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基准图与实时图之间灰度分布差异对匹配结果的影响,将直方图调整与灰度相关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方图均衡化预处理的景象匹配导航方法.首先对基准图与实时图的直方图进行调整,减少二者的灰度分布差异,然后采用积相关算法计算匹配结果.分析了景象匹配主要验证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实用的验证方法.利用该验证方法,在各种干扰...  相似文献   

2.
新的基于边缘特征的图像相关匹配方法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传统的图像相关匹配方法利用求取对应像素灰度差的累加和进行图像之间的相似性度量,或者设定阈值计算具有相近灰度值的像素点的个数进行相似性度量,由于参考图和实测图之间存在着灰度差异、模糊以及局部遮挡等,使得仅依靠图像灰度信息的算法的性能受到影响。结合图像的边界特征匹配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相关匹配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边界提取并二值化,然后利用所定义的基于边缘的相似距离(ESD)对处理后的二值图像进行相似性匹配运算。试验结果表明这种算法在多种图像畸变情况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杨喜东 《通信电源技术》2012,29(4):20-22,43
首先对基于频域的抗旋转匹配算法和相关函数傅里叶变换匹配算法做了研究和分析,然后在相关函数傅里叶变换匹配算法的基础上,研究讨论了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和积分图的匹配定位算法,从而证明了基于频域相关技术做图像匹配具有相关峰尖锐突出、精度高、抗噪、对局部灰度变化不敏感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叶学义  钱丁炜  应娜  王涛 《电信科学》2021,37(7):96-106
针对现有LDP类算法在特征提取有效性和特征编码稳定性之间难以平衡的问题,提出一种吸引局部二阶梯度轮廓(ALSGC)模式,以提升人脸识别性能。首先,利用Kirsch算子计算人脸的邻域边缘响应图;其次,引入吸引描述子,参考边缘响应图的局部、全局平均灰度值和邻域中心灰度值完成局部吸引模式编码;再次,遍历整幅图像,得到人脸ALSGC特征图并对ALSGC特征图分块分别计算,得到各个分块中不同模式的统计直方图;最后,级联所有分块的统计直方图后生成对应的特征向量,以支持向量机完成分类识别。所提算法克服了LBP、LDP、LDN等算法提取一阶特征有效性的不足,以及DLDP、CSLDP、GCSLDP等算法提取的二阶特征对表情、姿态、饰物遮挡、光照、随机噪声等变化敏感的缺点,较好地实现了特征提取有效性与特征编码稳定性的平衡,兼顾了识别率和稳健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区域模板相关的图像匹配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传统的图像相关匹配方法是利用求取对应像素灰度的相关性进行图像之间的相似度量的。由于参考图和实测图之间存在着灰度差异、模糊、噪声以及局部遮挡等,这就使得仅依靠图像灰度相关进行匹配的算法性能受到影响。基于图像分割后的区域是比像素灰度更高一级的图像表述,利用势函数聚类自适应多阈值图像分割技术,提出了一种对图像的加权区域模板相关匹配的算法。这种算法建立了一种目标区域隶属度的相关度量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在多种图像变形情况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徐奕  周军  周源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2003,32(6):630-634,646
图像匹配是一种约束最优化问题,系统是否收敛于全局最优值一直尚未解决。为得到密集连续的视差图,通常在匹配算法中引入唯一性、连续性、有序性约束。但对于遮挡区域的像素,其对应点并不存在,因此过度平滑的视差结果会导致在遮挡边缘处,灰度变化显著的表面渗透至邻接的灰度变化和缓的表面,出现所谓的表面膨胀缩小现象。当定义图像匹配算法中最优匹配标准时,必须根据图像的内在信息加入其他一些约束条件,保证遮挡存在下匹配结果的全局精确度。提出一种稀疏-密集的匹配算法,利用能量图确定稀疏的视差图,然后运用相位匹配方法对视差图进行内插,并结合最优化理论克服局部最优困扰。实现遮挡检测。立体像对的匹配试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图像匹配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景像匹配和相关跟踪系统中,由于所面临的都是变化的场景,实时获取的图像与预存的基准图之间存在差异。传统的基于图像空间的匹配方法不能很好地克服这些差异给图像匹配定位带来的影响,使得完全按图像灰度特征的相关匹配应用受到限制。文中将主成分分析方法引入了图像匹配和相关跟踪过程中,提出一种能抗御一定图像畸变的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图像匹配算法,并应用该方法进行了初步实验,证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匹配跟踪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一种改进的块匹配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块匹配算法是视频图像编码的核心技术。通过块匹配算法得到当前块和匹配块之间的残差和运动矢量,并对它们进行编码,从而大大提高了编码效率。在分析常用块匹配准则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准则用于视频编码中的运动估计。相对于原始像素灰度值计算均方误差,同时在该准则中加入了一个反映灰度值变化符号的惩罚项。仿真实验表明该准则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洪寒冰 《激光与红外》2011,41(10):1172-1175
为降低图像匹配模板选取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提出一种基于子图灰度比较编码的图像匹配模板选取算法.首先将子图等分为2×2子块,以子图及邻近区域的4×4子块的灰度比较关系为子图赋予一个编码;其次在所有子图编码中选取重复次数最少的编码对应的一个子图或若干个子图中图像方差最大者作为匹配模板.算法复杂度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匹配...  相似文献   

10.
基于直方图相关的图像灰度校正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在对遥感图像进行地貌分析或匹配时,图像的灰度校正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其结果直接影响后续处理。提出基于线性点运算的直方图相关的灰度校正算法,首先将待校正图与预期结果图进行直方图灰度级的一致化,求解斜率系数,然后通过直方图相关方法解出平移量,最后利用线性点运算完成图像的灰度校正。结果表明,算法对由光照条件引起的灰度变化的校正具有较高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11.
景象匹配制导作为复合制导中的一种重要制导方式,其要求匹配算法在保证匹配时间短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匹配精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归一化互相关与改进的部分 Hausdorff距离复合的景象匹配算法。为了降低匹配时间,该算法选取图像边缘为特征空间,采用小波变换将原始图像分解为一系列维数较小的子图像,进而在子图像上逐层进行匹配;同时为了提高匹配精度,在子图像上采用归一化互相关算法进行粗匹配,然后在原图上粗匹配点的邻域内利用改进的部分 Hausdorff距离完成精匹配,获得精确的匹配位置。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较短的匹配时间与较高的匹配精度。  相似文献   

12.
常规的归一化灰度互相关匹配算法是搜寻区域上的所有点,效率较低,在实时图存在旋转时,会影响匹配的精度。为此,在对典型的基于灰度的景象匹配算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遗传算法和分层搜索策略设计了一种快速匹配算法。算法在匹配过程中考虑了存在旋转变化实时图像的处理,从而省去了图像对准的预处理,节省了时间。遗传算法和分层搜索策略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MSA直方图的景象匹配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MSA直方图的景象匹配算法,用来解决景象匹配辅助导航系统中,由于拍摄的实时图背景复杂、存在畸变、易受遮挡等因素所带来的匹配困难。该算法利用灰度信息及其空间分布信息,分别计算目标区域及模板的MSA直方图,并计算匹配度,采用金字塔算法及中途停止策略进行搜索,对目标进行识别和定位。用cameraman图像、人脸图像和实际卫星拍摄图像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仿射变换、轻微透视投影变换、噪声、遮挡及视角变化具有鲁棒性,且比灰度直方图具有更好的性能,在实际拍摄的图像中能对目标进行准确的识别和定位。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偏转线圈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管业鹏  童林夙  陈娜 《电子学报》2003,31(9):1382-1385
立体匹配过程中,由于视差搜索范围不易确定,使匹配极易出现错误.文中提出了一种灰度相关多峰值视差绝对值极小化立体匹配新方法.通过对最大灰度相关匹配法的分析,指出最大灰度相关系数所对应的点并不完全对应于正确匹配,由此提出了灰度相关匹配多峰值法,以获得初始匹配集.结合视差梯度约束,对所得初始匹配集进行部分优化,采用视差绝对值极小化确定唯一匹配点.通过对一形状复杂且不规则物体(偏转线圈)及已知三维坐标的标准件的三维重建,证实了文中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可满足三维不规则物体(偏转线圈)三维空间坐标的非接触精密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15.
宋定宇 《激光杂志》2014,(12):30-35
针对视频人脸识别中由于人脸畸变、表情变化等非刚性变化导致无法精确配准和重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级自由变形配准的超分辨率重建算法。首先,利用低分辨率FFD网格全局配准,引入边缘配准度量到差平方总和准则;然后,将全局配准后的图像和基准图像划分成一系列对应子图对,使用高分辨率FFD网格对相关系数小的子图对进行局部配准;最后,采用凸集投影算法对多帧低分辨率图像重建SR人脸图像,并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完成人脸识别。在标准视频库Choke Point和自己搜集的人脸视频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人脸畸变和表情变化很大的情况下,本文算法也能够精确配准和重建人脸图像,相比其它几种视频人脸识别算法,本文算法取得了更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最小最大圆度量的鲁棒模板匹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强噪声干扰、部分遮挡等复杂环境下的图像匹配问题,给出了一种鲁棒的图像匹配算法。在引进圆约束的条件下,对点点间距离给出了一种新的定义。在此基础上,对经典Hausdorff距离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度量,即最小最大圆度量。以此度量作为景象匹配的相似性度量,并在搜索的过程中采用圆形窗,获得了一种鲁棒的图像匹配方法,即基于最小最大圆度量的鲁棒模板匹配方法。多组实验与分析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存在旋转、灰度对比度变化、噪声干扰、部分遮挡与强光饱和等变换与干扰存在下的景象匹配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片分割的人脸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利用二维离散余弦变换对每个子图进行分解,并提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系数作为该子图的特征,文中构造了一对多的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器来识别不同的人脸。基于ORL人脸数据库对算法性能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实现简单,并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周军妮 《电视技术》2012,36(23):160-164
当前用于复杂交通场景的车辆目标匹配算法主要是基于灰度相关的模板匹配算法,其缺点是受光线变化及噪声干扰影响较大。局部交叉熵算法在匹配精度上有明显提高,但运算量大,难以工程实现。因此,提出将投影变换和局部交叉熵相结合构成特征矢量用于目标匹配,其具有较强的抗光线变化能力,并且在一定的局部遮挡情况下,也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在计算时间上也明显优于局部交叉熵算法。最后,通过实验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