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将通过对同位素颗粒比重的选择进行分析,进而对大粒径选择的方式以及结合多个参数进行粒径选择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3.
榆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测井解释渗透率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不论是油藏描述、储量评价,还是产量预测、开发方案的编制,始终都离不开渗透率参数。因此,应用测井资料解释渗透率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工作。在理论分析及资料统计的基础上,找出了影响渗透率的主要参数(孔隙度和泥质含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榆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岩心分析以及渗透率与测井参数间的相关分析,确定了对储层渗透率敏感的测井参数,即声波时差(△t)和自然伽马(能谱)相对值(△GR)。运用统计回归的方法,建立了测井解释渗透率的方程,达到了利用测井资料确定储层渗透率的目的。经过10口井11个层的渗透率对比,平均相对误差为35.8%,说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低渗透率地层渗透率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玉金 《测井技术》1993,17(1):60-64
结合大庆油田外围低渗透率地层的地质特点,根椐渗流理论和岩心分析资料,分析了地层渗透率与孔隙度、组成地层的各种矿物含量以及泥质含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不同矿物组合地层的渗透率计算方程。用本方法计算的和岩心分析的渗透率进行了对比,二者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赵大扶 《测井技术》1992,16(1):66-70
由于长期注水冲刷,造成注水层地质情况变化,使得一些同位素吸水剖面测井显示失真,严重地影响资料解释的准确性。本文通过对不同粒径同位素测井试验的分析,指出部分井采用大粒径同位素测吸水剖面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渗透率的理论计算方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前,没有一种直接的渗透率计算方法,测井数据输出的渗透率均为统计方法所得,不但误差大,而且区域局限性也强,给测井解释带来很大困难。本文试图寻找一种理论性强,适应范围广的渗透率计算方法。经与岩心分析资料对比表明,文中所提理论模型十分逼近理论模型十分逼近实际情况,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8.
以前提出的模拟泥质砂岩电特性的解析方法经修改后适用于油井电北测井,孔隙度测井的测量值计算胶结指数m,含水饱和度Sω及泥质分布。泥质通常用砂岩中黏占体积分数p及黏 型参数β1/α来描述。对泥质包壳结构来说,这些参数可以同交换阳离子密度QV建立关系。  相似文献   

9.
人工神经网络作为据有限、常见的数据组估算储层参数的方法得到广泛普及。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需要输入的数据包括,与期望输出值有关的测井记录和用于训练的“真实”数据。我们将利用两个实例研究来说明利用神经网络据测井数据预测孔隙度和渗透率。在两个实例中,气田研究所需的预测是改善气藏管理和优化开采。在堪萨斯州的雨果顿(Hugoton)大型气田中,孔隙度是根据自然伽马能谱、光电分析和体积密度数据,利用类属神经网络软件预测的。这种类属神经网络软件可将神经网络建立的关系式转化成一个方程式,此方程式很容易用于所有具所需测井曲线的井。渗透率是利用更具测井方向性的软件预测出来的,此软件在网络的产生和应用中,并入了输入数据的深度窗口。除了利用输入曲线预测孔隙度之外,中子测井还用于预测渗透率。在雨果顿实例中,矿物学是确定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关键因素,因此大部分输入数据提供了关于储层矿物组分的资料。在训练孔隙度和渗透率的神经网络中,岩心分析作为“真实”情况。在俄克拉荷马州的雷德奥克(Red Oak)气田中,通常没有密度测井或是测井质量差,可建立多重神经网络用来据伽马射线和深感应数据预测密度。然后综合测量的和预测的密度曲线,用于计算孔隙度。建立一个辅助的网张,以便据伽马射线、感应和密度数据估算出5种级别的渗透率,岩心柱渗透率测量值可作为训练中的真实数据。这些网络的关键特征不是统计训练而是具选择性,反向预测输入数据进行验证且采用输入数据折高等距间隔。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从孔隙度预测渗透率的经验关系的检验显示,研究对象尺寸对估算结果影响很大,必须进行调整才能使储层研究产生最大效益。否则,预测渗透率误差很大。实例表明如果孔渗关系是建立在岩心尺寸之上且不加选择地用于测井曲线的分析,渗透率预测的误差会超出100%。误差受储层特性如环向或单向分布的储层控制。用于确定高刻度段计算过程的测井响应对其影响程度较小。而将岩心数据不加选择的用于网格单元和储层段建立起来的渗透率算法误差很大。使用标准化渗透率值已知而生成的标准横向刻度误差矩阵,可将混乱对象尺寸超覆的影响量化并能与不同情况相比较。分析结果用于开发程序,利用地面岩心真值估算测井曲线、网格单元及层段渗透率。不同的对象尺寸建立的预测关系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要适当运用。这意味着不同的估算方法可以合理共存。在此过程中,需用迭代法简化产生一个内在统一的油藏模型。换言之,运用适当的岩石物理学方法能够得到油藏模型动静态元素之间的最佳协调效果。  相似文献   

11.
聚合物微球具有耐温抗盐性好,适宜的膨胀性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在油田深部调剖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简述了利用激光粒度分布仪检测聚合物微球粒径中常见问题及原因,考察了洗涤过程中互溶剂类型、互溶剂加量、洗涤时间、静置时间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洗涤方法,洗涤后检测的聚合物微球准确性高,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2.
13.
《石油化工应用》2016,(6):150-154
将100 nm、35 nm粒径的纳米石墨添加到自制的基础锂基脂中,得到不同纳米石墨浓度含量的样脂,利用四球机进行长磨实验考察其抗磨减摩性能。结果表明纳米石墨能够明显提升高负荷下基础脂的抗磨性能,35 nm纳米石墨效果更佳;减摩性方面,随着负荷的增加,较长的粒径和较大的添加浓度,能够有效减小摩擦系数提升减摩性能。  相似文献   

14.
先向聚乙烯(PE)粉料中加入适量(m(分散剂)/m(PE)为0.01~0.02)具有抗静电效果的分散剂,然后使用Cam sizer数字成像颗粒分析仪测试处理后PE粉料样品的粒度分布。结果表明,测试过程中细粉的黏壁现象消除,测得的粒度分布变宽,测试结果的可重复性变好。  相似文献   

15.
屏蔽式暂堵技术中钻井液固相颗粒的最优化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屏蔽式暂堵技术时,如何确定钻井液中固相颗粒的粒径及其所占比例是一个关键因素。分析了内、外屏蔽的形成机理。认为储层中的孔隙喉道截面和外屏蔽(滤饼)中已沉积颗粒之间的孔隙喉道截面都可处理为曲边三角形,根据曲边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可以确定下一级颗粒的半径。钻井液中固相颗粒粒径的最佳比例关系为1,0.16,0.07,0.037,0.023,0.016,……。此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一致。给出了各级颗粒数量所占比例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钻井液中暂堵剂颗粒尺寸分布优选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总被引:30,自引:6,他引:24  
张金波  鄢捷年 《石油学报》2004,25(6):88-91,95
应用颗粒堆积效率最大值原理,阐述了优选钻井液中暂堵剂颗粒尺寸的“理想充填”理论和d90规则,提出了一种特别有利于对中、高渗透储层实施暂堵和保护的新方法。依据该方法研制和开发的配套软件能够根据相关地层参数,快速、准确地对具有不同粒径的暂堵剂产品按一定比例进行合理的复配组合。实验结果表明,优选出的复配暂堵方案能有效地使钻井液中的暂堵剂形成致密泥饼。与传统方法相比,岩心的渗透率恢复值明显提高,从而能有效地阻止钻井液中固相颗粒和滤液侵入油气层。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评价样品粒径对页岩孔径参数测定结果的影响,并探索适用于页岩孔径参数测定的粒径范围,以渝东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3块不同TOC含量的页岩为研究对象,结合低压N2/CO2等温吸附实验及有机岩石学、激光拉曼光谱学、XRD测试等方法,讨论了样品破碎、筛分等前处理对高过成熟度页岩的矿物组成、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等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孔隙类型主要为有机质孔和黏土矿物粒间孔,有机质孔隙的发育具有非均一性;破碎筛分会对页岩的矿物组成产生无规律的分异作用;样品粒径小于0.425 mm(>40目)时,粒径降低会增大页岩的比表面积并显著影响介孔和宏孔的孔体积,但是当样品粒径大于2 mm(<10目)时,会显著增加低压N2等温吸附实验的时间;粒径大小对微孔孔体积的影响不明显。综合实验结果的稳定性、时效性及页岩的非均质性等因素,建议采用10~40目的样品来开展页岩的孔径参数分析测试实验。  相似文献   

18.
同位素示踪流量测井是环空测井中最重要的测井方法之一,这种测井方法在测井过程中不受井内磁屑、气体和出砂的影响,测井质量可靠,成功率高,并能测量出每个射孔层的流量,在油田已有广泛的应用。文章介绍了同位素的淋洗方法、同位素示踪流量测井具体的测井过程和解释方法。同时还总结出几点经验,如测井速度的选择、同位素的释放、负流量的形成原因等。对从事生产测井的同行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聚合物微球作为深部调堵剂应用于油田调剖堵水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其油藏适应范围仍有一定的局限性.设计合成了新型丙烯酰胺、双丙烯酰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四元共聚吸水树脂微球,并进行了微球的粒径及封堵性能研究.性能评价实验表明:合成的树脂微球粒径在微米级,数量大,球度一般;温度越高,微球膨胀速度越快,矿化度越高,微球膨胀速度越慢;温度升高,树脂微球溶液黏度降低,浓度增大,树脂微球溶液黏度增大,在60℃、浓度3000 mg/L 时微球溶液黏度不大,剪切变稀,注入性好.岩心封堵实验表明,微球对地层有良好的封堵性,封堵率高达(80~90)%,能有效封堵中高渗地层.该树脂微球具有矿场应用价值,建议进一步进行粒径优化及强度优化,以满足现场需求.  相似文献   

20.
1.  First we determined the contaminant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fuels from the optical information obtained from light scattering at 20 to 180° using the statistical regularization method.
2.  We developed experimental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information on the microstructure of fuels for particle size from 0.1 to 20 m.
3.  We demonstrated the possibility of obtaining information on the kinetics of the formation, coagul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solid-phase particles in fuels no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y discernible fac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