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95%的乙醇为溶剂对棉仁低温压榨饼进行浸出,同时浸出饼中油脂和脱除所含游离棉酚.探讨了原料粒度、原料水分、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和固液比等因素对粕中残油率和游离棉酚含量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浸出工艺条件为:原料粒度7.5 mm,原料水分小于9%,浸出温度78 ℃,浸出次数12次(每次15 min),固液比1∶ 3.在此条件下,浸出棉粕中残油率为0.91%,游离棉酚含量为0.012 9%,粗蛋白含量为51.81%(N×6.25,干基).  相似文献   

2.
以棉仁低温压榨饼为原料,采用己烷浸出脱脂,然后用甲醇浸出脱除棉酚,制备棉籽蛋白粉.以粕中残油率、游离棉酚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己烷脱脂最佳浸出工艺条件为:浸出温度55 ℃,原料粒度0.75 cm,水分9%以下,料液比1∶1.2,浸出次数8次(每次15 min);甲醇脱酚最佳浸出工艺条件为:浸出温度60 ℃,粒度0.75 cm,料液比1∶1.3,浸出次数6次(每次15 min).在最佳脱脂脱酚工艺条件下,制得棉籽蛋白粉,其残油率为0.52%,游离棉酚含量为250 mg/kg,粗蛋白含量达到52.10%(N×6.25,干基).  相似文献   

3.
溶剂法浸出棉籽油和脱除棉酚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综述了采用单一溶剂或混合溶剂浸出棉仁生坯(或饼),提取棉籽油并脱除棉籽粕中棉酚的工艺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4.
杨锐 《中国油脂》2007,32(5):24-26
棉仁蛋白是一种潜在的重要食品资源,由于棉酚的存在一直未被人类充分利用。通过甲醇脱酚、4#溶剂脱脂、低温连续脱溶的棉籽粕生产工艺和碱溶酸沉的蛋白生产工艺,于2001年首次实现了工业化利用有腺体棉籽粕生产食用棉仁分离蛋白的实践,获得了高安全性的棉仁分离蛋白。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棉籽粕中游离棉酚(FG)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结果表明,HPLC测定FG的最佳色谱条件为:流动相V(甲醇+0.2%磷酸)∶V(V(乙腈)∶V(水)=1∶3)=85∶15(分别使用2个进样器),柱压16.2 MPa,柱温25℃,流速1.0 m L/min,进样量20μL,Waters XTerraMS C18不锈钢色谱柱(250 mm×4.6 mm,5μm),UV检测波长235.5 nm。在最佳条件下,能更好地检测棉籽粕中的游离棉酚,棉酚标准溶液的质量浓度与其峰面积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99 9,在0.15~5μg/m L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在95.67%~98.9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28%~2.03%之间。  相似文献   

6.
异己烷和醇的混合物对棉籽浸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棉籽中萃取出棉酚和油,利用由异乙烷和5%-25%的醇组成的溶剂体系进行出实验,所使用的醇可以是乙醇或异丙醇,实验表明,此溶剂体系能除去游离的及总的棉酚,有效地萃取出油脂,所生产的棉籽粕氨基酸含量与工业正己烷浸出生产的棉籽粕氨基酸含量相, 在工业上采用的棉籽浸出和棉籽油精炼工艺只需稍加改变,就可使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棉籽油和棉粕,并实现副产物棉酚的精制,采用有机溶剂浸出技术研究棉仁中游离棉酚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70%丙酮提取游离棉酚的最优工艺条件。试验表明,对游离棉酚提取率影响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确定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50 min,料液比1∶15,提取次数3次,搅拌速率850 r/min;在最优工艺条件下,游离棉酚提取率为89.58%,棉粕中游离棉酚含量仅为400 mg/kg。分别对棉酚标准样品和棉仁中提取的棉酚提取液进行40℃加热处理,结果表明加热会导致游离棉酚转化为其他物质,从0 h加热到8 h时,棉酚提取液中的游离棉酚含量从68.19μg/mL降至25.27μg/mL,损耗率达到62.94%。  相似文献   

8.
以整棉仁为原料,利用油脂浸出工艺,进行破碎、软化、轧坯和萃取得到高蛋白的棉粕。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整棉仁16目筛透过率、软化时间、正己烷萃取次数和正己烷萃取料液比对棉粕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整棉仁破碎至16目筛透过率10%~20%,在90℃条件下软化60 min,进行溶剂的多次萃取,可得到粗蛋白含量为60%~62%的棉粕。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棉籽仁中棉酚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栾姝  孟磊  孙莲  姚军 《食品科学》2010,31(4):198-200
目的:建立棉籽仁中棉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ODS-C18 色谱柱(4.6mm × 200mm,5μm),柱温25℃,流动相为甲醇- 体积分数1% 磷酸溶液(85:15,V/V),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5nm。结果:棉酚质量浓度在1.9~34.9μg/m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棉酚的加标回收率为97.8%~100.3%,RSD值为0.4%~1.2%。结论:此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准确,样品处理简便易行,适于测定棉籽仁中棉酚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利用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棉籽粕,研究其对棉籽粕中游离棉酚降解率的影响,并对发酵前后棉籽粕的营养指标如活菌数、酸溶蛋白、pH和游离棉酚含量等进行比较。筛选出了可高效降解游离棉酚的酵母菌BLCC4-0327,可改善发酵风味的乳酸菌BLCC2-0092。并对筛选出的酵母菌和乳酸菌复配发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复配发酵组为BLCC4-0327+BLCC2-0092(1:1),30℃厌氧发酵。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最优复配发酵组各发酵阶段的发酵棉籽粕的pH均显著降低(P0. 05),发酵24 h时pH降至5. 73;酸溶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 0.05),发酵24 h时酸溶蛋白质量分数达到14.61%,发酵48 h时酸溶蛋白质量分数达到17.61%;游离棉酚含量显著降低(P0. 05),发酵24 h时游离棉酚降解率达到70. 99%,发酵48 h时游离棉酚降解率达到73. 44%。由此可知,酵母菌BLCC4-0327与乳酸菌BLCC2-0092复配发酵可有效降低发酵棉籽粕中的游离棉酚含量并改善其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1.
李书华  陈封政 《食品科技》2007,32(2):111-113
泡菜是亚洲人们喜爱的食品,具有多种保健功能。据韩国研究者报道,低温发酵对泡菜的营养成分保存得更好。测定了低温泡姜的VC、总糖和乳酸菌数,作为营养指标;测定了亚硝酸盐含量,作为其卫生指标。用紫外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生姜中的营养成分VC、总糖和有害成分亚硝酸盐的含量;稀释平板法测定乳酸菌数;中和法和酸度计测定其可滴定酸度和pH。低温泡姜的VC为鲜仔姜中VC含量的67.45%,中温发酵VC为鲜仔姜中VC含量的59.13%。低温发酵的可溶性总糖含量高于中温发酵的。两种温度下乳酸菌数均较高,达109cfu/mL。但低温发酵亚硝酸盐生成量非常高,且亚硝酸盐的降解速率非常缓慢。  相似文献   

12.
白肋烟调制期间主要化学成分变化趋势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白助烟调制期间主要化学成分烟碱、总氮、蛋白质、还原糖、钾、镁、钙含量的变化趋势。晾制开始阶段是烟碱相对含量增加较多的时期,结束前有所闰少。晾制期间,总氮和蛋白质相对含量总的趋势是持续下降。氮碱比变为不适宜时期是调制前期,应在这一时期采取措施调节其比值。还原糖含量的变化趋势是变黄期和干盘期迅速减少。晾制期间钾含量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3.
优质香料烟品种杰尼克是1996年从土耳其引进的,在湖北省十堰市经过4年的试验示范,于1999年2月通过了由中国烟草总公司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认为杰尼克适应十堰地区的生态条件,具有典型的优质沙姆逊类型香料烟的特征特性,有生产国际水平优质沙姆逊型香料烟的潜力;杰尼克品种引种试验成果在国内同类研究中达领先水平,适宜在湖北十堰地区及条件类似的香料烟产区推广应用。1 杰尼克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1.1 植物学特征及农艺性状1.1.1 成苗期性状 苗高11.0 cm,茎围1.0 cm,叶数7片,苗色浅绿至绿,长势中等,主根长3.8 cm,侧根…  相似文献   

14.
做青过程中温度对大红袍茶主要滋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究做青过程中温度对大红袍茶主要滋味成分的影响.方法 以武夷山大红袍三四叶为原料,采用武夷岩茶制作工艺,做青时设置20、24、28℃3个温度,探索温度对做青过程中大红袍茶主要滋味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 温度对做青过程中武夷山大红袍的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变化影响较大,至做青结束时,20℃下做青的大红袍茶中水浸出物和茶...  相似文献   

15.
波纹巴非蛤分别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有水保活,探讨其存活率以及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5℃为波纹巴非蛤低温保活的最佳温度,第3天存活率可达92.0%,在不同温度下保活过程中,波纹巴非蛤的粗蛋白、粗脂肪和糖原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水分、乳酸呈上升趋势.波纹巴非蛤在15℃条件下保活5 d后,粗蛋白、粗脂肪和糖原含量分别下降了10.5%、20.0%和31.0%,而乳酸含量上升了50.1%.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两级双液相萃取棉籽联产生物柴油和无毒棉粕。与一步双液相萃取法处理棉籽技术相比,该法在保持甲醇总量不变的基础上,将双液相萃取分为两级进行,二级萃取用的甲醇在完成了萃取功能以后再作为酯交换反应原料使用,不再需要重新加入新鲜的甲醇进行反应,减少了甲醇用量和溶剂再生的负荷。得出酯交换反应的最佳条件为:一级萃取甲醇用量为甲醇总量的60%,催化剂用量为棉籽油质量的1.1%,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20 min。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生物柴油产物中脂肪酸甲酯含量可达98.8%;萃取棉粕中游离棉酚含量为0.013%,符合美国国家棉籽产品协会的贸易标准,可用作动物饲料等。  相似文献   

17.
油茶籽油精炼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碱炼、脱色、脱臭、冬化4道加工工序对油茶籽油中的α-生育酚、甾醇、角鲨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道加工工序中,脱臭对油茶籽油中α-生育酚、甾醇、角鲨烯的含量影响最大.分别损失了52.1%、34.5%、55.4%,而相应脱臭馏出物中3种活性物质含量最高,分别为750.90、2 463.58、8 887.47 mg/kg;脱色对油茶籽油中α-生育酚、甾醇、角鲨烯的含量影响次之,分别损失了11.5%、9.5%、8.5%.脱色和脱臭是影响油茶籽油中活性物质含量的重要环节,碱炼和冬化对油茶籽油脂肪酸组成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绿珍珠牌特级初榨橄榄油、鲁花压榨葵花籽油、金龙鱼食用调和油和鲁花5S一级压榨花生油等四种具有代表性的食用油为研究对象,将其用恒温磁力搅拌器分别加热到100℃、120℃、150℃和180℃并保持1小时,冷至室温后在4000~400cm~(-1)范围内进行红外扫描。结果表明:常温时四种食用油主要成分差别不大;加热后四种食用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都降低,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均增加,甘油三酯、碳骨架等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金龙鱼食用调和油,加热至120℃时其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开始降低,继续加热至180℃时含量剧烈下降至不足常温的四分之一,而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则迅速上升。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建议人们烹饪时,尽量不要长时间高温加热食用油。  相似文献   

19.
摘 要:目的 探究保健食品贮藏过程中主要功能成分与免疫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 以5种功能成分不同、声称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市售保健食品为研究对象,分别置于室温和4℃条件下贮藏12个月,探究其贮藏过程中主要功能成分含量的变化,包括辅酶Q10、维生素C、蛋白质、粗多糖、三萜和番茄红素;并从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增殖活性、吞噬率、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e, NO)分泌量、免疫因子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 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释放量等方面,评价5种保健食品贮藏过程中免疫活性的变化。结果 贮藏期间,5种保健食品主要功能成分的稳定性各不相同,番茄红素、辅酶Q10、维生素C、三萜、蛋白质和粗多糖的衰减率在室温条件下分别为37.70%、27.13%、14.14%、5.20%、1.32%和1.10%;4℃条件下分别为17.80%、20.16%、7.67%、2.95%、1.10%和0.70%。贮藏后期,室温对番茄红素、辅酶Q10、维生素C、三萜含量出现显著影响。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保健食品激活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NO和免疫因子释放的能力逐渐下降。结论 保健食品贮藏过程中免疫活性的衰减速率与其主要功能成分的稳定性有关。综合比较,蛋白粉颗粒和灵芝枸杞葡萄籽胶囊的稳定性相对较强。保健食品一般生产后6~9个月内室温与4℃贮藏下功能成分和免疫活性差异均不显著,超过9个月的贮藏期,保健食品需低温贮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