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苏州钢铁厂自1957年筹建第一座84m~3高炉以来,经过卅年的艰苦奋斗,已从单一的炼铁企业逐步发展成年产15万吨焦,20万吨铁,15万吨钢,15万吨钢材的配套比较齐全的地方钢铁联合企业。苏钢的卅年,是不断重视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的卅年。尽管在十年动乱中受到严重破坏和干扰,他们始终坚持为用户服务,努  相似文献   

2.
国外主要产钢国钢铁产业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钢铁工业相关政策韩国钢铁工业起步较晚,但进步很快。1972年韩国还只有几家小型钢铁厂,且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年产钢60万吨,自给率仅20%。但韩国人意识到建设工业化社会必须发展钢铁工业,因此曾两次请求西方支援资金、技术和设备,建设年产50万吨至100万吨的钢铁厂,均因故失败。1969年在建设浦项钢铁公司时转而向日本寻求支援,日方同意贷款1.237亿美元,并由八幡制铁、富士制铁(后合并为新日铁)和NKK公司等3家负责提供技术。随着浦项钢铁公司一期工程的投产,当年粗钢产量就达103万吨,为韩国快速发展中的汽车、造船等工业提供了急需的钢材…  相似文献   

3.
陈瑛 《钢铁研究》1989,(2):90-95
一、前言近几年内钢铁生产稳步增长,钢铁工业建设欣欣向荣。但缺乏钢材的现象仍然非常严重,每年均需大量进口钢材。1983年产钢4002万吨,进口钢材达1000万吨,1984年产钢4337万吨,进口钢材增至1331万吨,1985年产钢4666万吨,而进口钢材高达1400万吨以上,1986年产钢5205万吨,进口钢材达1800万吨以上,  相似文献   

4.
冶金动态     
王梧 《冶金管理》2008,(5):61-64
一、综合 广西防城港、广东湛江两个钢铁项目前期工作获准启动。防城港钢铁基地位于广西防城港企沙半岛,规划占地20平方公里,第一期建设年产钢材1000万t,预留发展到3000万t。湛江钢铁基地初步规划为年产钢1000万t、钢材940万t,项目主要包括2座5700m^3高炉、4座300t转炉、2套热连轧带钢机组和3套冷连轧带钢机组,  相似文献   

5.
唐钢有两个转炉炼钢厂,一炼钢厂有四座公称容量为6吨的氧气侧吹转炉,设计能力年产钢24万吨:二炼钢厂有三座公称容量30吨的氧气顶吹转炉,设计能力年产钢90万吨。唐钢的连铸生产已有较远久的历史。1957年一炼钢建成一台立式连铸机,到1984年才达到设计能力,产坯5.2万吨。到1986年,全公司连铸比很低,仅为5.07%。“七五”期间,唐钢把发展连铸  相似文献   

6.
动态简讯     
广州钢铁厂产钢量突破100万吨 广州钢铁厂自1957年筹建,1958年投产,1979年钢产量12.6万吨。开放改革后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工人结合的积极性,努力实施技术改造,不断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 1.问题的提出根据湖南省钢铁工业发展规划,湘钢“七五”期间产钢70万吨,“八五”期间产钢100万吨,分别于1988年和1993年提前实现。1号平炉改吹氧后,三座平炉将形成7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如何使钢变成材,是连铸坯一火成材,还是对初轧大加改造使锭成坯,再使坯成材;钢材品种如何扩大及发展;以及250线材车间如何改造等等,均急待决策。 2.历史回顾与生产简况湘钢原设计为年产钢200万吨的发展规模,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后,调整为60万吨。轧钢有250线材车间和为其专供原料的700/  相似文献   

8.
王伟鸣 《江苏冶金》1996,24(4):35-37
1 前言 苏州钢铁厂转炉车间原有两座公称容量为6吨氧气顶吹转炉,其设计能力为年产钢13万吨。经过前些年进行炉体扩容后,使平均炉产钢水量增加到9吨左右。将其转炉钢产量提到30万t/年,同时,改善铁水供应方式,为转炉车间以连铸为中心来组织生产提供有利的条件,与此相配套,对原有除尘效果  相似文献   

9.
我省钢铁工业经过22年的 发展,现有年产生铁55-60万 吨、钢70-80万吨、钢材60-65 万吨的设备能力和4000余个钢材品种规格的规模,有一支具有一定科技水平和操作经验的技术队伍,为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较好的基础。但由于左倾思想的干扰和工作上的考虑不同,没有象一些邻省那样集中全省的人力财力相对配套完善1-2个钢铁厂,而是分散力量,都想搞小而全,结果使得现有省属五厂大都既不专业化又未能  相似文献   

10.
1、“六五”期间我省电炉钢生产的特点由于党中央制订了正确方针、政策,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给我省冶金工业带来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六五”同“五五”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93%;钢增加了107万吨,增长39%;生铁增加38万吨,增长9%;钢材增加80万吨,增长24%。系统内全民企业实现利税增长3.7倍。1980年我省共有电炉111座、215.06个吨位、156265KVA;到1983年炼钢电弧炉增加到115座、247.53吨位、170725KVA,而近两年来由于钢材紧俏,全省又有沙洲县的20t电炉等新炉子上  相似文献   

1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我国钢铁工业出现了增长与稳定相统一的新局面。从1978年到1987年的九年间,钢产量节节上升,由3178万吨增长到5602万吨,按国际标准生产的钢材已达到800万吨,占钢材总产量的18%,而且吨钢综合能耗由2.52吨标准煤降到1.67吨,实现利税总额由50亿元增长到166亿元,经济效益日益显著。这是钢铁战线300万职工继往开来、锐意进取的结果,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和继续应用。其中最宝贵的是以改革总揽全局,坚持生产力标准,用改革促进生产建设的发展。希望《冶金管理》杂志能在总结改革经验、促进改革深化、推动钢铁工业长期稳定发展等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周荣章 《钢铁》1989,24(4):71-76
南朝鲜浦项钢铁公司创立于1968年。所属浦项钢铁厂于1973年完成第一期工程,年产钢能力为100万吨。以后不断扩建,至今年产钢能力已达91万吨。所属光阳钢铁厂位于汉城以南430km的光阳湾。该厂建在人造岛上,全岛面积1485万平方米,可停靠25万吨船舶。工厂的  相似文献   

13.
1 “六五”期间我省电炉钢生产的特点由于党中央制订了正确方针、政策,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给我省冶金工业带来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六五”同“五五”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93%;钢增加了107万吨,增长39%;生铁增加38万吨,增长9%;钢材增加80万吨,增长24%。系统内全民企业实现利税增长3.7倍。1980年我省共有电炉111座、215.06个吨位、156265KVA;到1983年炼钢电弧炉增加到115座、247.53吨  相似文献   

14.
一、广州钢铁工业产品结构的 现状与问题广州钢铁工业经过建国4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10多年来的建设和发展,已形成一定生产规模,主要产品有热轧螺纹钢筋、圆钢、线材、冷轧带钢、无缝钢管、焊接钢管、冷弯型钢、冷拉钢材、金属制品、耐火材料等,1995年末形成生产能力:钢85.2万吨,生铁45.5万吨,钢材166.4万吨。在发展规模上,广州钢铁工业己接近百万吨级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河北冶金》2003,(4):58-60
一、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动下,钢铁产品产量大幅增长,钢、铁、材产量再创历史新高。2002年全国生产钢18224.89万吨,同口径比2001年增加3122.03万吨,增长20.67%,我国钢产量连续第7年保持世界第一;生产生铁17079.20万吨,同口径比2001年增加2425.42万吨,增长16.55%;生产成品钢材19250.06万吨,同口径比2001年增加3548.07万吨,增长22.60%。按地区划分,华东和华北仍是主要产钢地区,钢、铁、材产量占全国产量的60%以上,而且比重仍在继续上升。按省市区划分,年产钢≥1000万吨的省市达到了6个,分别是河北(2659.63万吨)、辽宁(1942.5万吨)、上海(17…  相似文献   

16.
三钢 《中国冶金》2001,(4):36-39
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福建省2000年新组建的省属十大集团公司之一,其前身为福建省三明钢铁厂,兴建于1958年。目前厂区占地面积272万m~2,职工12875人,下设21个生产及辅助单位。主要生产设备为65孔焦炉1座、27m~3烧结机4台、350m~3高炉2座、380m~3高炉1座、20t顶吹转炉3座、连续轧制棒材生产线1条、高速线材生产线1条。现已形成年产160万t钢综合生产能力,总资产达29.6亿元。主要产品为闽光牌建筑钢材。  相似文献   

17.
沙钢集团公司核心厂 现有三座20吨电炉,两座5吨电炉,一条开坯生产线,七条轧材生产线,具有年产钢30万吨、坯35万吨、材40万吨的能力。主要产品为沙钢牌热轧窗框钢。  相似文献   

18.
深化内部改革加快企业发展鄂城钢铁厂建厂以来,鄂钢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到1978年产钢仅为7.8万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的春风给我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特别是1988年初湖北省委、省政府针对鄂钢1987年生产经营严重滑坡的情况调整了厂领导...  相似文献   

19.
周荣昌 《江苏冶金》1998,26(1):11-16
江苏冶金工业经过40年建设,初步建成比较完整的冶金工业体系。尤其自80年代初以来,江苏冶金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到1990年,全省已年产钢190万t、生铁154万t、钢材203万t;板管带比19%、优钢比11.50%、吨钢综合能耗1.9t标煤。发展之  相似文献   

20.
杨思明 《江苏冶金》1996,24(1):14-14
1995年,我厂在“八五”前四年取得较好成绩的基础上,又有新的进步。主要产品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年产钢94.39万吨、铁90万吨、钢材81.60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9.72%、19.11%和2.23%。销售收入和税利实现奋斗目标。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6.37亿元,在消化3.37亿元增本减利因素基础上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