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应用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de-co-glycolide),PLGA]作为成膜材料包载三七皂苷R1制备纳米微球并寻求最优制备条件。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纳米微球,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包封率及粒径。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影响包封率及粒径的因素分别进行五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在PLGA浓度10mg/m L,内水相∶油相体积比为3∶10,外水相与初乳体积比为10∶1,第一次超声乳化时间10s,第二次超声乳化时间90s的条件下制备的微球包封率最为理想。若要获得最小粒径,则优化实验条件为:PLGA浓度20mg/m L,内水相∶油相体积比为2∶5,外水相与初乳体积比为2∶1,第一次超声乳化时间10s,第二次超声乳化时间120s。以PLGA为外壳材料可制备携三七皂苷R1纳米微球,并能获得其包封率及粒径制备的最优化条件。  相似文献   

2.
张恒頔  胡立立  钟毅  罗艳 《精细化工》2015,32(3):267-271,276
为获得单分散性PLGA磁性微球,以纳米四氧化三铁明胶分散液作为内水相(W1),PLGA(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二氯甲烷溶液作为油相(O),PVA(聚乙烯醇)水溶液作为外水相(W2),利用T型微通道并采用复合乳液法制备PLGA磁性微球,考察油相(O)质量浓度、外水相(W2)质量分数、流速比及油相与内水相体积比对微球制备的影响。借助FTIR、SEM、光学显微镜及VSM(振动样品磁强计)对磁性微球组分、形貌、粒径分布和磁学性能进行表征;并以阿司匹林作为药物模型进行缓释性测试。结果表明:油相中PLGA质量浓度为0.050kg/L,外水相(W2)中PVA质量分数为1%及2%,流速比v(W2)∶v(W1/O)=120∶1且体积比V(O)∶V(W1)=2∶1时可均匀成球,其粒径分布系数CV值仅为4.66%,表现出良好的单分散性;此时,比饱和磁化强度可达1.52emu/g,兼具优异顺磁性。制得的载药微球在60 h内表现出阶段性匀速释放,且有较好的磁响应性,有望用于磁响应性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3.
以两亲性聚合物聚乙二醇-聚(乳酸儃乙醇酸)(mPEG儃PLGA)共聚物为材料,采用复乳法结合溶剂挥发法制备mPEG儃PLGA刺突微球,用其吸附蛋白多肽类药物,考察了膜材组分比、聚乳酸/羟基乙酸(LA/GA)摩尔比、内水相与油相体积比(W1/O)、油相与外水相体积比(O/W2)、固化条件等因素对微球的形貌结构及包埋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制备条件为:mPEG/PLGA分子量比1/19,LA/GA摩尔比50/50,W1/O/0.2,O/W2/1/10,固化搅拌速率500 r/min.该条件下所制微球刺突结构特征明显,包埋率高达70%以上,比表面积是普通光滑微球的14倍.  相似文献   

4.
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W/O/W型5-FU-PLGA复乳微球,采用单因素设计考察了第一相体积比(内水相与油相)、第二相体积比(初乳与外水相)对复乳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计考察了搅拌温度、搅拌时间、辅料浓度和有机相中载体材料浓度对微球质量的影响,并对制备条件进行优化。最适宜制备条件为:第一相体积比为1:2,第二相体积比为1:1,搅拌温度为10 ℃、搅拌时间为6 h、辅料浓度为0.5%、有机相中载体材料浓度为15%。依据最适宜条件制备的微球圆整度良好、粒径范围窄,平均粒径5.20 μm,载药量为5.34%,包封率为77.22%。体外释放试验表明微球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释放行为符合Higuchi模型。  相似文献   

5.
采用快速膜乳化技术结合溶剂蒸发法制备以生物可降解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为载体的胸腺法新载药微球,考察了PLGA分子量、油相中PLGA和乳化剂浓度、外水相pH值和内水相体积等对微球包埋率和粒径的影响. 结果表明,制备粒径均一的PLGA载药微球的优化条件为:PLGA分子量51 kDa,油相中PLGA和乳化剂浓度为100和10 g/L,内水相体积0.5 mL,外水相pH值为3.5. 该条件下所制载药微球粒径均一性好(Span<0.7),药物包埋率高达80%以上,突释率24 h内低于20%,线性持续稳定释药时间长达30 d.  相似文献   

6.
陈佩  鲁莹  卢光照  樊莉 《广东化工》2022,(17):41-44+79
目的:研究小檗碱PLGA脉冲控释微球的制备工艺和体外释放特性。方法:建立小檗碱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复乳法制备小檗碱PLGA脉冲控释微球,透射电镜观察微球形态,定期取样考察小檗碱PLGA微球体外释放特性,并考察微球载体材料对小檗碱的吸附能力。结果:制备的小檗碱微球形态圆整光滑,载药量为0.35%,包封率为42.61%,无突释现象,初期释药量极少,22 d后开始逐渐大量释放。PLGA原料对小檗碱吸附作用明显,PLGA空白微球和PLGA有机溶剂对小檗碱吸附相对较弱。结论:成功制备了小檗碱PLGA微球,形态结构、包封率、释放特性均符合要求,初步考察结果表明PLGA原料对小檗碱吸附能力最强,可进行后续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采用快速膜乳化法制备了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微球,得到制备PLGA微球的优化条件为:过膜压力5 kPa,水相中PVA浓度19 g/L,油/水相体积比1:10,该条件下所制空白微球的平均粒径约为24 mm,粒径分布系数Span<0.7. 在此基础上制备载生长激素释放肽-6(GHRP-6)微球,油相乳化剂浓度2.5 g/L、外水相中NaCl浓度10 g/L条件下所制载GHRP-6微球包埋率最高可达85%,初乳制备方式对药物包埋率及体外释放行为均有较大影响,超声法制备的初乳所得微球内部结构紧密,药物包埋率较高(85%),但释药缓慢;而均质法制备的初乳所得微球内部结构疏松,药物包埋率较低(76.8%),但在体外释放更完全.  相似文献   

8.
为了降低盐酸帕洛诺司琼给药频率,提高对延迟性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的缓解作用,本研究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制备盐酸帕洛诺司琼PLGA缓释微球(Pal-MS),并对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外水相pH值和药物/PLGA质量比可显著影响Pal-MS包封率和药物释放。当外水相pH为7. 0,药物/PLGA质量比为1∶39时,PalMS包封率高达82. 75%,体外7 d内呈现零级释药特征(y=0. 1163x-0. 0006,R~2=0. 9944),有望制备出可在体内缓释一周的制剂。  相似文献   

9.
选用不同的外水相表面活性剂,采用膜乳化法与复乳法结合制备了负载牛血清蛋白的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研究了不同外水相表面活性剂对微球形貌、包封率及体外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水相中加入聚乙二醇(PEG 1 000),微球表面比未添加表面活性剂时更光滑,形状规则;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与Tween 20后微球形貌变化不大;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后制备的微球形貌较差.外水相中加入PEG 1 000,PVP或Tween 20后包封率从未添加表面活性剂时的72.5%分别增大至90.3%,86.8%和75.0%,突释率由12.4%降低至7.5%,9.7%和12.1%,外水相加入SDS后包封率降低至62.3%,突释率增大至16.4%.  相似文献   

10.
双重乳液固化速率对PAMS微球球形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实现对制备聚-α-甲基苯乙烯(PAMS)空心微球的乳液微封装过程中双重乳液固化速率的调控,实验测量了不同固化工艺条件下双重乳液中油相有机溶剂氟苯向外水相的扩散速率,研究了双重乳液固化速率对最终PAMS微球球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外水相中的氟苯浓度可以控制油相溶剂氟苯向外水相扩散的速率,从而改变双重乳液的固化速率。在双重乳液固化过程的关键阶段,通过降低氟苯扩散速率来延缓双重乳液的固化速率是提高最终PAMS微球球形度的有效途径。通过优化双重乳液的固化速率,单批次PAMS微球中球形偏离度值低于1 μm的微球比例从1.9%提高到30.4%。  相似文献   

11.
用乳化 溶剂挥发法制备尼莫地平(nimodipine,NMP)PLGA微球,在油相中引入石油醚与二氯甲烷作混合溶剂,考察了石油醚对微球性质的影响。石油醚与二氯甲烷的不同体积比(0,1∶10,1∶8,1∶4和1∶2)可调节微球的固化速率,从而得到不同特性的载药微球。混合比为1∶10时,微球突释效应减轻,包封率显著提高。以PLGA浓度、投药比及混合溶剂比为考察因素进行了正交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微球包封率提高52.2%,突释率降低58.8%,药物以无定形态存在于微球中,与单一溶剂组相比,微球形态有较大改善,微球缓释效应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2.
采用在泡沫相进行溶剂挥发的方法,连续、高效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P(MMA-BA)]共聚物多孔微球。采用自制的连续化反应装置,在一定搅拌速率和反应温度下,向反应器连续加料,在出口处连续收集溢出的泡沫并进行消泡、分散,再经洗涤、过滤、干燥得到多孔聚合物微球。重点研究了油相进料速率、反应温度、搅拌速率、聚乙烯醇用量(PVA浓度)对平均泡沫溢出速率、微球收率、微球粒径以及多孔形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45℃,搅拌速率为500 r/min,油相溶液进料速率为30 g/min,PVA浓度为1.0%(质量),油相溶液中P(MMA-BA)∶二氯甲烷(DCM)∶正庚烷(HT)=10∶53∶6(质量比)的工艺条件下,聚合物微球的收率高达92%,平均粒径为130 μm,P(MMA-BA)微球球形饱满,呈多孔结构。  相似文献   

13.
以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为载体,以160 g/L明胶水溶液为内水相、含500 g/L PLGA的二氯甲烷为油相,采用快速膜乳化和溶剂蒸发法制备了粒径均一的载醋酸曲普瑞林PLGA微球,微球粒径约30 mm,粒径分布系数Span<0.8,醋酸曲普瑞林包埋率达80.12%,药物在磷酸盐缓冲液中释放36 d的释放率为72.60%,体外释放行为良好.  相似文献   

14.
为获得单分散性PLGA磁性微球,文中以纳米四氧化三铁明胶分散液作为内水相(W1),PLGA(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二氯甲烷溶液作为油相(O),PVA(聚乙烯醇)水溶液作为外水相(W2),利用T型微通道并采用复合乳液法制备PLGA磁性微球,考察流速比和油相与内水相体积比对微球制备的影响。借助FTIR、SEM及VSM(振动样品磁强计)对磁性微球组分、形貌、粒径分布和磁学性能进行表征;并以阿司匹林作为药物模型进行缓释性测试。结果表明:流速比v(W2):v(W1/O)=120:1且体积比V(O):V(W1)=2:1时可均匀成球,其粒径分布系数CV值仅为4.66%,表现出良好单分散性;此时比饱和磁化强度可达1.52emu/g,兼具优异顺磁性。制得的载药微球在60h内表现出阶段性匀速释放,且有较好磁响应性,有望用于磁响应性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影响Exendin-4二级结构稳定性的各种因素,并制备Exendin-4微球。方法利用远紫外圆二色光谱(Circular dichroism,CD)技术,分析pH值、温度、高速搅拌、油水界面对Exendin-4二级结构的影响及冰浴和蛋白质保护剂对其二级结构的保护作用。在此基础上,选用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成球材料,采用复乳法(W/O/W)制备Exendin-4微球,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评价。结果优化了实现Exendin-4二级结构稳定性的药剂学方法。制备的Exendin-4微球流动性良好,球形圆整,平均粒径为(25.3±3.2)μm,结构保持完好,微球的载药量约为1.0%,包封率为72.3%±2.4%,微球的释药曲线符合Higuchi释放模型,未发生明显的突释,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结论采取适当的药剂学方法,可以保证Exendin-4结构的稳定性并制备出理化性质合格的微球。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制含紫杉醇的聚乳酸和乙醇酸的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微球,并对其药物释放动力学进行分析。方法使用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0的PLGA作为造粒对象,对不同溶剂的PLGA溶液进行喷雾化造粒,以优化出最佳造粒参数。在此条件下对含紫杉醇的PLGA溶液进行喷雾化造粒,制备紫杉醇/PLGA微球。结果形成单分散粒子的条件是较高的应用电压和较低的溶液流率,5%(wt)的PLGA溶液浓度溶于5∶1的氯仿和DMF的混合溶剂(v/v)中。在优化的喷雾参数下,得到了粒径均一、直径为300nm的单分散载紫杉醇的PLGA微粒。当紫杉醇在微球中含量较低时(2%),药物释放呈零级释放模式。较高的载药浓度(>5%)会在初期有轻微药物突释,然后呈零级释放模式。结论电喷雾化技术制备载药微粒是简单可行的新制药技术。含紫杉醇的PLGA微粒有望成为新一代抗癌药物剂型。  相似文献   

17.
快速膜乳化法制备粒径均一的PLGA微球和微囊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为膜材,采用快速膜乳化结合溶剂萃取法制备了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微囊,研究了PLGA分子量对药物装载率、药物活性和体外释放行为的影响. 制备均一微球的优化条件为过膜压力1000 kPa,过膜次数3次,外水相稳定剂聚乙烯醇浓度19 g/L,油水体积比1:5. 在此条件下,制备了粒径350 nm左右、多分散系数小于0.050的载GLP-1的PLGA微囊,GLP-1包埋率达65%以上,活性保留达85%以上,药物体外释药可达20 d.  相似文献   

18.
王伟浩  杨鑫  李飞  孙梦梦  王垚磊  孟涛 《化工学报》2019,70(12):4777-4786
以疏水改性二氧化钛修饰的载酶海藻酸钙微球(E@Alg@s-TiO2微球)稳定水包油(O/W)型Pickering乳液用于两相界面酶催化反应。与传统的两相游离酶体系相比,此体系以绿色、温和的方式将酶固定在乳液界面上,并强化了两相界面酶催化反应。研究成果归纳如下:油水比为1∶1.2时,Pickering乳液为O/W型;E@Alg@s-TiO2微球浓度为3%(质量)时稳定效果最好,脂肪酶的负载量为15.8 mg·g-1。以三丁酸甘油酯的水解反应为研究对象,该体系对油水体系的界面酶催化反应有很好的强化效果,具有96%转化率并提高酶活力7.8倍。重复使用5个批次能保留80%的酶活力。本研究进一步拓展了载酶海藻酸盐微球稳定的Pickering乳液体系的应用范围,有望为O/W体系的界面生物催化过程提供绿色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