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2013年6月,财政部、水利部批准安徽省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实施方案,共有57座水电站纳入改造范围,至2014年底按时完成了增效扩容改造任务,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促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通过改造,水电站装机容量增加了19.2%,年发电量增长了33.3%,可替代18.53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6.2万吨,减少二氧化硫及氮氧化合物排放0.34万吨,减少了薪柴砍伐,促进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2.
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保证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水源区的水质安全,针对丹江口库区存在的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面源污染对水质影响大、农业经济增长潜力弱等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开展了水源涵养林的定向恢复及其空间配置优化、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面源污染的“源”和“输移途径”控制、特色经济作物的规模化生态种植等关键技术研究。探索出了库区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模式及相应技术体系,通过对示范区的综合治理,示范区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5%以上,土壤侵蚀模数减少了50%以上,总氮输出得到明显削减,溪流水质提高了一个类别。根据库区不断暴露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李敏 《中国水利》2003,(17):35-36
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71%,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泥沙淤积下游河床,影响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不仅恶化了生态环境,也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淤地坝的建成,有效地减少了入黄泥沙,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水资源的利用,使生态环境得以改善,经济得到发展.通过对建坝技术、经济条件等多方面的分析论证,黄河中游地区尚可修建淤地坝16万多座,设想到2020年,累计建设淤地坝16.3万座,年减少入黄泥沙7亿t.  相似文献   

4.
马天旗  万一 《治淮》2005,(11):8-9
淮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短缺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4.随着流域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污染物入河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河流、湖泊水质污染严重.据2004年监测资料统计,淮河流域主要污染物质COD和氨氮入河排放量分别为107.68万吨和10.69万吨,分别超出淮河流域水功能区划水质目标要求的限制排污总量(COD38.20万吨/年、氨氮2.66万吨/年)的1.82倍和3.02倍;46个主要跨省河流省界断面中,符合Ⅲ类水质的断面仅占26.2%,而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高达46.9%.水污染对水功能区供水水质安全和水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5.
"节水增粮行动"项目主要是以节水为中心,提高灌溉用水效率,使农田灌溉水量有效减少,其节余的水量可全部或部分退还生态用水,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灌溉退水可减少将农药、化肥带入河道或渗入地下含水层,从而有效地减轻面源污染和地下水污染,有利于土壤改良、有利于土壤物理性质和微生物环境的改善,维持地下水合理水位,涵养地下含水层,保持河道的生态流量。防止永久性地面沉降,也不会产生差异沉降与或引发新的基地构造运动而产生地裂缝。  相似文献   

6.
博斯腾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2007年博斯腾湖北4县农业面源污染实测资料及博斯腾湖水质历史资料,计算了农田排渠污染物入博斯腾湖总量,并分析了博斯腾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季节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博斯腾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TN、TP和COD的总量分别为5.86万t、1.55万t、10.06万t,其中95%以上的污染物来自畜禽养殖活动和化肥的施用;流域内产生的各种污染物主要通过33条排渠进入博斯腾湖,TN、TP、COD和盐量分别占入湖总负荷量的21%、21%、24%和48%,且排放时间主要集中每年4—9月;农业面源污染加重了博斯腾湖的咸化与富营养化趋势。根据博斯腾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提出了推广节水灌溉、适度开发焉耆盆地地下水资源、推广平衡施肥技术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酒泉市狠抓环境监测治理,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得到改善。1995年,全市共投资115.5万元,完成治理项目17个,“三废”综合利用率达到80%。1995年,酒泉市投资100多万元,完成废水治理、烟尘治理等17项,使城市环境污染源得到了有效治理。市造纸厂4000吨老系统年排放140万吨碱性废水的治理,共投资52万元。工程投入运行后,从根本上解决了破性废水对北大河及金塔鸳鸯池水库水资源的污染。通过治理,改善了酒泉市城市生态环境。酒泉有效治理水资源污染  相似文献   

8.
2017年以来宁夏13条主要入黄排水沟水质基本为劣Ⅴ类,迫切需要推进宁夏沿黄经济带污染防控,保障沿黄城市群高质量绿色发展乃至黄河流域生态安全。针对宁夏沿黄经济带现状污染分析中未考虑污染物入河过程中的减少和点面源污染总体分析不足的问题,以TN、TP、COD、氨氮为污染负荷指标,采用统计数据和考虑入河系数的输出系数法,分析区域污染负荷特征,诊断主要污染源,计算分析点面源污染物排放量和入河量,进行污染物入河量控制分析,提出污染防控的重点和策略。研究表明:2017年研究区TN、TP、COD、氨氮排放量分别为2.23万t、0.15万t、6.16万t、1.00万t,入河量分别为1.03万t、0.03万t、3.31万t、0.44万t,城镇生活污水、农田化肥污染、工业污染物入河量分别占入河总量的55.9%、26.6%和14.7%。污染防控主要策略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提标至准Ⅳ类,可削减污染物至现状的60.8%;农田亩均化肥折纯量控制在15kg以下,可削减污染物入河量至现状的32%;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和工业园区实行近零排放。研究结果为宁夏沿黄经济带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控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河流水沙变化受人类活动、流域气候、下垫面条件的影响,而人类活动是河流水沙变化直接影响因素。从柳河流域六个水文站多年径流泥沙观测资料看,径流量、输沙量均有递减趋势;通过分析,河道内径流泥沙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流域生态环境改善,水土流失减少。自从1983年柳河流域上游被列为全国八大水土流失治理区之后,经过多年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森林覆盖率由27%增加到54%,林地面积由11万ha增加到22万ha,人工草地面积由2万ha增加到4万ha,坡面和沟道水土保持工程控制水土流失85%,径流系数由0.56减少到0.50,侵蚀模数由2086t/km2.a减少到1094t/km2.a。  相似文献   

10.
精准估算沱江支流阳化河小流域面源污染负荷是制定水质达标方案的基础。运用改进的输出系数法估算阳化河流域面源污染负荷总量,并基于当月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比例对面源污染负荷年输出总量进行月份分配,获得精细化估算数据。结果表明:2020年流域内COD污染最严重,污染负荷总量为6 042.61 t,污染负荷主要分布在转龙镇、竹篙镇、禾丰镇、云龙镇和施家镇;污染物COD、氨氮和总磷主要来源于农村分散生活面源和规模化畜禽养殖;估算得到的面源污染负荷年内月份的分配结果与实测数据比较吻合,平均误差都<10%。研究结果可为流域水环境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动态     
<正>山东:多措并举推进建筑节能2016年,山东省在建筑节能推进过程中充分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取得了良好成效。其中,青岛推动建筑节能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由节能服务企业等社会资本先行投资节能改造,改造完成并达到标准后申请财政奖励,2016年预计可让4万户居民受益。威海市则投资29.5亿元,完成改造任务4291.29万平方米。中心区域改造率达100%,一个采暖期节省标煤25.5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6.88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225吨、烟尘粉尘排放量3413吨,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环太湖河道入湖总氮和总磷通量的变化原因,分析了其与太湖流域上游降水量的相关性,并阐明了环太湖河道入湖氮磷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2010—2019年,太湖流域年平均降水量为1322 mm,较1986—2009年平均降水量增加15%,湖西区和浙西区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1263 mm和1552 mm;环太湖河道入湖总氮和总磷平均年通量分别为3.24万t和0.18万t,主要来源于湖西区和浙西区;太湖流域、湖西区、浙西区河道入湖总氮和总磷通量与相应区域年降水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地利用类型的差异使得湖西区河道入湖总氮和总磷通量随降水量增加的响应程度要强于浙西区;面广量大的城镇和农业面源污染是入湖氮磷的主要来源之一,降雨导致的部分雨污合流污水入河也是氮磷污染负荷增加的原因之一;湖西区和浙西区的降水量增加,尤其是强降水量增加,不仅会导致面源污染负荷增大,而且会导致太湖上游河网水系水力停留时间减少,降低水体自净能力,增大入湖总氮和总磷通量。  相似文献   

13.
水土流失是导致点污染变成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过度的开垦土地、放牧,不合理的生产以及利用土地,使得土地表皮的土壤被雨水冲刷,还带走了养分。开展加强水土流失、面源污染防控研究,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有利于保持水土更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水利工程效益,从而更好的保障区域流域的生态环境。文章将以遵义市万里水库库区水土流失及农业面源污染来作为例子,说明这方面的问题及其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地区灌区面源污染已成为影响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和灌区健康发展的瓶颈。为有效防治灌区面源污染,针对灌区现状面临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改善灌区生态环境,为灌区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实现灌区的灌区健康、可持续。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受农村生活源与农业面源污染的水体,开展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技术研究。研究区位于贵州省盘县,设计人工湿地处理来水能力为3.5万m3/d,人工湿地面积45 hm2。经过人工湿地处理后可基本实现水质净化目标,使其达到景观水体标准,不仅有效保障处理水质,更可营造城市水景,可改善研究区所在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农业面污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对降雨径流对城市地表的冲刷所带来的污染物造成的面源污染;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所导致的面源污染;农业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在较大的降雨径流冲刷下的水土流失污染。以2005年为基准年对邯郸市农业面源污染进行调查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全区化肥流失量占农业污染物的90.91%,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在总磷、总氮、氨氮和COD 4项污染物中,总氮占污染物总量的63.58%,总磷占总污染物的27.22%。研究结果为该区面污染源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定量评价茅洲河水环境综合治理效果,本文根据2016—2020年茅洲河水质监测数据、流量和降雨资料,计算了该时期内茅洲河污染负荷总量,并对点源、面源和内源污染负荷分别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茅洲河流域相关水环境治理工程的实施,点源污染在污染负荷总量中的占比大幅降低,而面源污染在污染负荷总量中的占比逐年增加;经过治理,至2020年已削减89.3%的污染负荷总量,其中点源负荷削减比例达到97%左右,面源削减比例达到80%,内源污染基本全部消除,说明茅洲河综合整治项目治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农业面源污染作为洱海的主要污染来源,近年通过采取一系列治理措施,洱海水质得到了显著改善,但农灌沟渠的水质情况依旧不容乐观。农灌退水污染物以氮磷为主,浓度高处理难度较大。针对洱海灌区农业面源污染并结合已实施试点工程,拟使用末端拦截方法拦截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初期雨水,在末端拦截带中经过生态处理,回灌农田。一方面减少洱海污染物排入量,另一方面节约水资源量。经过测算,通过末端拦截工程,可削减COD1042.74 t/a,占总削减量的30.18%;TN削减409.95 t/a,占总削减量的53.37%;TP削减127.92 t/a,占总削减量的24.03%;NH3-N削减126.41 t/a,占总削减量的61.28%;削减污染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面源污染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桂玲  王丽萍  罗阳 《海河水利》2004,(4):29-30,45
随着人们对面源污染影响因素认识的提高,对面源的分布、数量也越来越关注。结合水资源综合规划,分析了河北省面源污染中有关污染物质的产生量和入河量,并提出了减少面源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6—2007年中巴资源卫星(ZY01/ZY02)影像数据,采用统计经验法估算盘山风景名胜区的蒸散发量为3 273.1万m3,在此基础上建立区域水平衡模型。结果表明:地下水补给量1 111 m3的保证率为60%,反推入渗系数为0.2,区域地下水资源利用量占补给水量的56.6%,其中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55.5%以上,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且农业面源污染对地下水水质构成威胁。指出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保护应强化大气降水的节流,增加地下水补给量;降低农业用水量,提高用水效率;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点源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