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其中水文化的影响极为深远。一提到中华文化,人们首先就会想到的便是黄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就足以显示黄河水对中华文化的巨大意义。考古学、历史学与人类学的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人类文明都是起源于水边,河流文化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华文明当然也不例外。如果我们到历史长河中寻觅古代人类文明的踪迹,便会得到:黄河之于中华恰如尼罗河之于埃及、恒河之于印度、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于巴比伦以及大海之于希腊一样。笔者经常思考一个问题,水…  相似文献   

2.
卷首     
肖伟 《中国水利》2007,(5):I0001-I0001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既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文明的起源,人类文明的兴衰均缘于水。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不朽的文明,黄河滋养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悠久的文  相似文献   

3.
淮河是中原大地上一条古老河流,它同黄河、长江、济水齐名,并称为"四渎",又被当代列为七大江河之一,淮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它播撒人类文明,从远古直到今天。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文明的初始阶段,黄河曾以“河”而名:这种命名本身就揭示了黄河在几千年中华文明史上的地位,“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几千年来,雄健奔腾的黄河正是灿烂绵延的中华文明的标志。然而,曾几何时,黄河开始悄声呜咽、时断时续。如今,生态环保成为时代的强音,从文化研究角度,人类开始将人间伦理延伸向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鸟一兽,于是河流伦理也成为人类的反思。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先生从人类文明看河流,从中华文明看黄河,视野宏阔,议论入微,不唯道人所未道,实在是启人心灵,引人沉思。  相似文献   

5.
维持河流健康生命--以黄河为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李国英 《人民黄河》2005,27(11):1-4
通过对河流与人类文明发展相互关系的阐述,确立了河流的价值主体地位,提出了河流治理的终极目标,即维持河流健康生命。以黄河为例,论述了21世纪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治河方略,从理论体系、生产体系和伦理体系3个不同的视角,阐述了这一治河理念的内涵、目标及实现战略。认为应分阶段、有步骤地实施“1493”治河体系,构建人类和河流问的和谐关系,从而使黄河的健康生命得以恢复及维持。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文明的初始阶段,黄河曾以“河”而名;这种命名本身就揭示了黄河在几千年中华文明史上的地位,“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几千年来,雄健奔腾的黄河正是灿烂绵延的中华文明的标志,然而,曾几何时、黄河开始悄声鸣咽、时断时续。如今,生态环保成为时代的强者,从文化研究角度,人类开始将人间伦理延伸向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鸟一兽,于是河流伦理也成为人类的反思,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先生从人类文明看河流,从中华文明看黄河、视野宏阔,议论入微,不唯道人所未道,实在是启人心灵,引人沉思。  相似文献   

7.
张智吾  张瑜洪  谷庆生  王川宁 《中国水利》2011,(14):I0005-I0010
在九曲黄河流经山西最高地段的地方,万家寨混凝土重力坝横贯两岸,牵手山西、内蒙古,与奔腾的黄河、蜿蜒的绝壁、耸峙的峰台、古朴的山寨浑然一体,交相辉映,仿佛丹青妙手精心绘制出的一幅水墨山水,让人不禁感叹于大自然造物与人类文明的神奇融合。自万家寨水利枢纽沿河向下游25.6km处,起反调节作用的龙口水利枢纽与万家寨水利枢纽一起扼守在黄河北干流托克托—龙口河段,  相似文献   

8.
维持河流健康生命 --以黄河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英 《中国水利》2005,(21):24-27
河流与人类文明发展相互关联,通过对河流生命理念的论述,确立了河流的价值主体地位,提出了河流治理的终极目标,即维持河流健康生命.以黄河治理开发为例,形成了新世纪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治河方略,从理论体系、生产体系和伦理体系三个不同的视角,阐述了这一崭新的治河理念的内涵、目标及实现战略,并通过行政、法律、技术、工程、经济等具体措施,分阶段、有步骤地实施"1493"治河体系,构建人类和河流间的和谐关系,从而使黄河的健康生命得以恢复及维持.  相似文献   

9.
一、水土保持的意义水土保持对于发展山区生产和根治黄河有什么关系、应当把它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上,这是应当弄清的一个问题。水土保持是发展山区生产的生命线,也是根治黄河和开发黄河的基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举世闻名的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的建设而崛起的一座新兴城市——三门峡市,这座美丽的"天鹅城"有二条河依城而过,一条是我们熟悉的母亲河——黄河,另一条是静默无闻的小河——涧河。比起黄河的气势磅礴、波澜壮阔、万丈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下游河道的特点比较明显,一个是宽河,一个是大滩,再一个是有生产堤。至于黄河和其它河流的共性问题都值得研讨,需要解决,但是针对黄河这一特殊河流来讲,它需要研究的问题,现在比较敏感的就是宽河、大滩和生产堤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要放在解决黄河整个问题的框架里。我们治理黄河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堤防不决口,河床不抬高,河水不断流,水质不污染”。黄河下游的治理也应该在此框架内。  相似文献   

12.
(一)在我们生存的地球上,很少有哪一种资源像水一样,对人类文明进程有如此重要的影响。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一个常识: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煌煌五千年文明,因水孕育,受水滋养,随水奔腾,与水共存。几千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水不仅是生命的摇篮,文明的根基,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社会和谐与进步、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命脉——水利兴而百业旺,水利兴而天下定,水利兴  相似文献   

13.
有金一代,统治时间虽不长,但黄河决徙较为频繁,水患严重;且从这一时期起,黄河不经河北平原,开始南流入淮,这对于黄河变迁的历史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因此,探讨这一时期黄河决徙的原因,还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文明是指社会发展的状态,是相对蒙昧和野蛮时期而言的社会状态。人类文明的发祥与发展与水密不可分。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都是诞生在大江大河。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诞生了古巴比伦文明,印度河催生了古印度文明,黄河与长江哺育了华夏文明,  相似文献   

15.
黄河是世界上一条最著名的多泥沙河流,在历史上也是世界上一条危害最厉害的河流。它的危害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黄河中游三门峡以上的广大黄土区水土流失很严重。每年被水冲下来的泥沙就有16亿吨。这真是举世  相似文献   

16.
黄河是世界著名的多泥沙河流,号称难治。拫据黄河泥沙来源分析,主要是来自陝西、甘肃、山西等三省20万平方公里的黄土丘陵区,这一地区的泥沙占黄河总輸沙量80%以上,仅泾河、无定河兩个支流即占黄河总輸沙量31%。在黄土丘陵区内,泥沙冲刷虽然有許多的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但是坡度暴雨和  相似文献   

17.
一条内径1.8米、长千余米的大型输水管道从河底13米处穿过黄河。据施工单位介绍,在目前的黄河穿越工程中,这一工程从穿越距离、管径尺寸、技术含量、施工难度上,都是首屈一指。该工程是山东省济南市引黄供水工程的一部分。通过这条管道,可以把黄河北岸鹊山水库的水送到黄河南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下游河道自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以来,已经整整100年了。这期间,由于黄河泥沙不断淤积,致使河床持续抬高,如今的下游河道已成为一系难治的地上悬河。然而,黄河下游这一流路还能报情多久,是许多人都在深虑的重要问题。笔者反复研究黄河下游历史变化和兴衰过程,得出一个结论,即未来50年左右黄河下游将发生大改进。现将这一看法提出,望能与治黄专家和学术界商榷,因为这是涉及现代黄河治理和下游开发布局的重大事件。一、历史上的黄河大改过及其原因史书有关黄河决口、改过的记载很多,人人战国时至今黄河决口2500多次,较大的改…  相似文献   

19.
在联邦德国名城慕尼黑附近的奥巴纳赫,也有一条“黄河”,它穿行在阿尔卑斯山区的茂密森林之中,曲折跌宕,景色幽美,许是黄河世界闻名的缘故吧,这里竟成了人们游览的一处胜地。黄河孕育中华,早为世人所熟知,它怎么能在此与德国联姻呢?这还得从六十多年前一位美国水利工程师的访华说起。 1917年和1920年,美国的著名水利专家费里曼两次来中国,他实地考察了黄河,并对水沙进行了定量测验。而后指出,黄河下游河床急剧抬高,是河床过宽之故,可在两岸修建顺直而平行的大堤,并使河床宽度限制在一公里之内。黄河流行  相似文献   

20.
黄河断流,究其原因,近几年黄河流域降雨偏少是其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对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必要的经济制约手段和有效的水量统一调度及管理是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 就是说,造成黄河断流的原因中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更为主要的是人为因素。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黄河的问题。黄河的断流同黄河的防汛一样,牵动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这为解决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