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过去20年里,我养成了一个坏习惯——买了很多CD。每个星期买一两张,可一旦累积起来,就让人大吃一惊。所以,在上个星期,我对超过1000张CD的包装盒进行了一场大清理。我并不是要把它们全都扔掉,只是扔掉包装盒。我买了一些CD架,每个架可以装300张CD!有了这些CD架,我就更容易管理自己的CD,整理起来也比放在包装盒里更加方便。我清理出了很多包装盒(估计有1吨重),把它们放到了垃圾箱旁边。  相似文献   

2.
AV问答     
《实用电子文摘》2007,(6):84-85
Q 您好,我是一名音乐爱好者,前不久买了一个HD580。现在正插在我的创新4,1独立声卡上面听,感觉不太好,想要买个耳放,不知道买哪种?在哪里可以买到?希望能给个意见!我现在昆明上大学,听得比较广泛。另外,是不是买了耳放之后就能使这款耳机百分之百发挥呢?我的音源是不是要另换新的呢?我有索尼的NE-10便携CD机,  相似文献   

3.
GT 《数码》2004,(7):132-133
摄影对于2002年2月以前的我是完全没有概念,喜欢上摄影是因为一个DC摄影网站,那时觉得,将自己拍相放上去很有意思,3月份买了一台相机是数码相机——XONY F707,为什么买707,那时候就觉得它很有型(哈哈)。  相似文献   

4.
也许每个人的生活都会有一道主线,当然我也不例外:十年前拥有第一部随身听,买十元半一盘的磁带,那时我上初一,听张信哲、林忆莲,用索尼(SONY)MDR-E741耳塞,花家里的钱,第一次暗恋来到;  相似文献   

5.
林伟淏 《无线电》2010,(4):28-32
三洋厚膜STK4191X是20年前很流行的一款功放集成电路。那时大家每月工资不过几十元钱,买这不起眼的厚膜集成块,就要花费几个月饭费,因而,很多爱好者是买不起的。据说有不少人省吃俭用几个月买一块STK4191X,用心做出功放来珍藏。  相似文献   

6.
笔者是一个器材爱好者.对于最新的影音产品均欲买之而后快,但科技的发展步伐实在太快,刚刚买了逐行扫描DVD机不到一年,市场上又有了带MPEG4解码功能的新机器,无奈钱包和居室的空间都不能接纳如此多的机器.到底买还是不买?在犹豫中苦苦挣扎了几个月后,突然间眼前一亮,救星来了。  相似文献   

7.
读者信箱     
一万元应该怎样配置家庭影院系统? 读者赵澜先生来信: 我是一个音乐爱好者,多年的追求和积累,对音乐有了一定的鉴赏力。1988年买了一套广州生产的“南方”牌“四合一”高级组合音响(6D8型)效果较好,一直使用至今。只是低音表现较欠缺,本机只能放唱片,录音带及收音。后来出了“VCD”就买了一台“新科VCD”。组合起来听“CD”但仍觉不过瘾。很想添置一套Hi-Fi兼AV的系统。但是看了贵刊以后,觉得各款“DVD”机、“CD”机、“AV”功放,音箱都很好。不知买哪种,如何选配。想请您们帮  相似文献   

8.
除购买CD唱片和聆听音乐外,音乐爱好者大多还爱好收集有关的资料,比如英国Decca、EMI,荷兰Philips,德国DG,美国Telarc、Chesky和Reference Recordings等唱片公司出的唱片目录。聆听音乐时,在查阅那些CD唱片指南和‘圣经’之际,也顺便翻阅那厚厚一大本印刷考究并附有张张CD唱片封套的彩色照片的目录,检阅一下已经买了哪些CD唱片和准备再买那些CD唱片,也是一种乐趣。 而今,在进入e时代后,世界主要唱片公司多半皆已建有自已的网站,因此,就可以让我们大开眼界,了解情况也更为  相似文献   

9.
我喜欢在上班的路上听流行歌曲、我喜欢在睡不着时听收音机、我要在工作之余学习英语。这样我要买一个Walkman或是Discman,要买一个收音机还要买像疯狂英语这样的有声读物。花银子买这些东西不说,单就有声读物我都买了几十本,听过后扔了可惜,收起来又要占地方,真是不知怎么才好。 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像孙悟空72变一样随用随变?有!这就是本月送测的一款MP3播放器:万成MSC DM—NT128就会变。  相似文献   

10.
王健 《广东电子》2014,(1):59-59
1989年,我从深圳发展银行出来后,有几家银行表示愿意让我去任职,那时,我有意去蛇口招商银行。我对银行业还是比较熟悉的,我学的是国际金融,在深发展也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而当时招商银行也想更好地借鉴深圳发展银行股份制的经验,让其迅速发展壮大,所以很有诚意请我过去任职。  相似文献   

11.
AV问答     
《实用电子文摘》2007,(3):81-82
我算是MP3爱好者,喜欢用耳机听音乐。最近我买了一副飞利浦HP-2500耳机后,想添一台耳机放大器,主要听CD音乐。但性能好一点的成品耳放价格高,低一点的也要一千多元。最近在一些电子报刊上看到有耳放成品电路板出售,价格也不太高(几十元到几百元),这种电路板性能如何?我还想买一台播放CD音质较好的DVD机,不知万利达的DVP-600是不是合适?  相似文献   

12.
时间长了,音乐爱好者手头搜集到的CD唱片会越来越多,有的几十张,有的几百张,甚至上千张的也不乏其人。这么多的CD唱片,总不能随便乱扔乱放,得找个栖身之所,得为CD唱片安个家。 常言道,牡丹还得绿叶扶。小小银盘(或金盘)般闪闪发光的CD唱片,虽已有片盒包装,本身便是一件件艺术品,作为CD唱片的存放架(框),依附着CD唱片的美丽,又兼作一项室内摆设,也应当有相当美观的外观相衬。另外,还  相似文献   

13.
从我买头一张“拿索斯”的CD至今 已有9年了,9年中,我仔细观察 着、亲身体验着一个新生的唱片品牌从 稚嫩到成熟的全过程。老实说,与“拿索 斯”初见面时的第一印象并不令我满 意。它的一些早期出品曾让我深为失 望。那含混不清的层次、差强人意的频 响延伸怎么也反映不出CD的优势。难 怪那时,有些朋友听了“拿索斯”,竟问  相似文献   

14.
认识Copland(柯普兰)已经快有8、9年时间了,那时一位朋友买了一款当时并不算太贵的Copland CD机(具体型号已经忘记了),相邀前往鉴赏。这位朋友使用国产某S牌6550胆机,推一对英国Rogers LS2a大书架箱,以Copland CD机换下原来使用的日本某P牌CD机后,整体音效的转变之大令人惊讶。在那个北欧(甚至欧洲)CD机产品并不多的年代,我对那款CD机精致、清纯、爽朗的声效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5.
读编直通车     
《数字通信》2006,(21):8-8
10月号这期《数字通信》的导购专题真是帮了我的大忙了,当时我正为买什么手机头疼。看了杂志,比较了一番,终于下定决心去买了一部诺基亚3250。用了半个月,感觉十分满意(虽然有些担心它的摇杆)。有几点意见,贵刊在做导购专题时,能不能把手机所带附件(如是否双电双充、送多大的存储卡等)也加以说明。例如我买3250时,就送了我一个512MB的卡,我还意外惊喜了一会儿,后来才发现,别人买的3250,送的都是1GB的卡,真是郁闷啊。  相似文献   

16.
我的故乡很美,坐落在桂东南大容山北麓的边远山区,山清水秀,民风淳朴.自从步入社会工作已有十多年,每逢想起家乡,心中不禁感慨万千,那里有生我的父母亲,还有养育我长大的山山水水. 由于家乡地处边远山区,交通比较落后,信息就闭塞.记得十一岁那年(1988年)我们村才通了电,有了电真方便,到了年底村里十二叔家率先买了一台12时的黑白电视机(因为当时他家有钱),是沪笛牌.当然除了电视机,还有一副鱼骨天线,在我们那里人们把它叫作"天棚",是用铝管做成的.村里人听说十二叔家买电视回来了,纷纷跑到他家看新鲜,男女老少几十个人把电视机和那副鱼骨围得水泄不通,场面好不热闹.十二叔把鱼骨天线装好后,接上扁平馈线,把它用五米长的竹竿撑起来,固定在房顶上.当电视画面一出来的瞬间,大家高兴的跳了起来.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感慨的说:"想不到哦,我这辈子还能看到电视,好好好."  相似文献   

17.
本人发烧十余年,虽已购买过近千张CD唱片(当然早期还买过和自录过数百盒音乐磁带;在千余张的DVD碟片中也有上百张音乐DVD碟片),但由于侧重点还是在硬件器材上,故对于与唱片相关的很多资讯极少关注(对所有音响杂志的后半部分即唱片介绍部分很少细看)。2006年初,见媒体报道有关权威机构评选出了2005年十大发烧唱片,便想将这十张唱片陆续购入。  相似文献   

18.
对于一个产品来说,包装的意义不亚于品牌。如果你只是一门心思制造产品、抓销售、建厂房,却没有想到要在这个过程中为用户创造更多欢乐的话,那么你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是浪费在过去20年里,我养成了一个坏习惯——买了很多CD。每个星期买一两张,可一旦累积起来,就让人大吃一惊。所以,在上个星期,我对超过1000张CD的包装盒进行了一场大清理。我并不是要把它们全都扔掉,只是扔掉包装盒。我买了一些CD架,每个架可以装  相似文献   

19.
买CD机还是买SACD机。前段时间,由于两个原因决定了我必须要买一台音源设备,一是在纯听音设备中为升艺XD-800MKⅡ胆机功放提供音源的只是两台DVD机(SONY DVP K333和创维8610),二是与DENON AVR-3803配合听音乐的马兰士63SE CD机,可能由于光头老化读盘已经很困难(擦光头、调功率都弄过),虽然也还有一台与其相配的DVD机,但主要用于AV,因为在心理上觉得DVD机毕竟不那么Hi-Fi。此决定经“批准生效”后,在两个问题上我犹豫了很长时间,首先是买CD机还是买SACD/CD机,其次当然是买何品牌何型号。  相似文献   

20.
我接触古典音乐是随着音响发烧的热度的增高而慢慢深入的,经过十多年的积累也有了一些体会,同时软件也买了不少,不过大型交响乐与协奏曲作品就少一些,收藏的大部分是钢琴、弦乐的小品集和奏鸣曲的室内乐作品。因为我觉得从欣赏小品来入门古典音乐简单而易行,一来可能这些作品中的某些乐句是人们耳熟能详但叫不上名的,听来让人有恍然大悟、故友重逢之感;另一方面,它们篇幅一般都不长,结构相对来说也比较简单易于欣赏。从它起步逐渐培养兴趣,进而登堂入室听大型交响乐及协奏曲,似乎也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