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探讨转炉托圈裂纹产生的原因,建立了托圈及其联接装置与炉体等整体模型。因难以测量托圈内腹板和内部温度,采用流固耦合的方法仿真冷却水和托圈之间的流动传热。在考虑炉体辐射和接触热传导的情况下,仿真得到托圈及其联接装置温度场分布。在温度场仿真的基础上,利用间接耦合法计算出托圈及其联接装置的热应力,计算结果表明托圈在热应力作用下有一定的安全裕度。  相似文献   

2.
转炉托圈机械应力和热应力的有限元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有限单元法对180t转炉托圈进行了机械应力和热应力计算,并分析了应力分布和变化规律,为转炉托圈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3.
0 概述 唐钢一炼钢厂120 t转炉托圈内径为6 870 mm,上盖板板厚120 mm,宽700mm,材质为16Mn,在使用过程中,出钢口处托圈上盖板原有焊缝开裂,并发现焊缝附近母材有4处开裂.其中原有焊缝已通长裂透,有水渗出,其余裂纹未裂透,且长短不一,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4.
利用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编制程序,将实测温度场施加到有限元模型上,并对转炉托圈的热应力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了托圈各部分热应力的精确分布,研究结果可为转炉托圈的结构设计和使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转炉托圈体积大、重量达168 t、加工制造与运输困难的问题,采用托圈分四瓣分别加工进而组装焊接的新制造工艺。对加工后转炉托圈进行检测,耳轴的同轴度与直径偏差符合工艺要求,超声波探伤结果表明焊缝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6.
以攀钢120吨转炉顶吹托圈为例,介绍大型转炉剖分托圈机械加工中的难点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某钢厂一炼钢转炉设备为国内最大型转炉之一,于20世纪80年代由日本新日铁引进,经过近30年的使用,转炉各部件已相继进入了老化阶段。转炉托圈为转炉设备中的关键设备,托圈是否完好直接影响转炉的使用安全。由于转炉托圈的多年使用,托圈材料在交变应力下,在托圈的应力集中位置出现了开裂的  相似文献   

8.
转炉托圈的堆焊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钢厂80t转炉炉体因事故漏钢造成炉壳烧穿,熔融钢水冲刷了起支撑炉体作用的托圈.托圈内侧板厚为80mm的钢板被冲刷得厚薄不一,最薄处仅约20mm,冲薄范围达1000mm×1260mm.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转炉托圈的焊接工艺,结合拉伸试验、冲击试验、断口和金相组织分析,进行了焊接工艺的评定。结果表明,试样焊接接头的组织及综合力学性能均优于母材,焊接工艺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10.
商胜海  李辉 《焊接》1997,(1):19-21
针对转炉托圈焊接时产生层状撕裂问题,从产品结构、焊接工艺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撕裂原因,并制定了相应的工艺措施,避免了层状撕裂产生。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鞍钢150t转炉为例,应用3D软件确定最佳耳轴位置,计算转炉倾动力矩。该方法具有准确、形象、简便、实用性很强等特点,为转炉设备设计提供了一条简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梁启华  宋满堂  王海峰 《连铸》2014,33(1):45-48
介绍了本钢特钢采用235mm×265mm连铸坯生产的40Cr、40CrMn等钢种,生产(100~130)mm过程出现批量纵裂纹缺陷;研究了钢材、连铸坯裂纹形成机制,明确了钢材纵裂纹是由于连铸过程二冷水冷却不均匀,连铸坯产生皮下裂纹,加热后皮下裂纹扩展到表面所致;得出了通过改善水质,防止喷嘴堵塞,加强连铸坯缓冷,降低加热炉预热段温度等技术措施,可有效控制铸坯裂纹,解决了钢材纵裂纹缺陷。  相似文献   

13.
赵烁  马良  闫涛  马光民 《连铸》2017,36(2):43-47
针对永洋特钢集团公司40Cr轧材边部裂纹的成因和影响因素进行系统调查研究,通过一系列取样、检验和分析发现,某纵裂纹内含有与钢渣反应产物、结晶器保护渣类似的残存物,结合160 mm×225 mm 铸坯热轧工艺过程,最终得出该钢种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脆性夹杂物较多、铸坯表面粘渣或有细小裂纹,以及加热过程脱碳严重、轧制变形制度不合理。  相似文献   

14.
文鹏  何宇明  徐书强 《连铸》2013,32(2):19-22
介绍了重钢炼钢厂板坯表面纵裂产生的原因,通过大量生产实践对比分析,总结出影响纵裂的主要因素。通过采取一定措施,使连铸坯纵裂缺陷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新钢一炼钢4号板坯连铸机的铸坯表面裂纹、角部裂纹、中间裂纹、中心偏析等质量缺陷的产生原因,通过对二次冷却系统改造、采用了CISDI三维模型进行二冷动态控制和CISDI动态轻压下技术等措施,有效的提高了板坯表面质量和内部质量,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J55套管钢铸坯角部横裂纹成因与防止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钢板坯铸机生产的 J55套管钢铸坯角部横裂纹成因与防止措施进行了探讨,并简述了相关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7.
炼钢托圈的组对及焊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静 《焊接》2007,(1):50-52
介绍了酒钢炼钢厂50 t转炉托圈的组对及焊接,采取新颖的组对方法,使同轴度误差在控制范围内;采取合适的焊缝布置及探伤方法,确保转炉托圈组对后达到了使用标准,延长了其使用寿命.重点介绍了为防止焊接残余变形而采用的预热方法及参数、坡口形状及尺寸、焊接顺序及焊接工艺参数、层间温度和焊后热处理工艺及方法.  相似文献   

18.
鲁欣武 《物理测试》2006,24(4):38-41
杭州钢铁集团公司生产的ML35(B)冷镦钢盘条,在镦制内六角螺栓时发生了开裂现象。对导致开裂的各种原因进行了试验分析,最终确认导致ML35(B)盘条镦制内六角螺栓开裂的原因在于盘条内部的偏析线,而产生偏析线的原因在于连铸坯的角部裂纹。在采取提高连铸坯质量的措施后,此类缺陷可以有效消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