识为挖潜老油田剩余油潜力提供了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