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就业问题是江西省现阶段面临的主要宏观经济问题之一,而三大产业是一个国家就业的根本,所以对三大产业结构的研究有助于解决人民的就业问题。本文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了江西省三大产业结构和就业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江西省农业已成为劳动力净流出的产业,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能有效促进就业,但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远远高于第二产业,说明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对就业增长的带动力最强,已成为增加就业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2.
运用2000-2010年的有关数据,分析了安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安徽省的就业弹性系数较小,其中第一产业就业弹性系数为负值,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较好,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最大。第三产业中就业弹性系数最高的行业是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其次是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在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安徽应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批发零售贸易与餐饮业、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  相似文献   

3.
基于协整理论和VAR模型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新疆1990~2016年人口素质、三次产业就业水平和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五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人口素质与城镇化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城镇化与第一、二产业就业水平之间是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第三产业就业水平对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不显著;第二产业就业水平对城镇化的贡献度最大,第三产业就业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对城镇化有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4.
发展航天第三产业的趋势与思路航天经济研究中心刘承山施裕源近半个世纪以来,各国的经济发展中,第三产业发展最快,目前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中三产比重已超过65%,我国只有国外先进水平的一半。我国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的排序中已进入“二、三、一”发展阶段。至去年...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的GDP与三大产业产值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存在一定的波动.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三次产业的波动均会对GDP增长率产生减缓效应,其中第二产业产值的影响强度和持续时间明显高于其他产业;三次产业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其中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发展密切相关,而第一产业发展能够在较长时期内影响到第二产业发展.认为今后北京市在坚持现有的产业发展方向时,更应注意第二产业发展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辽宁省三次产业的产值数据,利用Johansen协整和误差修正,建立三次产业产值的VEC模型,进而得出辽宁省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和三次产业间的相互拉动关系.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教育结构变量和产业结构调整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基于VAR模型对辽宁省三次产业的产值占比与高校各学科招生增长率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三次产业的产值占比与学科招生增长率的多元线性关系.对三次产业的产值与学科招生人数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三次产业产值与学科招生人数的多元线性关系.为辽宁区域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方式转变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解决辽宁省劳动力就业问题时,从人力资源开发角度促进就业,从辽宁省人力资源供需平衡、人力资源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人力资源身体素质分析就业现状,从人力资源数量、人力资源结构、人力资源质量3项一级指标和6项二级指标、17项三级指标构建了辽宁省人力资源开发指标体系,运用统计方法,通过相关性系数角度分析,人力资源开发因素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发现人力资源开发影响就业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河北省经济统计及第四、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为依托,对河北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转变过程进行了描述;运用就业弹性理论,着重对以技术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产业为特征的新型经济增长点的形成带来的就业弹性下滑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对经济发展与就业拉动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河北省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人才需求合理结构和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分解和比较,时云南第三产业就业进行实证分析,论证了云南第三产业还有很大的吸纳就业的潜力和空间。结果表明:(1)云南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太低的原因不是第三产业产值低,而是第三产业在发展的同时没有充分发挥其吸纳就业的能力;(2)与代表性模式的分解结果比较显示,云南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为-17.8%,比代表性模型理论值相比低了4.0%左右。反映了第三产业在现有产值下仍有较大吸纳就业的替力;(3)近10年,云南新增就业岗位的69.9%由第三产业提供。第三产业产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平均增加就业岗位就达1.56万个,比第二产业多0.9万个。  相似文献   

10.
外贸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综合运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对1992年至2006年我国进出口对三次产业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外贸与三次产业增加值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外贸对三次产业增加值的影响程度不一,我国对外贸易对第三产业的拉动力度最大,对第二产业拉动力度的影响略小,对第一产业的拉动力度最小,说明外贸正在不断的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向更高级的阶段发展,即由目前的“二·三·一”序列向“三·二·一”序列缓慢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使用锦州市统计数据,依据产业升级理论、相对效率理论、结构协同与偏离理论以及就业弹性等理论,使用回归分析等量化方法,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效应、协同性、偏离度以及弹性等方面分别对锦州市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之间的关系,测定产业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得到结构效率、就业弹性以及产业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量化影响等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为使辽宁省的经济发展适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使其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化,建立了产业结构偏差度模型,分析了辽宁省产业结构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产业结构合理化进行了综合评价.指出了辽宁省产业结构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并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保持工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减少能源碳排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以扩展的Kaya恒等式与LMDI分解法为基础,构建了脱钩努力分解模型,分别分析了能源结构、能源强度、工业结构和工业产出等因素对工业碳排放的影响及其相对脱钩努力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工业产出因素促进工业碳排放,能源强度、工业结构因素主要抑制工业碳排放,能源结构因素对碳排放影响十分有限。2002-2012年,辽宁省处于弱脱钩努力时期,减排努力并不理想|2012-2014年,辽宁省处于强脱钩努力时期,减排努力显著。  相似文献   

14.
文化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已成共识。为定量研究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以浙江省为例,根据2004—2011年的统计数据,通过计算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拉动度及文化产业增长弹性系数,实证分析了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运用灰关联分析法,探讨了文化产业内部结构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近年来,浙江省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平均达到4.22%,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度平均达到0.66%,文化产业增长弹性系数持续大于1,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不断增强;但文化产业内部结构还不够合理,文化服务业对优化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作用不够明显,为此,在探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十一五"工业资金需求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黑龙江省"十一五"工业资金需求水平,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以1990~2003年的工业经济状况为基本数据,包括工业增加值、工业就业人数和工业投资总额,建立预测模型.在对2006~2010年的工业增加值估算、对工业就业人数进行灰色预测基础上,预测2006~2010年工业投资总额.结果表明:预测模型的R2为0.992,F值为657.775,D.W值为1.717,预测模型合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6.35%.黑龙江省"十一五"工业投资额年均为515.9亿元,远超过2003年的183.2亿元.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江苏省的产业结构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并进一步研究该省的产业结构中第几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最强。选取了江苏省1990年至2012年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数据,运用比较分析、ADF单位根检验、多元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等方法。最终发现,在1990年至2002年期间,江苏省第一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最强;而在2003年至2012年期间第二产业对江苏省的就业吸纳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重要省份,工业基础雄厚,自然环境优越,但是受经济体制改革区域性、历史性、结构性问题的长期困绕,金融业自身综合实力有待提升,金融业促进经济发展的支持功能难以有效发挥。基于2003-2014年的市场数据,运用DEA方法对辽宁省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的金融资源分布不均衡,拥有较丰富的金融资源,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高,而经济欠发达的城市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为了深入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就业数量的影响,从理论上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就业数量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以辽宁省作为实证分析对象,根据1985~2008年数据,建立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额和国内固定资产投资额及辽宁省就业人员总数之间的二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区域就业数量的影响是积极的。提出了继续加大吸引外资力度同时重视内资对就业的拉动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