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相色谱法测定牛蒡中的噻唑磷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噻唑磷的在牛蒡中残留分析方法.牛蒡中噻唑磷经乙腈高速匀浆提取,减压浓缩、定容后进样.噻唑磷的最低检出量为1.0×10-12 g.最低检出质量分数为0.01 mg/kg,平均回收率为84.5%~91.5%,变异系数为1.9%~4.0%.  相似文献   

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噻唑磷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噻唑磷含量的方法.溶剂为正己烷,测定波长为213.9 nm,样品质量浓度为36.375 mg/L.采用对照比较法计算含量.噻唑磷在23.92~95.68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6.精密度实验RSD不超过0.74%,准确性分析表明噻唑磷的回收率在100.21%~101.16%之间.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噻唑磷原药有效成分的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选用Rtx-5石英毛细管柱,FID检测器。研究表明,当选用邻苯二甲酸二戊酯为内标物,柱温为220℃,进样口温度为260℃,检测器温度为280℃时对噻唑磷原药进行测定能够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该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98,变异系数为0.132%,平均回收率为100.17%。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0%噻唑磷颗粒剂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采用岛津CLC-ODS(150 mm×6.0 mm,5μm)色谱柱;柱温为30℃;流动相为V(甲醇)∶V(水)=65∶3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噻唑磷保留时间为7.0 min。结果表明标准样品溶液进样量在0.053 5~0.855 8 mg/mL时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9.12~99.96%,RSD为0.23%。该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10%噻唑磷颗粒剂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采用芬顿氧化-微电解相结合的方法对噻唑磷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探讨了影响处理结果的各种要素.试验结果表明芬顿反应的最佳条件是:废水初始pH=3.5~4,H2O2投加量为5 mL/L,10%FeSO4的量为6 g/L,反应时间为1.5 h;芬顿出水直接进行微电解,微电解停留时间为4 h.经过预处理后,废水的化学需氧量去除率达到80%.处理后废水的5日生物需要量/化学需氧量由0.17提高到0.39.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2%噻虫嗪·噻唑磷颗粒剂中噻虫嗪和噻唑磷的质量分数,使用C18反相柱和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以乙腈+0.3%冰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用外标法对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和定量。结果表明,噻虫嗪和噻唑磷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3和0.999 4,标准偏差分别为0.056、0.140,变异系数分别为2.68%、1.3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5%、99.74%。  相似文献   

7.
王会芳  肖彤斌  谢圣华  芮凯  王三勇 《农药》2007,46(11):783-784
研究选用了6种常用杀线剂对胡椒根结线虫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各供试药剂对胡椒根结线虫病均有防效,其中以10%噻唑磷GR表现最佳,药后30、60d10%噻唑磷GR30kg/hm2对幼虫的防效分别为83.68%和89.15%,10%噻唑磷GR22.5kg/hm2处理次之。试验结果表明,10%噻唑磷GR对胡椒根结线虫病不但防效高,且持效期长,是理想的杀线剂。  相似文献   

8.
双污泥-诱导结晶工艺除磷脱氮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史静  吕锡武  吴义锋 《化工学报》2010,61(5):1255-1261
针对传统污水处理脱氮除磷工艺碳源不足、聚磷菌与硝化菌泥龄矛盾、磷资源无法有效回收利用等问题,开发出"双污泥-诱导结晶"新型工艺,对其去除有机物和脱氮除磷性能进行了考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152~237mg.L-1,TP为3.92~7.68mg.L-1,TN为31.3~50.5mg.L-1,C/N比约为3.91~5.21时,COD、TN和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2%、71.2%和95.7%。厌氧段COD去除量约占系统COD去除总量的85.9%。TN的去除主要由缺氧池承担,厌氧池、硝化池、缺氧池、后置曝气池TN去除量约占系统TN去除总量的31.7%、11.4%、54.9%和2.0%。结晶在除磷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结晶除磷量平均约占总除磷量的81.5%。双污泥工艺在系统中的主要作用为辅助化学除磷和脱氮。侧流比是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参数。后置曝气池对超越污泥中COD和氨氮的去除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农药》2016,(4)
[目的]为了提高噻唑磷稳定性,扩大其应用方式,延长其防治根结线虫的持效期,以聚脲为壁材,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噻唑磷微囊悬浮剂。[方法]探讨乳化剂种类、分散剂、反应温度、芯壁比等条件对合成噻唑磷微囊悬浮剂的影响,确立最佳的反应条件并对微囊悬浮剂的性能指标进行测定,进而考察该微囊剂对线虫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以D-800为乳化剂、4894为分散剂,芯壁比为10∶1,在反应温度为55℃时可制得平均粒径为4~6μm、包封率在80%以上、均匀分布、各性能良好的微囊悬浮剂。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在有效成分使用量为2.25 kg/hm2时,10%噻唑磷微囊悬浮剂药后60 d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效为75.43%,而相同剂量的对照药剂防效为61.11%,且对作物安全。[结论]以上方法制得噻唑磷微胶囊能明显延长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农药》2017,(1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20%噻唑磷水乳剂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C18色谱柱,柱温30℃,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体积比30∶30∶40),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225 nm,噻唑磷保留时间为8.5 min。[结果]质量浓度在0.1239~0.9912 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6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7%。[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20%噻唑磷水乳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