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景观城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城市理解成一个生态体系,从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出发,阐述了景观都市主义在描述与解读城市化过程、构建城市结构方面的优势所在,提出一个新的更具弹性和适应性的城市发展模式:景观城市,以适应当今乃至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城市空间扩张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传统的城市设计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景观都市主义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设计理论,强调将景观作为城市设计的核心要素,通过整合自然、社会、经济等多维度因素,实现城市空间的优化与提升。文章以昆明市呈贡区三台山片区为例,通过分析三台山片区的现状条件,结合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精髓,提出切实可行的城市设计策略,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城市水利基础设施在城市中承担水利综合服务功能,保障城市社会和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同时也常被用于评判城市现代化水平是否达到一定的高度.城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社会经济和人口环境等方面息息相关,好的城市水利基础设施能有效调节社会矛盾,公平分配社会利益,促进经济发展,尤其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为此,结合景观都市主义、生... 相似文献
4.
席卷全球的生态主义浪潮正促使我们的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思想方法发生重大的转变。如今的城市景观设计中,对生态的追求占据了首要位置,甚至超过了对功能和形式的追求。本文分析了当前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的涵义、理念和原则,并且以内蒙古准格尔旗龙口镇城市设计为例,着重分析和梳理了城市设计中景观生态设计的主要手法,包括保留与再利用、顺应自然、边缘效应、节能减耗和生物多样性几个方面的内容措施,以求对提高我们的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质量水平起到有益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景观基础设施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进行综述,比较其与绿色基础设施的区别。以“统筹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为出发点,依据基础设施和景观内在的共性和关联性,结合实际案例从“景观基础设施的缘起”“景观基础设施的类型”和“景观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生成、增长和演变的组织架构”三个层面,阐释将市政的灰色基础设施和生态的绿色基础设施协同整合,形成整体景观基础设施的方法。在满足“中国式密度”发展模式要求的前提下,探讨基于景观基础设施的城市发展新范式,以最少的用地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服务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国目前大规模的析区扩张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传统城市理论在指导城市建设中所带来的问题及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试图将“景观都市主义”这一新型理论与城市设计结合起来,探索出一套更为科学和系统的城市设计方法,用以指导我国新城建设。并以重庆市梁平县双桂湖片区城市设计为例,通过对城市新区城市设计问题及要点进行分析概括,对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的城市新区城市设计新策略进行了探讨与总结。 相似文献
7.
从景观都市主义与纪念性表达之间的关系着手分析“荆州10.24园”的设计过程,设计从生态、建筑、动线三个方面表达对都市生命的思考.设计从自然生态因素着眼,恢复生态廊道,巧妙组织流线,使之与原有城市基础设施网络重叠,容纳和催化纪念性景观.使公园形态得以改变,从而建构动态而开放的城市景观. 相似文献
8.
景观都市主义:生态策略作为城市发展转型的“种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国的城市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尺度、速度和范围进行,其大地景观也随之发生着巨变,这给中国的风景园林师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他们需要:1)寻求一些设计策略和生态手段来解决环境危机并增强城市的弹性抵抗能力;2)重塑当代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文化识别性.与此同时,景观都市主义理论过去10余年在北美崛起,尽管这一理论能否适应中国的情境依然存在较大疑问,但它已经不可避免地来到了中国.更为重要的是,另一种从生态角度全面继承和发展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即生态都市主义,正在哈佛设计界兴起.通过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的分析,解读从生态规划到景观都市主义再到生态都市主义的发展历程,旨在探索其潜在的对我国城市发展转型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查尔斯·瓦尔德海姆主编的《都市景观主义》提出,在一个充满了流动性和不确定性的时代,景观成为理解和介入当代城市的媒介:而景观都市主义是专业者介入世界的一种新工具、新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本文对该书核心内容进行评述,认为流动性加大改变着物质空间实践的状态。如何维持与一个巨系统之间的关联,同时又能够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身份,便成为物质空间实践必须面对的巨大难题。文中提出物质空间实践的6个层级并进一步讨论历史时期空间语法发展的三个阶段,认为景观作为空间语法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联接与意义是其中的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10.
面对当代快速城市化进程,景观所承载的功能、内涵与价值对于城市而言,已经超越了仅仅作为简单的风景式背景和功能较为单一绿地类型的理解,而是作为综合体,成为城市发展的推动力。景观综合体提供了一种针对当代景观和城市关系认知的视角,和一种表述这种关系的语汇与工具。作为城市发展的媒介,景观综合体承载城市功能,并通过协调与重组资源,促进城市生长,成为城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历史的回溯与经验借鉴,结合当代发展,归纳总结出景观综合体的特征:开放与战略性,渗透与弹性,整合与控制性;探讨了景观综合体构建的4种途径:功能转换,尺度拓展,资源配置,数据驱动,并结合案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子产品更换速度的日益加快,每年大量产生的"电子垃圾"已经成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中国既是电子垃圾的主要制造国,又是发达国家电子垃圾出口的最大目的地之一,饱受"垃圾围城"之苦。从电子垃圾填埋场的选址、污染控制及具体修复措施等入手,针对当前垃圾填埋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景观优先、生态整合的策略;并以南京城郊即将搬迁的某军用机场的转型为契机,尝试提出将电子垃圾的回收处理过程融入全新"景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构想,对城市边缘区的城市化模式提出反思。 相似文献
12.
“Fuel-Cell Urbanism” proposes a new water-energy infrastructural urban plan for Tokyo, leveraging its legacy of visionary infrastructure against the contemporary problematic importation of water and energy from its hinterlands. This project interrogates the recipro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20 and energy within the hydrogen fuel cell, proposing a distributed model of shared clean water and energy generation within the public realm of the city. We propose this new infrastructural landscape, implemented at the scale of the urban design block and repeated throughout the metropolis, in contrast to the twentieth-century hydro-based energy generation practices of city-wide regional energy sourcing and individual zero-energy domestic models. Rather, this new block-scale infrastructure fosters a sense of district-scale collective accountability, wherein energy and water are shared resources for those who work and live together within the space of the everyday. 相似文献
13.
后工业时代,发达国家城市建设呈现基础设施相对过剩的情形,并在废弃基础设施再生方而做了一些成功的尝试.引用的案例涉及高架桥、铁路、码头、水厂、机场等不同形式的基础设施,而风景园林却成为它们再生手段的共同选择.发达国家的诸多实践案例证明:风景园林虽不是废弃基础设施再生的唯一选择,却不失为一条生态、经济且行之有效的再牛之路,并在重新定义基础设施并使其重现活力方面具有重要的先导意义.这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论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以鄂西道路景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鄂西道路景观为例,探讨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针对当前道路交通景观文化底蕴浅显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道路交通景观的内容和特点,在挖掘、提炼地域文化元素基础上,通过道路交通景观的平安文化、速度文化、好客文化的诠释与表达,打造出符合时代需求的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提倡发挥现代道路交通景观文化传播的载体功能,从而提升道路交通的品质和内涵。 相似文献
15.
位于浙江东部的四明山古村落由于其所处的独特地形地貌,具有鲜明的景观特色。本文通过具体村落实例分析,归纳出整个四明山村落群在自然、文化和乡土三方面的核心景观特色,对当代景观营造和建设具有重要的学习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公共艺术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通过分析公共艺术的概念和国内外公共艺术作品的实例,探讨如何在城市景观中体现公共艺术的文化性。 相似文献
18.
城市发展背景下的文化景观规划设计--以喀什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伊斯兰义化决定了喀什古城以艾提杂尔清真寺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外扩展的单中心结构,特殊的地理气候因素决定了喀什古城街巷布局不讲求轴线而是园地就势。伊斯兰教孔拜的需要使喀什传统聚落呈团状聚集,并由若干住宅以某街巷清真寺为中心集聚形成邻里组团,由此喀什市的又化景观以“据点斑块边缘”为基本格局进行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阐述了对于城市景观的广义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实质。分析了目前城市景观发展面临的挑战及深层原因,指出城市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任务在于景观的“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