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小环 《中国冶金》2016,26(5):57-60
通过对铁水的锰元素在转炉冶炼过程中的反应机理进行研究,分析各因素对转炉终点残锰质量分数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形成了以终点温度1635~1655℃、碳质量分数0.06%~0.08%、少渣冶炼等为核心的转炉冶炼工艺,转炉终点残锰质量分数提高0.032%,吨钢降低生产成本1.5元以上。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炼钢生产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了转炉终点残锰含量及锰收得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影响转炉终点残锰含量和锰收得率最主要的因素是转炉终点碳含量和铁水初始硅含量。在高拉碳操作下,钢水碳含量对锰的还原起主导作用,此时转炉终渣FeO含量和终点钢水温度对锰收得率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3.
彭家清 《河南冶金》2006,14(Z1):61-63
转炉炼钢过程中,炉渣氧化性直接影响吹炼过程中的化渣速度、炉渣粘度、喷溅情况等.通过实验,分析了炉渣粘度、钢水碳锰含量、温度对炉渣氧化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转炉终点钢水残锰质量分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转炉终点生产数据和铁水成分的统计分析,研究了影响转炉终点钢水残锰含量的因素及其变化规律。研究表明,转炉终点碳含量和铁水硅含量对转炉终点钢水残锰含量及其收得率影响最大;提高转炉终渣碱度和终渣FeO含量对转炉终点钢水残锰含量及锰收得率产生不利影响。铁水初始锰含量升高有利于提高转炉终点钢水残锰含量,但锰的收得率反而下降;在高拉碳条件下转炉终点钢水温度对锰收得率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根据锰在金属与炉渣间的分配建立转炉终点残锰含量的数学模型 ,并绘制预测终点残锰的工艺图,经生产分析数据检验预测中命中率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针对河钢宣钢现有挡渣工艺存在的弊端,开发应用了滑板挡渣技术,并对其工作学理及工艺流程做了简单介绍。滑板挡渣出钢技术可在0.3 s内自动完成滑动水口的全开或全闭,实现对出钢过程中前期渣和后期渣最有效地阻挡;红外下渣检测系统与PLC控制系统的联合应用,可实现出钢过程中下渣的自动检测,挡渣成功率高达100%,转炉出钢下渣量控制在30 mm以下,回磷量稳定控制在0.003%以下。滑板挡渣工艺设施运行可靠,为提高产品质量、特别是高端品种钢开发奠定了基础,为河钢宣钢"普转优,优转特"战略的实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崔弘  刁瑞荣 《包钢科技》2014,40(4):14-16
文章通过介绍双渣、留渣炼钢工艺在包钢150 t转炉运用的效果,及在实际生产中双渣工艺所遇到的难点和解决方法,得出双渣、留渣工艺有降低渣料消耗、降低钢铁料消耗的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8.
低锰钢一般要求控制转炉终点[Mn]≤0.05%,针对传统双渣工艺熔剂消耗成本高,留渣双渣工艺去锰不稳定的问题,基于热力学、动力学分析和现场数据分析,研究了碱度炉渣(R 1.68~2.00)、温度(1340~1460℃)及渣中FeO含量(FeO)(15.5%~18.7%)对留渣双渣工艺中炉渣去锰能力的影响。通过溅渣留渣期间加入部分石灰石,吹炼开始加入少量生白云石替代部分轻烧白云石和加入少量萤石以及吹炼初期采用较高枪位,加强熔池上层炉渣搅拌加速初期锰的氧化等措施,使终点[Mn]由≤0.06%降至≤0.045%,与传统双渣法比较,减少石灰用量6.5 kg/t,减少萤石1.48 kg/t,铁皮单耗降低6.42 kg/t,明显降低冶炼熔剂成本。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120 t转炉在终点钢水平均温度1630℃,平均终渣碱度4.0时,终点[C](0.029%~0.176%)对终点[P]和磷分配比的影响。34炉次冶炼结果表明,终点出钢磷含量随着碳含量的减小而降低,当碳含量低于0.06%时,有利于实现磷含量低于0.005%出钢;随着终点碳含量的降低,渣钢间的磷分配比增大,炉渣脱磷能力增强;在同等工艺条件下,终点碳含量越低,供氧时间越长,吹氧和碳氧反应对熔池的搅拌作用有利于进一步脱磷。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转炉滑板挡渣工艺技术在安钢150 t转炉上的应用情况。应用表明,滑板挡渣技术挡渣成功率高,能有效控制下渣量,改善钢水纯净度,为开发高附加值品种钢和提高产品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留渣对转炉冶炼前期脱磷的影响,叙述了三钢120 t转炉双渣留渣操作工艺,并对比分析了双渣留渣和双渣不留渣几个重要指标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12.
邵亮  宋超  刘佳旭  付岳  石龙 《包钢科技》2021,47(3):5-8,53
文章介绍了包钢120 t转炉滑板挡渣与红外下渣检测技术改进及实际应用情况,并与目前常用挡渣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挡渣成功率达到99%以上,下渣量控制在80 mm以内,钢水回磷平均控制在0.001%以内,提高了钢水的洁净度,为生产高附加值的钢种和降低生产成本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针对SPA-H钢种磷含量要求高的特点进行了保磷理论分析,并开展试验,确定影响钢水磷含量各主要参数最佳平均值为:终点钢水温度1 681℃,渣重量7.38 t,氧含量0.038 2%,终渣碱度1.68。实践表明,SPA-H钢磷含量合格率100%,平均为0.077 3%,完全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溅渣转炉炉衬的主要破坏机理,阐述了宣钢150 t转炉炉衬维护在应对各种形式的侵蚀时采用的创新性技术。系统地介绍了溅渣护炉技术的合理应用,炉帽部位的长寿技术,受料面长寿技术,出钢口部位的维护技术,炉底底吹元件长寿技术,综合炉衬指标的优化等关键的技术情况。为大型转炉长寿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锰矿熔融还原的机理和转炉吹炼过程中加入锰矿的工业试验,在吹炼6 ~ 10 min期间内加入锰矿,有利于提高锰矿的还原率.对影响转炉吹炼终点锰含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转炉吹炼过程中加入锰矿提高终点锰含量的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6.
结合梅山转炉溅渣护炉的实践,从炉渣的特点、溅渣层的形成及保护炉衬机理、溅渣护炉工艺及参数选择等方面加以分析,对进一步提高梅山复吹转炉溅渣护炉的效果及溅渣护炉技术应用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采用缩小的冷态模型,对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钢轧厂150 t顶吹转炉的溅渣护炉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到其最佳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8.
《工程科学学报》2019,(8):1052-1060
分析了影响转炉冶炼终点钢水中锰含量的因素,针对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转炉冶炼终点锰含量预测模型存在的收敛速度慢,预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极限学习机(ELM)算法建模的新思路,并引入正则化以及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IPSO),建立了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正则化极限学习机(IPSO-RELM)的转炉终点锰含量预测模型;应用国内某炼钢厂转炉实际生产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并与基于BP、ELM和RELM算法的三类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IPSO-RELM方法构建的模型,锰含量预测误差在±0. 025%范围内的命中率达到94%,均方误差为2. 18×10~(-8),拟合优度R2为0. 72,上述三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其他三类模型,此外,该模型还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对于转炉实际冶炼过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相似理论计算,在实验室研究了枪高,供气流量等诉相互关系,并进行了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影响转炉冶炼终点钢水中锰含量的因素, 针对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转炉冶炼终点锰含量预测模型存在的收敛速度慢, 预测精度低等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极限学习机(ELM) 算法建模的新思路, 并引入正则化以及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IPSO), 建立了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正则化极限学习机(IPSO-RELM) 的转炉终点锰含量预测模型; 应用国内某炼钢厂转炉实际生产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 并与基于BP、ELM和RELM算法的三类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采用IPSO-RELM方法构建的模型, 锰含量预测误差在±0. 025%范围内的命中率达到94%, 均方误差为2. 18×10-8, 拟合优度R2为0. 72, 上述三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其他三类模型, 此外, 该模型还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 对于转炉实际冶炼过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