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通过凯瑟琳对希克利和埃德加不同感情的比较,推测艾米莉的爱情理想。  相似文献   

2.
《呼啸山庄》是十九世纪英国天才女作家艾米丽.勃朗特的代表作。要把这部构思巧妙、极具艺术特色的作品尽善尽美地翻译过来绝非易事。但是,方平前辈深刻理解原著、字句斟酌推敲;忠实于原著风格、语言及人物形象,做到了"信、达、切"的统一。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方先生的译文特点:理解深刻,表达得体,忠实畅达。读其译作,使我们能获得与读原著同等的美感;而且,他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翻译经验和技巧。现撷取其中鳞爪作一浅略分析。  相似文献   

3.
《呼啸山庄》中希思克厉夫性格的双重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呼啸山庄》作为艾米莉·勃朗特的惟一的一部小说,无论是在主题结构上,还是在艺术构思上,作品都表现出了女作家超乎寻常的独创性。文章分析了其主要人物希思克厉夫在出走、重新回来直至报复过程中表现出的双重性格。  相似文献   

4.
<呼啸山庄> 与 <红字>是两部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的杰作.他们的作者艾米莉*勃朗特和纳撒尼尔*霍桑都具有浪漫主义气质.文章试图以情感为切入点对<呼啸山庄>与 <红字>进行研究,寻找沟通人类情感世界之桥梁,并开拓对作品的深层解码.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呼啸山庄》的叙事时间、叙述层次及视角,认为小说没有以全知叙述者的身份从头到尾讲述故事,而是采用了混合倒叙、多层叙述和多重视角的手段。增强了叙述的可信度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威廉·福克纳在小说《圣殿》中通过谭波儿这一女性形象,揭示了女性与自然在父权制世界观下相同的"他者"地位和"受害者"身份,反映了他对自然与女性同一性的关注。小说通过塑造被阉割的男性形象金鱼眼,进一步对父权制社会进行了讽刺,表达了作家渴望自然、女性、男性和谐相处的生态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7.
以西方女权主义新视角解读《简·爱》的爱情婚姻主题,揭示女性在婚恋中自我迷失的情状以及在菲勒斯文化歪曲的世界里,女性被禁锢在男权社会为其规定的性别角色中深受压迫的生存境况,揭露男性中心主义的婚恋模式性别压迫的本质,对传统的婚恋价值观提出质疑,提高妇女对自我的认识和觉悟。  相似文献   

8.
霍桑女权主义意识在《红字》中的体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20世纪兴起的新文艺评论手法和女权主义批评理论,认为是女权主义意识促使霍桑在<红字>中成功塑造了一个反叛的女性人物形象,他将这种意识融入到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并通过揭示其社会边缘地位,反映在清教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厌女意识.  相似文献   

9.
《一间自己的房间》是弗吉尼亚·伍尔夫早期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鲜明而充分的表达了男权社会中女性受到性别歧视和传统束缚的历史原因和社会现实。分析了伍尔夫阐述的女性获得独立和解放的途径:运用手中的笔,通过女性的独特语言和表达方式,表现女性的价值观念和独特声音;探讨了伍尔芙缔造两性和谐世界的双性同体理论。  相似文献   

10.
11.
艾米莉·勃朗特与哥特传统有着不解之缘,这不仅体现在作家本人的生活环境、接受的主要影响以及个性方面,更在其代表作《呼啸山庄》中得到了充分的佐证。可以说艾米莉把大量哥特手法和哥特模式运用到作品《呼啸山庄》中决非偶然和突发奇想,而是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情节悬疑紧张、内容新颖的《呼啸山庄》讲述了横跨三代人的复仇故事,一代人实施的复仇计划对其他家庭和下代人造成了悲惨后果。故事的讲述由两个叙事者完成,以核心主角希刺克厉夫和凯瑟琳的爱情故事为主要情节展开,尤其以前者对不公平对待的抵抗和复仇为重要描述。《呼啸山庄》成为西方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取得巨大的文学成就主要归因于作者别具匠心的时间结构安排。艾米莉·勃朗特没有让故事按照自然时间顺序发生,而是依据哥特式奇异古怪的小说特点采用了闪回的叙事方法。  相似文献   

13.
《呼啸山庄》中的男主人翁希斯克厉夫是最为复杂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之一。他的内心爱恨纠缠,是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形象。本文分析了希斯克厉夫双重人格的表现,以及形成这种人格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池莉婚恋小说的分析,揭示出作者敢于反叛传统价值与精神传统,消解神圣爱情,最终使作品在与现实近乎零距离的接触中完成了对世俗爱情的认同.  相似文献   

15.
萨德是世界历史上最早提出女权的作家之一.然而其女权思想又体现出一种似是而非的矛盾性.通过对萨德的时代政治背景、他的文学创作活动背景,以及他现实生活中的各人物关系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了这种矛盾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6.
传媒推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大众化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然包括妇女观的大众化。传媒作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大众化的重要载体,要发挥其积极作用,就要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实现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本土化、通俗化,并运用其解决当前现实发展中的妇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