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益阳橡胶塑料机械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知识产权工作喜获丰收。公司全年申请专利33项,获得授权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1项专利获2010年中国化工集团专利奖),开创了技术创新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益阳橡胶塑料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知识产权工作2011年喜获丰收。公司全年申请专利33项,获得授权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1项专利获2010年中国化工集团专利奖,开创了公司技术创新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马燕 《现代化工》1999,19(6):91
1 工作回顾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的基础上,于1998年7月成立的特大型石油化工企业集团,是国务院确定的授权投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试点.从石化总公司到石化集团公司,一直十分重视科技进步.随着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石化集团公司的知识产权工作随之迅速开展起来,1983~1998年共取得科技成果3 658项,申请专利2 481项,其中发明专利1 476项,实用新型978项,外观设计27项,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总申请量的60%,大大高于国内16%的同期水平.1998年底,拥有授权专利1 040项.向30个国家申请了266件专利,其中25项专利按照国际专利合作条约(PCT)提交,目前中石化已在13个国家拥有授权专利87件.  相似文献   

4.
大连橡胶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在开拓市场的实践中,充分意识到知识产权是科技全球化的核心要素,也是撬开市场大门的有力杠杆,公司自觉申请国际专利升温,自主知识产权意识不断加强。2007~2009年,大橡塑有77项技术申报了专利技术,其中发明专利55项,已授予专利权11项;企业被大连市科技局认定为专利试点企业,已申请国家级专利试点企业。  相似文献   

5.
4.专利的申请及其审查批准(1)专利申请一项发明创造不能自然取得专利,只有按照专利法规定,向专利局提交书面申请,由专利局依照专利法进行审查,才有可能取得专利权。申请人在提出专利申请时应注意: 1)申请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熟悉专利法及其有关规定;对要申请专利的项目进行新颖性检索;对该项目要进行经济效益的分析及市场动向的预测;确定申请日(因我国实行的是“先申请制”,即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  相似文献   

6.
《甲醛与甲醇》2004,(4):39-39
杭州林达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甲醇和氨合成新型反应器技术研究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十分注重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单位的合法权益。凡是开发的新技术、新发明,都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要求,及时申请了专利,至今已授权的就有12项国内外专利,其中有一项是美国专利,四项中国发明专利,另有多项用PCT在欧洲多国、俄罗斯申请了专利,同时对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知名产品——均温型甲醇合成塔分别注册了“均温”和“林达”的商标。  相似文献   

7.
信息     
贵州宏福实业开发有限总公司获得净化湿法磷酸国家专利近日,贵州宏福实业开发有限总公司申请的发明专利“一种净化湿法磷酸的生产工艺及其设备”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授权,并获得发明专利证书,其专利号为ZL200410081600.1。净化湿法磷酸是重要的磷化工母体产品,它可以替代热法磷酸生产许多的磷酸盐产品。这项专利的授权标志着贵州省在磷化工发展上有了自主知识产权,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化工、冶金企事业单位积极申请专利近年来,贵州省的化工企事业单位逐渐认识到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十分重要,因此纷纷将本单位的发明创造成果申请国家专利。…  相似文献   

8.
袁长富  张忠营  李微 《工业催化》2015,23(7):515-519
介绍了SCR催化剂的相关技术,SCR催化剂技术的国内外专利申请有3个申请高峰,目前已处于第三个申请高峰的上升阶段。SCR催化剂技术申请人国外主要为企业,我国主要是高校,申请专利量占我国申请人申请专利总量的50%以上。催化剂功效主要是提高催化剂的耐受性和活性,约占统计样本数量的22%和52%。通过配方技术提高功效的申请量达到906件,约占统计样本的78%。技术创新仍以SCR催化剂配方及提高催化剂活性稳定为研究热点,但不能忽略对催化剂材料、催化剂再生技术和降低催化剂成本等研究,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CR催化剂成套技术。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新技术流失触目惊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经济参考报》10月13日报道,到1998年底,我国共受理国内发明专利申请11-59万余件,而自1985年我国专利法实施至今14年多的时间里,我国向国外申请的发明专利不足3000件。这说明,在14年的时间里,我们国家将11-3万多项发明均无偿地“奉献”给了世界各国。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福建农业大学,该大学十多年来在菌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方面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先后研制近20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然而,在这些高新技术中,只有3项申请了中国专利,外国专利只申请了一项。在绝大多数技术未取得专利保护的情…  相似文献   

10.
《贵州化工》2008,(1):50-50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是一家为发明人和设计人申请专利、注册商标的中介机构,近年来已为贵州许多化工企、事业单位申请了近百件专利,如贵州赤天化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开磷集团公司、贵州中化开磷化肥有限公司、贵州宏福实业开发有限总公司、贵州省化工研究院、遵义碱厂、贵州息烽磷矿。  相似文献   

11.
《天津化工》2008,22(2):61
为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管理,推动公司科技创新,2007年天津大沽化股份有限公司共完成10项专利的申请,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  相似文献   

12.
专利介绍     
申请专利的好处 自专利法从1984年实施以来,到 2000年 1月 11日,我国的专利申请量累计达100万件,我国也已经成为了一个专利大国。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不小的差距,而且有不少的企业对于专利方面的知识了解的还很不够,很不全面,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大量的科技成果,由于没有申请专利,而造成技术流失的现象。本期主要从专利申请能够给企业带来哪些益处的角度出发,介绍以下申请专利的好处。 申请专利能够获得法律保护的垄断权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  相似文献   

13.
正从巴陵石化获悉,该公司紧紧围绕主业开展专利申请工作,2015年申请专利42件,获授权专利34件,专利申请和获授权件数均为近年来最多。至目前,该公司已累计申请专利620件,获得授权310件,其中发明专利200件。这些专利均具有绿色环保特点,助推企业技术进步、新品开发、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在今年申请的专利中,一种多层导流筒鼓泡反应器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扬子石化对外宣布,中石化的重大科技项目——高性能聚乙烯树脂开发及应用通过了中石化集团组织的专家组鉴定。鉴定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取得了六大技术创新,开发了10类新产品、47个新牌号,申请专利44项,制定标准9项,申请专有技术7项,涉及的新产品产量达55万吨,利润近13亿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这六大技术创新是:(1)开发了世界领先的BCE-C和BCL乙烯聚合催化剂,实现共聚单体在聚乙烯大分子  相似文献   

15.
204所在85年5月参加了首届全同技术成果交易会,在交易会的摊位上接待了三千多人次,买家有980多家,共计151项成交额4668万。其中单项技术成果转让78项378.5万,生产线承建或改造46项696万,工程承包12项771.5万,合资、联营、合作开发9项416万,揭标6项2406万。由于参展工作人员辛勤努力积极经营取得了显著成绩,并荣获了首届全国技术  相似文献   

16.
《农药》2016,(11)
环己磺菌胺是由中国农业大学自主研发的含有磺酰胺结构的杀菌剂,以该化合物为代表的系列化合物在2005年申请专利并获得授权。此后,多家农药公司申请了环己磺菌胺的复配组合物专利,部分申请已经获得了授权。探讨了环己磺菌胺的专利申请和保护现状,为今后自主研发农药的专利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数字图书馆提供的数字显示,拜耳公司共申请了475个专利。成为2004年度全球制药行业中申请专利最多的公司。阿斯利康制药公司为260个,诺华制药公司为232个。  相似文献   

18.
<正>美国/欧洲专利申请2013年9月,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和欧洲专利局(EPO)发布了16件新农药或生物农药的专利申请,它们分别来自8家公司和1家研究机构。从申请数量看,先正达位居首位,为4件,拜耳作物科学以3件专利申请紧随其后,道农业科学和日本明治制果各有2件专利申请,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与沈阳化工研究院拥有2件联合申请。巴斯夫、日本大冢和住友化学各申请专利1件。杀菌剂和杀虫剂是9月专利申请活跃领域,申请数分别为8件和7件,除草剂专利申  相似文献   

19.
<正>(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9535052A(45)申请公布日20190329(21)申请号CN201811492449.9(22)申请日20181207(71)申请人济源市万洋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址河南省焦作市济源市思礼镇万洋大道万洋科研中心(72)发明人王小松,卢会芹,王兴东,史苗苗(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12月27日,从中石化巴陵石化公司传出消息,由该公司和上海石化研究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及华东理工大学实施的12万吨/年节能型苯乙烯成套技术开发项目,已于2013年12月10日通过中石化组织的技术鉴定。该项目应用的第二代节能型苯乙烯技术具有创新性和自主知识产权,已申请17项发明专利,其中11项已获授权。装置标定及工业运行结果表明,苯乙烯纯度99.94%,乙苯单耗1.058吨/吨苯乙烯;与常规工艺流程相比,每小时节省蒸汽16.6吨、节省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