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柑桔是我省四大果树之一,原产南方热带,严热带地区,喜欢温暖潮湿气候,土壤有机丰富,透气性良好,水分周年供应及时且均匀,积水又不太多的环境。但广东省年降雨量在时空上分配不均匀,严重影响柑桔生长,本文通过对暗柳橙的各个物候期生长特点及其对水分要求的观察分析,总结出柑桔果园每年主要要进行的四次灌水:催芽水,催梢水,保果水及采前水。使柑桔果园能进行科学灌溉,获得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福建省各种经济作物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山区大种柑桔树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一条路子。我省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1000~2200毫米,适宜柑桔树生长。但由于雨量月分布不均,对柑桔树的生长不利。如夏旱的7~8月份,正值柑桔生理落果期,若柑桔树缺水,必然导至大量落果而减产,这时只有补水降温,减少根系死亡,才能防止柑桔的异常落果;秋旱的9~11月份,又是柑桔果实膨大期,缺水影响柑桔的产量和质量。实践证明,在干旱时给柑桔树补充所必需的水分,不仅可以增加柑桔产量,而且可以提高柑桔果实的质量。我省境内大部分是山地,丘陵地。柑桔树多种植在山坡上,难于实现地面灌溉,只能靠天下雨,所以柑桔的产量一直很低,质量也不好。几年来,我们在一些柑桔园里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柑桔种植面积约50多万亩,大部分种植在山区,丘陵坡地,由于地形较复杂,难以进行地面灌溉,主要靠天下雨或大旱时靠人工挑水浇灌。我省雨量充沛,年均降雨1100~2000毫米,但由于年内降雨分布不均,每年9月以后一般降雨较少(主要是台风雨),而在这段时间里恰是柑桔长果最快、需水量最多的时候。若缺水,就会造成柑桔果小、质差、产量低、甚至落叶落果。发展喷灌,就可在这一段时间里给柑桔树补充所需的水分,促进柑桔生长,增加产量,提高果  相似文献   

4.
现代科学认为“水——土壤——植物——大气”是一个宏观综合体,即在生态系统中进行能量、热量的转换。而水分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是充分利用水资源提高作物产量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水稻生产中,不适当的灌溉方法及不利的水环境(如渍害稻田),会使水稻得不到适宜的生长生态环境,引起生态环境失调,造成水稻减产。因此,这就涉及到水与水稻生态环境关系的问题,即水稻的环境水利问题。本文试通过叙述水与水稻生态环境的主要关系问题,进一步讨论利用供水与排水方式,不仅要满足水稻生长各阶段对水分的要  相似文献   

5.
低温融雪水是高寒区重要的灌溉水源,青稞是一种很重要的高原谷类作物。为明确高寒区融雪水灌溉春青稞根层水分运移,进一步阐明低温融雪水灌溉对春青稞根系生长影响。通过低温水灌溉对照试验定量分析了灌水温度降低对地温及青稞生长变化,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示踪方法,对比分析了关键生育期灌水前后作物根区水分来源变化,明晰低温融雪水灌溉春青稞根层水分稳定氢氧同位素分布特征。通过关键生育期水分贡献率的研究得到了低温水灌溉春青稞用水策略。在低温融雪水灌溉条件下,青稞根系对灌溉水利用效果随温度降低而降低。随灌水温度的上升,青稞主要吸水根深对应的土层土壤水分贡献比例增加。随灌水温度梯度的上升,主要吸水根深对应的土层水分贡献比例越大,建议尽量在18时(相当于WT3处理)进行融雪水灌溉,从灌水时间角度避免低温水灌溉产生的寒害影响。  相似文献   

6.
水稻节水灌溉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试验观测成果,分析了水稻株高、分蘖力、叶面积以及根系生长等生理生态性状受水分胁迫作用而发生变化的内在生理变化机理,研究、探讨了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在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作用下,水稻各生育阶段的水分敏感指数产生差异的生理变化机理。  相似文献   

7.
水、肥、气、热、光是农作物的五大生活因素,它们相互间不可代替,缺一不可,同等重要。水是其中的活跃因素。在土壤中,以水调气,以水调肥,以水调温,促进土壤熟化,改善土壤结构,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达到农业高产稳产的目的。因此,农田水分状况与农作物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农田水分存在形式有地面水、土壤水和地下水三种。这三种水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作物根系从土壤中吸取的是土壤水;只有将地面水和地下水转化为土壤水,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土壤孔隙中有空气和水分存在,水气比例失调,就会造成作物生长环境和土壤物理性状变坏,不利于作物生长。各种农田水利工程措施,灌溉或排水降渍,归根结蒂都是为了调节农田水分状况,促使土壤中的水、肥、气、热状况处于协调状态,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8.
均匀湿颗粒材料边界滞回持水曲线的物理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饱和土持水特性的滞回机理是土力学界的热点问题之一。将非饱和土看作“湿颗粒材料”并以“颗粒—系统”为视角更易认识其持水特性的滞回机理。以均匀湿颗粒材料为研究对象,用轴对称圆锥形孔隙内水分的充填和排出过程来模拟边界增、减湿过程,提出一种物理模型以描述其滞回特性的物理内涵,并利用已有文献中3种砂土和2种含黏砂土的持水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在表征均匀湿颗粒材料边界滞回持水曲线时的有效性。该模型的优点在于不仅对同种均匀湿颗粒材料滞回的边界减、增湿持水曲线可采用同一组具有物理意义的参数模拟,而且可反映孔隙水内封闭气泡对持水曲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土壤中的"水、肥、气、热"四性是作物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其中水居首位。如果土壤的水分适量,四性处于协调的生态环境中,作物才能正常生长、成熟。反之水分超量或不足,则四性失调。以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水调热,水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涝渍灾害就是由于土壤中水分过多,影响了作物的正常生长,造成了作物减产。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有较大的农田灌溉用水量,面对日益短缺的水资源,大力发展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技术势在必行。灌溉的主要目的是对农作物的水分进行及时补充,从而使农作物能够正常生长,达到高产稳产。通常来看,不均匀的降水无法满足自然条件下农作物对水分的要求,所以,在天然降雨不足的情况下要及时进行农田灌溉。文章围绕农业水利工程灌溉模式,重点分析了农业节水灌溉的现状及节水措施,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小麦、玉米控制灌溉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 6~ 1998年 ,在山东省的 3个灌溉试验站 ,对冬小麦、秋玉米进行了控制灌溉试验 ,对农作物的多个生育阶段 ,按高产的要求 ,分别给予适时、适量的灌溉水 ,来控制作物不同生长期的根层土壤含水量 ,从而控制作物不同生长期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培植农作物的“丰产群体结构”和与之相适应的“高产理想株型” ,适当降低无效的蒸腾量 ,使农作物能在高产的基础上再增产 .该项控制灌溉技术获得了明显的节水、增产效果 ,灌溉水的生产效率超过了 10kg/m3,产量超过了 8t/hm2 .  相似文献   

12.
高塬沟壑区苹果园集雨节灌研究成果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怀有  赵安成 《人民黄河》2005,27(6):48-50,64
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实现滴灌水在时间、空间、灌水量、灌水方式等方面的优化配置,开展了苹果园集雨节灌研究。结果表明:在雨水集流场防渗新材料应用方面,甲基硅酸钠和硅烷偶联剂的集流效率较高,适宜于雨水集流面的处理;覆草、覆膜、清耕3种处理方式下苹果园从萌芽到落叶耗水量为433.5~478.5mm,各物候期的耗水量差异很大;滴灌湿润土体与果树根系分布达到耦合状态,可以大大提高灌水的利用效率,滴灌时毛管应放置到树冠冠径的1/3~2/3的地面中间;在半固定式滴灌、固定式滴灌、渗灌、滴渗灌、涌泉灌5种果园微灌方式中,半固定式滴灌为果园微灌的较好形式;在高塬沟壑区旱作果园采用集雨肥水穴灌,可以有效贮存天然降雨,提高土壤含水量。  相似文献   

13.
农业节水首先要合理调控利用当地水资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生 《中国水利》2000,(1):41-42
我国灌区妈水的利用率低,水浪费严重,这是农业节水主要潜力之所在。灌区应以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为基础,引地表水作补充,采取井渠结合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的灌溉方式,合理调控利用当地水资源。在靠井灌溉没有渠灌水源的地区,要拦蓄降雨径流及汛后河水回补地下源。在有条件开发地下水的河水灌区,要井渠并用,优化调度水资源。在灌溉管理上,要按农业用水量控制灌溉水量。建议按流域和灌区工发利用和管理水资源,在河水灌区积极  相似文献   

14.
辽河干流灌溉期水质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2004年灌溉期辽河水平衡测试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水质综合变化情况的分析与水质模拟,得出灌溉期水质变化的规律,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灌溉期水库供水时,河流水质有其特殊的变化规律:供水初期水质恶化,然后水质逐渐好转并趋于稳定。对以后农业灌溉期水库供水安全保障措施实施以及“先冲污后供水”的水库供水运行调度方案制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下游灌区引黄灌溉需水预测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建立了黄河下游灌区引黄灌溉需水量中期预测方法。分析了引黄灌溉需水预测基本原理,阐述了作物需水量、有效降水量、斗渠以下灌溉水利用系数、引黄灌溉需水量分离等引黄灌溉需水预测的关键参数和方法。作物需水量可采用修订的Valiantzas方程进行预测;有效降水量预测可采用美国垦务局推荐方法;斗渠以下灌溉水利用系数可采用该系数与末级渠道灌溉控制单元至支渠分水口的距离、渠道衬砌率等的线性方程估算;引黄灌溉需水量的分离可采用高精度遥感技术确定引黄灌溉面积,并通过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从灌区供水水源中分离出引黄供水需求量。上述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可以为黄河下游农业用水需求预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与灌溉需水预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是一个灌溉大国,21世纪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水资源的不足.原有的研究常将粮食安全保障与灌溉需水之间的内在关系割裂开来.利用开发的CAPSIM-PODIUM模型为工具,以全国九大流域片为研究尺度,对2020年我国粮食需求、供给和灌溉需水进行了多方案预测分析.研究表明,2020年我国粮食(贸易粮,不包括大豆和红薯,后同)需求比2000年提高25%,但增加的粮食需求不会动摇我国粮食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7.
水城观音岩水库工程建设任务主要以工业供水、灌溉及人畜饮水为主,兼顾发电,属于Ⅲ等中型多年调节水库。供水区需水预测结果表明,P=97%工业需水量为1 902.6×104m3,P=80%农业灌溉多年平均需水量为553.3×104m3,P=95%人畜需水量为153.4×104m3,总需水量为2 609.3×104m3。观音岩水库其经济指标较为优越,具有良好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的灌溉技术以及节水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实施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水资源合理配置、节约使用在灌溉用水管理上的具体体现,也是分配灌溉用水使用权的基本依据。因此,仔细的分析灌溉用水需求,发展节水灌溉技术,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进行逐步深入的探讨是有必要的。文章针对灌溉用水需求进行分析,并对灌溉技术的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和灌溉方式对稻田需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改变了水稻的耗水过程和灌溉需水。基于高邮灌区历史气象资料(1955—2013年),利用稻田水量平衡和MK检验方法,分析了不同灌溉模式下稻田耗水与灌溉需水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高邮灌区水稻全生育期积温随时间序列显著增加,而降雨量略有减少,但趋势不明显;不同灌溉模式下水稻需水量ETc和渗漏量均随时间序列缓慢增加;节水灌溉模式能有效降低稻田耗水量;节水灌溉稻田灌溉需水量随时间序列缓慢降低,而常规灌溉稻田呈增加趋势,但趋势均不明显;节水灌溉模式能够有效降低稻田灌溉需水量,提高降雨利用率。因此,节水灌溉能够有效缓解气候变化给水稻种植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变化环境下灌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下辽河平原的台安地区,水田灌溉用水量,约占农业灌溉用水总量的80%左右。在灌溉用水量中,只有水稻的叶面蒸腾量才是灌溉的有效水量,只有这部分水量被水稻所吸收,其余水量都是损失量。因此水稻叶面蒸腾量的确定对水稻的节水灌溉、对实现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节水灌溉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都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