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安塞油田注水开发中后期复合解堵酸液配方实验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安塞油田已进入注水开发中后期,由于长期生产及各种增产措施的影响,地层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复合堵塞。生产时间较短的油井堵塞物以有机物为主,生产时间较长的油井堵塞物中有机物和无机物并存,水井以铁盐、亚铁盐和细菌以及由水敏、速敏造成的堵塞为主。针对安塞油田油、水井的不同堵塞物特征,分析了地层的堵塞机理和影响因素。根据地层堵塞机理和复合解堵酸液作用机理,通过室内实验,配制了适合安塞油田地层复合解堵的酸液。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表明:该酸液能够有效地解除地层中的复合堵塞物,达到增产增注的目的。表4参10  相似文献   

2.
液态高能压裂解堵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用于高含水期油田地层堵塞和低渗透油藏增产的新技术。通过濮城油田15口油井的现场实践证明,此技术可以有效地解除地层堵塞,提高地层渗透性,而且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好。这项技术开阔了优化增产措施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杨建华 《试采技术》2004,25(3):31-33
液态高能压裂解堵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用于高含水期油田地层堵塞和低渗透油藏增产的新技术。通过濮城油田15口油井的现场实践证明,该技术可以有效地解除地层堵塞,提高地层渗透性,而且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好,开阔了优化增产措施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渤海埕北油田、绥中36-1油田注水井堵塞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介绍了埕北油田和绥中36-1油田的油藏物性和完井方式,通过测定岩心阳离子交换容量、体积流过量试验、动态结垢试验与理论预测、温度变化对水相渗透率的影响试验和敏感性试验结果及现场注水资料对两油田注水井水敏性堵塞、酸敏性堵塞、固体颗粒侵入堵塞、微粒运移堵塞、地层结垢堵塞、污油堵塞和地层出砂堵塞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得出造成埕北油田注水井堵塞的主要原因是水敏性堵塞、污油堵塞、固体颗粒侵入堵塞和地层出砂堵塞;绥中36-1油田造成注水井堵塞的主要原因是污油堵塞、固体颗粒侵入堵塞、地层出砂堵塞和地层结垢堵塞。为解堵方法的选  相似文献   

5.
氧化复合解堵技术是解除油水井污染堵塞的增产增效的新技术,不仅能解除无机盐垢、硫化铁对地层的堵塞,而且还能有效地解除重质烃、聚合物、微生物膜等有机质对地层的污染。本文主要分析了氧化复合解堵技术在尕斯油田中浅层油藏的应用情况及效果。  相似文献   

6.
低渗透油田地层堵塞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长庆油田是典型的低渗透、特低渗透油田,注水能力是影响水驱开发油藏开发效果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地层堵塞的原因入手,综合考虑影响地层堵塞的各种因素,重点从影响注水水质因素、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以及敏感性等方面对地层堵塞机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高压水旋转射流解堵工艺技术在吉林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压水旋转射流技术是利用井下可控转速的旋转自振空化射流解堵装置产生高压水射流和高频振荡水力波、空化噪声(超声波)三种作用进行物理解堵。具有疏通孔隙、解除堵塞;产生裂缝,改变地层的渗透性;降低原油粘度的作用。该技术可根据堵塞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射流压力、旋转速度、处理层段和处理时间,具有选择性好、适应性强、易于其他处理方法结合等特点。适用于吉林油田高含水期油田和低渗油田油水井的解堵、增产、增注措施。  相似文献   

8.
低渗油藏降压增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濮城油田小断块低渗透油藏长期回注污水,注水井油层近井地带垢污堵塞,已严重影响油田的注水开发效果。为提高地层渗透率,增补地层能量,对高压低渗注水井,推广实施了缩膨降压增注技术、多氢酸深部酸化技术、精细过滤配套技术,通过应用在降低注水压力、增加注水方面收到良好效果,实现油井增产。  相似文献   

9.
渤南油田高温注水井欠注层伤害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渤南油田五区沙三段九砂组油藏属中等水敏性和速敏性的地层;油藏为轻质油—稀油油藏,原油具有低密度、低粘度和高凝固点等特点,组分含硫量低;地层水总矿化废较高.一般为l100—19900mg/L,水型为NaHCO3型。研究了渤南油田注水并伤害机理,从地层特性、注入水水质、悬浮物堵塞、游离油和乳化油滴、结垢、细菌及以往增产措施等方面评价了可能对储层造成的损害及损害程度。渤南油田地层的水敏性、速敏性和低渗透特性是注水井损害的内在因素,注入水中悬浮固相颗粒、含油量和细菌严重超标,水质不合格是注水井损害的外在因素;注入水中悬浮固相颗粒和油的含量高,易形成盐酸不溶垢和有机垢;细菌和油质的共同作用增加管路的腐蚀.形成铁垢,逐渐降低地层的渗透率.严重时堵塞地层。  相似文献   

10.
砂岩酸化解堵最佳酸化半径设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宝泉 《试采技术》2003,24(1):25-28
酸化半径的确定和设计是决定酸化措施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应用达西公式进行理论推导,得出未污染砂岩地层和已污染砂岩地层酸化的增产倍数的理论公式,并以杏树岗油田二次加密井地层为例,得出了该油田 增产效益与酸化半径关系图版,进而求得该油田不同类型酸化井的最佳酸化半径和酸化规模。通过杏树岗油田7口井的设计和施工结果,证明了该设计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酸化作业作为油井解除近井地带污染的重要手段,在渤海油田应用十分广泛,目前应用最多的是笼统酸化,通过将酸液挤入地层,与近井地带的胶质、黏土等反应,疏通地层孔道,达到增产的目的。但对于地层非均质性强的地层,酸液容易进入渗透性好的地层,对堵塞层位无法实现解堵;疏松砂岩经酸液浸泡易垮塌造成地层出砂等风险。  相似文献   

12.
方法根据低渗透油田普遍存在注水困难,地层压力下降快,油井产量递减快等问题,对辽河油区曙光油田进行了一系列注水评价实验。目的寻找注不进水的原因,考察地层对盖度、酸碱度、机械杂质、防膨剂的敏感性,确定地层堵塞的原因。结果改善了注水井的污染,控制了注水水质,提高了地层的渗透性。结论注入水中的机械杂质可能是地层污染的主要原因,定期进行反排可大大改善污染情况,在注入水中加入少量盐酸,对改善地层渗透性可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压裂防砂工艺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利用CST压裂充填工具组合,采用能产生短、宽裂缝的端部脱砂压裂技术,实现油层压裂及绕丝管外充填一体化,形成具有改造油层和防砂双重作用的防砂体系。该方法应用于尚南和林樊家油田压裂防砂后地层得到彻底的改造,并建立了高导流渗流通道,提高了油田的开发水平,较好的解决了防砂与地层堵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注水开发时间的延长和油水井多次作业过程中压井液、注入液等对油井附近油层的侵害,在低渗透、非均质、裂缝性砂岩油藏中各种污染堵塞相继发生。为解除此类油田油层的污染堵塞,提高油井产能,降低水井注入压力,寻求该类油田特点的增产增注技术,本文通过对油田现场原油、地层水、注入水及垢样的分析,探讨了地层堵塞的原因,并进行了解堵剂的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Arun油田的整个开发过程中都相当程度地开展了油田增产措施实施2,从七二年代未开始的HCl(盐酸)基岩处理作业到九十年代初的有机基岩和酸化压裂处理作业技术,其油田应用效果都得以证实。然而,在最近几年,这些技术的油田应用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包括页岩岩毁损堵塞一口井及其它要取增产措施后,该井的的油/气比急剧下降,常规增产措施中,当油井直接暴露于酸液时,用限制性套管/水泥阻挡层在超压页岩和衰竭的Aru  相似文献   

16.
高压脉冲射流酸化解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压脉冲射流酸化解堵是用于低渗透油田增注的新技术。该工艺可根据地层堵塞情况及程度,选择酸液种类、酸液浓度、射流射冲频率,处理时间和处理层位。该文从水动力学和酸化机理的角度,对高压脉冲射流酸化解堵的基本原理,工艺技术及有关的计算方法加以论述,实际井例证明该技术解堵的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针对商河油田常规酸化增注措施有效率下降、有效期缩短的问题,重点分析了近几年商河油田注入水水质及地层条件下的堵塞情况。为解除有机物堵塞,引进了二氧化氯解堵剂,通过室内实验评价了其对调驱用凝胶体系的降解作用,对硫酸盐还原菌的杀菌效果和FeS的反应,优选了现场应用的最佳浓度、温度和反应时间。并在合理选井的基础上,利用二氧化氯解堵剂和土酸复配应用于现场,彻底解除地层堵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高压水旋转射流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压水旋转射流技术是通过高压水旋转射流解堵工具,在井下同时产生低频旋转水力波、高频振荡射流冲击波和空化噪声(超声波),三种物理作用综合作用地层,使沉积在地层孔隙内的机械杂质和堵塞物松动脱落,同时使近井地带岩石产生疲劳微裂缝网,并随波的反复作用不断扩大和延伸,从而达到疏通孔隙、解除堵塞、提高地层渗透率的目的。文中介绍了该工艺的原理,结合胜坨油田水井堵塞类型,制订了选井条件及施工工艺。1996年以来共  相似文献   

19.
渤南低渗油田注水井欠注层伤害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渤南油田五区沙三段九砂组油藏属中等水敏性和速敏性的地层;油藏为轻质油-稀油油藏。原油具有低密度、低粘度和高凝固点等特点,组分含硫量低;地层水总矿化度较高,水型为NaHCO3型。研究了渤南油田注水井伤害机理,从地层特性、注入水水质、悬浮物堵塞、游离油和乳化油滴、结垢、细菌及以往增产措施等方面评价了可能对储层造成的损坏及损坏程度。渤南油田地层的水敏性、速敏性和低渗透性是注水井损害的内在因素,注水井中悬浮固相颗粒、含油量和细菌严重超标,水质不合格是注水井损害的外在因素;注入水中悬浮固相颗粒和油的含量高,易形成盐酸不溶垢和有机垢;细菌和油质的共同作用增加管路的腐蚀,形成铁垢,逐渐降低地层的渗透率,严重时堵塞地层。  相似文献   

20.
液态高能压裂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液态高能压裂技术是利用高能量液态药剂在井底迅速爆燃,产生近100 M Pa 压力和2 500 ℃高温的高速气流,使井壁地层产生多条径向裂缝,改善油层渗流能力,解决低渗透油层和高含水油层堵塞,提高采收率。通过濮城油田15 口油井试验,施工成功率100 % ,单井平均增产3 倍~8 倍。文中分析了液态高能压裂改造油层增产原理、选井原则、施工步骤和现场应用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