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碳原子当量在食用植物油掺伪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8种常见食用植物油的碳原子当量42(ECN42)和44(ECN44)甘油三酸酯含量进行了计算和比较。结果 花生油与菜籽油各指标较接近, 大豆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各指标较接近, 而高品质的橄榄油与山茶油各指标较接近。但橄榄油和山茶油的ECN42和ECN44值远低于高亚油酸的大豆油、玉米油等种籽油类, 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而山茶油与橄榄油之间, 只有实际和理论甘油三酸酯含量最大差值(ΔECN42、ΔECN44)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本文首次对国内市场中常见食用植物油的ECN42和ECN44甘油三酸酯含量进行检测和总结, 此结果为进一步开展食用植物油掺伪鉴别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研究了测定脂肪酸和甘三酯在检测茶油中掺伪4种其他植物油时的有效性。在本研究中,与脂肪酸和甘三酯指纹图谱向量夹角余弦相似度、亚麻酸相对含量、三亚油酸甘油酯(LLL)相对含量、碳当量数(ECN)42甘三酯的实际与理论含量绝对差(ΔECN42)值、(LLL/ECN42)×100值和ECN46/LLL值相比,(ECN44+ECN46)/LLL值是茶油中掺伪大豆油、葵花籽油和玉米油的最有效检测参数,分别可以检测茶油中掺伪3.35%的大豆油、1.73%的葵花籽油和3.01%的玉米油,亚麻酸相对含量是茶油中掺伪芥花籽油的最有效检测参数,可以检测茶油中掺伪7.55%的芥花籽油。  相似文献   

3.
利用气相色谱法,对山茶油掺入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的掺伪油进行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可作为鉴别山茶油中掺伪大豆油和菜籽油的特征脂肪酸,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可作为鉴别山茶油中掺伪玉米油和葵花籽油的特征脂肪酸;回归预测模型相关系数(R^2)较高(> 0. 99),可分别检出掺伪量4%的大豆油和菜籽油,掺伪量8%的玉米油和葵花籽油,回收率在96. 56%~112. 88%之间。该方法灵敏度高,定量准确,可为掺伪山茶油纯度鉴别及调和山茶油配比的定量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橄榄油掺伪的气相色谱质谱鉴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某品牌橄榄油、棕榈油、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并采用聚类分析软件对其相似性进行了分析。实验模拟了掺假过程,向橄榄油中加入不同比例的低价值植物油包括棕榈油、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葵花籽油,初步建立了橄榄油掺伪鉴别的气相色谱质谱法。掺入低价值植物油后,肉豆蔻酸、α-亚麻酸、山嵛酸、反式亚油酸、花生酸、花生一烯酸等脂肪酸含量随着掺加比例的增加呈现线性上升趋势。根据上述脂肪酸指标含量进行判定,棕榈油、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最低掺假检出限分别为5.27%、5.61%、6.35%、4.53%、1.93%和9.21%。通过对不同植物油中其脂肪酸特征组分及含量的分析,可达到鉴别橄榄油掺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一种高分辨质谱(Triple-TOF-MS/MS)测定芝麻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和玉米油等常见食用植物油中甘油三酯的方法,分析并确定不同食用植物油中每种碳原子当量(ECN)下的甘油三酯组成与含量。结果表明:采用Triple-TOF-MS/MS法可以根据一级质谱母离子(加氢母离子、加钠离子和加氨母离子)相对分子质量以及二级质谱的碎片离子([DAG]~+)对相同ECN的甘油三酯进行定性分析。采用该方法对芝麻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和玉米油进行甘油三酯检测,结果共获得35种甘油三酯,均含有LnLL、LLL、LLO、PLL、LOO、PLO和OOO 7种甘油三酯。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基于特征脂肪酸含量皀橄榄油掺假大豆油、葵花籽油皀百分比计算模型。方法采集市售橄榄油、大豆油、葵花籽油样品,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分析各样品皀脂肪酸组成,结合相应产品标准中脂肪酸限量值判定各类植物油样品合栺性,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橄榄油皀特征脂肪酸含量。结果以统计分析结果为基础,绘制橄榄油-大豆油中棕榈一烯酸、硬脂酸、亚麻酸,橄榄油-葵花籽油中棕榈酸、棕榈一烯酸、花生一烯酸含量分布三维图,三维图可有效区分掺假橄榄油,幵直观显示橄榄油掺入大豆油时特征脂肪酸皀变化觃律。结论该斱法可为橄榄油掺伪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山茶油与橄榄油组成相似,被誉为"东方橄榄油"。为研究其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对山茶油的掺伪鉴别技术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常规理化检测方法、色谱法、光谱法等,分析了各种鉴别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山茶油掺伪鉴别技术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提出应从山茶油的特征指标入手建立多维山茶油掺伪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8.
山茶油掺伪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求山茶油掺伪的鉴别指标,研究了山茶油的感官性状及脂肪酸组成。同时对可能掺混的几种植物油包括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的上述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并将这几种植物油以不同比例掺混入山茶油中,总结其感官性状及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规律。感官评价结果表明:纯山茶油色泽呈浅黄色稍带点绿,无异味微茶香,清亮不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表明,山茶油脂肪酸组成主要为油酸,含量高达80%以上,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在87.67%~89.02%,同时含有少量的棕榈酸和硬脂酸及微量的11-二十碳烯酸。山茶油中掺入不同比例的其他油类,其感官性状及脂肪酸组成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这个规律可实际应用于市售山茶油掺伪情况的鉴别。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理论ECN42甘三酯含量的计算方法,考察了测定实际ECN42甘三酯含量的液相色谱条件,研究了方法的重现性和再现性,建立了用于橄榄油掺伪鉴别的实际与理论ECN42甘三酯含量绝对差值(△ECN42)测定方法。结果表明:采用示差折光检测器,柱温38℃,流动相为丙酮/乙腈(50∶50,V/V),流速:1.5 m L/min时,色谱分离效果好,ECN42甘三酯含量重复性好,RSD小于1%,再现性SR良好(0.02~0.11),为我国制定相应国家标准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常见植物油鉴别及掺伪的气相色谱新检测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魏明  曹新志  廖成华 《食品科学》2003,24(12):103-106
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测定了常见植物油脂酸组成与含量,对其有关实验条件进行了优选,获得常见植物油脂脂肪酸组成与含量正常值。测定模拟掺伪常见植物油脂脂肪酸组成与含量,获得掺伪常见植物油脂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常见植物油油品的鉴别及其掺伪的气相色谱检测法,可快速鉴别常见植物油的种类,对常见植物油是否掺掺伪可作出快速判别,同时对掺伪植物油可作定性、定量分析。用本法对市场销售食用植物油进行抽检,共抽检了262件油样,检出掺伪芝麻油83件、掺伪菜油47件,掺伪花生油菜23件,掺伪橄榄油11件,掺伪量10%~95%不等。表明这种方法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灵芝孢子油中麦角甾醇含量测定的HPLC法,并探讨了其在鉴别灵芝孢子油与食用植物油等方面的应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灵芝孢子油及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花生油和橄榄油中麦角甾醇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菜籽油等6种植物油中均未检出麦角甾醇,而灵芝孢子油中麦角甾醇含量较高,麦角甾醇具有专属性,可作为特征指标,用于鉴别灵芝孢子油与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花生油和橄榄油。10个不同品牌灵芝孢子油中麦角甾醇含量在(0.65~2.79)mg/g之间,灵芝孢子油中麦角甾醇含量较高且差异较大,麦角甾醇可作为一个质量评价参数,用于灵芝孢子油真伪鉴别及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2.
液质联用分析常见植物油甘油三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分析了常见植物油如大豆油、芝麻油、花生油、特级初榨橄榄油、葵花籽油、玉米油、油茶籽油、棉籽油和菜籽油的甘油三酯。结果显示每种植物油甘油三酯的种类和含量均不相同。该方法测定甘油三酯有效可行,可为甘油三酯结构信息研究及油脂掺伪鉴别提供基础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不同脂肪酸组成的植物油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气相色谱法分析了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山茶油、调和油、玉米油和芝麻油这八种天然食用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采用Schall烘箱法,以过氧化值(POV)和脂肪酸组成为参考指标,研究了加热加速氧化对不同植物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并运用Matlab数学工具建立模型,探讨POV值与脂肪酸组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对各种植物油的氧化过程影响显著,加速氧化过程中,脂肪酸总体变化很小,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减少,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有不同程度的增多,n-3比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更易氧化减少。氧化稳定性由强到弱依次为花生油、山茶油、芝麻油、菜籽油、玉米油、调和油、大豆油、葵花籽油。初步建立起了以PUFA含量分类,加速氧化条件下过氧化值与脂肪酸组成之间的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14.
食用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市场销售的23个品牌9种小包装食用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10个品牌大豆油和大豆色拉油、4个品牌花生油、2个品牌葵花油和玉米油、8 个品牌的芝麻油、1个品牌山茶油和1个品牌橄榄油,均符合新颁布的五种食用植物油国家标准和CODEX STAN 210-1999、CODEX STAN33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鉴别精炼植物油掺伪,通过先富集油中核酸,然后在水相溶液中加入磁珠和特定吸附液来吸附脱氧核糖核酸(DNA),实现快速高效的磁珠DNA提取,并结合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高拷贝叶绿体基因rbcL,对产物进行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分析,获得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芝麻油、亚麻籽油、山茶油、稻米油和棉籽油HRM的特征曲线。通过对不同货架期的精炼大豆油和花生油掺伪样品的真实性验证,表明建立的方法可有效解决精炼植物油中掺杂其他植物油的鉴别难题。  相似文献   

16.
快速鉴别掺伪橄榄油的拉曼光谱-聚类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产地、不同品牌的多批次橄榄油、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葵花籽油、棕榈油、棉籽油及精炼地沟油为样品,探索建立快速鉴别掺伪橄榄油的拉曼光谱-聚类分析方法。在780、532 nm激光光源普通光栅、532 nm激光光源扩展光栅条件下,研究了橄榄油、低价食用植物油与精炼地沟油的拉曼光谱形态;并采用聚类分析法鉴别掺伪橄榄油。结果表明:在532 nm激光光源下,橄榄油与低价食用植物油及精炼地沟油扩展及其一阶导数拉曼光谱的信息量极为丰富,而且各类样品间的光谱形态差异显著。基于全波段光谱信息和形态建立的聚类分析模型既可准确鉴定橄榄油,还可准确鉴定各种类型的掺伪橄榄油。对30份不同橄榄油、105份不同低价食用植物油和38份不同精炼地沟油的判别正确率均为100%,对180份5%及以上的掺假橄榄油的判别正确率达94%以上,对75份5%及以上的掺杂橄榄油的判别正确率为100%,对72份5%及以上的掺杂植物油的判别正确率达88%以上。样品测量时无需制备样品及消耗化学试剂,测量和分析1份样品仅耗时5min左右,可实现对掺伪橄榄油的快速、无损和准确鉴别。  相似文献   

17.
采用HPLC-RID测定青海省亚麻籽油甘三酯组成,并利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及判别分析对亚麻籽油进行掺伪识别分析。结果表明,亚麻籽油中共检测出8种甘三酯,其中主要甘三酯为OLnLn(22.82%)、LnLnLn(20.40%)、OLnO(14.81%)、OLLn(13.59%);运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构建亚麻籽油甘三酯标准指纹图谱以鉴定亚麻籽油中掺入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玉米油、芝麻油(10%、20%、30%、40%、50%)的掺伪样品,当掺入植物油质量分数达10%以上时,可以准确判别纯亚麻籽油和掺伪亚麻籽油。为进一步识别亚麻籽油中掺假的植物油种类,对掺伪油样进行判别分析,建立的判别模型适用于亚麻籽油中掺入大豆油质量分数大于10%、掺入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玉米油、芝麻油浓度大于20%时的掺伪油种类的识别鉴定。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食用油掺假等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因此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油脂掺假辨别系统十分重要。文章介绍了在芝麻油的基础上掺入不同比例的玉米油和大豆油,并且测定混合植物油中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花生酸和亚麻酸的含量,同国家标准规定相比较得出特定成分的变化指标,以此来判断芝麻油的掺伪。  相似文献   

19.
食用植物油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情况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食用植物油中存在多环芳烃污染和危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随机采集的75份食用植物油样本进行了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含量的检测,以终生致癌风险作为评价指标,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75份食用植物油样本中普遍存在PAHs污染,萘的污染程度最高,检出率为89.3%,平均含量为13.67 μg/kg;苊烯污染程度最小,未检出;食用植物油中轻质PAHs污染程度远高于重质PAHs;4类食用植物油中总轻质PAHs与16种优控PAHs总污染水平顺序均为: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调和油;总重质PAHs的污染水平顺序为: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调和油;食用植物油中PAHs污染具有潜在的致癌风险,其风险顺序为:花生油>大豆油>调和油>玉米油.建议强化食用植物油中PAHs的控制和监管,修订相关标准,规定PAHs的最高限量值,确保食用植物油PAHs污染处在较低水平及其潜在危害处在可忽略水平.  相似文献   

20.
对玉米油化学成分进行GC-MS分析,共检出7个化合物。以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为指标探讨其抗氧化作用,并比较几种植物油的抗氧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鱼油、大豆油和山茶油对于机体抗氧化酶的活性几乎没有影响,而玉米油、葡萄籽油和橄榄油可明显提高机体抗氧化酶的活力,其中以玉米油的作用最为显著。各试验组小鼠肾组织中SOD活力均可提高到青龄组水平,而心肌、肝组织中SOD活力也较老龄组有显著性增强,但却明显低于青龄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