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对山东地区1/3焦煤与气煤进行了煤质分析和配煤炼焦研究,指出这类1/3焦煤的显微结构与气煤相近,在日常生产中,若控制配比,可与气煤互相替代,若配比过高,则配用效果优于气煤。  相似文献   

2.
利用40 kg实验焦炉,对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常用炼焦煤进行低品质煤替代高品质煤的炼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保证3 000 m3级高炉用焦炭质量的前提下,瘦煤替代焦煤的极限比例为14%;瘦煤、气煤替代1/3焦煤的最佳比例分别为15%、8%,可达到优化配煤结构、降低配煤成本和综合利用煤炭资源的目的。替代实验初步说明低品质煤替代高品质煤炼焦,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可进一步在生产焦炉上进行综合优化。  相似文献   

3.
在试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中温沥青替代部分气肥煤、气煤、1/3焦煤炼焦,结果表明,中温沥青的比例控制在3%以内对焦炭质量影响不大,同时配入低灰、低硫、价廉的无烟煤可以有效控制配煤成本。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高挥发分枣庄1/3焦煤与气煤及其他地区1/3焦煤进行的工业分析、镜质组反射率分析、胶质层指数测定,及单种煤成焦显微结构比较表明,高挥发分枣庄1/3焦煤虽然工业牌号属于1/3焦煤,但各矿点煤质存在明显差异,变质程度和活性成分高的A矿煤样仍具有1/3焦煤性质,但变质程度和活性成分低的B矿煤样偏气煤性质,在配煤中应合理配用。  相似文献   

5.
选用柳林焦煤、韩城贫煤或潞安贫煤、滕南1/3焦煤、兖矿气煤、肥矿气肥煤,依据捣固炼焦机理、煤岩配煤技术,进行贫煤代替瘦煤的炼焦配煤试验,总结出"焦煤、贫煤、气肥煤、气煤、1/3焦煤"的配煤方案。工业试验结果表明,所生产出的焦炭完全能够满足大型钢铁公司对焦炭冷态强度(Ad≤12.50%,St,d≤0.75%,Vdaf≤1.5%,M2590%,M106.5%)和热态强度(CRI27%,CSR65%)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通过煤质分析和焦炭性能试验,研究忻州气煤替代峰峰1/3焦煤的可能性及最佳替代比例。试验结果表明,忻州气煤是峰峰1/3焦煤理想的替代煤种,其替代比例应控制在6%以内,此时焦炭热态强度下降不明显,可确保焦炭在高炉内的骨架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7.
选择低灰、低硫的长焰煤进行预处理,按照焦化厂的日常配比代替其中的气煤或瘦煤进行配煤炼焦实验;小焦炉实验表明,配入6%的动力煤可以提高焦炭的强度和块径;对于强黏结性的焦煤,预处理动力煤的配比可达到20%。  相似文献   

8.
依据湘钢炼焦煤特性,结合煤岩反射率分布图,通过降低肥煤用量,增加斗槽瘦煤的配比,用马头焦煤替代部分肥煤和用天安1/3焦煤替代部分肥煤进行降低肥煤配比的优化配煤试验;在40 kg小焦炉炼焦的结果表明,降低4%~5%的肥煤用量,焦炭的热强度可分别提高3.30%,5.40%,6.25%。  相似文献   

9.
堆密度对炼焦煤黏结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种单种煤在不同堆密度下Y值、胶质层体积曲线及X值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堆密度从0.75t/m3增加到1.20t/m3时,气煤、1/3焦煤、肥煤和焦煤的Y值分别增加了2.5mm、5.0mm、6.3mm和5.8mm,而瘦煤无明显增加;1/3焦煤的胶质层体积曲线由"之"型向"山"型转变,使其胶质体性质向肥煤靠近,气煤、肥煤、焦煤和瘦煤的体积曲线无明显变化;增加煤料的堆密度可显著减小各单种煤的X值,且气煤、1/3焦煤、肥煤和焦煤结焦过程中均表现出明显的正膨胀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扩大炼焦煤资源,优化配煤结构,结合烟煤配煤炼焦理论,通过高炉喷吹用烟煤的工业铁桶试验研究,分析了配加烟煤后配合煤的性能变化和所炼焦炭的质量。结果表明:适当增加1/3焦煤、减少气煤配比,烟煤配加质量分数控制在2%~3%,可以有效优化配煤结构,使配合煤的灰分、硫分及挥发分保持在稳定状态,改善焦炭的机械强度、热强度,提高焦炭的块度,同时还可以降低配煤成本,当烟煤配加质量分数为2%时,配煤成本可降低15.60元/t。  相似文献   

11.
焦粉配煤的研究和实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利用焦粉替代部分主焦煤炼焦的湿式球磨配煤技术。生产实践表明,该技术不仅合理地利用了焦粉,节约了主焦煤,同时还可改善焦炭质量,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捣固炼焦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述了捣同炼焦配煤与焦炭质量的关系及捣固强度与配煤的关联性.指出:焦炭质量的基础是配煤质量,不会因煤准备和炼焦工艺等有根本性的改变;捣固炼焦可多用低变质程度,高挥发分气煤类的炼焦煤生产出一定质量的焦炭;捣同炼焦配煤适当增加黏结性配煤比例可提高焦炭质量,但用接近顶装焦炉的配煤进行捣固炼焦将丧失其优势并引发问题.捣固焦炉的...  相似文献   

13.
李德瑾 《燃料与化工》2011,42(4):20-22,28
叙述了国内10种炼焦煤及6种澳洲煤的特性,在单种煤研究分析基础上进行配煤试验、澳洲煤替代国内煤的试验及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澳洲PDC煤替代国内25%Jiexu焦煤,焦炭反应后强度改善13个百分点,冷态抗碎强度改善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任学延 《煤化工》2012,40(1):31-33
通过4 kg实验焦炉,分析了长焰煤配入粒度、配入比例及配煤结构对焦炭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焰煤配入粒度以小于3.0 mm为宜,配入比例可达3%,在常规生产配煤结构中,可适当增加肥煤比例,从而减少长焰煤配入时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焦化副产品价值与副产品热值间存在线性关系,可以通过建立炼焦煤性质与副产品热值的关系推测出每种炼焦煤的副产品价值和炼焦煤的净价格(煤炭价格—副产品价格)。这种炼焦煤副产品价值预测方法在实际优化配煤成本时可以综合考虑炼焦煤的价值,有助于选择净价格更低的炼焦煤。  相似文献   

16.
废塑料配煤炼焦实验研究Ⅰ-产物分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kg实验焦炉考察了废塑料配煤炼焦以及废塑料的添加比例对共焦化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废塑料的添加可以改变共焦化产物的分布。如果废塑料的配比从1%增加到5%,焦炭和水的产率逐渐降低,焦炉煤气和焦油的产率逐渐升高。废塑料代替1/3焦煤配煤炼焦后表现出较特殊的规律,从产物分布上考虑,若用废塑料代替弱粘煤,废塑料的配比可以增加。  相似文献   

17.
采用国内有代表性的焦炉进行配煤炼焦试验,探讨不同炼焦方式对焦炭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捣固、配型煤、配沥青炼焦均能改善焦炭质量。当入炉煤的挥发分较高、黏结性偏低时,焦炭质量改善的效果较为显著;采用捣固炼焦比配型煤、配沥青炼焦更能有效地改善焦炭的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我国无烟煤、贫煤、不黏煤和长焰煤等非炼焦煤的性质及在炼焦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利用非炼焦煤代替部分焦煤炼焦,成本优势十分明显,既可缓解焦煤资源不足的压力,还能优化我国煤炭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19.
Coal blending theory for dry coal charging proces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eiji Nomura  Takashi Arima  Kenji Kato 《Fuel》2004,83(13):1771-1776
Nippon Steel has successfully developed dry coal charging processes such as CMC and DAPS for cokemaking. In this report, the fundamental aspects of the coal blending theory for dry coal charging processes are investigated. The investigation has made it clear that even in cases of high coal bulk density due to dry coal charging processes, it is possible to control coking pressure by adjusting the blending ratio of a slightly caking and low rank coal; and it is also possible to produce high quality coke by adjusting the total dilatation of the blended coal at a suitable lev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