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双碳”目标要求我国积极转变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选择长江中游三个省份2010—2020年的数据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个角度,探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碳排放水平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能够显著抑制区域碳排放,不同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消费结构和技术水平下,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的减排效应存在差异。因此,长江中游地区应该积极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资源合理配置,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和生态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升级和房价对居民、企业和社会都起着关键作用,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好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基于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5—2020年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anel vector auto regression,PVAR)模型实证检验了产业结构升级、消费结构和房价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除东部地区外,其它地区均表现为相互促进的正相关关系;房价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除西部地区外均存在反向互动关系,西部地区表现为相互抑制的负相关关系;房价和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除中部地区表现为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外,其它地区均表现为反向互动作用。故建议加强发挥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针对性地调整房价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互动关系,谨慎把握房价与消费结构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3.
利用面板向量自回归系统,分析中国大陆29个省、市、自治区1985年~2012年的面板数据,分析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动态调整关系。主要结论: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的作用大于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作用;在短期内,产业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变动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能源消费变动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大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的时滞期。  相似文献   

4.
基于1995-2017年间福建省CO_2排放强度、产业结构和GDP指标数据,通过VAR模型、单位根检验、残差序列统计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预测方差分解,对福建省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CO_2排放强度对经济增长有影响,总的来说,CO_2排放强度的提高促进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升级能在较短时期内降低CO_2排放强度;CO_2排放强度不仅对经济增长有影响,还对产业结构的变动有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促进福建省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互动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我国经济制造业去产能可以通过输出过剩产能实现,表现为ODI,这与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通过VEC模型对1995—2015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工业结构升级在长期对我国ODI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工业结构升级作用更大;从短期看,产业结构高级化对ODI没有促进作用,工业结构升级对ODI具有促进作用。从格兰杰因果检测来看,15%显著性水平时,ODI与工业结构升级互为因果。基于实证结论,我国应进一步推进ODI,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当更多注重工业部门的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6.
湖北产业结构升级测度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测定产业结构升级的Moore结构变化值和产业结构平均变动值模型,提出了测度产业结构升级速率的加权平均变动速率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及产业结构超前系数,通过相关统计数据资料对湖北产业结构升级的速度和方向进行了定量测度与评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湖北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对中国制造业1994—2012年的出口技术结构与熟练和非熟练劳动力工资差距的协整因果关系做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出口技术结构的不断升级会增加我国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以及工资收入,从而增加了制造业中熟练与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差距;从长期效应看,出口技术结构升级在置信度为99%下对工资差距扩大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工资差距扩大在置信度为90%下对出口技术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从短期效应看,出口技术结构升级是工资差距扩大的格兰杰原因,但是工资差距扩大不是出口技术结构升级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乡二元消费结构是伴随着我国长期的经济发展而形成,城乡居民消费的两极分化阻碍了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化而来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农业生产效益下降,农民工大量失业,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乏力对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产生了全面冲击,并使我国城乡二元消费结构的加剧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因此,为有效应对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冲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改善和化解我国不断固化、加深的城乡“二元”消费结构已成当务之急。这对有效扩大国内需求,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出口”主导向“消费驱动型”转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早日实现江苏省由建筑大省向建筑强省的转变,有必要进一步挖掘江苏省建筑业和产业结构之间的深层次关系.文章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Johansen协整分析法,对江苏省建筑业和该省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建筑业与产业结构的各指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在10%的显著水平上,建筑业与产业结构之间具有单向因果关系,建筑业的发展是引起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及产值比重变动的原因.对建筑业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建筑业在江苏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江苏省建筑业的发展和与之相关的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引入熵值法和SVAR 理论模型,构建柳州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城市产业结构竞争效应的SVAR 模型。结果表明: 产业结构竞争效应和城市土地利用存在滞后效应,且相互影响; 柳州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不大,其变动的贡献,93%是来自产业结构竞争效应的变动,本身技术水平及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等对其影响不大; 城市产业结构相对具有竞争力,其变动的贡献主要来源于自身内生要素的变动,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变动对其影响作用不大; 外延式的干预和扶持政策( 结构性外力冲击) 并不会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产业发展产生可持续的促进作用。建议柳州市侧重于扶持和提高当地产业发展内生要素的优化,特别是提高资源在产业间的优化配置和技术创新能力,以促进产业高级化和产业转型,进而实现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北京市区域用能情况,利用面板模型在行业层面对房山区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能源消费结构与行业能耗强度呈正相关,即电力消费比重的提升有利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降低能耗强度;而产业结构与固定资产投资对能耗强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人口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合理的人口结构.通过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变动情况,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确定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0~14岁人口比例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而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人口城乡就业比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提出通过调整我国人口发展战略、拓宽职业培训渠道、协调城市和农村发展以减少人口流动的阻碍来积极应对人口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结构矛盾直接表现为国内商品市场的供求失衡。这是由市场结构畸形、产业结构失衡和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滞后等一系列深层的经济结构矛盾造成的。缓解这一经济结构矛盾 ,应加快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确定与之相配套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 ,制定维护有效竞争和消除过度竞争的政策措施 ,促进产品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 ,以使宏观经济运行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重庆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效应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通过对90年代重庆经济增长的份额———偏离分析表明,重庆产业结构不利于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主要是第三产业的竞争力因素推动的。工业由于轻重工业竞争力弱,发展慢于全国。重工业比重大,效益低,从而使工业总体经济效益远低于全国。而重工业效益低则主要是因为比重大的加工工业效益过低。因此,在全国有效需求不足的宏观经济环境下,重庆应大力扶植新的支柱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积极构筑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三大经济发展区,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5.
从理论上阐述了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再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视角分别分析了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最后根据我国14个副省级市2007—2013年的样本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模型考察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总量上,收入的增加能有效促使产业结构的升级,而支出的增加对产业结构的升级作用效果不显著;结构上,主要税收的增加会阻滞产业结构的升级,而其他税种收入的增加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相似文献   

16.
外来劳动力与区域产业结构的相互影响,直接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进而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对宁波的外来劳动力与宁波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宁波外来劳动力结构水平与产业结构升级相适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总结中部地区三次产业总体概况后,可以看到中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协调度不够,产业升级速度缓慢,产业结构偏离度大等。中部地区经济外向性不足、资金供给不足、技术进步缓慢以及消费结构不合理等成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制约因素;只有抓住中部崛起战略机遇,不断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强中部各省区横向合作与联系,培养中心增长极,才能促进中部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业务流程外包作为一种新兴产业业态正逐渐成为转变经济结构和提升产业层次的重要途径。发展业务流程外包,不仅可以加快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而且还可以加快我国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和升级,推动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本文基于C-D函数构建了中国承接业务流程外部经济效应的理论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承接业务流程外包对经济总量具有明显的贸易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就业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9.
选择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2—2013年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人力资本三个方面检验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技术创新溢出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FDI对技术创新溢出具有正向效应;经济发展水平对FDI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发挥不具有门槛效应,但经济发展结构和人力资本对FDI技术创新溢出具有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20.
使用锦州市统计数据,依据产业升级理论、相对效率理论、结构协同与偏离理论以及就业弹性等理论,使用回归分析等量化方法,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效应、协同性、偏离度以及弹性等方面分别对锦州市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之间的关系,测定产业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得到结构效率、就业弹性以及产业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量化影响等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