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天 《电脑迷》2009,(1):43-43
故障现象:近期我的电脑总是出现提示Disk Boot Failure,无法启动。每次都需要打开机箱重新拔插SATA数据线才能正常启动。每天打开机箱非常麻烦。  相似文献   

2.
陈杉 《电脑自做》2005,(9):121-124
在尖端科技的推动下,个人电脑性能飞速提高,但在PC的三大组件(CPU,内存.硬盘)中,硬盘性能提高的进度是最缓慢的,虽然新一代的硬盘技术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更高的单碟容量,更大的缓存以及革命性的STAT接口,也只能使得硬盘达到40-60M/S的平均传输速率,虽然硬盘的容量与日俱增,但用户却只能看着疾速飞驰的CPU和高频内存在等待着硬盘指示灯的常亮不息。  相似文献   

3.
《个人电脑》2003,9(7):160-160
新的串行ATA技术可以改善硬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事实上差不多目前的每一台PC仍在依赖古老的ATA(高级技术配件,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接口来连接硬盘、CD-ROM和其它类型的驱动器。人们总是期望拥有更高的性能和更好的稳定性,因此ATA(通常也被称为IDE)技术也经历了多次改进(最初它只有3.3MBps的传输速率)。Ultra ATA(特别是Ultra ATA/133)接口可以在驱动器和PC之间传输16位的并行数据,最高传输速率可达133MBps。不过,这种并行信号机制由于受到目前的线缆、驱动器和控制器电路的限制,几乎已经达到了性能的极限。为了…  相似文献   

4.
《微型计算机》2006,(6):99-99
目前,SATA硬盘接口技术的速度优势已经很明显了,虽然一些SATA硬盘的价格还是略高于普通PATA硬盘,但一些追求性能的朋友还是选择了SATA硬盘。  相似文献   

5.
太子 《电脑》2004,(4):119-121
SATA硬盘以其传输速度快、安装方便,容易散热、支持热插拔等诸多优点.以不可阻挡姿态,迅速地闯进我们眼帘。不管你自愿还是被迫,SATA硬盘来了,这无可非议。整天在“并行”世界游历的我们,面对突如其来的SATA,有时还真的不知所措。为了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避免成为时代的淘汰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把SATA硬盘装起来吧。  相似文献   

6.
7.
xForce 《微型计算机》2005,(15):172-172
最近新购置一台机器,使用希捷的SATA 120GB硬盘,还有一台先锋109XL刻录机,为什么在接上数据线之后,只能有一个设备被识别呢?难道SATA与IDE也会冲突?  相似文献   

8.
RAID功能已成为多数主板芯片组的标准配置,这使得RAID反应越来越普及,尤其是在需要较高磁盘性能的工作站和服务器领域,由于成本大幅低于SCSI硬盘,RAID正在赢得更多低预算用户的青睐。但相对SCSI硬盘,普通硬盘的可靠性较低,RAID系统的可靠性更低。  相似文献   

9.
跳跳 《现代计算机》2006,(7):111-113
近来装机的用户都会发现,Intel平台的915/945系列主板上只剩下了一个IDE接口。如果装机时选择了PATA硬盘,就必须把光驱和硬盘连接在同一条数据线上,十分不便。看来SATA硬盘大有替代PATA硬盘之势,再加上SATA硬盘在近期的快速增长,是否应该放弃PATA硬盘,就成了很多装机用户的疑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11.
xForce 《微型计算机》2006,(12):172-172
我的主板是双敏UC51GN7,硬盘是WD SE16 250GB,无论是主板还是硬盘都支持SATA3.0Gbps。但是为什么我在Windows设备管理器里面看到的却是JDE硬盘,而且还工作在Ultra DMA Mode6(ATA 133)下面?  相似文献   

12.
笔者的电脑是2003年底购买的,如今40GB硬盘的存储空间已经满足不了日常应用的需要。考虑到主板支持SATA硬盘,于是近日笔者又购买了一块250GBSATA硬盘。该硬盘在经销商处做好分区和格式化工怍,经检测一切正常后才拿回家,但接到笔者的电脑上却出了问题,要么在自检时检测不到硬盘或检测到硬盘后死机,要么就是进入操作系统后硬盘的读写速度很慢,甚至死机。  相似文献   

13.
《微型计算机》2012,(12):82-83
身为高清玩家和下载狂人,没有几块大容量的硬盘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但硬盘多了也不好处理。全部挂在机箱里?既浪费电又带来噪音。  相似文献   

14.
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近日推出了鱼子酱系列的新款硬盘——Caviar RE(RAID Edition)。Caviar RE大幅改善了PATA和SATA硬盘在数据可靠性上的不足,提供了高达100万小时的平均无故障时间,无论组建RAID还是使用单硬盘,用户的数据都将获得更佳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