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0 毫秒
1.
应用不稳态传热的数值分析法 ,分析了传统砖混结构居住建筑的典型房间 ,在采用分室调节最低值时 (停止供暖时 ) ,典型房间室温和与邻室的户间传热温差及维护结构温度分布的变化规律 ,为住宅按户计量供暖系统的设计改造 ,提供了户间传热计算的依据 ,也为供暖的按户计量收费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分户供暖后,供暖热负荷的计算不但要计算户间传热,还必须考虑户内邻室传热的构成和发生概率。由于存在相邻房间供暖不同步因素,指出分户供暖系统设计时应计入户内邻室传热,邻室温差应根据与计算对象相邻房间的用热特点和围护结构组成进行估算,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确定出相邻房间同期系数的经验取值,并提出了各级热负荷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田夏  王随林  赵秀敏  常军 《建筑科学》2004,20(Z1):35-40
以北京地区外保温高层住宅为对象,建立不稳态传热数学模型,采用数值求解的方法,分析了在逐时室外气温下,在住户进行分室调节时,不同位置的典型房间室温和户间传热量随时间变化规律,为住宅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的确定和供暖设备选择提供了依据,也为分户热计量供暖收费和建筑保温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内保温住宅的户间传热温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目前新建住宅中较为普遍的钢筋混凝土内保温外墙、陶粒混凝土内墙结构的居住建筑为对象,建立房间不稳态传热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求解,得出了四种典型房间,在北京地区供暖室外设计温度下,采用分室调节最低值(即停止采暖)时,其室温和邻室的户间传热温差及房间围护结构温度分布的变化规律,为进行住宅按户计量供暖设计热负荷的确定,提供了户间传热计算的依据,也为按户计量收费和建筑保温及防结霜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房家声 《暖通空调》2002,32(1):29-31
针对设计热表计量室温调控的分户供暖系统的商品住宅,由于不同时入住或邻户无人而产生的户间传热及可能出现的间歇供暖,应如何确定邻户墙(或楼板)的热阻值和选择散热设备时如何确定供暖热负荷附加值,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由于分户计量采暖系统的用户能够自主调节室温,因此用户之间存在温差,造成户间传热.本文以稳态传热为基础,利用平衡温度原理解决非采暖用户室内平均温度的计算,又导出了非采暖用户由于户间传热所获得热量的公式.通过典型算例,对采暖用户的得热量与邻户传出的热量进行了校核,进一步说明非采暖用户由于户间传热所获得的热量占常规采暖负荷的35%~55%之间;不利位置用户受户间传热影响较小,通过楼板传递热量的比重最大;用户人住率越小,邻户设计温差越大.  相似文献   

7.
比较分户计量供暖系统热负荷与传统供暖系统热负荷的不同,分析合理确定采暖房间室内设计温度和户间传热负荷应考虑的因素,并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太生  杜广忠 《山东建筑》2003,(2):26-27,23
本文供暖设计中应考虑户间传热的因素,共用供回水立管和分户独立系统相结合是适合分户热计量的系统制式。探讨了户内系统的布置方式。提出应根据不同户型、围护结构特性、户间传热等因素确定热价和热费的分配比例,目前应注重改进设计消除失调,提高供暖质量并以合理的运行调节实现节能。  相似文献   

9.
集中供暖有多方面优点 ,可以之为平台实施分户热计量。认为实施分户热计量的前提是高质量供暖 ,而保证供暖效果需要有精心的设计、优质的施工安装和专业素质的运行管理。应认真研究户间传热对分户热收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稳定传热数值求解法,分析了目前较为普遍的传统砖混住宅、钢筋混凝土住宅和外墙内保温住宅,采用分室调节最低值时,典型房间室温和与邻室的温差及围护结构温度分布的变化规律,为进行住宅按户计量供暖设计热负荷的确定,提供了三类居住建筑户间传热计算的依据,也为按户计量收费和建筑保温及防结霜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王跃  冯国民 《山西建筑》2003,29(5):154-155
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户间传热的影响情况,以及因户间传热负荷给设计采暖负荷、采暖设备设计选型、用户使用、投资增加等带来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供暖分户计量及调节对设计热负荷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供暖分户计量及调节导致户间传热的存在。通过对某个模型的分析,建立“自然室温”和“基础室温”概念,从而求出房间散热器的设计热负荷值以及不同房间在传统方法计算热负荷基础上的附加率,使得散热器的选择理为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3.
时间面积通断法作为一种有效的热计量手段已经逐渐被接受,其热计量的公平性已比其他热计量方法改进不少,但仍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本文根据典型住宅户间传热的模拟计算,认为完全以用热量为计量标准,不能完全反映出热量的实际使用情况,同时根据计算情况,给出了按住房面积分摊热费和以实际用热量分摊热费的比例。  相似文献   

14.
吕访桐  简毅文  郭长勇 《暖通空调》2007,37(9):136-139,126
以北京地区某居住建筑为例,对供暖季非供暖楼梯间的逐时温度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建筑楼层、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围护结构几何尺寸、楼梯间朝向、供暖房间温度及供暖方式对非供暖楼梯间与供暖邻室传热温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分户供暖后,供暖热负荷的计算不但要计算户问传热,还必须考虑户内邻室传热的构成和发生概率.由于存在相邻房间供暖不同步因素,指出分户供暖系统设计时应计入户内邻室传热,邻室温差应根据与计算对象相邻房间的用热特点和围护结构组成进行估算,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确定出相邻房间同期系数的经验取值,并提出了各级热负荷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006年—2007年某计量供热住宅小区采集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出反映用户房间位置对其用热量影响的位置耗热量比例系数。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越好,不同位置用户房间的位置耗热量比例系数差距越小。增加用户行为调节室内温度的影响因素后,不同位置用户房间的位置耗热量比例系数差距变小。室外温度变化对不同位置用户房间的位置耗热量比例系数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户间传热与面积份摊百分数的取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志刚 《暖通空调》2001,31(6):93-96
户间传热是集中供暖热计量中的一个技术难题。目前我国采取的解决办法是将系统总供热量中的一部分按各户建筑面积进行分摊,这部分热量占系统总供热量在百分数称为面积分摊百分数。对面积分摊百分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算分析和灵敏度分析,认为户型、室内平均温度、换气次数对面积分摊百分数的影响较大,较为合理的数值范围是30%~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