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原生竹纤维织物酶处理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纤维素酶对原生竹纤维织物进行整理,通过正交实验,测试了酶剂用量、pH值、温度和整理时间4因子对织物减量率和强力损失率的影响,得知温度的影响最大,pH值次之,酶用量和整理时间的影响相对较小.同时,对减量率和强力损失率作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它们呈线性关系,因此可通过控制减量率来控制织物强力的过度损失.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酸性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织物的生物减量作用的3种观点,分析了纤维素酶与pH值、温度之间的关系,分别探讨了酶用量、作用时间、浴比等对纯棉、苎麻、棉麻混纺等3种织物生物减量率的影响,评定了生物整理后织物外观和内在质量的变化,还初步比较了浸渍法和机械法的减量效果。试验结果表明:①织物减量率随酶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棉织物的酶用量超过5%时变化不明显;②织物减量率随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时间超过1h后,棉减量率的变化不明显;③纤维素酶对3种织物的减量率不同,其中苎麻织物减量率较高;④织物减量率随浴比的增加而下降;⑤生物整理后,织物外观及内在质量均有明显改善,但强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苎麻织物下降明显;⑥用机械法整理后的织物减量率大于用浸渍法。  相似文献   

3.
为确定亚麻针织物中性纤维素酶的最佳处理工艺,以酶用量、温度、pH值和处理时间4个因素作为亚麻针织物酶处理因子,进行正交实验,并以织物的减量率、顶破强力损失率和织物抗弯刚度作为评价指标,最后确定出最佳工艺条件及参数。  相似文献   

4.
苎麻类织物生化处理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了苎麻类织物的生化处理,探讨纤维素酶的反应机理和影响酶处理的工艺参数,分析酶减量对苎麻织物手感,刺痒感,强力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王晓明  谭正德 《印染助剂》2004,21(6):43-44,46
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酶处理的工艺条件为酶用量2%,pH值5.5,温度60℃,浴比1∶20,时间45min.比较了棉织物用纤维素酶处理后用活性染料和直接染料染色及先染色后用纤维素酶处理,其K/S值、减量率、硬挺度、强力损失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用纤维素酶处理工艺去除黄麻针织坯布表面的绒毛,改善黄麻针织物的柔软性,提高其服用性能的方法,选取酶用量、pH值、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四个因素作为正交实验的因子,进行了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实验,选用织物减重率和顶破强力损失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确定了合理的纤维素酶处理工艺条件,并得出了减重率与强力损失率间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针对苎麻织物刺痒感问题,系统研究了单一纤维素酶整理、单一聚氨酯整理、纤维素酶-聚氨酯联合整理对苎麻织物抗刺痒整理效果以及相关的纤维形态结构、结晶度和力学性能变化。结果表明:单一的纤维素酶整理通常达不到良好的苎麻织物抗刺痒感效果,虽有一定的抗刺痒效果,但对织物的强力有严重损伤;单一的聚氨酯整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苎麻织物的刺痒感,且强力损失率相对较小;苎麻织物的纤维素酶-聚氨酯联合整理可达到良好的抗刺痒感效果,并保持较好的织物透气性、白度和强力。  相似文献   

8.
亚麻/黄麻针织产品的纤维素酶处理工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去除亚麻/黄麻针织坯布表面的绒毛,改善其柔软性能,探讨了用纤维素酶处理工艺来提高其服用性能的方法,选取酶用量、pH值、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四个因素作为正交实验的因子,进行了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实验,选用织物减重率和顶破强力损失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确定了合理的纤维素酶处理工艺条件,并得出了减重率与强力损失率间的线性关系,以期在生产中能很好地控制纤维素酶处理的程度和效果。  相似文献   

9.
纤维素酶处理对高支纯苎麻织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革辉  王芳  赵涛 《纺织学报》2010,31(9):45-48
就纤维素酶TZ25处理和纤维素酶TZ25处理结合柔软剂整理对高支纯苎麻织物服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分析高支纯苎麻半漂布经纤维素酶TZ25处理后、纤维素酶TZ25结合柔软剂整理后织物断裂强力、撕破强力、抗皱性、KES力学性能和刺痒感的变化认为,经纤维素酶TZ25处理后,织物的断裂强力和撕破强力下降,但抗皱性略有提高,而且手感更柔软,刺痒感得到改善;经纤维素酶TZ25结合柔软剂整理后,织物的断裂强力降低,但织物的撕破强力提高了163.5%,抗皱性和柔软性进一步提高,刺痒感也大大改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苎麻织物的服用性能,采用纤维素酶对苎麻织物进行处理,设计正交实验来优化处理苎麻织物,并对比测试其酶处理前后的透气性、断裂强力和悬垂性等性能,从中找出最佳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11.
蚕丝木瓜蛋白酶脱胶工艺条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脱胶条件对蚕丝木瓜蛋白酶脱胶效果的影响.由单因子实验选出合适的酶质量浓度、温度、时间、pH值范围,用正交实验优化脱胶条件.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能有效地脱除丝胶:脱胶率和丝的强力损失率,随着酶质量浓度增加、pH值及温度的升高和脱胶时间的延长而上升;正交实验证实酶质量浓度是影响脱胶率的丰要因子,酶脱胶时间是强力损失的主要影响因素;综合考虑脱胶率和强力损失率,确定生丝木瓜蛋白酶脱胶的2个较好工艺条件为:一是酶质量浓度3 g/L、pH6、温度85℃、时间60 min;二是酶质量浓度3 g/L、pH8、温度65℃、时间90 min.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中空涤纶纤维与棉混纺织物碱减量处理的工艺条件 ,研究了各工艺条件对减量率和强力损失的影响 ,确立了最佳工艺路线 ,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染色、印花及后处理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3.
不同冻结速率对温氏鸡冻结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汁液流失率、蛋白质变性、质构为指标,研究超快速冻结(11.46cm/h)、快速冻结(4.21、2.07cm/h)、慢速冻结(0.25cm/h)对温氏鸡冻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结速率的增加,温氏鸡肌原纤维盐溶性蛋白含量和肌动球蛋白Ca2+-ATPase 活性的降低率、汁液流失率先呈下降趋势,然后呈增加的趋势,其他几种ATPase 活性变化不大;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冻结后肌肉蛋白的变性与传统方法有较好的相关性(R2=0.8367),冻结对肌球蛋白头部的变性程度要大于对肌浆蛋白和肌球蛋白尾部、肌动蛋白的变性程度;随着冻结速率的上升,温氏鸡肉的硬度和咀嚼性都有增加的趋势,而弹性和回复性都有下降的趋势。综合理化指标和质构指标,增加冻结速率利于保护温氏鸡的品质,但是过快的冻结速率破坏了其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纤维素酶处理粗棉布后织物性能的变化,分析了纤维素酶用量、处理液pH值、处理液的温度、处理时间对减量率的影响,得出了合理的工艺参数.并测试了纤维素酶处理粗棉布前后断裂强度、硬挺度、悬垂系数、弹性、缩水率、丰满度的变化.认为经纤维素酶处理后的织物手感柔软,表面光洁美观且有花纹,从而可提高粗棉布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15.
JA澄清剂在刺梨果酒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JA高效澄清剂对刺梨酒的快速澄清作用。测定果酒在澄清前后主要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经JA澄清剂处理的刺梨酒透光率可达95%以上,Vc和SOD的损失均小于2%;易使果酒产生二次浑浊和褐变的果胶、单宁类物质的减少率分别为10%和40%;经扩试和工厂生产试验证明,该法先进合理可行,优于酶法和明胶法。  相似文献   

16.
棉织物酶氧退煮漂-浴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净棉酶GX-1用于棉织物酶氧退煮漂-浴法工艺。在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获取最优工艺的基础上,探讨尿素对棉织物前处理效果的影响,同时对比不同前处理工艺对染色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棉织物酶氧-浴最佳工艺条件为:净棉酶4.5g/L,双氧水12mL/L,温度95℃,处理时间60min,pH值10~10.5,浴比1:30;经净棉酶处理后棉织物的白度和毛效优于碱氧退煮漂-浴法工艺,而且织物的强力损失少;在棉织物酶氧-浴法工艺中添加尿素,有助于提高织物白度、毛效,并能减小强力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分析,在文献数据基础上,对影响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强度冻融损失率的4个主要参数(水灰比、纤维含量、粉煤灰含量、减水剂含量)的关联度大小进行分析,并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建立关于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强度冻融损失率GM(1,N)方程.结果表明:对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强度冻融损失率影响因素关系为水灰比〉减水剂含量〉粉煤灰含量〉纤维含量,可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有效预测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强度冻融损失率.灰色预测模型GM(1,5)的冻融损失率的预测结果有较好精度.  相似文献   

18.
以鸡胸肉为原料,制备鸡肉糜凝胶,研究不同添加量的γ-聚谷氨酸(γ-polyglutamic acid,γ-PGA)在不同Na Cl添加量条件下对鸡肉糜凝胶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独添加0.9‰的γ-PGA可以显著降低鸡肉糜凝胶蒸煮损失率,提高凝胶强度和保水性,明显改善凝胶的硬度、弹性、内聚性和咀嚼性,对鸡肉糜凝胶白度值影响较小。在一定Na Cl添加量条件下,γ-PGA对鸡肉糜凝胶特性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且在Na Cl添加量为3.0%、γ-PGA添加量为0.6‰时,鸡肉糜凝胶蒸煮损失率最小,保水性、凝胶强度、硬度、弹性、内聚性和咀嚼性都达到最大值;在Na Cl添加量为3.0%、γ-PGA添加量为1.2‰时鸡肉糜凝胶白度值最小。流变学曲线变化表明,γ-PGA能够提高凝胶的形成能力。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发现,γ-PGA与蛋白质分子间有一定的交联作用。  相似文献   

19.
羊毛织物减量加工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永泉 《纺织学报》2001,22(2):47-48,123
探讨了KMnO4氧化和酸性蛋白酶降解相结合对羊毛织物进行减量加工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新工艺减量效果好,柔软度和织物强度好,手感丰富,酸性蛋白酶用于羊毛织物后整理反应条件温和,对织物损伤小,环境污染少。  相似文献   

20.
Gel network formation of a salt-extracted pea protein isolate was studied using dynamic rheological measurements. The gelling point was dependent on heating rate and was unaffected by cooling rate. When both the heating and cooling rates were increased (from 0.5 to 4 °C/min) final G′ value decreased, indicative of decreased gel strength. During the heating phase, the storage modulus and loss modulus fluctuated below 1 Pa at almost constant values with the storage modulus smaller than the loss modulus until the gelling point was reached. The rate of cooling has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orage modulus than that of heating. Compared to the gel strength of commercial pea protein isolate (PPIc) and soy protein isolate (SPIc) at the same protein concentration, salt-extracted pea protein isolate (PPIs) was much stronger than PPIc but weaker than SPIc. Careful control of the heating and cooling rates enable maximum gel strength for heat-induced pea protein gel, thus enhancing utilisation of pea protein as an additive in meat food indu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