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干全 《山西化工》1993,(4):46-46,42
太原化肥厂是我国“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1958年兴建,1960年投产。其生产装置主要采用苏联40年代技术,工艺落后,设备老化,消耗高,效益低。以其现有技术水平为标志的吨氨总能耗高达2300kg(标煤),与国外引进的18套大型合成氨装置(平均综合能耗1200kg标煤/吨氨)相  相似文献   

2.
近日记者在四川美丰化工股份公司获悉,四川美丰自主开发的气头大型合成氨尿素装置能量优化技术,已在四川德阳、青海西宁等地建成投产的6套装置(年产20万t合成氨、30万t尿素)上获得应用。实践结果表明,与传统工艺技术相比,吨氨综合能耗由1467kg标煤降到1054kg标煤,降低28%;吨尿素综合能耗由1068kg标煤降到724kg标煤,降低32%。  相似文献   

3.
不平凡的五十年——纪念中国小氮肥工业诞生五十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祥琳 《小氮肥》2008,36(6):1-6
0前言 中国小氮肥工业自1958年诞生以来,至今已50年了。50年来,我国小氮肥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为农业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数十年来,我国虽然先后引进了32套大型合成氨装置,中型氮肥企业也有很大发展,然而小氮肥工业不仅依然屹立于中国这片土地上,而且正以中国特色的氮肥工业面貌,支撑着我国氮肥工业的“半壁江山”。2007年,全国小氮肥企业有470家合成氨产量35698kt,占全国合成氨总产量的69.1%;全国小尿素企业132家,产量28981kt,占全国尿素产量的58.1%;生产碳酸氢铵的小氮肥企业有332家,产量30766kt,占全国碳酸氢铵产量的93.9%;  相似文献   

4.
我国小合成氨生产与当前世界合成氨生产在技术水平上的主要差距之一是能量消耗高。以煤、焦为原料生产合成氨的理论能耗为480万大卡/吨氨;现国外年产30万吨合成氨装置报价的能耗为1657万大卡/吨氨,生产厂家能耗约1400万大卡/吨氨(若采用鲁奇炉则可降低至1100万大卡/吨氨);而我国小合成氨1979年平均能耗为2432万大卡/吨氨,比国外装置报价的能耗高46.8%;贵州省小合成氨厂1979年平均能耗为3161万大卡/吨氨,比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5.
氮肥工业是高耗能产业,2004年我国合成氨产能4222万吨,吨氨平均能耗为1700千克标煤。以天然气、油田气为原料的大型合成氨企业吨氨能耗943~1429千克标煤;占产业三分之二的以煤为原燃料的合成氨企业吨氨能耗1700~1900千克标煤。“十.五”以来由于缺煤少电,运力紧张,煤价上涨翻了一番,煤价占了合成氨成本的70%左右,大多数氮肥企业严重亏损。  相似文献   

6.
毛汉云  吕远 《山东化工》2014,(5):126-127
介绍了尿素装置节能技术改造的方案。本方案实施后,尿素装置节约蒸汽98400 t/a,节约循环水2496万t/a,节约合成氨960t/a,折算节标煤共计16221.02 t/a,节能效益明显,其综合能耗可达到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7.
《煤化工》2017,(1)
为实现合成氨装置和硝铵装置的节能降耗,对两大装置的气氨系统特性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差异,提出了节能优化的新工艺。新工艺技术的关键是采用小压比压缩机,将合成氨装置氨制冷系统中的部分气氨,经小压比压缩机压缩后,直接送至硝铵装置,减轻了氨制冷系统中冰机的负荷和能耗,使两大系统间的协同节能优势效应充分体现。新工艺在20万t/a的硝铵装置上实施,可实现年节约标煤1.22万t。  相似文献   

8.
秦卫东 《小氮肥》2011,(2):16-18
江苏九九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成氨生产以煤为原料,目前合成氨生产能力已达到40kt/a,吨氨综合能耗1.071t标煤。但气氨冷凝成液氨的冷冻工段因设备老化、工艺落后,制约着生产,夏季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某专用化学品生产企业在2010年开展了能源审计工作。审计期内,该企业的能源消耗总量为543.82 t标煤、工业总产值能耗为0.00815 t标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00475 t标煤/万元、能源消耗总成本为345.10万元(占总生产成本比例为0.72%),已完成2010年节能工作任务目标。经审计,该企业不存在落后淘汰类设备,相关用能单位/设备已满足计量器具配备的相关要求。现阶段,该企业节能潜力主要为技术节能潜力,包括:设备节能(如:疏水阀、变频器、照明灯具)、工艺节能(如:无功功率补偿)、过程控制节能(如:保温、操作优化)等。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舜天化工集团公司是2001年由原沂南县化肥厂破产改制后的民营企业,合成氨生产能力为15kt/a,拥有4M8(3A)-36/320型压缩机3台。从2002年开始,实现了正常生产停开燃煤锅炉,经历了季节、气候和加减量的变化及短时停车的考验,生产运行平稳。2004年完成合成氨产量21.6kt,吨氨耗白煤(实物)1158kg、工厂综合电耗1244kWh、综合能耗1330kg(标煤)。这3项消耗居全省小氮肥行业前列。  相似文献   

11.
广东石油和化工重点耗能行业节能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简要分析了广东炼油、乙烯、烧碱、纯碱、合成氨五个重点耗能行业的能耗现状和节能潜力。五个行业2006年共消耗各种能源折标准煤1150万t,约占全省石油化工行业总能耗的50%。预计到2010年五个行业合计有节能潜力147.46万t标准煤,与2006年耗能量比较平均节能约13%。其中炼油和乙烯行业可节约标准煤139.58万t,是构成广东石油化工行业节能潜力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崔小明 《现代化工》2006,26(12):59-63
2005年全球乙丙橡胶的总生产能力约为122.8万t/a,总消费量约为106.2万t,预计到2009年总消费量将达到122.1万t。2005年,我国乙丙橡胶的总生产能力为2.0万t/a,产量为1.9万t,消费量为8.72万t,产不足需,每年都需大量进口。预计2006年我国乙丙橡胶的消费量将达到约10.5万t,2010年消费量将达到约16.5万t。针对目前我国乙丙橡胶生产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聚丙烯的供需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聚丙烯(PP)的总生产能力为1051.0万吨/年,2009年产量为820.5万吨/年,消费量约为1232.3万吨,产不足需,每年都得大量进口。预计到2012年PP的消费量将达到约1400万吨。针对目前我国PP生产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化章 《化工进展》2011,30(6):1147-1157
催化合成氨技术虽然已经比较成熟,但仍然潜在巨大的节能潜力。当今全球关注的能源问题又摆在合成氨工业的面前,CO2排放也将受到严格限制。合成氨工业的节能减排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目前合成氨工业的能耗情况及其节能减排潜力,指出节能的方向在于减少提供动力的燃料消耗,即降低合成压力及其动力消耗;节能的重点,就装置类型来说,在于中小型合成氨装置;就工序过程来说,其重点在于转化工段,就单元过程来说,其重点在于不可逆性最大的过程,如燃烧反应,高的温差、浓差、压差的传递过程。但是进一步节能的关键在于调整原料结构和采用高效催化剂及其配套工艺技术。提出了大型合成氨装置采用国产新型高效催化剂,中小型合成氨装置进行降压节能工艺技术改造以及建立以洁净煤气化技术为核心的合成氨-能源多联产系统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白云石制备轻质碳酸镁节能设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云石制轻质碳酸镁进行工艺设备改造,在消化、热解、压滤等工段运用节能设备,从蒸汽、煤、电、水等方面将实现能量消耗的降低,每吨碳酸镁可节约0.4 t标煤,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酸氨法无填充剂造粒新技术生产尿基复合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20万t/a粒状MAP装置的基础上,采用酸氨法无填充剂造粒技术改产尿基复合肥。介绍改造后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主要改造内容及取得的效果:产品质量提高;原料成本降低,年节约750余万元;煤、电耗降低,年节约成本225万元。该技术生产尿基复合肥非常适合于具有硫酸、合成氨资源的大型化肥企业采用。  相似文献   

17.
重点介绍了300kt/a合成氨项目航天粉煤加压气化炉所用原料煤煤质特性、原始开车和运行情况。系统总结了采用航天粉煤气化技术生产合成氨的消耗定额和综合能耗,进行了成本分析。与固定层气化炉相比,采用航天粉煤气化技术的合成氨生产成本可下降400元/t。  相似文献   

18.
顾朝晖 《化肥工业》2013,40(1):45-47
对“24·40”工程(240kt/a合成氨、100kt/a甲醇、400kt/a尿素)中的合成氨系统、尿素系统、控制系统、供电系统和环保设施进行简要介绍。该工程建成投产后,吨氨入炉煤耗1.12t,吨氨综合电耗1000kW·h,吨尿素氨耗578kg;合成氨产量880t/d,甲醇产量240t/d,尿素产量1440t/d;各项消耗均低于设计值,产量高于设计值10%-20%。  相似文献   

19.
甲醇工艺冷凝液回收技改措施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占宝  赵莉 《化肥工业》2010,37(2):57-58
介绍了甲醇工艺冷凝液作为锅炉给水直接回收利用的技术改造方案、实施效果。改造后,汽提塔达到了设计要求,使15 t/h甲醇冷凝液得以全部回收,年减排废水120 kt、节水160 kt,年节能折1 601.6 t标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