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发区空间拓展与城市空间重构——苏锡常的实证分析与讨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苏州工业园、无锡新区和常州新北区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开发区空间拓展及其影响下的城市空间重构特征,并进而讨论城市空间优化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
ZHANG Zhibin Professor College of Geography Environment Science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P. R. China. SHI Anlong Postgraduate Student P. R. China SHI Ke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2009,(4)
In the 20 years since they first emerged as influential elements in urban China, development zones have become an impor tant factor in promoting the spatial optimization of urban areas 相似文献
3.
4.
论苏、锡、常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全球化脚步的不断加快,国际间的投资范围更加扩大,高新技术园区为其所在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苏州、无锡和常州是苏南地区的三个重要城市,近两年来,苏锡常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势头超出了前几年的总和.本文以苏锡常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研究三市经济开发区的竞争与协调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5.
6.
中国开发区发展与城市空间重构:意义与历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开发区是我国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主要载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不同的时期,开发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方式和影响强度是不一样的.论文总结了开发区对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开发区与城市空间关系的演进历程,提出我国开发区与城市的空间关系已经经历了两个阶段,即开发区的孤岛和飞地阶段、开发区对城市空间影响效应增强阶段,现在已经进入开发区与城市空间融合阶段.文章还对我国开发区当前面临的职住分离问题、管理体制与行政区划问题,交通系统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苏锡常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苏锡常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强化四种意识.坚持四项原则.确立三大目标.加强五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即体制、制度与法规等保障能力建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生态整合能力的建设、区域性基础设施支撑能力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城市绿地空间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研究——以无锡市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当前快速城市化进程和资源紧缺条件下,迫切需要以发挥生态功能、社会效益等综合功能为目标,符合城市空间快速演化规律,指导城市绿地规划与建设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城市绿地的发展与城市空间的发展相辅相成,或相互抑制、或相互促进,是一对耦合的关系。探索和研究二者的耦合规律和模式以达到双方共存、综合效益最大化应列为重要的研究内容。提出一种城市绿地空间与城市生态功能、城市发展空间相互促进的耦合分析方法,基于GIS和多目标分析技术,以无锡市区为例,确定城市绿地与城市发展的耦合区域,为无锡市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解析高铁作为城市空间重组的结构性要素:法国里昂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新兴交通系统,高铁在冲击传统交通市场的同时,也将对相关城市经济发展、空间结构等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以法国里昂为例,分析了高铁对城市空间重组的推动作用;并借鉴里昂经验,就空间整合理念、协同环境认识等方面对我国的相关建设实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在城镇化的推动下,我国城市普遍经历了空间快速拓展的历程,其间相伴而生的社会和环境等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空间拓展历程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城市空间拓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结合荣成市南山路两侧城市设计实例,提出城市空间拓展条件下的城市设计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上海开发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上海开发区土地消耗的现状特点,并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其集约利用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 开发区的耗地量与其行政等级、区位、行业类别密切相关;(2) 各开发区之间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差异较大,在所选取的 30 个市级以上开发区中,仅 1/3 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超过平均水平,尤其是国家级开发区和部分市级开发区之间的差距明显;(3) 多数开发区的单位产出耗地量和人均耗地量处于下降态势,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上趋于上升. 相似文献
13.
14.
苏锡常都市圈的管治协调规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苏锡常都市圈管治协调规划的理念苏锡常都市圈规划结合苏锡常实情 ,将我国传统的“空间管制”根据与西方“管治”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 ,与以控制和命令手段为主的“管制”不同 ,转向更加强调沟通和协调 ,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提高都市圈的整体竞争力 ,协调、解决都市圈内部矛 相似文献
15.
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武汉市的城乡规划在城市发展战略选择、城市空问拓辰和城市重点地区开发、重大项目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其中,对城市战略发展的意义在于,在国家和省市政府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提出相应的总体空间对策.奠定了武汉市的空间格局;对重点地区开发,城乡规划的引导和控制作用体现的较为明显,在重大项目建设中发挥的是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城市空间扩展是城市发展在物质形态上的体现,是城市发展各种合力作用下的结果.我国城市空间扩展主要受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作用、交通建设的指向作用、政策和规划的控制作用、居住文化的引导作用等五大作用力影响.这五种作用力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耦合,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于我国城市空间扩展. 相似文献
17.
利用GIS技术量化地进行城市空间增长用地选择的原理和方法,构建基于GIS的城市空间增长用地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并研究基于GIS技术的评价数据的获取及模型算法原理,既可为量化地进行城市空间增长用地选择提供范式,辅助城市空间规划管理与决策,又能基于已有的GIS信息平台,在空问信息数据不断充实和扩展的基础上,辅助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 相似文献
18.
南京城市空间扩展的特征与机制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城市空间的扩展是城市生长的需求和体现。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时空过程 ,具有继承性 ,对一个城市的空间扩展状态的研究和对城市扩展的时空规律和动力机制的探讨可以使人们正确把握其在城市化进程中所处的阶段 ,预测城市发展趋势。本文以南京市为例探讨了其在 80年代以来城市空间扩展及结构演化的现象和特点。 相似文献
19.
以解构增长主义主导下的城市空间增长现实境况为研究背景,针对当前城市空间增长的设定路径在应对生态服务功能的确定性和偶然扰动的不确定性方面所扮演的双重“被动防御”角色,通过韧性与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结合,重构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设定城市空间增长的韧性进程:将绿色基础设施视作城市空间增长刚性约束的绝对前提;在此基础上,根据城市空间增长同生态服务功能的适应状况,提供多种弹性引导的空间选择而非限制选择,以此实现“刚性约束同弹性引导的共轭协同”这一空间管控的核心目标,并促使已有设定路径由“被动防御”向“主动反制”的角色转变.基于上述理论框架,组合绿色基础设施评价与最小累积阻力建构GIA-MCR城市空间增长模型,诠释“刚性约束同弹性引导的共轭协同”在技术方法层面的具体落实.杭州的应用研究表明:由该模型设定的城市空间增长能够精准避开中高生态服务功能区域、有序引导城市开发在适宜空间范围内展开;该模型可辅助城市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的规划决策支持并配套相应政策工具,以此建立以“空间一张图”为核心的城市空间增长实施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YANG Dongfeng PhD Associate Professor School of Architecture & Fine Art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P. R. China. YIN Chengzhi PhD & Dr. –Ing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 Management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P. R. China. WANG Jingwen School of L scape Architecture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 R. China.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2009,(4)
1. Introduction Since the initial establishment in 1984,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coastal development zones of more than 20 years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hree stages; the start-up in th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