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从小身体就很差.伤风感冒是经常的事。因为家境不好.母亲拿不出钱送我去医院治病。每到这时,母亲就会说:“看来还得用老法子。”我知道.母亲所谓的老法子.就是给我做上几碗面片汤。吃上几碗母亲做的面片汤.发过了汗.病就会好一大半。  相似文献   

2.
我今年76岁。过去.不知道什么是健康也不懂什么是养生,每天就是粗茶淡饭.五谷杂粮求温饱,身体也挺好。后来条件好了,就喜欢吃大米白面,鱼肉蛋也是想吃就吃.把玉米等粗粮几乎都忘掉了。身体逐渐“肥胖”还以为是“发福”了。由于不懂卫生保健知识.吃了不少苦头。1985年就患上了冠心病.1990年8月患了脑血栓、11月又突发脑出血,经医院抢救“死里逃生”.落下个“半身不遂”的后遗症;1993年6月又将左腿摔成骨折。  相似文献   

3.
讲“吃”,中国是世界的No.1。我们的饮食史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说是翻天覆地,也可以说是改天换地。生活条件好了,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人们,自然地就要讲究吃好。何谓吃好?一些人开始吃大鱼大肉,有的还加上了口服液.一味地进行大补。这些人认为,食品的价格越高营养就越丰富,富裕了就要选购高价食品来补身体,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相似文献   

4.
《饮食科学》2008,(12):65-65
糖尿病患者都知道“管住嘴,迈开腿”是控糖的关键。可是这“管住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挺难的。吃多了会加重病情.可是吃少了又饿得难受。以下两款药膳既能饱腹,又可以平稳降糖。  相似文献   

5.
煮蛋的学问     
新月 《美食》2007,(5):55-55
听人自谦不擅厨艺说:“我什么都不会。就会炒蛋。”其实.要炒好一盘鸡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在朋友家吃过炒得特别金黄滑嫩的鸡蛋.掌厨的是她七十多岁的母亲,经老太太指点方知。炒蛋时需多放油,火不宜太旺,打蛋时打进少许的太白粉水.最后这一点正是使炒蛋又滑又嫩的关键所在。这跟西式炒蛋有异曲同工之妙,做西式炒蛋要加牛奶,能加鲜奶油的话更妙,如此炒出来的蛋肯定香滑腴嫩,只是热量高了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不知不觉.又个新春来临了.一位老食客问我,今年家宴吃什么,还是提前列个菜单吧!我说,早知道你会问,就准备了一些.今天我先做一遍你先尝尝,不满意再更改。谁知看着他很满意,还在厨房看了我的操作.说:“好节日真让你在家露了一手”。这时.触动了我的创作灵感,于是成文给我喜欢的《烹调知识》,供更多的读者参考。祝您新春愉快,狗年心想事成。  相似文献   

7.
小时候家境不好,一日三餐吃的全是粗粮只有在过年过节时,才能享受到大米白面尽管如此、我却能够“茁壮成长”,井且很少患病倒是如今条件优越了一这病那症的都冒了出来医生说这叫“营养单纯症”、应适当地吃些粗粮于是我选择吃煎饼,玉米面的,高粱米面的、小米面的,稗子面的……但后来不吃了一疑心煎饼不是用好粮食做的,不然.小贩走街串巷收购的变质粮食都哪里去了‘f但是医生忠告我不可弃之,我就自己动手做煎饼可做出来的根本不像煎饼,又厚又硬还挺钻,倒有几分像切糕2这种失败竟触发了灵感,我干脆重新分层做:一层白面,一层玉米…  相似文献   

8.
荞表情思     
强春云 《烹调知识》2005,(10):42-43
第一次吃荞麦记得是30年前.母亲的老家有亲戚送来一小袋杂粮,粒小壳硬还是三角形,抓着都觉得扎手。问是何物,母亲说是养麦。又问咋吃,母亲说做粑粑吃。次日我们兄妹几个果然吃到了母亲做的荞粑粑,黑黑的、款软的、香香的、甜甜的,降隐约约还有一点苦苦的,不能说十分得好.但实在是有几分得妙。  相似文献   

9.
杂烩杂说     
我想:杂烩不是哪一位聪明的厨子绞尽脑汁烹饪出来的,应该是食客们偶然间“乱吃”吃出来的。小时候我喜欢把吃剩下来的几种荤菜和蔬菜并在一起,吃起来觉得非常香,味感也非常立体而丰富,仿佛酸甜苦辣在嘴里演奏出一首美妙的乐曲。每当这时,母亲就竭力反对我:“你看你看,又在瞎搞了!”我不但不听,反而吃得津津有味。父亲却在一旁高兴起来:“这样好!能把剩菜全部吃光,省得占着那么多空碗。”从小到大我就喜欢这样吃,这样吃也似乎挺有营养的,身体吃得像一座塔。甚至于这些年来,朋友在饭店里请我吃饭,问  相似文献   

10.
潘昕 《饮食科学》2009,(8):27-27
有很多妈妈跟我反映说.自己在生育之前一直是吃素食的.现在进入到月子期了.特别担心月子里吃素食会影响自身身体的恢复,还怕乳汁的营养不好.导致宝宝营养不良。可是,一旦将素食在短时间内改成荤食,自己的味蕾及脾胃也不能马上适应这个变化.反倒会滋生麻烦。她们问我,素食妈妈在月子里应该怎么样吃才健康又科学呢?  相似文献   

11.
任泽巍长得五大三粗,是个标准的山东大汉。攀谈一番,才发现他还有着特别细腻的一面。在生活中,除了书法、音乐之外,竟有烹饪之好。泽巍说,我不仅喜欢吃.还是个实践主义者。每到一地一定要去尝尝当地的特色菜,吃过了还不算完,一定还要琢磨着怎么把它做出来。我问他最近都学了哪些菜,他说,一年多来,我从拍《任长霞》到拍《苍茫天山》到现在的《盐亨》.去了三个地方,学会了做三道菜。  相似文献   

12.
退休后.我发现自家小区里有一片土地被开发商做了菜地,后来一打听,这块菜地业主可以租赁,我于是租了一块。一年多来,我侍弄自己的小菜园,收获还真不小.既解决了家庭吃菜问题.又强健了身体。  相似文献   

13.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健康新概念 是:所谓健康,并不仅仅是不得病,还应包括心理健康以及社会交往方面的健康。也就是说,健康是在精神上、身体上和社会交往上保持健全的状态。 怎样准确描述人体的健康状况,日本有的学者提出了健康条件的“四快”,即“吃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说的快”。就是说一个人食欲好,消化功能好,思维敏捷,反应能力强,神经系统功能好,即可基本反映出他的身体是健康的。 为了进一步使人们完整而准确理解健康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又规定了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10大准则: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  相似文献   

14.
沈文蒙 《四川烹饪》2002,(12):28-28
我是北方人,早餐自然以面食为主。记得有一年的冬天,我经常去吃一位大婶炸的油条。大婶炸油条的油比较清亮,炸出的油条色泽金黄,松脆可口,很好吃。等到几个月后的夏天,当我再去吃那位大婶炸的油条时,那油条虽然看起来仍然金黄,但吃起来却感觉干硬涩口了。我当时感到有些茫然,不知为什么会这样。直到我读了烹饪学校以后,我才终于弄明白,原来炸油条时,油条中明矾、小苏打、盐和水的用量在一年四季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必须根据气候的不同作一些调整,否则,炸出的油条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为此我查阅了许多资料,又拜访了几位老师…  相似文献   

15.
土豆煎饼     
《中外食品工业》2008,(3):35-35
土豆煎饼是韩国人餐桌上最平常不过的小食了,煎好的土豆饼色泽金黄,配着用生抽、苹果醋.白芝麻和细细的香葱花调成的味汁,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  相似文献   

16.
桌上因有这种价廉物美的小东西的陪伴,一家人的身体非常健康。 那一年,我恋爱了。同大多数青年男女一样,第一次约会时,总该吃顿饭吧。那时我们都还是穷学生,人一落座,我就先定了“消费方向”:快捷、便宜。他拿着菜谱看了看,要了两样菜,一个是花生米,一个是番茄炒蛋。当我听到后者时,不禁怦然心动:怎么这么合我的口味?喜欢吃这种大众菜的人,一定好相处。两道菜很快就端上来,花生米炸过了头,番茄炒蛋的盐量也不足,跟妈妈炒的相差甚远,但我还是吃得津津有味,因为我很欣赏他点菜的风格,简简单单,有营养又省钱,还特别好看…  相似文献   

17.
何以下酒     
王国华 《美食》2006,(1):63-63
“你先来!”“还是你先来吧!”无论在大酒店还是在小饭馆.这样的场面几乎滥透了。菜单在几个人手里推来让去.20分钟点不出个莱来。服务员见怪不怪.还笑眯眯地站在旁边瞅着。反正我是没这样的涵养。如果我是那服务员,一定拎起他们的脖子让他们出去商量明白了再进来。所以.我到饭店.有想吃的,一定干净利索地点出来,但话又说回来.到底该吃什么?  相似文献   

18.
《烹调知识》2014,(2):34-34
<正>编辑同志:半年前婆婆来帮我带小孩,几个月一起生活下来,我发现婆婆吃菜口味非常重,平时烧的菜,婆婆都吃不下,说是太淡没胃口,因此都会在自己的菜里加一些盐。平时婆婆最喜欢吃那些挺咸的菜,如咸菜、豆腐乳,咸萝卜等。我们劝她吃淡点,她还挺不高兴,说不是吃黄鱼,只是盐而已,又不贵。其实我们子女并不是舍不得盐,而是担心她的健康,我们也咨询过医生,知道吃太咸的人容易患心血管疾病。请问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婆婆吃淡点吗?广西北海:沈悦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产妇.朋友告诉我产妇在产褥期也应多吃一些蔬菜,才能有助身体恢复健康,那么请问该吃什么蔬菜好呢?  相似文献   

20.
提起吃西餐,老年人都说吃不惯,又甜又腻还不说,使用的餐具也别扭.价钱昂贵还吃不饱。可年轻人不这么说,都说奶油甜点咖啡牛排非常好吃,环境幽雅.装修华丽,能吃出西方文化情趣.也很浪漫。改革开放后,北京的西餐厅越来越多.莫斯科餐厅、麦当劳、肯德基、好伦哥等各国餐厅到处都是.青年人过生日、过圣诞节、过周末常常出入。可问起吃西餐有何讲究.如怎样入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