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最近,工程总投资1.4亿元人民币的马钢二铁总厂烧结余热发电并网成功,标志着我国冶金行业第一家烧结带冷机余热发电机组开始进入正式运行。马钢历来重视余热的回收利用,烧结工序约占钢铁产业总能耗的10%。由于烧结带冷机冷却废气的温度不高,利用困难,以往都是从烟囱直接外排。但烧结废气带走的显热约占烧结工序能耗的20%,如何有效回收利用这部分具有较高热焓的烟气余热降低能耗,是钢铁行业关注的课题。根据这一情况,马钢烧结带冷机余热发电项目关键设备采取从国外引进、国内配套设计,将现有的两台300m2烧结机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发电,发电机装…  相似文献   

2.
宝钢2号烧结机自1991年6月投产以来,通过减少固体燃料消耗、改善点火质量减少了焦炉煤气用量、降低电耗并充分回收利用热废气余热,使烧结工序能耗逐步降低,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烧结工序能耗占钢铁工业总能耗的12%,蕴含着巨大的余热回收潜力。目前,大中型烧结机采用带式冷却机或环形冷却机冷却。在显热回收与利用上存在漏风率高(25%~60%),风量大,热废气品质低等弊端。回收热量约占烧结矿总热的约23%,国内余热发电6~18kW h/t烧结矿。部分小型烧结机没有余热回收设施。基于此,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借鉴干熄焦炉结构与工艺,同时参考炼铁高炉等结构形式,提出了烧结矿竖式逆流余热回收系  相似文献   

4.
莱钢3×265m^2烧结机成功设计安装以热管为主要传热元件的余热回收装置,将环冷高温段废气转化为热蒸汽并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温段热废气通过热风罩引入烧结料面,采用环冷机安装平料器、改进密封方式、改造烧结机布料系统、优化工艺操作参数以改善料层透气性等一系列措施,充分利用烧结矿显热资源实现了热风烧结。废气余热的回收利用,大大降低了烧结工序能耗,减少了热源排放,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烧结余热回收是节约能源、加强二次能源回收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根据烧结工序余热特点和余热品位分析,提出了环冷机废气余热与烧结机尾中温烟气余热集成回收,环冷机余热三段回收梯级利用发电的优化用能方案,并介绍了为开发该技术进行的基础研究,包括热源参数调控、发电系统火用分析和蒸汽参数优化、以及气体循环与动力循环协同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钢铁企业中烧结机冷却废气余热占烧结工序能耗的30%左右,余热利用潜力大。本文介绍了某钢铁企业3台烧结环冷机废气余热回收的工艺流程与实际应用效果;并针对实际蒸汽产量和收益等指标较设计和测算值偏低问题,分析了影响回收效果的烟气余热特性、环冷机密封性能以及系统运行优化控制等因素,提出了优化改进措施,可为今后烧结余热回收利用项目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烧结废气带走热量很多,约占总废热的一半。由于其平均温度低(150~160℃),具有腐蚀性以及影响烧结生产等,这部分显热尚未普遍利用。但考虑烟道后部废气温度较高,约300~400℃,回收这部分显热是完全可能的。为此,根据回收部分废气显热的方法,对回收设备防腐技术以及不使烧结生产受到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在大分厂2~#烧结机上完成了实用性设备的研制工作。下面就其技术特征、设备概况以及操作情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提高烧结余热回收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烧结低温废气余热回收效率低,以及烧结余热回收设备能力未完全释放的问题,唐钢对烧结机机尾废气温度控制系统和环冷机烟气循环系统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实施精细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应用BRP控制模型、投入环冷与烧结机联调控制等系列措施,解决了上述问题,并实现了吨矿余热回收发电量增加13%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采用热力学分析法剖析了烧结余热产生、转换与利用过程,绘制了烧结-冷却-余热回收系统的物流图和流图,建立了有关能量输出、转换与利用的评价指标,借此研究了国内某360m2烧结机的余热利用状况。结果表明:输出效率、转换效率、利用效率等指标可用来评价烧结余热回收等能量利用状况;烧结机、冷却机、余热锅炉、汽轮机发电4个环节的利用效率分别为0.30、0.52、0.71、0.39;目前烧结余热回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烧结烟气和冷却三段冷却废气所携带的显热尚未被利用;将烧结烟气和冷却三段废气余热用于点火煤气预热或锅炉给水预热,可使得烧结机和环冷机利用效率分别提高0.19和0.18。  相似文献   

10.
以烧结余热回收环节为研究对象,总结一套适合国内烧结工序(包括烧结机、冷却机)的余热回收工艺。通过某钢厂200m~2烧结机余热发电工程中采用余热回收技术,对应用效果进行检验。实践证明烧结机主抽烟道中热管换热器、环冷机热风回热双压锅炉能够在不影响烧结工艺的前提下,将烧结余热充分地回收。其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但其本身的结构型式还有不完善之处,需要不断地改进。  相似文献   

11.
在钢铁形势日趋严峻的当下,节能减排是烧结厂得以生存的必由之路。基于物料平衡和热平衡原理建立的烧结工序流评价模型,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反映出烧结工序的流走向,从而挖掘其节能潜力所在。对某一典型烧结厂的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烧结过程固体燃料和混合料的分别占收入的73.59%和17.28%,热烧结矿的物理、烧结机损和烟气的热量分别占支出的47.42%、30.34%和21.63%,该烧结工艺的普遍效率和目的效率分别为69.66%和48.02%,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可以采用优化配矿、厚料层烧结、烟气循环烧结、余热发电等技术措施来提高效率,最终实现烧结工序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摘要:针对烧结环冷机余热回收利用率不高的难题,采用分析法建立了评价某钢铁厂烧结环冷机余热回收系统运行效率的效率模型。基于多孔介质模型、局部非热平衡方程、真实气体SRK方程建立环冷机内气固两相换热模型。通过CFD仿真模拟,探究料层高度、循环风机输入烟气温度、烧结矿底部入口风速三项可控环冷机运行工艺参数对系统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料层厚度在1~1.5 m区间每增加0.1 m,效率增加0.8%~1.1%;循环风温在100~140℃之间每增加10℃,效率增加1.4%~1.5%;烧结矿底部入口风速在0.9~1.9 m/s之间每增加0.1 m/s,效率降低0.18%~0.24%。在此基础上,基于工业运行数据建立效率正交试验优化模型,提高了该余热回收系统3.42%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立足于独立焦化厂的干熄焦余热发电系统,为提高余热回收质量,采用热平衡分析法与火用平衡分析法对干熄炉系统的余热回收效率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干熄炉系统实际工况下的热效率与火用效率分别为79.59%和84.81%,低于设计工况的81.75%和89.06%。实际工况下干熄炉内部换热火用损失为9.88%,高于设计工况下的5.46%。分析表明焦炭烧损率是影响干熄炉系统火用效率的主要因素,干熄炉内部换热火用损失降低了干熄炉余热回收效率。优化循环气体的成分、含量和流速是提高干熄炉系统能量回收效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根据某钢厂的环冷机系统回收与利用烧结矿显热的工艺流程,绘制了能流图、火用流图,并建立相关能量评价指标,采用热平衡方法和火用分析方法对环冷机的余热回收利用状况进行研究,分析了余热资源在回收与利用过程中的热量损失、火用量损失、热效率与火用效率。结果表明:环冷机、余热锅炉2个环节的热效率分别为26.78%和45.60%,火用利用效率分别为22.88%和45.08%,环冷机是余热回收与利用的薄弱环节;目前影响余热回收与利用的主要因素是环冷机取热段的漏风问题、第三段冷却废气所携带的显热尚未被利用以及烧结矿层的气固换热过程。  相似文献   

15.
328m2烧结机脱硫系统处理烟气量为198万m3/h,采用旋转喷雾干燥脱硫工艺进行全烟气脱硫。系统运行后SO2排放≤100mg/m3,脱硫效率≥90%,粉尘排放≤30mg/m3,完全满足国家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6.
刘宪 《中国冶金》2010,20(11):47-51
介绍了石灰石-石膏法空塔喷淋脱硫工艺在湘钢360m2烧结机烟气脱硫工程中的应用,阐述了该脱硫工艺主要技术参数和关键技术要点,总结了系统运行常见问题与处理方法。该系统运行以来脱硫效率保持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烧结热工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鞍钢某360m2烧结机进行了全方位的热工测试与分析,借此研究了中国大型烧结机余热资源的产生、转化、回收与利用过程。研究表明:生产1t烧结矿的燃料消耗为1612.13MJ,余热资源总量为1439.36MJ,能级为0.41。其中,烧结矿与烧结烟气的显热分别占70.87%和29.13%。余热资源中,得以回收的占40.29%...  相似文献   

18.
为使烧结机头电除尘器稳定运行,提高除尘效率,分析了废气温度波动的原因,提出了控制烧结废气温度波动的具体措施。生产实践表明,烧结废气温度控制在100~135℃时,机头除尘器除尘效率提高了3%~8%,使用寿命大幅度延长。  相似文献   

19.
烧结机烟气石灰-石膏法脱硫系统运行中,由于石灰品质、氧化风量比例偏低、烧结机头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不高等原因,均可能造成吸收塔浆液中毒。分析了某钢铁公司132 m2烧结机烟气脱硫吸收塔浆液中毒的原因,采用浆液置换外排法解决了浆液中毒问题,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