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用氢氧化钠水解白皮粉得到水解胶原,再用乙二醛和丙烯酸对水解胶原进行接枝改性,然后用乙醇和丙酮对产品进行分离提纯,制得铬鞣助剂。讨论了合成时乙二醛的最佳用量,并将制得的高吸收助鞣剂应用于山羊皮铬鞣实验,测定收缩温度并用ICP分析废液中的铬含量来调整应用工艺以达到最佳效果。通过实验得出:合成助鞣剂时乙二醛的最佳用量为8%,制得的助鞣剂接枝率为23.50%。在工艺应用实验中,通过鞣制进行对比可以得出,助鞣剂最佳用量为4%,此时废液中铬含量与不加助鞣剂相比减少了18.2%,同时收缩温度提高了7.2℃。  相似文献   

2.
用铬革屑制备助鞣剂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对从铬革屑中提取胶原产物制备助鞣剂的方法进行的探讨。结果表明,用石灰处理铬革屑从中提出胶原产物,用乙醛酸对胶原产物进行改性,可得到一种强阴离子弱阳离子型可生物降解的铬鞣助剂。采用该助鞣剂在软化后处理裸友,可进行无盐浸酸铬鞣,可使铬鞣废液中的铬降至0.130gCr2O3/l,使革的收缩温度与丰满满度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从铬革屑中提取胶原产物制备助鞣剂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用石灰处理铬革屑从中提取胶原产物,用乙醛酸对胶原产物进行改性,可得到一种强阴离子弱阳离子型可生物降解的铬鞣助剂.采用该助鞣剂在软化后处理裸皮,可进行无盐浸酸铬鞣,可使铬鞣废液中的铬降至0.130 gCr2O3/l,使革的收缩温度与丰满度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4高吸收有机助鞣剂应用工艺研究 有机助鞣剂与皮胶原的结合及其帮助铬的吸收的能力已经得到了证明。将其应用于具体的铬鞣工艺中,采用一系列对比实验,通过对蓝皮收缩温度、废液铬含量、面积得革率、皮革内铬的分布以及蓝皮物理机械性能等数据的测定,来说明助鞣剂预处理不浸酸铬鞣工艺与常规浸酸铬鞣工艺相比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采用两性三聚氰胺树脂、改性戊二醛、铬鞣剂等设计皮革少铬结合鞣正交试验,以结合鞣所得的蓝湿革收缩温度、撕裂强度、粒面平细度以及鞣制废液的铬含量、COD含量为评价指标,优化少铬鞣黄牛鞋面革鞣制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2%两性三聚氰胺树脂、1%改性戊二醛依次对黄牛浸酸皮进行预鞣,然后采用3%铬鞣剂对其进行主鞣,所得蓝湿革收缩温度为95.8℃,撕裂强度为41.71 N/mm,粒面平细度良好,综合性能最优;鞣制废液中铬含量为58.0 mg/L、COD含量为6 670.0 mg/L,均低于常规铬鞣废液中的铬含量、COD含量。  相似文献   

6.
助鞣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了助鞣剂PAT和PCP在裸皮中的吸收情况和鞣革性能。同时研究了它们与铬、铝、甲醛和栲胶等鞣剂的结合稳定性及其产生的助鞣作用。讨论了这两种助鞣剂与各种鞣剂配合使用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助鞣剂自身没有鞣性,但基于其多官能基结构,可以明显的增强鞣剂与革的结合能力,从而改善革的物理性能,并显著减少废液中的鞣剂含量。将这两种助剂搭配使用,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鞋面革和服装革。  相似文献   

7.
研究通过引入阳电荷对双砜合成鞣剂进行改性制备阳离子合成鞣剂(CAT),旨在增强合成鞣剂的反应活性和弥补铬鞣过程存在的缺陷。与传统的阴离子合成鞣剂DDS相比,CAT为阳离子型,具有一定的鞣性,能单独作为鞣剂鞣革,也能同铬鞣剂以不同的比例复配参与鞣革。CAT对铬鞣剂可以产生一定的蒙囿作用并且可以增强铬鞣剂的固定,从而实现铬鞣剂的较高吸收,因而CAT同铬鞣剂之间呈现出一定的协同效应。鞣后废液由于Cr_2O_3含量低且含盐量丰富,可以经回收处理后再利用。  相似文献   

8.
文怀兴  朱华杰 《中国皮革》2006,35(17):40-42
阐述了皮革真空鞣制的原理和真空机制,分别对皮革在真空状态下常规鞣剂用量转动铬鞣、减量鞣剂转动铬鞣、常规鞣剂用量静置铬鞣、减量鞣剂静置铬鞣和废液循环利用铬鞣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真空技术在铬鞣中的应用提高了Cr2O3的吸收率,可达75%以上,减少了铬的排放量,降低了污染;减量鞣剂铬鞣的Cr2O3的吸收率并没有降低;而静置铬鞣与转动铬鞣能达到相同的鞣制效果,但效率比转动铬鞣要低;废液循环利用工艺中,循环次数越多,总污水排放量减少的越多。  相似文献   

9.
改性淀粉鞣剂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将适当降解的玉米淀粉(15%)与乙烯基类单体(15%)在引发剂作用下进行接枝共聚,得到了改性淀粉鞣剂。以其作为预鞣剂和复鞣剂进行了应用研究,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应用的最佳工艺条件。当用其预鞣在铬鞣时,比传统铬鞣法可减少铬鞣剂的用量30% ̄50%,铬鞣废液中Cr2O3含量降低到0.26g/L。用其预鞣和复鞣所得皮革,选择填充性显著,丰满、柔软、粒面细腻、有弹性。  相似文献   

10.
阳离子丙烯酸树脂助鞣剂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丙烯酸羟丙酯和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原料 ,通过自由基共聚合成了水溶性阳离子丙烯酸助鞣剂 ,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应用结果表明 :该产品用于铬鞣后期交联 ,可以显著降低废液中的含铬量 ,使铬鞣剂的吸收率达到 90 %以上 ,铬鞣革颜色均匀 ,粒面细致 ,得革率高  相似文献   

11.
铬鞣助剂OXD-I的应用工艺优化及高吸收铬鞣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改变OXD-I铬鞣助剂的应用工序、用量、提碱终点的pH值以及铬鞣剂用量等应用条件,对OXD-I的应用工艺进行了优化。进而研究了OXD-I助剂与皮胶原、铬鞣剂间的相互作用以及OXD-I助鞣的革坯的铬结合牢度,探讨了OXD-I的高吸收铬鞣机理。结果表明,OXD-I助剂的优化工艺为:2%的OXD-1在铬鞣前加入,KMC铬鞣剂用量为5%,鞣制终点pH值控制在4.0左右;废液中Cr2O3可降至0.18g/L,铬吸收率达到97.0%。革坯染色性能优良,丰满性良好,其抗张强度、撕裂强度均能明显高于普通铬鞣革;OXD-I的高吸收机理为:OXD-I助剂先与胶原上的活性基团发生化学反应,将羧基、羟基以及胺基等基团引入胶原纤维上。在鞣制过程中,助剂上羧基与胶原侧链羧基等共同与三价铬配位,形成了交联配位结合、单点配位结合以及环状螯合等不可逆结合,这些协同作用使OXD-I助剂具有很强的助铬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12.
无盐浸酸与铬鞣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研究了高pH值铬鞣、无浸酸(助剂)铬鞣、常规浸酸铬鞣及无盐浸酸铬鞣4组鞣前准备条件不同情况下的铬鞣。结果发现无盐浸酸铬鞣后革结合铬(Cr2O3)量最大,最小的最高pH铬鞣。无盐浸酸铬鞣的革有合格的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两轮正交试验优选出主要鞣剂、复鞣剂及其它主要化工材料的用量,并经过工艺配伍实验,确定适合于加工山羊服装革的少铬鞣制工艺,与常规铬鞣工艺进行的对比实验证明了所优化工艺的合理性、可行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4.
高吸收铬鞣机理及其工艺技术(Ⅱ)高pH值铬鞣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盐法脱水并结合使用低碱度 KMC蒙囿铬鞣剂在高 p H值条件下对皮粉及猪皮进行鞣制。考察了铬鞣剂的渗透及革的收缩温度。结果表明 ,此法能使铬在革内的分布与常规铬鞣法相当 ,并使铬的吸收率达到 90 %。在鞣制中 ,盐和 KMC的合适用量分别是 6 %~ 9%和 7% ,革的收缩温度是 97℃  相似文献   

15.
不浸酸铬鞣剂C—2000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所试验的C-2000铬鞣剂是一种专为浸酸鞣制而研制的新型铬鞣剂,它适合于各种鞋面革在软化后直接进行鞣制。本文在研究鞣剂一般性质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了C-2000鞣剂不浸酸鞣制和常规的鞣制方法,分析了两种方法所得革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C-2000鞣剂的鞣制开始、pH值较高的情况下,也能顺利渗透,整个鞣制系统的pH值在很短的时间内降至3.5-4.0,并且保持稳定。与常规的鞣制方法相比C-2000鞣剂不浸酸鞣制革中铬含量高,分布更均匀。该鞣剂鞣出的革的丰满性、弹性比常规工艺鞣的革好,尤其边腹部的松面情况得到很好的改善,铬的吸收率也得到明显的提高。用C-2000鞣剂实施不酸鞣制不但简化了工艺操作(去掉浸酸工序提碱操作),而且降低了成本,彻底解决了制革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同时降低了铬的污染。  相似文献   

16.
大分子铬鞣助剂ECPA的高吸收铬鞣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大分子铬鞣助剂ECPA与皮胶原、铬鞣剂间相互作用以及ECPA助鞣的革坯铬结合牢度,探讨了ECPA的高吸收铬鞣机理.结果表明,ECPA助剂先与胶原上活性基团发生化学反应,将羧基、羟基以及氨基等基团引入胶原纤维上.在使用过程中,助剂中多种官能团与胶原及三价铬配位,使胶原对Cr3+的结合量,结合牢度提高,这些协同作用是铬鞣助剂ECPA助鞣能力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该清洁铬鞣技术使裸皮呈适度空松状态,提高裸皮的吸收容量,使高浓度铬鞣剂均匀扩散,被皮快速吸收。在皮内存在保护剂的条件下,高碱度铬鞣剂逐渐水解,高pH裸皮在皮内自动调碱,使铬鞣剂与裸皮缓和均匀地牢固结合。再气态加温,提高鞣效,完成鞣制,达到铬鞣革质量要求,并且铬鞣结束和静置时,无废水流出。鞣后加工含铬废水回收,第二次利用,使废水达标排放。使用现有设备常用材料,不增加成本,不增加投资也能解决制革铬鞣废水污染,实现清洁铬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