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5年春在吴淞化工厂和上海化工研究院,杭州制氧机研究所三单位对150米~3/时制氧设备上附设制氪装置的研究基础上,根据上海市工业生产委员会指示,由上海生产技术局组织上海吴淞化工厂、上海彭浦机器厂、上钢五厂及上海化工研究院组成工作组,在上钢五厂1500米~3/时制氧机上和彭浦机器厂560米~3/时制氧设备上附设制氪装置,进行制氪研究。正式工作于1965年4月15日开始。  相似文献   

2.
我厂有两种型式的制氧设备:一种是日本制的高压林德式30米~3/时制氧设备,一种是国产50米~3/时中压制氧设备。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氧气用量日益增大。如何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提高设备的出率呢?我站广大革命职工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积极想办法,找窍门,大搞技术革新,并且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谈谈我们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林德公司慕尼黑分厂1971年生产了氧产量24000标米~3/时、氮产量15000标米~3/时的大型空分设备,分别供给澳大利亚、奥地利、瑞典和本国各用户。同时还生产了中小型的空分设备供给丹麦、芬兰、瑞士及土耳其。其中包括氧产量50标米~3/时或氮产量100标米~3/时的小型空分设备。这种设备几乎皆无需管理,全自动化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我们地区用氧量急剧增加,为了满足生产需要,我们挖潜力,向设备要氧气。车间广大制氧工人遵照毛主席关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教导,经过反复实践,已将50米~3/时制氧机的氧气产量增加到75米~3/时,具体措施是:  相似文献   

5.
一、改装前简况:我厂150米3/时空分设备及2.5米3/时氩分馏设备都是杭氧产品,于1973年试车投产。氧气的产量质量都可以达到设计要求,生产氧气也好操作。制氩系统经过十余次试车,累计运行达一千余小时。先后多次请兄弟单位的同志进行调试,结果是粗氩产量在1.5~3米3/时  相似文献   

6.
我厂制氧车间有一套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制造的制氧设备。这套设备具有560米3/时制氧的生产能力,是带往复式膨胀机和蓄冷器的双压装置,其中一部分空气(约620米3/时)经过高压空压机压缩,通过洗涤塔脱除二氧化碳,再通过干燥器清除水份。然后分二路去膨胀机和高压节流阀进行膨胀后,产生冷量来补偿复热不足及绝热不良的冷损失;与此同时大部分空气(约有3200米3/时)经过低压空压机压缩,通过蓄  相似文献   

7.
由杭州制氧机厂设计制造的、在13—860型空分设备上提取精氩的2.5米~3/时制氩装置,已在某厂正式投入生产。 根据一年来的生产情况,粗氩产量可达5米~3/时,含氩量为92%,氩提取率达70%。但粗氩的除氧除氮系统损耗较大,消耗系数高达3.6,精氩产量仅达1.38米~3/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折合成纯氧计的10米~3/时分子筛制氧装置的技术指标、主要设备、工艺流程、钢材用量与投资、以及生产情况和应用效果。图1,表2  相似文献   

9.
我所有两台 150米3/时制氧机,经改造后现能生产200~220米3/时的氧气,最高氧产量可达到260米3/时。设备的运转周期仍可在2个月以上。设备运转参数列于下表:  相似文献   

10.
我厂自制的150米~3/时制氧机于1972年12月投产以来,空分塔工作情况良好。设备在运转期间,因我市用氧量的增减,曾多次进行间断制氧。这次爆炸是在设备运行120天,间断制氧停车时发生的。此次事故虽未伤人,但对国家财产损失很大。为使兄弟单位引以为鉴,现把事故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鞍钢为了炼钢需要,对引进10000米~3/时制氧机配置杭氧制氩装置进行提氩。经鞍钢氧气厂和杭州制氧机厂的二年努力,于1983年9月25日至10月4日进行了连续运转调试(其中因故中断调试2天),获得成功。10月8日鞍钢氧气厂和杭氧厂签署了“试车纪要”,双方认为:杭氧厂制造的120标米~3/时成套制氩装置配在日本神钢产的10000标米~3/时制氧机是能够连续稳定生产的。氩气产量、纯度能够达到设计指标,即液态精氩(折气态)产量120标米~3/时,纯度99.99%Ar。供氩压力能够达到设计指标,即30~150公斤/厘米~2。对液氩泵等关键零部件使用寿命尚待进一步考验。  相似文献   

12.
日本氧气公司,1910年作为日本最初的氧气制造工厂被建立,到1968年制成25000米~3/时制氧机,1971年35000米~3/时制氧机开始运转。是目前日本最大的制氧装置。1972年制造了2套。它的连续运转时间为2年。目前已完成准备制造50000~60000米~3/时制氧机的工作。日本氧气公司20000米~3/时以上空分装置交货情况如表1所列。  相似文献   

13.
在抗州制氧机研究所与上海燎原化工厂采用分子筛吸附净化空气试验成功以后,我们也进行了试验,吸附器系用原50米3/时制氧设备上的硅胶干燥器稍加增高,总高度为2米,有效高度为1.7米,内径为0.3米,装填球形5A分子筛80公斤,工作压力20~25公斤/厘米2,  相似文献   

14.
<正>1984年11月1~3日,在四川简阳召开了四川空分设备厂研制的40~50升/时制氧制氮车和1200升液氧槽车两项产品设计定型技术鉴定会。有29个单位派人参加了会议。会议通过技术报告,样机参观,并经认真讨论后认为:四川空分设备厂在驻厂军代表配合下,用四年时间研制出40~50升/时车载制氧制氮设备及1200升液氧槽车,取得了可喜成果。在制氧制氮设备上采用了附加高压制冷循环的低压流程方案,这对车载制氧制氮设备的制造创出了一条新路。制氧  相似文献   

15.
<正>我厂1973年自力更生制造了一台150米~3/时制氧机,同时自行设计制造了与其相配的4米~3/时分子筛制取精氩设备,1974年9月鉴定,已运行四年多。  相似文献   

16.
问答数则     
(1)在干燥器中用固体氢氧化钠是否能将空气中的乙炔吸附出来? 答:全苏制氧机械科学研究院在制氧设备上进行过实验,设备上有装固体氢氧化钠的干燥器,试验结果表明,当空气中的乙炔含量被调节到0.2厘米~3/米~3时,实际上是不能被吸出来的。但是,如果用活性氧化铝来进行空气干燥,当空气中乙炔含量同上时,有部分乙炔被吸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KFZ-1800型空分设备改型设计的流程、主要计算数据、采取的措施,以及改型后的试车结果。实践表明,改型设备操作稳定,运转可靠,氧产量达到330标米~3/时,纯氮量大于1100标米~3/时。图3、表6、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18.
据不少读者反映,目前不少150~3/时制氧站没有操作说明书,近年来又不断增加新工人或接受培训任务,感到很不方便。为此,我们将杭州制氧机厂1972年新编的“KFS-860-1型空分设备使用维护说明书”中的“所属单元设备结构说明”与“空分设备的操作”两章节转载如下,供参考。其他有关部分可参看副刊(四)——《150米~3/时制氧机的操作与改进》。——编者  相似文献   

19.
日立制作所最近生产了一批30000标米3/时的TO型制氧设备,可同时制取高纯度氧气与氮气,是一种标准的全低压空分装置。主要性能和特点如下:产品氧气30000标米3/时纯度99.6%O2产品氮气20000标米3/时纯度99.999%N2  相似文献   

20.
日本空分设备制造业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建立的,1934年日本酸素(现属日本理化工业株式会社)首先制成第一台HC型生产量为40米~3/时制氧装置,此后,日本神户制钢所、日立制作所、帝国酸素、东洋酸素、三菱化工机械厂等也陆续开始试制。1942年,法国液体空气公司亦在日本建立分公司。1934年以前,日本还没有自己独立的空分设备制造业,国内所使用的空分设备均由德国林德公司及法国液体空气公司供给。1913—1937年法国液体空气公司供给的空分设备共有37套,其中除二套气氧设备及一套液空设备外,其余均是化学肥料工业用的气氮设备。日本1911年开始依靠从德国进口的小型的制氧设备生产的氧气,供切割及焊接用,当时氧气年产量仅10000米~3左右,而在此以前日本连使用的氧气亦是从德国进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