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固定化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志章  杨家文  陈斌  周小四 《云南冶金》2007,36(3):24-27,77
以沸石为填料用吸附法构建了氧化亚铁硫杆菌固定化细胞生物反应器,考查了空气流量、液体流量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在温度相同,培养基的pH=1.6,Fe^2+浓度为8g/L左右的条件下,固定化细胞在Fe^2+氧化率达95.36%时的氧化速率高达1.10/L·h,其Fe^2+的氧化速率将近是游离细胞的18倍。固定化细胞生物反应器的动力学研究表明,氧化亚铁硫杆菌固定化细胞氧化Fe^2+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其反应速率常数k为0.37h^-1。  相似文献   

2.
在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Mn^2+催化过氧化氢氧化1,5-二(2-羟基-5-磺酸基苯)-3-氰基甲[月朁]膳(DSPCF)褪色反应,褪色反应程度与过氧化氢的量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测定过氧化氢的分光光度法。方法的线性范围是0~1.25μg/m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2.3×10^4L·mol^-1·cm^-1已用于雨水中微量过氧化氢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5.50%,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  相似文献   

3.
董凯  郭弘 《山东冶金》2007,29(5):75-76
探讨了超滤清洗的工作条件和清洗剂的选择组合,结果表明,理想清洗方案为清洗温度48~50℃,膜的进出口压力分别是4.0×10^5、1.9×10^5Pa,依次使用浓度为2%~2.5%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pH值为3的酸液及pH值为11的碱液清洗30min。  相似文献   

4.
《钛工业进展》2005,22(5):40-40
根据中国涂料工业协会钛白粉行业分会24家成员企业提供的生产经营数据统计,1月~5月共生产钛白粉14.87×10^4t,比去年同期增长14.5%,其中生产金红石型钛白粉超过5×10^4t,较去年同期增长59%。同期国内进口钛白粉8.9×10^4t(绝大部分是高档专用金红石型钛白粉);出口钛白粉6×10^4t,较去年同期增长140%。专家预测,随着国内原有的钛白粉生产企业相继加快扩产步伐,业外一些企业陆续加盟钛白粉行业,今年国内市场钛白粉表观消费量将达到85×10^4t,进口钛白粉超过20×10^4t。  相似文献   

5.
2,4,4'-三硝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光度法测定微量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新三氮烯类试剂2,4,4'-三硝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简称TNBDAA)与钯(Ⅱ)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Tween-80存在下和pH8.0~9.5的酸度范围内,钯(Ⅱ)与试剂形成1:1的红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53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0×10^5L·mol^-1·cm,钯(Ⅱ)的质量浓度在0.08~0.85μg/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所拟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直接测定催化剂中微量钯的含量,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符。  相似文献   

6.
利用Ce(Ⅳ)的强氧化性对1-(2-吡啶偶氮)-2-萘酚(PAN)的褪色作用,建立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铈的新方法。试验选择了最佳测定条件,讨论了共存离子的干扰情况。结果表明,在0.06~0.12mol/L H2 SO4介质中,有色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4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02×10^4L·mol^-1·cm^-1.铈量在0~8.0mg/L范围内与有色溶液褪色程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用于稀土氧化物中微量铈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4.7%,回收率为94%~103%。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4-(4-安替吡啉偶氮)-间苯二酚,采用红外光谱法对该显色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显色剂与铟(Ⅲ)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5.0的NaAc—HAc缓冲溶液中,该显色剂与铟(Ⅲ)形成稳定的橙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48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3.1×10^4L·mol^-1·cm,铟的质量浓度在0~4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8.
《钛工业进展》2007,24(5):39-39
中铝海绵钛项目将分两期建设,一期海绵钛年生产规模为1.5×10^4t,二期扩建到3×10^4t,一期项目总投资约22亿元人民币。该项目计划于2009年投产。[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文中对201×7强碱性离子交换树脂负载的铁氰化物进行了解吸研究,以解决酸洗脱树脂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用水合肼和氯化钠混合溶液可有效解吸树脂上负载的铁氰化物;在室温条件下,解吸溶液为2%水合肼+100g/L氯化钠时,三价铁解吸率可以达到98%以上。在试验条件下,测得解吸速率常数矗:8.88×10^-4/s,60min基本达到解吸平衡。随着温度的升高,解吸速率逐渐增大,表明解吸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升温有利于解吸进行,但解吸过程的表观活化能为0.625kJ/mol,表明反应速率对温度不是很敏感,解吸过程可以在室温下进行。  相似文献   

10.
温建康  阮仁满 《稀有金属》2007,31(4):537-542
采用化学分析和偏光矿相显微镜矿物鉴定方法研究了高砷硫低镍钴硫化矿的生物浸出工艺矿物学:黄铁矿是有益组分镍、钴的主要载体矿物,结晶程度差,结构松散,易被细菌侵蚀,镍、钴容易被浸取,但细菌氧化黄铁矿而将产出较多的酸和浸出较多的铁;矿石中存在一部分颗粒微细并分散在结构致密的脉石中的含镍矿物,这是影响镍细菌浸出速率的主要原因。结合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采用现代微生物驯化育种技术,选育了抗毒性强和适合浸出高砷硫低镍钴硫化矿的浸矿菌种RetechⅢ三代驯化菌,并采用亚铁离子氧化速率法、生物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及氧化还原电位法测定其浸矿活性,Fe^2+氧化为Fe3+速率达到1.4g.(L·h)^-1,培养60h细菌浓度由初始时的3.78×105cells·ml^-1上升到1.67×10^8cells·ml^-1,菌液氧化还原电位达到600(mV,vs.SCE)。采用摇瓶细菌浸出方法研究了浸出介质pH值、细菌接种量、浸出周期、矿浆浓度、温度等影响生物浸出的关键因素,获得了高砷硫低镍钴硫化矿生物浸出最优工艺参数,镍和钴的浸出率分别达到85.46%和99.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