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黄河花园口"05·7"洪水"异常"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弓增喜  赵新生  王军 《人民黄河》2005,27(11):23-25
在分析河道断面状况和水流传播变化情况的基础上,论述了花园口站"05.7"洪水沿程增大的现象,并通过"92·8"、"04·8"等洪峰增值洪水过程的对比,指出花园口站"05·7"洪水发生洪水增值现象是刚刚结束的调水调沙使河道普遍刷深、河床形态变优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3.
黄河中游"03.7"洪水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河中游是黄河洪水的主要来源区之一。本文通过对2003年发生在河曲~府谷区间“03.7”洪水的成因、组成和演进的介绍,初步分析了其暴涨陡落,峰高量小,含沙量不大的特性,并指出应加强该地区降雨产流、产沙以及龙门~潼关河段洪水演进规律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陕北清涧河"2002·7"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杨德应  王玲  高贵成  高国甫 《人民黄河》2002,24(12):10-11,45
清涧河是黄河中游的一级支流,全长167.8km,流域面积4080km^2。2002年7月4—5日,中上游发生了两场暴雨洪水。这两次降雨的特点是:雨量大、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范围小。该暴雨形成了子长水文站7月4日最大流量4670m^3/s,是该站1958年7月建站以来实测最大值,为100年一遇洪水。延川水文站7月4日最大流量5500m^3/s,是该站1953年7月建站以来实测第二大洪水,第一高水位。  相似文献   

5.
定量分析北京"7·21"暴雨与"63·8"暴雨,总结两场暴雨及洪水的特点。从降雨总量、时程分布、强度、中心走向、洪峰流量、洪水总量、径流系数等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论是"7·21"暴雨比"63·8"暴雨时间短、强度大,洪峰接近"63·8"洪峰,径流系数郊区低于"63·8"暴雨,城区高于"63·8"暴雨。初步原因是不透水面积增加、地下水位下降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黄河中游清涧河"2002·7"暴雨洪水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中游清涧河2002年7月4日突降特大暴雨,陕西子长县城和其下游的清涧、延川两县城遭遇特大暴雨洪水袭击,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通过对这次暴雨洪水及其灾害的调查,发现黄河上中游重要支流的防洪工作和水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建议:对中小流域的防洪工作给予足够重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黄河水测报工作,提高山区性河流自动化测报水平,并重视基层水工作人员技术培训;不断完善地方防汛信息采集与服务的机制和手段;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合理控制人均资源消耗水平。  相似文献   

7.
定量分析了沧州市2016年"7·19"与"8·24"暴雨过程,总结提炼了两场暴雨的特点.从降雨历时、降雨强度、主城区降雨总量、河道过水情况、主城区积水情况以及对地下水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两场暴雨过程对比的一系列结论.  相似文献   

8.
介绍南宁市 0 1·7"洪水情况及对邕江防洪堤的影响,分析邕江河道障碍物现状并对其进行分类,阐明清障工作的紧迫性,提出加大普法宣传和执行的力度、完善清障规划、加强清障力度等对策,以确保行洪和防洪抢险道路通畅  相似文献   

9.
受东移加强的高空槽及副热带高压共同影响,7月15日8时至17日8时,全省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发生了"2013·7·16"大暴雨并引发洪水,全省有多条河流发生洪水过程,造成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  相似文献   

10.
“63·8”“21·7”均为河南省卫河流域发生的历史罕见特大暴雨洪水。通过2次暴雨洪水对比,包括暴雨成因、降雨过程、河道行洪、洪水调度等情况,分析了卫河流域暴雨洪水特性、演变规律和变化特点,针对流域防洪存在的短板弱项提出了意见建议,较好地总结了经验教训,为提高卫河流域防洪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伊洛河夹滩地区对伊洛河入黄洪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洛河河道两岸堤防的存在使夹滩地区的滞洪作用不同于天然滞洪区,它不仅对人黄洪水起滞洪削峰作用,而且对洪水总量还略有削减。不 同时期堤防的建设标准及河道条件不同,夹滩地区的滞洪作用也不同。经过1935、1937、1954、1958、1982年实测洪水资料的分析知,夹滩地区对入黄洪水的滞洪作用与洪水量经大小、洪水过程胖瘦、堤防决溢程度等因素有关,在现状堤防条件下,如何再发生1954、1958年量级的洪水,在确保洛洛北大堤安全的情况下,有计划地使用夹滩及南岸滞洪共滞洪,则夹滩地区对入黄洪水的削峰率可达20%~25%。但夹滩地区的容量有限,因此对洪水总量的滞蓄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2.
2012年7—8月黄河兰州以上地区降水普遍偏多,各代表站平均降水量为225 mm,较常年同期偏多36%。受降水影响,黄河上游来水异常偏多,唐乃亥站7—8月总径流量达130亿m3,为有记录以来最大值,兰州站7月30日出现自1986年以来最大洪峰流量。经分析,2012年7—8月有利于兰州以上区域降水的大气环流特征主要有印缅槽指数偏低、青藏高原高度场指数偏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明显偏北、热带对流十分活跃等。  相似文献   

13.
赵业安 《人民黄河》2003,25(12):15-16
对黄河下游历年秋汛洪水的降雨、来水来沙特性以及秋汛洪水对黄河下游河道的冲刷作用进行了分析。在天然情况下黄河秋汛洪水发生的几率较大,可占花园口站5000m^3/s以上洪峰总数的1/3。龙羊峡等水库运用后,黄河下游秋汛洪水的洪峰与洪量均已大幅度减小,地区来源组成发生明显变化,上游来水比重减小,渭河、泾河、北洛河及伊洛河、沁河已成为下游洪水的主要来源区,经小浪底、陆浑、故县等水库调节后,黄河下游秋汛洪水的洪峰流量下降到2000—4000m^3/s。秋汛洪水的特点是洪峰流量较小、洪峰历时较长、洪峰水量较大、含沙量较低。秋季洪水一般在下游不会漫滩,冲刷均发生在主槽内,对抑制黄河下游主槽淤积、维持主槽的过洪能力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4.
对黄河下游滩区的洪水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滩区近期漫滩几率为3~5年一遇;②滩区安全建设实施后能够解决20年一遇以下洪水的人口淹没和部分财产损失问题;③补偿政策的实施能使滩区群众承担的洪水风险得到分担与补偿,初步解决与黄河下游防洪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1973—2005年宁蒙河段汛期场次洪水的冲淤特性、冲淤效率与下河沿断面水沙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下河沿断面洪水平均含沙量大于7 kg/m3时,宁蒙河段以淤积为主;当下河沿断面洪水平均含沙量小于7 kg/m3时,宁蒙河段以冲刷为主,且流量为2 200~2 500 m3/s时冲刷效率最大,此时洪水总水量应大于25亿m3。  相似文献   

16.
2003年秋汛期黄河下游洪水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中游洪水、调水调沙试验及后期防洪调度运用影响,黄河下游干流各站于2003年8月28日至10月31日期间先后产生了3次持续洪水过程。整个洪水过程中,花园口以下各站的同流量水位、各河段的传播时间均比2002年调水调沙期洪水偏小,河道行洪能力也较2002年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人民黄河》2017,(11):63-65
2016年8月17日,黄河西柳沟发生了历史罕见的大雨强、大雨量、长历时的降雨过程,龙头拐站产生了历史第5大洪峰流量、第2大次洪洪量的洪水过程。与洪峰流量居历史前3位的大洪水相关特征平均值进行对比可知,本次洪水在暴雨中心降雨量偏大102.4%,暴雨中心1 h、2 h降雨量分别偏大61.3%、42.5%的条件下,洪峰流量偏小51.6%,径流系数偏小13.0%,次洪沙量偏小77.8%,平均含沙量偏小88.5%。分析认为,本次洪水洪量、沙量偏小的原因为流域下垫面条件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8.
根据历史洪水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黄河河源区洪水的时空分布特点。结果表明:黄河河源区洪水具有涨落平缓、历时长、峰值低、洪量大等特点;每年多有两次洪水过程,一般从6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为一次洪水过程,8月底或9月上中旬至10月中下旬为一次洪水过程;其洪水年际变化不大,且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平均周期为3.4 a;河源区黄河沿—玛曲区间洪量约占唐乃亥站洪量的65%,玛曲—唐乃亥区间约占30%,黄河沿以上区域洪量仅占5%左右。  相似文献   

19.
2003年黄河洪水与潼关高程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春先 《人民黄河》2003,25(11):27-28,31
潼关高程问题长期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黄河水利委员会党组明确提出把降低潼关高程作为近期治黄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2003年,黄河l号洪水和渭河6次洪水在渣关形成5次洪峰。在有利的水沙条件下,为尽可能地降低潼关高程,黄河水利委员会采取了潼关河段清淤、东垆湾人工裁弯取直、洪水期三门峡水库敞泄运用和降低非汛期运用水位等多种措施,至10月19日潼关高程较汛前降低了0.88m。降低潼关高程是一项长期、艰巨和复杂的治黄任务,应采用裁弯、拖淤、疏浚、河道整治和降低水库运用水位等多种措施,综合治理。作为中长期控制潼关高程的措施,需要加快开展小北干流放淤试验及古贤水利枢纽的论证工作。  相似文献   

20.
黄河小花间设计洪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1997年以前的水文资料,对中型水库工程进行了深入调查,测量了分秒伊洛河夹滩地区最新地形。按照“首先计算无大型水库和伊洛河夹滩地区及沁南地区堤防不决溢情况下的无库不决堤设计洪水,再分析伊洛河夹滩地区及沁南地区的滞洪作用,从而分析出中小型水库工程等人类活动对洪水的影响,最后计算伊洛河夹滩地区及沁南地区滞洪后的无库现状堤设计洪水”的计算思路。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等计算机技术,采用不稳定流模型、洪水演算等水力学和水文学方法,分析计算了黄河小浪底-花园口区间的设计洪水,为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及防洪工程调度运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