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合肥盆地演化及构造样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肥盆地位于华北地台、扬子地台和北淮扬褶皱带3大构造单元的结合部。由于受大别造山带和郯庐断裂长期活动的影响,总体上可以分为盆地基底形成阶段和盆地形成发展阶段,主要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晚期、喜山晚期的冲断作用及燕山早期、喜山早期的伸展运动,形成了挤压构造、伸展构造、负反转构造和走滑构造等4种局部构造样式。现今的构造样式是上述5期构造运动叠加的结果。对合肥盆地构造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将为进行圈闭评价以及今后的钻探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2.
3.
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构造样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火成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渤海湾地区中新生代岩浆活动大致可分为5期,由此将渤海湾盆地中新代构造演化划分为5个阶段:①印支期岩性组合为正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以伸展构造环境为主;②燕山早期岩性组合为埃达克岩和高锶花岗岩,以挤压造山构造环境为主;③燕山晚期岩性组合为酸性-偏碱性岩,如A型花岗岩、辉长岩、正长岩以及拉斑质钙碱性玄武岩等,以伸展和岩石圈减薄构造环境为主;④沙三-东营期岩性组合以碱性玄武岩为主,此时岩石圈减薄作用减弱,渤海湾拉分盆地正式形成;⑤馆陶期之后,火成岩为碱性玄武岩,构造活动处于相对平静期,渤海湾地区处于整体坳陷阶段。结合地震资料解释认为:印支期以伸展构造样式为主;燕山早期以收缩构造样式为主;燕山晚期-喜山早期以负反转构造样式为主;沙三-东营期以扭动构造样式为主;馆陶-明化镇期后由于盆地处于整体坳陷阶段,主要以伸展构造样式为主。  相似文献   

4.
5.
焉耆盆地构造样式及其对油气聚集的控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焉耆盆地是一个中新生带含油气盆地,盆地内不仅存在叠瓦式背冲式、对冲式等挤压构造样式,还存在扭动构造样式;盆地内构造样式对油气聚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具有压扭性质的宝浪苏木背斜构造带和本部图背斜构造带是盆地最有利的构造带。  相似文献   

6.
塔河地区受区域动力背景和塔里木盆地构造演化制约,在震旦纪以来的地质演化历史中受多期次多方向构造应力场控制,经历了多个伸展、挤压、走滑(扭动)等构造旋回.深入分析了塔河地区不同的断裂构造类型和分布,揭示其断裂演化规律.认为塔河地区发育有伸展、挤压、走滑三大构造样式,具体可细分为地堑式、地垒式、断阶式、单断式和"Y"字形或...  相似文献   

7.
海拉尔盆地的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拉尔盆地位于中国北部边陲,是中国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在海西期缝合带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断-拗盆地。从侏罗纪开始,由于地幔隆起诱发拉张,在区域内首先形成断拗;白垩纪后期由于岩石圈冷却,地壳沉陷而形成拗陷。盆地演化经历两大时期、六个阶段,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油气资源丰富,主要聚集在北西向的传递断层带,形成多种圈闭类型。   相似文献   

8.
缅甸伊洛瓦底盆地22°凸起区发育始新统塔本组和朗欣组烃源岩,塔本组泥质烃源岩是区内主要烃源岩,为中等-好烃源岩;提林组、塔本组和蓬当组砂岩是该地区的主要储集层,总体具有中-低孔低渗的特征;以塔本组泥岩为烃源岩,塔本组砂岩为储层,塔本组上段稳定泥岩层为直接盖层,可构成塔本组自生自储式储盖组合,是主要的勘探层系。综合评价认为该区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Patolon-Daungtaik构造带为最有利的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9.
在伊洛瓦底盆地缅甸国家石油公司的首次探井压裂工作中,确定了工区内的走滑挤压地应力状态(Ⅲ型);根据小型压裂测试,调整了主加砂压裂方案,在DST3层设计中全程组合陶粒方案,保障加砂作业的安全顺利实施;压后产出了高凝、高粘中质油,认为受低渗及高粘及多相渗流影响,非达西渗流特征显著、流动阻力会更大,是完井测试低产出及压后供给能力不足的重要因素;受低渗及多相渗流影响,高含水饱和度的储层压后见效的可能性低,是压裂选井、选层工作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吐哈盆地北部山前带地质结构复杂,地震资料品质差,油气勘探难度大。为寻求油气勘探新突破,利用地质、地震和钻井资料,对北部山前带构造样式进行重新梳理,通过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校正构造解释,建立更合理和准确的构造模型,系统分析该地区构造变形机理及变形规律。研究成果表明,北部山前带发育侏罗系煤层和二叠系泥岩双滑脱层,形成了以叠瓦状构造为主的逆冲推覆构造,垂向上为"入"字型冲断层、突起构造、叠瓦扇构造;滑脱层下面是堆垛状双重构造或叠瓦状双重构造;平面上受2组断层控制,呈南北成排、东西成段分布,由北向南依次为冲断带、逆掩带、逆掩带外缘构造带。研究区中东段推覆体下盘断背斜、断块构造群发育,形态完整,利于油气保存,是侏罗系油气勘探的有利区;逆掩带外缘构造带形态较为完整,是下侏罗统及之下层系油气勘探的潜力区。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非剪切带构造演化的研究,并结合盆地构造特征的分析,明确了早白垩世中非剪切带强烈右旋走滑作用控制了多赛奥盆地的形成。晚白垩世,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区域应力场发生改变,形成了南北向的挤压应力场。对中非剪切带构造特征精细解剖与分析表明,晚白垩世盆地至少发生了三幕挤压作用,盆地发生明显的构造反转,形成反转背斜、花状构造等多种构造样式,为圈闭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该时期主力烃源岩也开始进入大量排烃阶段,构造活动形成的断裂也为油气运移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柴西北地区断裂活动及构造演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柴达木盆地西北地区花状断褶构造和后生表褶构造分布普遍,断裂活动具明显的剪切挤压性质。根据柴西北地区白垩纪-第四纪的沉积特征,结合区域构造应力场研究成果,将构造演化划分为4个阶段,即早白垩世中期-古新世的拗陷阶段、始新世-渐新世的引张-剪切阶段、新近纪-早更新世的强烈挤压-剪切阶段和中更新世以来构造活动相对稳定阶段。柴西北地区的构造演化受周缘山系构造活动的严格控制,中新世是断裂活动和构造裂缝形成的重要时期。图7表1参6  相似文献   

13.
柴达木盆地北缘盆山构造关系与油气勘探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穿过赛什腾山南侧构造边界的地震剖面显示.赛什腾山南缘断裂带总体表现为扭动特征。该断裂带在西端主要表现为向北、向上冲断;中部以高角度为特征;东缘(1001测线剖面)则表现为低角度、向盆地方向的逆冲断层,可能是走滑断裂构造端部的构造转换,为伴生构造样式。柴达木盆地北缘(柴北缘)的边界造山带并没有向盆地方向大规模逆冲,赛什腾山山前的东台1井及绿梁山山前的尕丘1井均未钻遇被山体掩覆的新地层,而是钻遇了高角度断裂带,也说明山体向南侧的逆冲规模较小。因此,新生代以来柴北缘地区的构造变形以走滑变形为主,逆冲推覆是走滑构造的伴生产物。柴北缘走滑断裂带构造变形具有反转特征.并不是厚生油气藏形成的有利地带,走滑带之间的块体可能是相对稳定的块体,具有较有利的成藏条件。图7参12  相似文献   

14.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西部压扭性叠合盆地,盆地内发育2套含油层系,普遍存在异常高压,地史时期历经印支、燕山与喜山3次主要的构造断裂活动及3期主要的油气充注过程;盆地中部受多期构造活动影响,油气分布关系复杂。为明确研究区油气富集规律,文中以油气成藏期次为主线,通过古构造恢复,剖析地质历史时期3个关键时期的油气充注特征,动态分析了各时期断裂输导体系、不整合面、异常高压,以及烃源岩成烃演化之间的内在耦合关系,建立了地质历史时期油气充注与调整过程的演化模式,明确了不同时期油气充注过程的成藏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5.
巴西陆上Solimoes盆地属克拉通盆地,其沉积组合和油气成藏非常特殊。文中重点研究盆地的形成演化及构造特征、沉积地层特征、石油地质特征,分析盆地成藏特征及成藏模式,确定成藏主控因素。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古生代经历了多次沉降,中生代抬升,新生代以挠曲沉降为主,构造样式以先正后逆的反转构造为特点。沉积地层以古生界为主,岩性组合复杂,包含了碎屑岩、碳酸盐岩、蒸发岩、冰碛岩及火山岩等多种岩石类型,层系之间均为不整合接触。主要烃源岩为上泥盆统页岩,总有机碳含量高,热演化程度高;主要储层为石炭系Jurua组砂岩;主要盖层为石炭系-二叠系蒸发岩,封盖能力强,生储盖配置好。盆地内构造圈闭发育,以背斜、断背斜为主。盆地成藏模式特殊,尽管烃源岩埋深较浅,却在火山岩侵入的烘烤作用下快速成熟并进入高成熟演化阶段--生气阶段;风成砂具有良好的储集性能,储层孔隙由于埋藏深度小而保留,不整合面和复活的基底断裂是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断层相关的构造圈闭控制油气的聚集。  相似文献   

16.
川中古隆起北斜坡震旦系—寒武系致密碳酸盐岩是当前四川盆地深层油气勘探的热点,古隆起北斜坡的构造演化决定了成藏演化过程和当前的油气分布。基于单井、地震、分析化验数据,优选盆地模拟软件中的古构造恢复功能,重点恢复了北斜坡和高石梯—磨溪地区(高—磨地区)寒武系底界的构造演化过程,重建了油气成藏关键时期的构造格局。北斜坡在桐湾期末为局部隆起高部位,与更高部位的高—磨地区之间存在古地貌洼地;加里东晚期北斜坡与高—磨地区为似“鞍—穹状”构造格局;印支期磨溪以北地区逐渐北倾形成单斜;燕山早期斜坡区的地层倾角进一步加大,至燕山中期倾角趋于稳定,基本与现今构造格局一致。北斜坡桐湾期的古构造形态为大面积的震旦系灯影组台缘—台内滩储层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此外,在大规模海侵控制下,北斜坡和德阳—安岳裂陷槽部位由于沉积水体更深、局限—缺氧和古生产力程度更高,更有利于寒武系筇竹寺组黑色页岩的发育。北斜坡震旦系—寒武系古油藏相对高—磨地区更早发生热裂解,加之源岩特征的差异共同导致北斜坡天然气δ13C1比高—磨地区气藏的更轻。局部构造高点与岩性圈闭的耦合控制了北斜坡地区独立的古油藏—气藏的形成和保存。  相似文献   

17.
苏丹Melut盆地北部油田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2,他引:13  
对苏丹Melut盆地北部油田储集层孔隙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该油层储集层以岩屑石英砂岩及长石石英砂岩为主,结构成熟度、成分成熟度中等;成岩作用类型多样,成岩阶a为早成岩B亚期;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少量溶蚀孔;孔隙结构以粗孔粗喉型为主,中孔中喉型次之;黏土矿物包括高岭石、伊利石、伊/蒙混层等,其中高岭石含量最高,具有潜在速敏性。分析认为,在油田注水开发时,为防止伤害孔隙结构导致降低开发效果,应将注水速率控制在储集层岩石临界速率以内。图3表3参8  相似文献   

18.
根据二维、三维地震剖面构造解释成果,主要考虑断层的断距、断层切割的地层等因素综合分析,可把苏北盆地断层分为基底卷入型主干断层、基底卷入型次级断层和盖层滑脱(尖灭)型断层等3类。不同构造位置的变形样式不同,依据断层组合关系,将综合展现苏北盆地构造特征的金湖-高邮凹陷构造样式划分为地台基底卷入铲式正断层扇、正断层断阶带等10种类型。  相似文献   

19.
奥连特盆地前陆期是油气成藏的关键期,在东西向持续挤压背景下,经历了多期次的南北向差异性构造演化变形,是该盆地形成非稳态油气藏的主控因素。在对奥连特盆地的前渊轴部区域二维地震资料精细层序边界解释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构造演化和成藏模式演化分析,发现现今简单鼻状构造背景上的、无明显构造圈闭控制的倾斜油水界面非稳态油气藏,其含油气范围受控于较早一期的古背斜圈闭。另外,依据油藏动力学,该区现今的低倾角地层、稠油物性及南北走向的鼻状构造与东西展布的储集砂体的配置关系等因素,均不利于油气的再次运移,从而形成了平面含油气范围与现今圈闭不匹配的非稳态油气藏。  相似文献   

20.
准噶尔-北天山盆山过渡带构造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准噶尔-北天山盆山过渡带是一条走向为NWW向(近EW向)的复杂构造变形带.根据构造变形样式的差异,该盆山过渡带从南向北可以划分为出若干变形"带",自西向东可以划分出若干变形"段",由深而浅可以划分出2~3个变形"层".北天山(包括博格达山)是由基底卷入逆冲断层和褶皱构成的基岩断隆带,其中主干断层为向山体倾斜的高角度逆冲断层.该盆山结合带宏观上是一条冲断挠曲带,高角度逆冲的山前大断裂的下盘发育一系列中-低角度的基底卷入逆冲断层,部分逆冲断层上盘发育相关褶皱,但是基岩顶面和卷入变形的沉积盖层总体上构成向盆地倾斜的单斜构造.准噶尔盆地内部是一个宽阔的分层变形叠置带,侏罗系及上覆底层主要为滑脱褶皱变形,侏罗系在背斜核部加厚,滑脱背斜下伏地层及盆地基底发育高角度基底卷入断层.NNE-NE向、近SN向变换断层或构造变换带将上述构造变形带分隔成不同的"段",同一"带"、同一"段"和同一"层"内的构造变形样式是类似的,不同"带"、不同"段"和不同"层"的构造变形样式则有明显的差异.盆山过渡带的构造特征受早二叠世正断层和走滑正断层活动、晚侏罗世基底卷入逆冲断层和走滑逆冲断层活动以及上新世逆冲断层活动和褶皱变形等多次构造变形的影响,但主要是上新世以来北天山逆冲隆升和对准噶尔盆地挤压的结果.先存的基底断裂、沉积盖层中的软弱岩层以及天山隆升和对准噶尔盆地挤压作用的不均一性是影响盆山过渡带构造形成和演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