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禄 《水利科技》2006,(2):5-6,9
该文根据近年来闽江北港分流比不断加大、威胁北港两岸福州市区的安全现实,提出工程措施,扩大侯官过水断面及改造淮安头的分流坝等整治建议,以改变南北港分流比,减轻北港防洪压力及解决南港淤积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保  张昀哲  唐敏炯 《人民长江》2018,49(18):33-37
为了掌握长江口水质污染变化情况,在长江口徐六泾、石洞口、启东港、南港、北港和吴淞口下23公里处6个监测断面,对TN、TP浓度进行了为期13 a的常规监测。监测结果表明:(1)2010年以前,6个监测断面的营养盐浓度年内波动起伏较大,2010年以后进入相对平稳阶段,并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说明自水资源"三条红线"监管制度和区域内各治理项目实施以来,取得了较大的正效应,TN和TP都呈现了年内变幅减小、浓度逐年降低的趋势。(2)由于河口受潮汐影响,各个断面的TN和TP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丰水期营养盐浓度高于枯水期的情况,并且呈现出丰枯两季营养盐浓度差异逐渐减小的趋势。(3)2009年枯水期为TN沿程变化的分界点,即徐六泾-南港的上升趋势、南港-北港的下降趋势,在2009年之后变为徐六泾-南港的下降趋势,南港-北港的上升趋势。TP的丰枯沿程变化则比较平稳,但有小幅度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近期长江河口主槽冲淤过程与沉积物分布及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长江口人类活动强干扰下的海图水深数据及河槽表层沉积物资料,探讨近期长江河口主槽冲淤变化与沉积物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流域来水量变化不明显,来沙量锐减的情况下,长江河口段中上游主槽整体上处于微冲刷环境。而又受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影响,局部河段主槽出现淤积,沉积物粒径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其中,南支下段宝山水道总体上受到冲刷,沉积物枯季变细,洪季变粗;南槽航道上段、北港航道和横沙通道均受到冲刷,沉积物均逐渐变粗;南港航道、与北槽过渡河段的圆圆沙航槽和北槽航道主槽淤积,沉积物均逐渐变细,且三者的淤积均由航道回淤造成,南港航道回淤的沉积物粒径最粗(0.12mm左右),圆圆沙次之(0.07mm左右),北槽最小(0.02mm左右)。  相似文献   

4.
利用闽江下游多年水文资料,分析了干流流量时空变化和北港分流比变化趋势,并借助EFDC模型研究水口水库下泄流量和北港分流比对闽江下游水体水龄的影响。分析表明:闽江干流径流量年际变化不均匀,北港分流比则经历了由小变大再变小的趋势。模拟的闽江水龄结果可知水龄与下泄流量成反比关系,北港分流比减小将增加北港水体交换时间,同时减少南港水体交换时间;水龄可以定量地描述污染物在北港河道的停留时间,为保障北港水源地水质安全,需要增大枯水期上游水口水库下泄流量和增大北港分流比。  相似文献   

5.
根据长江口南港河段历史地形资料和1997—2011年4次固定断面水深测量资料,分析了南港河槽整体及分区域容积变化过程,重点分析了中潮位、5 m以深河槽容积变化特征。分析研究表明:瑞丰沙中部串沟和人类无序采砂导致2001—2004年河槽容积季节性变化剧烈,长兴水道深槽和南港主槽深槽均淤积。2001—2007年南港河槽基本处于洪淤枯冲状态。2001年前及2008年后季节性变化均为洪冲枯淤,2008年后季节性变化减弱;南港河槽容积长期处于增大趋势,2001年开始,由于瑞丰沙中部串沟,长兴水道由涨潮占优转变为落潮占优,不断淤积,一直持续到2008年。南港主槽上段北淤南冲,中下段南淤,主泓北偏,由于瑞丰沙的冲刷,河槽总容积仍呈增大趋势。2008年后河槽进入发展期;南港河槽上段深淤浅冲,幅度较小,中段串沟导致水流挟带大量泥沙在下游瑞丰沙嘴淤积;三峡工程运行后瑞丰沙嘴冲刷较为剧烈。  相似文献   

6.
关于长江口近期河床演变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长江水利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长江口河道查勘和综合治理调研活动.根据调查的情况,结合以往收集的资料,概要分析了长江口徐六泾节点附近、扁担沙束窄段、南北港分流口、南港与北港、南槽与北槽、横沙通道以及北支近期河床冲淤变化,认为稳定南北港分流是长江口整治的关键,提出徐六泾与扁担沙节点控制作用和各汊中滩与槽相互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对长江口河床演变的某些趋势阐述了作者的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7.
福州市水资源及水环境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福州市沿海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概况。针对该市市区地处闽江下游 ,南、北港横穿城区的特点 ,指出闽江福州段存在的主要水环境问题是 :市区内河与北港中下游污染严重 ;北港河床下切 ,南港枯水期断流 ,影响水厂取水和引水工程建设。指出解决福州市水环境问题宜走工程建设和管理相结合的道路 ,并讨论了具体的方案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长江河口悬沙输移特性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17  
长江来水来沙具有水量沙量大,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水量与沙量时而相应时而不相应、流量最大月后的沙量比流量最大月前大等特点.口门附近的悬沙浓度和净输沙量在时间上有明显的涨落潮、大小潮和洪枯季变化。在空间上,三条汉道各异,同一汊道拦门沙内外也有较大差异。北港是目前长江输水输沙的主要通道。流域来沙约有50%以上在南支口门附近沉积,南港口外的水下三角洲是主要淤积区。122°30′E~123°E间是悬沙向东扩散的一条重要界线,入海泥沙主要向东偏南方向扩散。  相似文献   

9.
闽江河口潮区界上延变动成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传捷  郑汉钊 《水利科技》1997,(4):48-50,23
闽江河流下游至河口段枯水期遇到潮汐影响时,潮区界过去只能到达闽侯侯官镇,一般只能到南港的科贡和北港的文山里。近年来由于河床演变等水力因素变化,从实测水文资料综合分析,认为潮区界已上延10km到达工控制站竹岐。  相似文献   

10.
金忠贤  邵敏 《中国水利》2012,(10):44-45
上海市位于长江河口与杭州湾之间,长江河口由崇明岛将其分为北支和南支,其中南支被长兴岛和横沙岛分为北港和南港,而南港又被九段沙分为北槽和南槽。长江河口的口门宽度约90 km,口门外侧则是无边界水域(海域),位于上海市范围内的河  相似文献   

11.
长江口南港及南北槽分汊口河床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1958~2005年不同时期长江口南港及南北槽分汉口的河床形态特征,以及河床U形断面与W形断面的相互转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南港自身治理工程改善南港河道稳定性的建议.并认为,南北槽分汉口的治理经验可为南北港分汉口治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占润进 《人民珠江》2010,31(2):45-47
福州南台岛东片区内河河网密集,自净能力差,存在水质恶化、排水不畅等生态环境问题。为了改善内河生态景观环境,拟定不同补水方案进行比选,提出补水总方案以南港抽北港排为主,北港补水为辅。在分析生态景观补水流量规模时,以各内河景观水位和流速进行控制,确定各内河补水流量和景观水面线。  相似文献   

13.
该文针对福州南台岛东片区存在的内河河网密集,自净能力差,水质恶化、排水不畅等生态环境问题,研究拟定抽水、潮汐补水,闽江南、北港两个补水流向等方案进行比选,以改善内河生态景观环境。根据比选结果,提出补水总方案以南港抽水北港排为主,北港补水为辅;为满足各内河环境需水量、低水驳岸和栈道等亲水景观要求,在分析生态景观补水流量时,以各内河景观水位和流速进行控制,确定各内河补水流量规模和景观水面线。  相似文献   

14.
受水沙特性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近年来闽江下游南北港河道演变较剧烈,给南北港分流比、航运、桥梁、码头、堤防、城市取水等带来一系列影响。该文基于2003-2015年实测河道地形资料,分析南北港河道横向、纵向及平面的演变特征,研究其演变机理。结果表明:2003-2015年,南北港河床总体处于刷深趋势,其中南港演变剧烈,相邻年份间常出现大淤大冲交替状态,主河槽刷深幅度明显,整体呈现河宽且深的特点,北港刷深幅度相对较弱;南北港河床变化导致分流比变化,北港分流比呈不断减小趋势,中枯水时变化更明显。结合水口水库建设以来水沙条件变化特点及河道演变主要影响因素,南北港河床仍将处于总体下切趋势。针对现阶段南北港河床的演变特点与未来趋势,亟需在涉河工程基础冲刷防护技术、南北港合理分流比、涉河工程适应性、潮流(咸潮)入侵、河床演变规律与航道整治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长江口北支演变及治理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长江口是分汊河口,在徐六泾以下,由崇明岛分干流为南北两支;南支在吴淞口以下又被长兴、横沙等岛分隔为南港和北港,南港以下江道再次被九段沙分为南槽和北槽. 现在长江口北支日益淤浅,河槽容积减小,正处于自然衰亡过程中,如何根据长江口河床演变规律治理好北支,发挥它应用的作用,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14年2月长江河口发生强盐水入侵事件,本文利用该盐水入侵后期的观测资料分析了盐度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结果表明,严重盐水入侵事件后期南支中下段、整个北港、南港盐度均严重超过饮用水标准,且出现垂向分层现象,只有南支上段出现淡水。盐度沿横向断面的分布,除了南支中段断面因前期北港严重正面入侵导致盐水通过新桥通道上溯而表现为盐度值南高北低外,其它所有断面都在涨潮流科氏力右偏的作用下表现为北侧盐度大于南侧。在南槽横断面,强烈的盐水楔产生向陆的斜压压强梯度力,出现表层落潮、底层涨潮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陈守真 《水力发电》1997,(11):20-22
闽江水口水电站蓄水运行,改变了闽江下游天然径流及泥沙运动规律,促使南,北港流量发生很大变化,影响了下游河道状况和河口区咸潮的上溯,在分析了该电站水库蓄水运行对下游河道和沿岩水源地的影响原因后,提出了防止和减轻河道深切淤积,咸水上溯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长江口北港河势演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港是长江河口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对北港的研究甚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水文泥沙和地形资料,着重对北港中段(堡镇-团结沙水闸)近三十年来的河势变化进行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北港的河势变化经历了三个时期:(1)河势动荡时期(1972-1985年);(2)河势调整时期(1985-1996年);(3)河势相对稳定时期(1996年至今)。北港上口通道的变化是制约北港河势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王艳姣  张鹰 《泥沙研究》2006,7(4):50-56
利用Landsat7 ETM 遥感图像反射率和实测水深值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了动量BP人工神经网络水深反演模型,对缺失的1995年的水下地形资料进行了插补,并利用插补后的1973-2003年的水下地形资料计算了南港—南槽河段的泥沙冲淤量,分析了南港-南槽河段等深线和横断面的变化,结果表明:①BP人工神经网络水深反演模型能反演出研究区的水深分布情况,特别是对水深浅于-10m区域,模型反演效果较好;②南港-南槽河段在1973-2003年间整体为淤积,泥沙淤积量为1.39亿m3;③河道南岸-2m等深线已基本稳定;由于发生了江亚南沙切滩和南槽上段改道,河道南岸-5m等深线变化较大,加之江亚南沙被切割的部分并入九段沙上沙头,因而河道北岸-2m和-5m等深线均上移约9km。  相似文献   

20.
为识别长江口南北港分汊口控制工程对长江口南支北港河势的影响,利用控制长江口北港的两条固定监测断面在2002-2015年间9个年份实测的高分辨率、高精度水下地形数据,通过叠加对比分析,准确识别了剖面的水下地形变化特征。并通过"相邻年份剖面切面面积差值/剖面长度"的比值计算了不同年份间剖面地形的平均变化量,作为指示不同年份间剖面地形变化总体特征的指标,反映了剖面地形随时间变化的总体规律。结果表明:近十年来北港河势变化主要受到长江口南北港分汊口控制工程的影响,其影响特征在空间上差异显著,对北港上段(尤其南岸)河势影响明显,而对下段的影响有限(微弱变化主要发生在北岸);在时间上,北港上段和下段分别在工程竣工4年后和2年后达到稳定状态;2013年后北港河势趋于稳定,南北港分汊口控制工程已发挥显著作用,有利于北港航道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