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业已对1-苯基-3-甲基-4-(对硝基苄基)-5-吡唑啉酮从各种pH值和络合物的水溶液中萃取分离Fe(Ⅲ)、Co(Ⅱ)、Ni(Ⅱ)和Cu(Ⅱ)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可能的萃取机理和萃合物组成。报道了使用该试剂时这些金属的分离因数,同时提出了Fe(Ⅲ)与Co(Ⅱ)、Ni(Ⅱ)、Cu(Ⅱ)分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首次合成了六种Ce(PMTHP)_4A型混配配合物,其中HPMTHP为1-苯基-3-甲基-4-(2-噻吩甲酰基)吡唑啉酮-5,A为邻菲罗啉(Phen)、2,2’-联吡啶(diPy)、喹啉(Quin)、吡啶(Py)、二苯亚砜(DPSO)和三苯基氧化膦(TPPO)。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差热-热重分析及摩尔电导等分析测试,初步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相似文献   

3.
谢新辉  张红 《云南冶金》1999,28(5):54-57
研究了1,9-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4基)壬二酮-「1,9」(BPMPND,H2A)与三辛基氧膦(TOPO)或三苯基氧膦(TPPO)的氯仿溶液从硝酸介质中对铕(Ⅲ)的协同萃取行为。用萃取法制得了固态协萃合物,并对其组成和IR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在阳离子型微乳液介质中,用苯基荧光酮测定铜(Ⅱ)的分光光度试验。结果表明,以阳离子型CTMAB-n-C_5H_(11)OH-n-C_7H_16-H_2O微乳液为介质,Cu(Ⅱ)-PF的ε_(572)=1.37×10 ̄5,与以水为介质ε_(540)=4.3×10 ̄4及相同含量CTMAB胶束溶液为介质ε_(572)=8.9×10 ̄4比较,测定灵敏度显著提高,并且某些实验条件更加宽容。经投入使用,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在乙醇溶液中合成了7种1,8—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3,6—二氧杂辛二酮—[1,8],(简作H2L)稀土配合物。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为RE2L3·nH2O。通过电子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热谱、荧光光谱、摩尔电导等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BPMOPD对硫酸介质中钪的萃取分离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1,10-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癸二酮1,10(BP-MOPD,简作H2A)为萃取剂,对硫酸体系中微量钪与铝、铁、钛、镁、锰、钇、镱的萃取分离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偶氮胂Ⅲ光度法可成功地测定微量钪。  相似文献   

7.
以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HPMBP)为第一配体,茚三酮(Nin)为第二配体,合成了三种未见文献报道具有组成为Ln(PMBP)_3·Nin·3H_2O(Ln=La、Nd、Gd)的稀土配合物。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差热-热重谱、 ̄1H核磁共振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新显色剂3,5—二溴—4—氨基苯基荧光酮(DBAPF)与锰(Ⅱ)的显色反应。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存在下,pH9.0NH3·H2O-NH4Cl介质中,DBAPF与Mn(Ⅱ)形成1∶2红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575nm,表现摩尔吸光系数ε=1.05×105,猛(Ⅱ)的浓度在0-8.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拟定方法用于钢铁样品中微量锰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刘静  张华山 《冶金分析》1996,16(5):10-11,14
研究了新显色剂3,5-二溴0-4-氨基苯基荧光酮(DBAPF)与锰(Ⅱ)的显色反应,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存在下,PH9.0NH3.H2O-NH4Cl介质中,DBAPF与Mn(Ⅱ)形成1:2红色络合物,最大吸收小57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0510^5,锰(Ⅱ)的浓度在0-8.5μg/25ml的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拟定方法用于钢铁样品中微量锰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在KIO_4存在下,研究了2-(2-苯并噻唑偶氮)-5-磺丙氨基苯酚(BTASPAP)与V(Ⅴ),Co(Ⅱ)和Ni(Ⅱ)形成稳定络合物的反应,在Cl8柱上,以含0.2mol/L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3.5)和1.0×10-3mol/L,溴化四丁基铵的乙腈-丙酮-水(36+1+63)为流动相洗脱液,在565nm处检测。V(Ⅴ),CD(Ⅱ)和Ni(Ⅱ)的络合物在6min内获得完全分离,检测限分别为15.0ng/ml,15.0ng/ml和40.0mg/ml.该方法已用于合金钢中钒、钴和镍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2-(3,5-二氯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与铜(Ⅱ)的反应事件。在pH3.5~4.5范围内,试剂与铜(Ⅱ)形成1:1的稳定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86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45×10 ̄。铜(Ⅱ)浓度在0~24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简便、快速、选择性好,利于铝合金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5种新双席夫碱双核轻稀土(Ⅲ)配合物RE2〔(PMαFP)2EN〕3,其中(HPMαFP)2EN为N,N′-双〔(1-苯基-3-甲基-5-氧-4-吡唑啉基)α-呋喃次甲基〕乙二亚胺,RE为La、Pr、Nd、Sm、Eu。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核磁共振谱和摩尔电导分析,对这些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二安替比林基-(4-溴)苯基甲烷(DApBM),在Mn(Ⅱ)和吐温-60存在下,Ce(Ⅳ)与DApBM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λmax为480nm,ε=3.28×10 ̄5L·mol-1.cm-1,Ce(Ⅳ)量在0.5~5.0μg/25ml间符合比尔定律。该体系灵敏度颇高,选择性较好,用于镁合金和含锌矿石中微量铈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在阳离子型微乳液介质中,用苯基荧光酮测定铜(Ⅱ)的吸光光度法。试验结果表明,以阳离子型O/WCTMAB/n—C5H11OH/n—C7H16/H2O微乳液为介质,Cu(Ⅱ)-PF的ε572=1.37×105L·mol-1·cm-1,与以水为为介质ε540=4.3×104L·mol-1·cm-1及相同含量CTMAB0/W胶束溶液为介质ε572=8.9×104L·mol-1·cm-1比较,测定灵敏度显著提高,并且某些实验条件更加宽容。经投入使用,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合成并鉴定了二安替比林基─(2─溴)苯基甲烷(DAOBM),研究了它与钒(Ⅴ)的显色条件。在Tween─80和Mn(Ⅱ)存在下,DAOBM与V(Ⅴ)在H3PO4(1+10)介质中生成橙色产物,λmax=490nm,ε=1.55×106L·mol-1·cm-1,V(Ⅴ)的浓度在0.1~0.9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中草药和矿样中钒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新试剂2-[2′-(6′-甲氧基-苯并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MOBTAMB)与Fe(Ⅱ),Ni(Ⅱ)的显色反应。在混合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SDS)存在下,于pH5.2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Fe(Ⅱ),Ni(Ⅱ)与MOBTAMB反应均形成1:2的稳定络合物。前者最大吸收波长为651nm,后者最大吸收波长为658nm。选定656nm为测定波长,测得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ε_Fe-MOBTAMB=8.3×10 ̄4,ε_Ni-MOBTAMB=1.29×10 ̄5。铁浓度在0  相似文献   

17.
在溶剂中,合成了8种稀土(Ⅲ)与1-苯基-3-甲基-4-(2-噻吩甲酰基)吡唑啉酮-5(HPMTHP)及2,2′-联吡啶(bipy)形成的混配配合物,经测定其组成为RE(PMTHP)3bipy,其中RE为Nd、Sm、Eu、Gd、Tb、Dy、Ho、Er。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差热-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和摩尔电导分析,初步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结构及性质。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2-(2-苯并噻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甲酸(BTAEB)-TritonX-100测定铜(Ⅱ)的显色反应。在pH3.8~5.5的HAc-NaAc缓冲介质和TritonX-100存在下,Cu(Ⅱ)与BTAEB形成稳定的1∶2蓝紫色配合物,λ_(max)在654nm处,铜量在0~m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单波长法测得的ε_(654)为5.7×10 ̄4,双波长光度法测得的ε_(654,532)值达9.62×10 ̄4。方法灵敏、稳定,有良好的选择性,用于铝合金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HPMBP和DAM协同萃取Ln~(3 )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研究了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HPMBP)和二安替吡啉甲烷(DAM)的氯仿溶液从硝酸介质中对Ln3+(Ln=La,Pr,Nd,Gd)的协同萃取,测定了其半萃取pH值,结果分别为4.38(La3+)、3.97(Pr3+)、3.92(Nd3+)和3.82(Gd3+)。通过斜率法确定了协萃合物的组成为La(PMBP)3(DAM),并合成了固态萃合物。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铋(Ⅲ)-4,5-二溴苯基荧光酮(DBPF)-绩化十六烷基三甲铁(CTMAB)体系的显色及其应用。结果表明,在pH4.0~6.0形成了稳定的摩尔比Bi(Ⅲ):DBPF:CTMAB=1∶3∶6的三元配合物,其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3.34×10 ̄5.铋浓度在0~5.0μg/10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经沉淀分离和巯基棉分离,已测定了多种铜合金中的痕量铋,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