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高效石油烃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获得更为丰富的石油降解微生物资源,从沈抚污灌区石油污染土壤和实验室高浓度柴油胁迫土壤中筛选出了4株高效石油烃降解菌SF-422、SF-428、SF-433和SYS-1.这4株菌总石油烃(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TPH)生物降解率为67.4%~73.6%.经过16项生理生化特性实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SF-433,SF-428,SF-422和SYS-1分别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木糖氧化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epacia).纯烃降解定性实验表明所筛选出的4株高效降解菌均能够利用正十六烷、苯、菲和环己烷为唯一碳源生长,其中菌株SF-428和SYS-1显示了对芳烃及环烷烃较强的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降解含油废水中石油烃的好氧降解菌株,选用炼油厂石油废水处理站曝气池活性污泥作为菌源,采用平板分离,得到39株菌。利用得到的菌株对含油废水中的CODcr和油进行降解效果试验,并进行混合菌的联合试验,确定出混合菌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和芽孢杆菌(Bacillus sp)为优势菌属。通过单株菌与混合菌降解试验的比较,结果表明全混合菌的降解效果明显优于单株菌,从而说明共代谢作用增强了微生物的降解能力。试验表明,经过驯化后的混合菌,其降解效率稳定。  相似文献   

3.
石油降解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抚顺石油二厂厂区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3 株具有较强石油降解能力的菌株PD51 , PD53 , PD56。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指标对这3 种微生物进行鉴定, 初步确定菌株PD51 和PD53 属于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而菌株PD56 属于节杆菌属(Arthrobater)。菌株在28 ℃培养72 h 后, 发现这3 株菌株(PD51,PD53, PD56)对石油烃的降解率分别为76. 63 %, 76. 47 %, 76. 17 %。而这3 株菌株的混合菌株对石油烃的降解率达到了84. 31%。结果表明, 混合菌株对石油烃的降解能力要优于单一菌株对石油烃的降解能力。实验中同时发现菌株PD56 还具有利用苯酚和菲等芳烃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对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膜璞毕赤酵母(Pichia membranifaciens)及其两株菌的混合菌(HXJ-1)利用制酒废水产生微生物絮凝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XJ-1与单菌株相比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其一,可以直接利用酸性制酒废水产生微生物絮凝剂,不必调节pH;其二,产絮周期大大缩短,由单菌株的48 h缩短至24 h;另外,能利用的制酒废水浓度高、外加氮源少.HXJ-1利用制酒废水产生微生物絮凝剂既降低了絮凝剂的生产成本,同时又降低了制酒废水中有机物浓度,达到了以废治废目的.HXJ-1的最佳絮凝剂产生条件为:废水COD浓度为12000 mg/L,C/N比为20∶1, 相对接种量10% (V/V, 菌体浓度: 108 个/L),初始pH 3.6 (制酒废水自然pH) , 摇床转速为120 r/min.  相似文献   

5.
选取抚顺石油二厂的污水处理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作为菌源 ,以氯苯为降解的底物 ,经过驯化和筛选 ,成功地分离出了 4株对氯苯有较好降解能力的菌株FY0 1、FY0 2、FY0 3、FY0 4。经过对这 4种微生物的鉴定 ,初步鉴定菌株FY0 1和FY0 4属于假单胞杆菌属 (Pseudomonas) ,而FY0 2与FY0 3属于芽孢杆菌属 (Bacillus)。经 48h的培养 ,发现在这 4株菌株中FY0 4对氯苯的降解效果最好 ,达到了 5 2 .4% ,其次是FY0 1达到 47.2 % ,而FY0 2、FY0 3的降解率分别为 44 .8%和 42 .6 %。而 4株菌株的混合菌株对氯苯的降解率达到了 6 7.8%。试验结果表明混合菌株对氯苯的降解能力要优于单一菌株对氯苯的降解能力。实验所得的菌株为降解氯苯等难降解有机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生物降解菌株  相似文献   

6.
采用9项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 DNA技术对从含油废水中筛选的2株菌L2、L3进行鉴定,并对L2、L3菌株降解石油烃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菌株分别为:L2-Ochrobactrum ciceri sp.苍白杆菌和L3-Serratia marcescens sp.粘质沙雷氏菌.2株单菌对石油烃的降解效果非常高效,初始浓度为4 000 mg/L的石油烃,分别加入菌株L2、L3,120 r/min、30℃下振荡培养6 d后,总石油烃降解率分别高达97.37%、98.98%.两种菌在前3 d对石油降解速率较快,随后进入稳定期生长速率平缓直至趋于零.  相似文献   

7.
从炼油厂污水池底泥中富集、驯化、分离、筛选,得到4种优势石油降解菌。采用摇床培养,研究了各优势 菌和混合菌对石油烃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4种菌和混合菌20d可将初始质量浓度为10000mg/L的石油烃 依次降解90.8%、88.9%、57.8%、49.8%、91.2%;培养液中石油烃的半衰期依次为5.5、6、15、19、5d。初 步鉴定4种菌分别属:节细菌(Arthrobactersp.)、芽胞杆菌(Bacillussp.)、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sp.)、不动 杆菌(Acinetobactersp.)。  相似文献   

8.
氯苯降解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取抚顺石油二厂的污水处理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作为菌源,以氯苯为降解的底物,经过驯化和筛选,成功地分离出了4株对氯苯有较好降解能力的菌株FY01、FY02、FY03、FY04。经过对这4种微生物的鉴定,初步鉴定菌株FY01和FY04属于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而FY02与FY03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经48h的培养,发现在这4株菌株中FY04对氯苯的降解效果最好,达到了52.4%,其次是FY01达到47.2%,而FY02、FY03的降解率分别为44.8%和42.6%。而4株菌株的混合菌株结氯苯的降解率达到了67.8%。试验结果表明混合菌株对氯苯的降解能力要优于单一菌株对氯苯的降解能力。实验所得的菌株为降解氯苯等难降解有机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生物降解菌株。  相似文献   

9.
采用气相色谱对一株高效石油烃降解菌株微嗜酸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acidaminiphila)降解石油烃的产物进行分析,其中 80%以上的石油烃被降解,在产物色谱图中,出现了 UCM 峰,因而,进一步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 飞行时间质谱分析了菌株降解石油烃的产物.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够降解大部分 C10-C28 正构烷烃、部分直链烷烃和环烷烃,芳香烃尤其是多环芳烃很难被该菌株降解.由检测到中间产物推断:直链烷烃如十六烷,在微生物作用下,生成中间产物十六烷醇,接着被氧化为十六醛和脂肪酸,脂肪酸被进一步氧化,最终生成 CO2 和 H2O支链烷烃的降解途径和直链烷烃相似?检测到中间产物2-己基-1-十二醇、2-辛基-1-癸醇、2-甲基-1-辛醇等,环烷烃先被氧化为环醇,接着形成环酮,然后被进一步降解,检测到的中间产物有 1-环己醇、环辛烷甲醇、3-甲基环戊醇、环庚烷甲醇等,烷基芳香烃被氧化成羧酸,芳香烃苯环羟被基化,随后进行芳环裂解。  相似文献   

10.
高效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的分离鉴定与脱氮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BTB培养基从实验室驯化成熟的SBR反应器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高效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WYLW-X06.通过对菌株WYLW-X06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测定、Biolog鉴定,以及16S rDNA序列测定,认定菌株WYLW-X06是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对菌株脱氮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脱氮效果良好,氨氮去除率达到97.18%,总氮去除率96.63%,N2O气体总产量1.848 987 mg,N2O-N产量占总氮去除量的0.572%.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 Banach 代数中的行列式理论.给出了具有单位元的迹 Banach 代数具有行列式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对引起加工质量故障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用于加工中心加工质量故障分析的与/或故障树,提出了隐加工质量故障(FMQF)的概念和由·FMQF 找出制造系统故障的决策树方法.本文在模糊理论基础上,提出了隐加工质量故障识别的新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根据控制图的变化进行设备状态估计.基于以上研究,建立了可用于柔性制造系统隐加工质量故障预测和预报的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13.
发展了立方准晶材料的断裂理论 .通过应用Fourier分析和对偶积分方程理论 ,得到了立方准晶材料Ⅲ型裂纹问题的精确解析解 ,并由此确定了位移与应力场 ,应力强度因子和应变能释放率 .结果表明 ,应力强度因子与材料常数无关 ,而应变能释放率依赖于所有的材料常数 .这些为研究此新固体材料的变形和断裂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  相似文献   

14.
对近年来非织造布滤料的研究进展做了简要综述,介绍了内部结构的研究及表征、过滤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过滤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指出进一步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当前高师物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人才需求存在的问题,结合调查情况,提出了高师物理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践教学环节方面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鞋面织物染整是纺织工业中一个特殊分支,公司通过采用先进染色技术和工艺,可以从源头上达到节能和减少废水产生量的效果,废水产生后经过处理达标排放,部分经深度处理后回用。公司经长期实践后已经达到吨织物染整用水125m~3/t_(产品),吨织物排放废水79.2 m~3/t_(产品),水回用率达37.8%,吨产品蒸汽耗量从9t/t_(产品)下降到7 t/t_(产品),均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面向对象的 NBO(node-block-object)超媒体数据模型.该模型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将多媒体信息和链接功能封装于一体,成功地实现了交叉链接和双向链接,大大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并实现了超媒体系统中的前、后向双向查找功能.在链接关系上,还实现了条件约束,从而大大方便了时间相关媒体信息的处理和多种媒体对象相互协作的操作.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一类高度非线性摩擦特性影响下的控制系统的定位控制问题 .针对负载扭矩变化而造成摩擦特性的变化 ,采用PID控制和摩擦补偿控制对阀控液压马达控制系统的定位控制进行实验对比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 ,常规比例控制由于受摩擦的影响产生较大的稳态误差 ,而积分控制的引入可减小稳态误差 ,但却引起系统产生极限环振荡和较长的调节时间 ;简单的定摩擦补偿在恒定的负载扭矩下可以有效地减小稳态误差 ,但是当负载扭矩大范围变化时 ,稳态定位精度将大大降低 ;基于误差和误差变化的动态摩擦补偿 ,在负载扭矩大范围变化的条件下均获得了高精度的定位控制 .  相似文献   

20.
Microbial oceanography is an emerging discipline resulted from the interaction,cross-fertil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life science and ocean science.Microbial oceanography integrates the principles of marine microbiology,microbial ecology and oceanography to study the role of microorganisms in the biogeochemical dynamics of natural marine ecosystems.The application of genomics tools to study marine microbes is resulting in rapid advancements in microbial oceanography that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in glob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