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城市建设中的若干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今,随着社会经济及文化等各方面加速发展,大量人口纷纷涌向城市,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及数量不断增多已是历史进程的必然。城市是一种人造环境与自然的复合产物。城市建设总是在不断地改变与塑造地质环境,而地质环境又制约建设的发展,城市建设所引发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越来越多。本文就城市建设中环境工程地质的突出问题,例如用地规划、供水文地质、固体废物危害、地面沉降、区域稳定性与地震主地下水污染等做了一个述评,并阐明  相似文献   

2.
城市建设与地质环境密切相关,城市大比例尺工程地质编图是对城市地质环境进行工程地质分析的结果。在阐述城市地质环境的特征及城市建设作用对地质环境施加的改造作用之基础上,提出城市工程地质研究的3个命题:建立第四系地层组合模型,区域地壳稳定性及地下水运移与贮存状态。结合具体城市特有的自然因素讨论工程地质问题是城市工程地质分析的要点。指出编图精度同时取决于资料丰富程度及分析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根据南宁,柳州两市工程地质编图实践,讨论了城市编图工作中有关编图指导思想、图件精度、地貌研究及岩土的平面三维表示方法等问题。认为城市工程地质编图直接服务于城市建设,应紧密结合城市规划要求,客观地反映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质量及岩土工程的要点及特征。城市工程地质研究程度的不均一性,使编绘的同一图件存在研究程度、精度不一的问题,如何区分出这些地段以及三维反映地基土特征,直接关系到编制图件的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4.
北京在世界城市建设中的环境代际公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过程中,环境问题成为制约北京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结合环境代际公平理念和原则,阐述城市与环境、人与环境等关系,论证北京在建设世界城市过程中环境资源的影响作用与挑战.  相似文献   

5.
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影响因素众多的问题,以岩土工程勘察原始数据等基础资料为基础,对某城市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将工程地质问题的严重程度作为划分适宜性分区的依据。分析可知,此地区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为砂土液化、软土震陷、沉降变形、渗透变形、地基稳定、基坑稳定和围岩稳定,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每个工程地质问题赋权重,最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绘制适宜性评价分区图,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划分为 4个等级:适宜性好、适宜性较好、适宜性差与适宜性较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居住和工作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进而发展到让一个城市环境成为了一个城市的门面,做好了城市环境可以让整个城市的生态都焕然一新,由此可见,在一个城市规划中处理好环境问题是首要的重点,对此,本文将对城市规划建设中科学处理环境保护问题做出一定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城市群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的主要载体,在人口不断聚集、经济快速发展、资源消耗加大、社会管理要求增高,导致资源环境承载力逼近底线等城市区域"病症"形势下,城市群及城市发展要把握"适度"原则,即适度的发展速度、适度的建设规模、适度的聚集程度。文化城市是城市更新的"第一要务",为此保护当下的历史文化名城、寻找城市设计与文化认同的平衡点,就是追索一种可感受的综合保护与发展理念,城市社会的和谐发展,体现的是与城市文化建设息息相关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8.
城市地质条件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整体安全性和经济性起决定性作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受关键地质影响因素的制约。根据武汉市主城区大量钻孔数据资料,综合考虑地貌形态、构造特征、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其特征等因素,合理划分武汉市主城区工程地质分区,提炼武汉市主城区地下空间的关键地质影响因素。基于GIS平台对武汉市主城区内的不良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软弱土层、水文地质、岩溶塌陷以及胀缩性土层问题为制约武汉市主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关键地质影响因素。研究成果可为武汉市主城区开展地下工程建设的前期规划和设计方案决策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环境问题不断加剧,城市成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区域,温室效应导致的气候变化正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并成为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峻问题之一。城市生态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唯一具有自净功能及自动调节能力的子系统,在调节空气碳氧平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建设也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研究城市植物与绿地固碳释氧能力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必由之路。文章概述了固碳释氧原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综述了城市植物与城市绿地的固碳释氧能力研究方法与应用;展望了基于城市绿地固碳释氧能力的城市生态用地测算方法及固碳释氧能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城市发展中的生态问题与生态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城市发展中出现的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及生活垃圾等生态问题,要树立生态保护意识,遵守生态规划的原则,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各项开发与建设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能动地调控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解决人类的生存与持续发展问题,实现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生活与生产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滞后的局面将有所改变,未来中西部地区城镇化速度将快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将会缩小,中西部地区在形成城镇化的过程中会有2-3亿农民进入城市.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一些城市也将随之出现城市摊大饼无限扩张、城市人口不断集聚、交通拥堵日益加剧、城市环境日趋恶化等问题.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大运量、快速、环保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对于拓展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应对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提高城市交通服务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未来10年,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也将迎来轨道交通的发展时机,在面对发展机遇的同时,这些地区发展轨道交通也将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及有关建议进行阐述和讨论,未雨绸缪,为又好又快规划建设好城市轨道交通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智慧城市正处于试点推广阶段,还存在发展导向不明确、建设标准不统一等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了更好地服务智慧城市的发展,基于城市结构和功能的再造理念,从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全过程进行阐释智慧城市的内容,分析智慧城市发展现状,针对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顶层设计缺位、城市管理效能低下等问题,提出加强一体化顶层设计、优化智慧城市发展环境等建议,从而为我国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世界知识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全球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国城市化的进程随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与城市结构急速膨胀,从而使城市建设进入到发展的巅峰时期。如今跨地域的各类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日益丰富,人们在城市中不停地川息流动,建设完善而科学的城市公共信息标识导向系统的任务迫在眉睫。结合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考虑导向系统的设计,通过研究导向系统的现状、设计原则与设计要素,提出将标识、环境与人全面整合的系统性设计方案,以期为人们创造一个和谐的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对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加,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也逐年提升,许多城市兴建文化中心,将文化交流与休闲活动完美融合,但当下城市文化中心室外景观环境建设还存在诸多不足.笔者以城市文化中心室外景观环境为研究对象,分析现存的问题,探讨城市文化中心室外景观环境提升策略,包括传承文化基因、地域特征外化表达、发展可持续景观、焕发场所...  相似文献   

15.
经济社会发展使得城市建设要求不断提升,园林绿化工作也成为了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要求和标准不断提升.但是在园林景观施工中存在着许多管理上的问题,如施工标准不够完善、施工管理不到位、施工人员素质偏低、绿化材料不足、后期土建及植物维护等方面的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我国园林景观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鄂西山区改革开放以来各项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也因此出现了各种环境灾害问题,本文在全面分析了鄂西山区环境地质背景-即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工程地质岩组分类,区域地质构造运动和地震等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与山体稳定性有关的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之一-兴修水利工程引起的坝基失稳,大坝变形及水库渗漏等灾害,以及交通运输和城乡基本建设工程导致的车站边坡失稳,道路塌方,地基变形,房屋撕裂和滑坡等灾害。  相似文献   

17.
北海市区广泛分布较厚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地貌上为似扇形准平原。市区由三级平合组成。本文从地质分析入手,对其第四系成因类型、形成时代以及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据地貌、岩性及其埋藏深度等特征和工程勘察、供水勘探等资料,对北海市区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并对建筑物的适宜性进行了工程地质评价。对北海市在发展建设中将会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生态城市与规划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现代城市面临的“城市病”越来越突出,为了寻求城市与环境的协调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利用生态学的原理,结合城市规划理论和我国国情,提出了城市规划应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并提出了“生态城市”的规划原则及内容,探讨了“生态城市”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掌握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沿线区域工程地质环境,查清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建设施工和通车运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归纳总结各阶段勘察设计、科研专题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工程地质环境,系统分析了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铁路减灾选线原则,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的工程对策建议,施工和运营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及研究重点。研究结论表明:1)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具有显著的地形高差、强烈的板块活动、频发的山地灾害、敏感的生态环境、恶劣的气侯条件、薄弱的基础设施等六大工程环境特征,也是面临的六大挑战。具有工程建设环境极其恶劣、铁路长大坡度前所未有、超长深埋隧道最为集中、山地灾害防范任务艰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重大五大工程建设难题。具有高原高山峡谷区地理数据快速准确获取难、地质灾害早期识别评估难、超级工程与物流保障难、生态环境风险大、重大工程建设及防控风险大等“三难两大”风险。2)研究区域属大型滑坡、冰川泥石流、冰湖溃决等山地灾害的集中区和易发区,并且各类灾害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下易形成链生性灾害;研究区域内的活动断裂与高烈度地震、高地应力、高地温、高压涌突水等多场耦合下的深埋隧道重大不良地质发育,影响和制约铁路工程选线及工程建设;3)采用“空天地”综合勘察手段,查明研究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通过采用隧道穿越方式绕避大型复杂的浅表地质灾害、采用减少埋深、缩短长度、傍山靠河、走行于相对低温廊道、避开长大水平径流区等针对性工程措施,可有效应对浅表层及隧道不良地质问题。4)本研究成果可指导川藏铁路建设施工运营,也可为滇藏、中尼等铁路的勘察设计及建设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周华 《商品与质量》2022,(30):106-108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工程设计中的应用,能够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应用,改善城市环境污染.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优势,能够有效控制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威胁.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城市建筑的屋顶、公园以及道路等均为不透水的特性,不透水面积的增多也提高了城市内涝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