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与聚烯烃、工程塑料和弹性体共混改性的研究进展现状及其应用。热塑性聚氨酯有耐老化性能差、阻燃性差、加工性能差、成本高等缺点,经共混改性后,一般都可降低成本,改善加工性能;热塑性聚氨酯既可增韧改性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甲醛等;而且它和氯化聚乙烯及聚氯乙烯共混可有效改善其阻燃性能和耐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2.
尼龙11/MBS/环氧树脂共混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增韧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尼龙11共混合金体系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考察,对于尼龙11/EXL-2691核-壳冲击改性剂/相容剂三元共混合金体系加入环氧树脂后,分散相0冲击改性剂在尼龙11基体中的分布更加均匀,两相的相容性提高,但分散相粒子粒径并未随环氧树脂用量的增加而减小,加入1%的环氧树脂后,共混合金体系冲击强度最大,分散相粒子粒径最小,体系的断裂强度随着环氧树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伸长率则降低,此共混合金体系的增韧机理为分散相引发银纹机理。 相似文献
3.
增韧尼龙6的力学性质和形态EI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尼龙由于在干态和低温下冲击强度较低而限制了其应用,本文进行了用聚烯烃弹性体接枝物(E-g-MA)增韧尼龙6的研究,并讨论了增韧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形态结构对聚甲醛/聚氨酯共混物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机械共混制备了POM/TPU合金,考察了TPU品种,含量以及形态结构对共混物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物的韧性随TPU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且聚酯型的改性效果优于聚醚型,增容剂在促使分散相分数,增强两相间的界面粘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共混方法以及所产生的形态结构对共混物的性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CaSO4晶须补强增韧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CaSO4晶须含量以及界面粘合状态对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初步分析探讨了CaSO4晶须补强增韧的机理。结果表明,CaSO4晶须质量含量为5%-10%左右的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晶须经硅烷偶联剂预处理后,能大幅度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其补强增韧机制主要为应力传递。 相似文献
6.
CaSO4晶须补强增韧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1,17(6):90-93
研究了CaSO4晶须含量以及界面粘合状态对聚氯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初步分析探讨了CaSO4晶须补强增韧的机理.结果表明,CaSO4晶须质量含量为5%~10%左右的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晶须经硅烷偶联剂预处理后,能大幅度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其补强增韧机制主要为应力传递. 相似文献
7.
树形分子对尼龙11/尼龙6共混物的增韧增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尼龙11/尼龙6共混物中添加4.0代树形分子,提高了共混物的性能;研究了不同树形分子含量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尼龙11/尼龙6直接共混物相比,在本实验中添加0.25%树形分子所得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有明显提高,缺口冲击强度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8.
聚苯醚/聚氨酯共混材料的相容性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聚苯醚(PPE)与聚氨酯(PU)共混材料的相容性、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热稳定性.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扫描电镜(SEM)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表明当增加1%的相容剂端羟基聚丁二烯-聚苯乙烯(HTPB-PS)时,聚苯醚与聚氨酯的相容性提高,两相界面模糊,两相间粘合力较强,聚苯醚能有效地改善聚氨酯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进一步测试表明,聚苯醚增加至聚氨酯质量的20%时,聚氨酯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了73%;当聚苯醚增加至聚氨酯质量的40%时,加入相容剂后断裂伸长率由77%增加至149%,起始分解温度升高了13.2 ℃. 相似文献
9.
10.
比较了尼龙6/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A6/LDPE)和尼龙1010/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A1010/LLDPE)共混和的织构形态,共混物的织构形态除与织构调节剂、组分比有关外,还与尼龙物结构有很大关系。在尼龙/聚乙烯二元共混物中,分散相粒子以球状(或椭球状)形式存在,粒子较大,两相界面清晰,加入织构调节剂后,分散相粒子明显变小,分布均匀,在尼龙6共混物中,除仍有表面光滑的球状粒子外,出现了莲藕断面状粒子,但两相之间仍有缝隙,而在尼龙1010共混物中,出现了辐(车)轮状粒子,两相间相互作用强,分散相粒子与连续相之间紧紧地连接在一起,表明高碳数的尼龙1010与聚乙烯的链段间的相容性更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相同分子量的聚醚、聚酯和聚醚酯二元醇为原料分别制备密度为0.55g/cm3左右的微孔聚氨酯弹性体(MPUE)材料。并通过一系列测试对这三种微孔聚氨酯弹性体材料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发现聚醚型微孔聚氨酯弹性体材料的耐水解性能非常优异,聚酯型微孔聚氨酯弹性体材料的力学性能最好,聚醚酯型微孔聚氨酯弹性体材料的力学性能与聚酯型的力学性能接近,耐水解性能远优于聚酯型,近似于聚醚型。 相似文献
12.
李侃社周远牛红梅闫兰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8,(1):24-30
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聚ε-己内酯多元醇(PCL)及1,4-丁二醇(1,4-BDO)为原料,成功设计合成了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合成条件:异氰酸酯指数R=0.98,温度60~70℃,反应时间1 h。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凝胶色谱等测试,确定了TPU中的硬段含量及化学结构。通过与聚氯乙烯(PVC)进行共混,评价了合成TPU对PVC的增韧效果,经力学性能测试、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了共混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揭示增韧机理。结果表明,合成TPU与PVC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对PVC有良好的增韧作用,当m(PVC)∶m(TPU)=170∶30时,力学性能优于市售TPU牌号。合成的TPU随硬段比例增加,PVC/TPU共混物材料拉伸强度变化不大,断裂伸长率下降,而冲击强度大幅提高,实现了对PVC的增韧。 相似文献
13.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热塑性聚氨酯(TPU)/尼龙6(PA6)复合材料,利用摩擦实验研究了PA6及其复合材料的高载荷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纯PA6在摩擦过程中不能形成转移膜,短时间内被磨穿,TPU/PA6复合材料由于形成稳定的转移膜,大幅度提高了其在高载荷下的耐磨性。材料磨损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结果表明,纯PA6在高载荷下的磨损机理以疲劳磨损和粘着磨损为主,TPU/PA6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主要表现为粘着磨损、疲劳磨损及氧化磨损。 相似文献
14.
15.
聚氨酯弹性体(PUE)以其优异的耐磨性能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粉体设备中,PUE以其高耐磨、零色污而成为众多厂商的选择。但由于某些PUE的生产厂商和用户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了解不够,致使PUE使用寿命差异很大。现就聚氨酯材料在粉体设备中的应用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新型弹性体极性化SBS增韧尼龙6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双螺杆共混挤出方法,研究了极性化SBS在尼龙6体系中的增韧作用,讨论了极性单体含量、丁二烯/苯乙烯嵌段比、极性化SBS含量、尼龙6相对黏度等条件的影响,分析了极性化SBS增韧尼龙6的流变行为、加工性能及微观相态结构。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液共沉淀法制备了热塑性聚氨酯(TPU)/尼龙(PA)612共混物,通过变温红外光谱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共混体系中 TPU与PA612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结晶行为的影响.DSC结果表明,随着共混体系中TPU含量的增加,PA612的结晶峰温度明显降低,结晶峰宽明显变宽;相对于纯TPU,共混体系中TPU...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