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NSKC-1型光透式粒度仪对水泥粒度分布及比表面进行了测定研究,介绍了测量的原理,确定了光透法测量水泥粒度的基本条件,着重研究了样品制备对测量影响,并对测试精度进行了评价,也对比表面的计算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光透法测量水泥细度,同传统测试相比,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2.
以处理"一拖二"双闭路水泥联合粉磨系统、闭路水泥联合粉磨系统、开路联合粉磨系统的实际案例为研究对象,探讨粉磨过程与颗粒粒径分布及水泥性能的关系。实践证明:研磨体级配是磨机对物料处理能力的关键;强化磨机磨细功能,缩小研磨体尺寸,增大研磨体总表面积时,应对活化环进行处理,减少粉磨"滞留带",激活研磨体粉磨能量,有效抑制物料流速,实现磨内磨细;磨机通风量需根据出磨细度与成品细度进行调整;提高熟料强度利用率非常重要,最有效的途径是物料分别粉磨、配制技术的应用;熟料的磨细程度越差,水泥颗粒粒径偏粗,水化反应速度慢,强度增长值较低;水泥细度筛析法、比表面积、激光粒径分析等测试方法各有特点,三种方法都是为了控制水泥颗粒粒径与性能。但其共同存在的不足是:无法知晓成品水泥筛余物中的颗粒是何种化学成分及对应的材料与所占比例,需要借助化学分析方法或扫描电镜定量测试。生产过程中,可以将多种测试方法结合应用,从中找出相关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导致L公司开路联合粉磨系统产量低、电耗高的主要原因是系统中第二段管磨机存在较多问题所致。由于各仓磨细能力相对不足,导致出磨成品水泥粒径偏粗,比表面积低。在入磨物料细度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若管磨机不能实现磨内磨细,则严重影响粉磨系统的增产与节电。在暂不更换磨内衬板、隔仓板及出磨篦板,确保水泥质量指标不变的前提下,针对粉磨过程中影响水泥磨细的细节问题实施整改,消除各种不利因素,促使系统步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关于水泥助磨剂助磨效果表征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5种助磨剂对水泥粉体特性及砂浆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助磨剂对水泥的细度、流动性、颗粒的粒度组成及分布,尤其是中值粒径3~32μm颗粒的含量、平均粒径、水泥的各龄期强度影响不同,对由透气法测得的勃氏比表面积无明显影响,TEA使其减小.助磨效果可用细度、颗粒组成、平均粒径、流动性、强度等来表征或评价,而勃氏比表面积在大部分情况下已不适宜表征助磨效果.在实际生产中还可用提高磨机产量、降低粉磨电耗、提高水泥质量等来表示.  相似文献   

5.
水泥性能与粒度分布关系的数值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量分析了水泥物理性能与粒度分布的关系,旨在指导水泥粉磨过程的质量控制。根据试验结果和实际生产经验,提出水泥粉磨细度控制应该以控制粒度分布为最终目标。控制方法应能以足够的准确度确定水泥的粒度分布。以45μm筛余作为日常生产控制参数,同时定期检验30~35μm或55~60μm区间内某一个粒径的筛余,是值得推荐的水泥粉磨细度控制方法。介绍了水泥粒度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包括选粉机选粉效率、助磨剂和分别粉磨等。  相似文献   

6.
机械活化对粉煤灰作为水泥混合材使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性较低是限制粉煤灰在水泥建材行业大规模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试验研究了机械粉磨对粉煤灰粒度分布与粉煤灰使用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机械粉磨的方式显著增大了粉煤灰中中小颗粒区间(0~32μm)的量,粉煤灰的活性得到激发,具体表现在增大粉煤灰的细度显著缩短了水泥的凝结时间,且高细度的粉煤灰能有效的提高水泥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水泥分散度实验,阐述分布参数、粒径间隔等对水泥强度的影响,介绍了实验环节应用的分散度理论,总结出分散度和强度等级关系,即水泥分散度、强度等级二者存在定量细度参数,此参数也是水泥生产环节粉磨细度的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8.
水泥熟料的粉磨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行星磨对水泥熟料进行不同时间段的研磨,通过测定粉磨产物的粒度分布、比表面积和45 μm筛余值,以Rosin-Rammler-Bennet(RRB)方程作为粒度分布模型,运用线性回归分析和粉磨动力学的特征粒径分析的方法,对熟料进行了粉磨动力学研究和粉磨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经过研磨后,水泥熟料粉体的比表面积、特征粒径和均匀性系数与粉磨时间的对数或双对数呈线性关系,熟料的粉磨速度方程为dS/dt=170.66/t,且熟料粉磨细度不宜高于550 m~2·kg~(-1).  相似文献   

9.
高性能水泥助磨剂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助磨和增强的角度优选高性能的水泥助磨剂,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休止角测定、XRD,TG-DTA分析等物理、化学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高性能助磨剂对普通硅酸盐水泥粉体特征及水泥浆体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研究中,高性能助磨剂对普通硅酸盐水泥具有良好的助磨作用和增强作用:提高了水泥的粉磨细度;使水泥的流动性增强;改善了水泥的粒度组成和颗粒水发,使水泥颗粒的平均粒径减小,粒度分布变窄,细颗粒含量增加,最主要的是使中值粒径3-32μm含量增加;提高了水泥3d,28d强度,使水泥浆体的结构更致,助磨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减小粉碎阻力、防止团聚和糊磨、提高流动性,从而加强了料和球的作用频率和效率,助磨剂对水泥的增强作用主要是由于加入助磨剂后水泥颗粒分布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选择四种典型的新型水泥粉磨工艺作为研究对象,即辊压机+V型选粉机+球磨机开路水泥粉磨工艺、辊压机+V型选粉机+球磨机闭路水泥粉磨工艺、立式磨作为水泥终粉磨工艺和立式磨+球磨机闭路水泥粉磨工艺,通过筛析法测定细度,利用罗辛一拉姆勒一本尼特(Rosin—Rammlat—Bennet)表达式计算水泥的均匀性系数和特征粒径,分析水泥的粒度分布情况,同时还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水泥的粒度分布。研究结果显示:(1)所研究的四种粉磨工艺的水泥产品的颗粒分布比传统球磨机开路粉磨工艺的更加均匀;(2)所研究的四种粉磨工艺有利于水泥有效利用率的提高;(3)在传统球磨机粉磨工艺中增设由辊压机和V型选粉机组成的预粉磨系统,缩小了球磨机开路系统与闭路系统在粒度分布特征上的差异;(4)立式磨作为终粉磨工艺的产品粒度分布特征和辊压机或立式磨与球磨机组合系统产品的粒度分布特征相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某低钙灰试样经粉磨处理,以不同比例与一定细度的纯硅酸盐水泥进行匹配,制成一系列粉煤灰水泥试样。根据Dinger-Funk的数学模型可得出粉体最佳颗粒群分布(即堆积密度达最大时的分布),并通过水泥与粉煤灰激光粒度检测结果计算各粉煤灰水泥的实际颗粒群分布。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原理,考察各粉煤灰水泥试样的颗粒群分布与Dinger-Funk最紧密堆积颗粒群分布的相关性。同时,对各粉煤灰水泥进行标准稠度用水量以及胶砂强度测定。结果证明:当粉煤灰与水泥的匹配后的颗粒群分布与最紧密堆积的关联度较高时,相应的粉煤灰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较少,胶砂强度则较高。  相似文献   

12.
13.
研究了不同品种熟料及细度,粉煤灰、矿渣粉及钢渣粉对复合水泥最早期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熟料细度提高,水泥24h内最早期强度有明显提高.在化学组成及含量接近的情况下,熟料品种对水泥最早期强度影响不明 显.掺加粉煤灰、矿渣粉和钢渣粉等矿物掺合料后,复合水泥浆体最早期强度均有明显降低,但12h后复合水泥与纯硅酸盐水泥...  相似文献   

14.
试验采用分别粉磨工艺和共同粉磨工艺配制石灰石硅酸盐水泥,分析了石灰石和熟料的粉磨特性差异,并研究了在单位能耗相同情况下,两种粉磨制度下石灰石硅酸盐水泥各组份颗粒分布及水化情况。结果表明,分别粉磨制度能合理控制石灰石硅酸盐水泥颗粒的分布,使熟料处于更细的颗粒范围内,提高了粉磨效率;细的石灰石粉能促进水泥的早期水化反应,而中后期的水化速率主要取决于熟料颗粒的细度;采用合理的分别磨粉工艺配制的石灰石硅酸盐水泥,在相同龄期下,其水化产物含量较多,水化产物之间的连结更紧密,水泥石整体结构更密实。  相似文献   

15.
颗粒分布、比表面积、化学组成对水泥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水泥的化学组成、细度决定着水泥的力学性能.根据已有的关于水泥颗粒的粒度分布和比表面积的数学模型,对4个不同水泥厂的水泥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些数据与模型之间没有很好的对应.利用120组数据建立了水泥颗粒的粒度分布与比表面积新的数学模型及28 d抗压强度与4种矿物组成的数学关系式,并把水泥的抗压强度用水泥颗粒大小、比表面积和化学组成表示出来了.  相似文献   

16.
用矿渣微粉配制高掺量早强矿渣水泥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不同细度、掺量的矿渣微粉和熟料对渣水泥性能的影响。试验发现,影响矿渣水泥3d、28d强度的主次因素不同,3d强度主要受矿渣细度的影响,28d强度则主要受矿渣掺量影响。采用分别粉磨后混合的生产工艺,用一定细度的矿渣微粉可以生产出掺量较高、早强性能好的矿渣水泥。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了不同粉磨时间对矿渣粉细度及颗粒分布的影响以及不同细度矿渣粉对其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球磨机磨制矿渣粉时,如果粉磨时间过长,会因范德华力造成细颗粒相互粘连,粗颗粒增多,比表面积也不会无限提高;随着矿渣粉比表面积的提高,其早期活性(3d、7d)逐步提高,但后期活性(28d、90d)均在达到峰值(28d活性指数达到117%,90d活性指数达到110%)后有所下降;矿渣粉流动度比在比表面积处于350~700m2/kg之间时变化不大,在110%左右,但比表面积超出此范围时,无论升高还是降低,胶砂流动度均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revisits the coupled impacts of fineness and temperature on the kinetics of Portland cement hydration. The approach consists in i) modeling the impact of fineness on cement dissolution through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surface dissolution rate of cement particles is independent of their size, in order to, in a second step, ii) model the impa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kinetics of cement dissolution. The analysis of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s that the effect of cement fineness on the hydration kinetics can be captured by a simple hypothesis: for any age, the reacted thickness of cement grains can be considered independent of the initial cement particle size. In additi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shows that a constant activation energy can account for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hydration kinetics, with an Arrhenius equation applied to the kinetics of surface dissolution. The results from the model give a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combinations (different Portland cements, water/cement ratio from 0.5 to 0.6, cement Blaine fineness from 3500 to 6600 cm2/g, temperature histories between 20 and 60 °C).  相似文献   

19.
采用压汞法对磷渣水泥石的孔结构进行了试验研究,又用灰色关联分析不同磷渣颗粒分布对水泥石孔结构的影响,并用Origin作图分析磷渣水泥石孔径分布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磷渣,其颗粒级配对水泥石的孔结构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并不是细颗粒含量越高水泥石总的孔隙率越低,而要根据具体的磷渣选择适当的粉磨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