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地震资料可视化解释的研究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震资料解释中,可视化技术的应用正越来越普及,目前实际使用的主要桌面和浸入式两类可视化解释环境,本文综述了地震可视化解释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详细介绍了应用于地震资料的可视化技术,能够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对过去三年中出现,并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浸入式可视化技术作了详细介绍,同时对可视化技术应用中的一些及其解决方法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3.
4.
5.
龙门山北段构造地震资料品质较低、成像差,地震资料解释困难.平衡剖面技术能够降低构造解释方案的多解性,但是经典的平衡剖面理论在龙门山地区无法使用.文章通过综合利用地震地质资料,外因(构造演化史)、内因(构造滑脱层等)分析,总结研究基本构造特征和形变影响因素,提出分形变系统平衡,多形变系统合理地质匹配的工作思路,检验解释方案的合理性.以LMS01为例,验证了其解释方案的合理性.认为:在充分利用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分系统平衡剖面技术能够大大降低构造解释的多解性. 相似文献
6.
季佑仙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2,37(6):653-657
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精细地反映了地下地质情况,但由于同相轴多且密集,从而给地震资料解释带来较大困难,因此,高分辨率地震资料解释须做到:解释前检查资料的频率成分,以保证地震剖面的波组特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显示功能,使高分辨率资料的解释更方便,有三维地震资料时,应用差异数据体,波阻抗数据体以及可视化等先进技术,使高分辨率地震资料更真实地反映地下地质情况。 相似文献
7.
朱海龙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99,(5)
地震资料解释中,可视化技术的应用正越来越普及。目前实际使用的主要有桌面和浸入式两类可视化解释环境。本文综述了地震可视化解释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详细介绍了应用于地震资料的可视化技术,能够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对过去三年中出现,并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浸入式可视化技术作了详细介绍。同时对可视化技术应用中的一些及其解决方法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9.
用地震资料进行构造地压解释的理论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陈至达的有理力学理论出发,本文研究在极长周期低速变形体中的瞬间无限小平面波波动现象,论述了地震波的有效弹性参数是由地层介质的本性和当前变形状况共同决定的,进而探讨利用地震资料进行构造地压解释的有关理论基础。着先较详细地推导了一维有限变形运动方程,然后讨论其具体的解及有关计算公式。这一成果对于地震勘探技术中利用地震波场的演化信息进行构造地压反演解释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与常规地震方法相比,井间地震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垂直与水平分辨率。根据井间地震的特点总结了井间地震资料解释的方法特点,介绍了井间地震资料解释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和发展。实际资料解释表明,利用井间地震资料发现了常规地震所不能发现和确定的小构造,精确描述了常规地震无法分辨的储层及其横向变化特点,并且描述了单砂体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井间地震资料实现了对地层、构造及储层等地质目标的精细描述。 相似文献
11.
虚拟现实技术在塔河油田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概念、虚拟现实技术理论和构成虚拟现实系统的软、硬件技术,并介绍了石油行业中虚拟现实系统“ Petro-One”的特点和功能。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集层具有埋藏深、地震反射信号弱和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引入虚拟现实系统进行石油勘探研究,在多井空间立体标定的基础上,利用虚拟环境下的精细构造解释技术进行层位追踪,采用多属性分析来预测储集层,并将塔河油田奥陶系大型缝洞体系进行三维可视化及立体刻画,再结合钻井等资料进行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集层预测,最后对虚拟现实系统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虚拟现实仿真系统平台架构的功能模块庞杂性问题给系统平台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拓展性与移植性、实时性与互操作性、人机交互性等性能要求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以船舶水下工程作业实例为设计基础,基于高层体系架构(High-Level Architecture, HLA)提出一种面向多客体的虚拟现实仿真平台构建优化方案。根据水下作业流程,进行全生命周期概念设计。分析并明确系统功能与设计原则。基于HLA技术框架,以虚拟现实技术作为功能导向,对仿真系统进行模块划分,并给出联邦架构。通过实践,验证其优化性能。结果表明,虚拟现实仿真平台具有良好的拓展性、实时性、互操作性和人机交互性等。另外,中间层和多层技术的应用大幅提高了系统架构设计的灵活性与简明性。 相似文献
13.
14.
虚拟现实系统及三维地震数据解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虚拟现实技术已在国外油气勘探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大面积三维地震数据及多年采集的三维地震数据连片处理解释、有利远景区评价、目标评价及钻探设计、油藏地质建模和发挥专家的智能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勘探开发风险。本文利用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引进的虚拟现实系统,依托700km2三维地震数据体及测井等数据对虚拟现实系统进行了应用研究,通过多属性数据体处理和透视浏览等研究手段快速发现和评价了地质目标,提供了钻探井位,对研究区的沉积体系展布有了总体认识,为岩性地层圈闭预测和评价奠定了基础。同时还总结出了虚拟现实系统三维地震数据解释的流程。文章最后还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