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众多的图像分割技术中,阈值化技术是基于区域的图像分割技术,是图像分割中最重要而有效的技术之一.本文给出了几种常用图像阈值分割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基于道路图像序列的改进的逐行最优阙值分割算法,其内容是:相邻两帧图像的对应行的亮度、对比度等近似不变,因此它们对应的分割阈值也有近似不变性,运用迭代的方法控制相邻两帧图像对应行的阈值,从而减少运算量,提高算法的实时性.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分割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好的实时性、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OTSU法(最大类间方差法)被认为是图像分割中阈值自动选取的最优方法之一,针对自主开发的视觉导航区域交通智能车辆(Cyber Car)的导航路径在强光照条件下不能直接应用此方法取得准确分割效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的罗伯特梯度算子的图像分割方法。分割实验表明,与OTSU法分割效果相比,采用的图像分割方法能够准确地对强光照条件下的导航路径图像进行分割,并具有更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求解高维阈值图像分割计算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引力搜索算法的多阈值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以大津法(Otsu)设计为适应度函数,利用引力搜索算法快速搜索得到待分割图像的最优阈值,然后根据最优阈值进行图像分割。结合人眼视觉可知,引力搜索算法能够结合应用于图像分割,且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布谷鸟算法、人工蜂群算法比较,引力搜索算法的收敛速度更快,寻优的阈值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4.
图像阈值分割是将灰度图像转换为二值图像的常用图像分割方式.经典多阈值Otsu算法对复杂图像进行分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其采用穷举方法来寻找最优阈值是非常耗时的.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细胞膜和自适应步长萤火虫混合优化算法的多阈值Otsu图像分割方法.利用萤火虫算法的启发式搜索来寻找图像分割的最优阈值很好地降低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并且在萤火虫算法中混合细胞膜算法很好地解决了萤火虫算法的"早熟"现象.实验结果表明,与经典多阈值Otsu法和萤火虫算法优化多阈值Otsu法相比,本文提出的算法具有更高的收敛速度和更好的图像分割效果,并且有效解决了萤火虫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图像闭值分割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图像提取问题,最优阈值选取是否合理对图像分割效果至关重要。在处理不同种类图像区域时,粒子群算法(PSO)由于早熟现象难以准确计算最优分割阈值,因此导致图像分割准确率低。为了提高图像分割准确率且准确地提取出图像目标,提出一种基于混沌粒子群算法(CPSO)的图像阈值分割方法。受益于混沌运行的遍历性、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等优点,CPSO很好地解决了PSO的粒子群过早聚集和陷入局部最优等难题,加快了全局搜索最优解的能力。采用具体图像对CPSO算法图像分割性能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其它图像分割算法,CPSO不仅加快了运算速度,提高了图像分割效率,而且提高了图像分割准确率,非常适合于图像实时分割处理。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阈值分割算法利用穷举搜索寻找最优阈值而造成的计算成本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和模糊熵的多级阈值图像分割算法。图像分割是图像分析中非常重要的预处理步骤,在提出的方法中,首先选择香农熵和模糊熵作为优化技术的目标函数;然后建立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多层次图像阈值分割,通过最大化香农熵或模糊熵进行图像分割。最后从图像分割数据库中选取Lena、baboon和airplane作为测试图像进行性能分析(包括鲁棒性、效率和收敛性),并与现有的几种阈值分割算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提出的算法得到了更高PSNR值和更少的分类误差,证明了该算法是一种高效的多级阈值图像分割算法。  相似文献   

7.
罗艳辉  邓飞其  李彬 《计算机仿真》2009,26(9):190-193,300
烟草异物图像分割是图像异物识别的基本任务。为了快速实现烟草异物图像多阈值分割,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算法与最大类间方差法的多阈值烟草异物图像自动分割方法。算法首先定义了图像分割目标函数;接着运用人工免疫算法,结合最大类间方差法以及目标函数对图像进行自动分割,并产生最优的多阈值,从而实现图像的多阈值分割。人工免疫算法中,抗原是指最优图像分割目标函数,而抗体是指最优的多阈值。实验证明,方法对烟草异物图像多阈值分割的效果良好,分类清晰。  相似文献   

8.
汽车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中的单目视觉导航技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周欣  黄席樾  樊友平  刘涛 《机器人》2003,25(4):289-295
在智能交通系统中,自动驾驶系统或许是最难于实现的技术之一.许多学者努力 想找到解决自动驾驶这个难题的方法.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思想和一些新的算法,它立足于 单目视觉技术来实现车道保持和进行障碍物检测,进而力图解决视觉导航问题.首先运用多 阈值分割技术提取高速公路上当前车道的分道线,接着对分道线建立了圆锥曲线模型进行二 维重建.在道路模型的约束下,笔者提出方向分形维的算法确定前方车辆的位置,进而运用 旋转,平移和缩放中心不变矩(RTM)判断其真伪,最后采用有色噪声的卡尔曼滤波对真实 障碍物进行跟踪.本系统不但能根据分道线模型获得保持车道所需的方向信息,也能检测本 车道前方障碍物而防止碰撞.系统在四川和重庆的高速公路上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进行 了试验,能圆满完成车道保持和障碍物检测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陈露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48(10):197-199,232
阈值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图像分割方法,在图像分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Otsu算法虽然是图像分割阈值法中较好的方法之一,但是由于传统的Otsu算法通常用穷举法求解,使得处理多阈值问题时运算速度太慢,难以满足应用需求。为了快速有效地确定阈值,提出了一种改进的Otsu算法。将Otsu算法转化为一个非线性0-1数学规划问题,再利用遗传算法求解得到最优阈值。通过对测试图像的分割实验,表明该算法与传统的Ot-su算法相比运算速度有非常显著的提高,能够满足一般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人工免疫的灰度图像多阈值自动分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实现灰度图像的自动分类以及自动分割,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免疫及最优分类数的灰度图像多阈值自动分割方法.定义了灰度图像最优分类数目标函数;接着运用人工免疫算法,结合最优分类数函数对灰度图像进行自动分类,并产生最优的多阈值,从而使得图像的全自动分割成为可能.该人工免疫算法中,抗原是指最优分类数目标函数,而抗体是指最优的多阈值.通过实验证明,分类清晰,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不断引入生活,机器视觉中道路场景分割算法的研究已至关重要。传统方法中大多数研究者使用机器学习方法对阈值分割,而近年来深度学习的引入,使得卷积神经网络被广泛应用于该领域。方法 针对传统阈值分割方法难以有效提取多场景下道路图像阈值的问题和直接用深度神经网络来训练数据导致过分割严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结合KSW(key seat wiper)和全卷积神经网络(FCNN)的道路场景分割方法,该方法结合了KSW熵法及遗传算法,利用深度学习在不同场景下的特征提取,并将其运用到无人驾驶技术的道路分割中。首先对道路场景测试集利用KSW熵法及遗传算法得到训练集,然后导入到全卷积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得到有效训练模型,最后通过训练模型实现对任意一幅道路场景图分割。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在KITTI数据集中进行测试,天空和树木的分割精度分别达到91.3%和94.3%,道路、车辆、行人的分割精度提高了2%左右。从分割结果中明显看出,道路图像中的积水、泥潭、树木等信息存在的过分割现象有良好的改观。结论 相比传统机器学习道路场景分割方法,本文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分割精度。对比深度学习直接应用于道路场景分割的方法,本文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过分割现象,提高了模型的鲁棒性。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结合KSW和FCNN的道路场景分割算法有广泛的研究前景,有望应用于医学图像和遥感图像的处理中。  相似文献   

12.
为了降低车道线识别算法在车道线存在阴影遮挡、路面出现泛白现象等不同道路环境下的误检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简单图像统计(SIS)阈值算法和直线段检测(LSD)的车道线检测算法。首先,在图像预处理阶段采用改进的SIS阈值算法进行二值化。然后采用直线段检测(LSD)算法检测直线,通过平行线对来估计消失点位置并利用消失点去除干扰。最后,利用车道线连续性和车道间距确定车道线感兴趣区并精确确定车道线位置。分别采用加州理工学院的车道数据集和实际采集的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的视频对所提出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误检率低,鲁棒性高,能在复杂环境下快速、准确识别车道线。  相似文献   

13.
基于视觉导航的高速智能车,提出一种改进的道路快速检测算法。用改进的水平均值投影法划分道路和背景区域,结合边缘检测算子和最大类间方差法(大津算法),构成双阈值法对道路区域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利用先验知识改进的霍夫变换,在路面存在阴影和噪声干扰的条件下,能准确地检测车道标识线;对动态预测划分感兴趣区域,采用菱形搜索法进行车道线跟踪,融合初始检测和后续跟踪两层算法循环处理道路图像序列。实车试验表明,算法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鲁棒性,满足智能车高速行驶要求。  相似文献   

14.
刘彬  刘宏哲 《计算机科学》2020,47(4):142-149
针对实际驾驶环境中道路场景及车道线复杂多样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Enet网络的车道线检测算法。首先,对Enet网络进行剪枝和卷积优化操作,并利用改进的Enet网络对车道线进行像素级图像语义分割,将车道线从图像中分离出来。然后,采用DBSCAN算法对分割结果进行聚类处理,将相邻车道线区分开来。最后,对车道线聚类结果进行自适应拟合,得到最终的车道线检测结果。该算法在香港中文大学的CULane数据集上进行了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其标准路面检测准确率达到96.3%,各种路面综合检测准确率为78.9%,图像帧处理速度为71.4fps,能够满足实际驾驶环境中的复杂路况和实时性需求。此外,该算法还在图森未来的TuSimple数据集和实采数据集LD-Data上进行了训练和测试,均取得了实时性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降低室外自主移动机器人视觉导航中遇到的阴影、裂纹及道路边界不规则造成的道路检测算法不鲁棒性,提出一种每帧灰度阈值可调的快速自适应道路检测方法。方法 先采用2维离散小波进行道路图像分解与重构,比较各级小波重构后的近似道路图像,确定出不影响“路-非路”灰度二分类的最佳分辨率等级;在低分辨率尺度空间中,用灰度类间最大方差和类内最小方差共同构造适应度函数,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各帧道路图像进行阈值自适应分割,找到准确的道路边界,最近两边界中心位置即机器人行驶方向。采用小型陆地自主车作为研究平台,并在卡耐基梅隆大学(CMU)提供的室外移动机器人道路视频中进行算法测试。结果 本文方法能够在具有阴影、裂纹、光照度变化的道路条件下鲁棒分割出道路边界,机器人可以平均30 km/h的速度在有较严重阴影干扰的校园道路上行驶,视觉系统的处理速度平均可达到20 ms/帧。结论 本文方法比传统的灰度直方图分割法表现出更强的环境自适应性,可实现较为鲁棒的室外道路检测,并可作为室外自主移动机器人非结构化道路检测的一种鲁棒性较强的方法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6.
针对室外移动机器人GPS与惯性导航不足之处,在GPS与惯性导航基础上,提出了采用视觉检测方法实时识别路面的车道线信息,对移动机器人进行辅助定位。在传统的Canny边缘检测算子基础上,提出了使用改进型小波阀值算法与Canny边缘检测算子进行融合处理,其基本原理是先使用改进型小波阀值算法,代替传统的高斯滤波器进行平滑和降噪处理,然后再使用Canny边缘检测算子提取边缘特征。最后使用matlab软件对采集到的路面视频信息进行处理,计算出移动机器人相对于路面车道线的偏转角度和偏离距离。实验发现12000帧图像中有仅有892帧图像检测失败,成功率达到92.6%,取得较好效果。为移动机器人的室外自主移动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为了满足车道线识别算法在车道线存在阴影遮挡、破损及污迹覆盖情况下的适应能力,提出了一种新的、有效的识别算法。将原始道路图像灰度化后,采用中值滤波去除图像采集过程中引入的噪声。利用对称局部阈值分割算法对去噪后车道线进行特征提取;并将提取结果与经典分割算法进行对比分析。基于提取出的车道线特征点的分布规律,提出应用改进的RANSAC算法进行车道线识别。分别对在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上所采集的视频图像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当车道线严重破损、完全被阴影遮挡以及被大面积污迹覆盖的情况,识别算法都能准确地将其识别。  相似文献   

18.
路面图像裂缝自动检测技术是公路养护技术的重要方向,路面图像的分割是路面图像处理的关键步骤。由于噪声等干扰因素的影响,使得利用传统的模糊C_均值聚类(F(M) 算法进行路面图像分割得不到满意的结果。本文采用Ptile算法和直方图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路面图像进行分割,一方面克服了传统FCM运算量大、计算速度慢的缺点,另一 一方面减少分割算法分析的范围,增强了分割的效果。实验证明,本文算法能较好地分割出路面图像的裂缝。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智能车辆安全辅助驾驶系统中弯道分道线的检测提取方法,提出一种基于道路区域分割的弯道检测新算法,包含道路区域分割和弯道边界检测。在分割出道路区域和天空区域并划定弯道检测的感兴趣区域后,提取分道线候选点,并对候选点进行校正,最终拟合并重建出弯道分道线,且准确判断了车道线弯曲方向。实验证明,该算法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均高于在整幅图像中提取车道线的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