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明  淮路枫  赵涛  刘薇  赵静国 《精细化工》2008,25(6):550-554
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得的微米级聚苯乙烯微球为种球,以N-甲基天门冬氨酸(NMA)为模板分子,通过单步溶胀聚合法在水相中制备了单分散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Ms)。研究了影响种球溶胀的因素,并对MIPM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单步溶胀聚合法能够制得粒径2~3μm、单分散性好的MIPMs,且具有较好的特异吸附性能。Scatchard分析表明,MIPMs在识别NMA过程中存在两类结合位点,计算得到高亲和力的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KD1和最大表观结合常数Bmax1分别为0.223 mmol/L和2.12μmol/g,低亲和力的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KD2和最大表观结合常数Bmax2分别为5.34 mmol/L和36.42μmol/g。  相似文献   

2.
单步溶胀聚合法制备单分散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微米级粒径均匀的聚苯乙烯微球(PS).以制得的PS为种球,柚皮素为模板分子,通过单步溶胀聚合法制备了单分散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Bs).研究了溶胀比及环己醇用量对MIPBs粒径及形态的影响,结果发现,采用粒径为1.50μm的PS作种球,且溶胀比控制在27~60时,可以制得粒径在4.5 μm~6.0 μ.m单分散的MIPBs;随着环己醇用量的增大,MIPBs球形更加规则、表面更加光滑.氮气吸附测量结果表明,制得的MIPBs是一种具有多孔结构、比表面积大的聚合物.Scatchard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MIPBs存在一类等同的结合位点,其平衡离解常数Kd和最大表观吸附量Qmax分别为8.61 mmol·L-1和48.50μmol·g-1.制得的MIPBs对模板化合物柚皮素显示出较高的选择性,以槲皮素为竞争底物,其分离因子达1.96.  相似文献   

3.
分子印迹和单分散聚合物微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分子印迹的概念,发展历史,印迹的原理以及分子印迹在分离、催化、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在分子印迹聚合物的传统制备方法和存在的问题中引出分散聚合。简述了传统制备聚合物微球的一些方法特点和分散聚合法的优越性。最后讨论了用分散聚合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可能存在的一些困难。  相似文献   

4.
种子溶胀悬浮聚合法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是一种具有特异性识别性能的新型高分子材料.种子溶胀悬浮聚合法所制备的印迹聚合物微球可应用于极性环境中,能够满足诸如酶模拟等实际应用环境的要求.本文综述了几种不同的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种子溶胀悬浮聚合法,并对其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喹唑啉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郑细鸣  涂伟萍 《精细化工》2006,23(9):833-836,840
以2,4-二氯-6,7-二甲氧基喹唑啉(DCQAL)为模板分子,采用单步溶胀聚合法制备了粒径均匀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 IPM s),并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功能单体、三乙胺及水对M IPM s吸附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微球的识别性能。制得的M IPM s主要靠氢键作用吸附与识别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与模板分子间能产生较强的氢键作用,以其为功能单体制得的M IPM s具有较好的吸附与识别性能,其高亲和力与低亲和力结合点的最大表观吸附量分别为17.53μmol/g和117.02μmol/g,以4-氯-6,7-二甲氧基喹唑啉(CQAL)为竞争底物,其分离因子α达1.78。往吸附液中添加三乙胺或少量水会减弱M IPM s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6.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温玉清  刘峥  尚伟 《化工进展》2005,24(1):25-27,56
评述了分子印迹原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技术以及一些制备新方法,并对其应用领域作了较为详细地介绍。  相似文献   

7.
李婷婷  谢永枝  丁义纯 《广州化工》2010,38(12):150-151,156
以二氯苯酚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RIM)为交联单体、Fe3O4为磁性组分,采用反相微乳液悬浮聚合法制备了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MIPMs)。研究了吸附时间、温度、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其重复利用性。结果表明,温度对二氯苯酚-MMIPMs吸附性能影响不大。底物溶液pH对MMIPMs的吸附性能有一定影响,吸附量随pH的升高而增大,当pH为7.0时,吸附量最大。MMIPMs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沉淀聚合法制备咖啡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姚伟  高志贤  房彦军  程义勇 《化工进展》2007,26(6):869-872,877
以咖啡因为印迹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在乙腈溶液中制备了针对咖啡因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对沉淀聚合中单体、引发剂、溶剂用量的比例关系进行探索,并利用平衡结合实验研究了聚合物对印迹分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印迹聚合物微球呈现出较好的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分子识别和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唐德  成国祥 《化工进展》2002,21(12):952-954
分子识别在许多分离、催化以及生物化学过程中常常起着决定性作用。例如 ,分子结构上的微小差别往往可以决定某个生化反应 (如酶反应 )是否能够顺利进行 ,所以长期以来 ,科学家们一直努力寻找分子识别的途径。二十多年前 ,Wulff等采用一种全新的被称作分子印迹(Molecularimprinting)的技术合成出了对糖类和氨基酸衍生物有识别作用的聚合物。此聚合物被称为分子印迹聚合物 (亦称分子模板聚合物 )。分子印迹技术就是指以特定的分子为模板 ,制备对该分子有特殊识别功能和高选择性材料的技术。该技术在最近几年内发展极…  相似文献   

10.
刘长军  田丰 《现代化工》2006,26(Z2):243-246
阐述了分子印迹技术基本原理,并使用牛血清白蛋白作为模板,通过反向悬浮法合成了聚丙烯酰胺(PAM)分子印迹微球,探讨了搅拌速度、单体浓度、分散剂浓度、引发剂添加速度、干燥方式对PAM微球形貌的影响,并通过紫外吸收法初步研究了PAM分子印迹微球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反相悬浮法制备的PAM分子印迹微球对印迹分子具有一定的特异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1.
和厚朴酚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步溶胀聚合法制备了和厚朴酚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Ms)。Scatchard分析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在识别和厚朴酚分子的过程中存在两类结合位点,其高亲和位点的解离常数为KD1=0.13 mmol/L,最大表观结合量Qmax=45.21μmol/g。静态吸附试验证明MIPMs对模板分子具有较强的特异吸附能力,以厚朴酚为竞争底物,其分离因子达1.85。  相似文献   

12.
马红玲  苏立强 《化工时刊》2010,24(12):18-20
以烟酰胺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乙腈为溶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烟酰胺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静态平衡吸附和色谱分析对印迹聚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印迹聚合物对烟酰胺分子具有很好的吸附能力和特异识别性。  相似文献   

13.
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姜忠义 《化学世界》2003,44(2):105-108
分子印迹作为制备对某一特定的分子 (印迹分子或模板分子 )具有特异性识别的聚合物的过程 ,在分离分析、仿生传感器和模拟酶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和特性、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场合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王岩  许煊炜  梁爽 《广东化工》2010,37(7):39-39,43
以烯酰吗啉为名义模板,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DMA)为交联剂,在制孔剂三氯甲烷中制备了烯酰吗啉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优化的模板、MAA及EDMA间的配比为1∶4∶20。采用本体聚合和悬浮聚合两种聚合方法进行MIP的制备,探讨两种聚合方法的不同及优缺点。研究还以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固相萃取的填料,制备固相萃取柱,对其应用性能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分子印迹聚合物材料在手性药物分离和药物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子印迹聚合物材料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吸附与分离材料,具有预定选择性、专一识别性、高度稳定性等优点。本文对分子印迹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在手性药物分离和药物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和评述,并对该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分离技术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分子印迹聚合物 (MIP)所具有的独特的预定选择性 ,它在分离技术中的应用研究已受到了普遍关注 ,本文将从MIP的基本概念、制备方法及其在分离技术中的应用等方面对MIP在分离技术中的研究进行简单的评述。引用文献 40篇  相似文献   

17.
《分离科学与技术》2012,47(9):1316-1321
Porous beads of styrene divinylbenzene copolymer, S-co-DVB, imprinted with dimethyl phthalate, DMP, were obtained. Two solvents were applied for the formation of pores: n-hexane and n-octane. The sorbents were prepared by membrane emulsification of monomer mixtures containing DMP followed by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The average diameters of the synthesized beads were 40 µm for beads obtained from mixtures with n-octane, and 30 µm for preparations with n-hexane as solvent. It was shown that almost all monodispersive sorbents were obtained; their SPAN parameter was as small as 0.7–0.9. Sorption properties of evaluated samples varied in relation to the kind of applied reaction mixture. Generally, imprinted materials showed higher sorption capacity towards DMP than their off-template analogues. For the sorbent obtained in the presence of n-octane and with 3 wt.% of DMP, sorption of dimethyl phthalate took the highest value - 89 mg/g. The sorbents imprinted with DMP were checked for sorption of diethyl phthalate, DEP, and dibuthyl phthalate, DBP also. It was shown that sorbability of synthesized materials towards other phthalates was much smaller than for DMP and was not related to the presence of dimethyl phthalate foot prints.  相似文献   

18.
分子印迹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一种人工受体合成技术,分子印迹方法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阐述了分子印迹方法的基本原理,详细地讨论了单体、交联剂和印迹分子的选择以及材料的制备等问题。通过讨论,分析了共价及非共价两种结合模式,指出了两者各自的适用范围;比较了3种不同印迹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详细介绍了分子印迹聚合物材料在色谱分离、传感器技术、有机合成、催化材料及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