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溶解气驱油藏压降与压力恢复试井的综合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应用物质平衡原理建立多相渗流数学模型,通过定义拟函数将多相渗流方程变换为单相流体渗流方程相似形式,从而为多相流试井分析提供实用方法;分析讨论了利用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拟函数处理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困难,提出利用现场生产数据计算相对渗透率和拟函数处理的新方法。该方法所需相关参数少、计算稳定。通过软件实现与现场资料分析表明,其解释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裂缝性油藏的油气两仃非稳态流动,研究了双重孔隙和双重渗透性模型,考虑压力,饱和度以及流动气油比特性,并对这些特性的影响因素作了分析,提出了计算双重孔隙介质中饱和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6.
新型溶解气驱油藏水平井IPR曲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溶解气驱油藏,由于地下流体为油气两相流动,油藏流体和相渗透率将明显地随压力而改变,因而溶解气驱油藏油井产量与流动压力的关系是非线性的。研究中,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结合非线性渗流理论,建立了溶解气驱油藏水平井的产能计算模型。经过效验,计算结果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多相渗流分类及溶解气驱试井分析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多相渗流分类和溶解气驱油藏油气两相渗流两个方面,对试井分析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提出中国油气田大量存在着油气、油水、气水两相、油气水三相的多相渗流及其试井分析普遍应用单项渗流方法的现状值得注意。对溶解气驱油藏指出:产能分析8种方法中以修正、改进的无因次IPR曲线和模拟方法、压力分析3种方法中以两相拟压力与平方压力方法是目前主要应用和研究方向;相渗和两相拟压力函数的计算是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溶解气驱油藏非完善井流入动态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tanding在Vogel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溶解气驱油藏非完善井的IPR方程,但这一方程并未得到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认可。通过分析Standing产能方程,指出Standing定义的流动效率(油井在同一产量下理想井底压差与实际井底压差之比)是建立在油藏单相渗流理论基础之上,并不适用于油气两相渗流。选用相同压降下实际油井产量与理想油井产量之比定义流动效率,建立了新的非完善井产能预测方程,该方程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得到了油藏数值模拟结果的验证。  相似文献   

9.
溶解气驱油藏动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11.
稠油油藏溶解气驱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稠油 (粘度为 1~ 1 0 0Pa·s,重度为 8~ 1 5°API)溶解气驱通常指冷采 ,在加拿大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根据最近的报道 ,加拿大目前有 5 0 0 0多口油井通过冷采开采稠油。除加拿大之外 ,委内瑞拉、中国、阿曼也进行过稠油冷采。有些稠油油藏的冷采采收率估计可高达 2 0 %。采收率高时通常伴随着油藏压力下降速度慢、低于泡点压力时两相流的GOR增长缓慢 ,以及相应的地质力学响应。泡点压力之下采收率达到 1 0 %~ 2 0 % ,这对于非常粘稠的原油来说是不寻常的。1 文献回顾Smith早年写的一篇文章奠定了理解稠油溶解气驱冷采的…  相似文献   

12.
溶解气驱油藏流入动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溶解气驱油藏,由于油藏流体的物理性质和相渗透率随压力而改变,所以油井产量和流压的关系是非线性的。通过对前人成果的归纳、分析和总结,规范统一了流动效率的概念。研究认为,将流动效率定义为在相同压差下非完善井的实际产量与理想完善井的产量之比更为合理,便于数学描述而且物理意义更加明确。所建立的流入动态关系适合于不同条件下的流动效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气顶底水油藏水平井试井解释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气顶底水油藏水平井试井研究方面的文献国内外公开发表的较少,本文首先导出了气顶底水油藏水平井的无因次压力表达式,并给出垂直平面上径向流动期、水平井稳定流动期的压力表达式,进一步应用叠加原理在考虑井筒储集和表皮效应的基础上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应用Stehfest算法对拉普拉斯变换进行数值反演,制作了典型样板曲线图板,为利用典型样板曲线确定油层参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油水两相流动试井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油水两相流动条件下的压力恢复试井问题,推导出含水饱和度偏微分方程和压力分布偏微分方程,在回归出井平均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基础上,通过求两个偏微分方法的数值解,求出了径向上的含油饱和度分布,地层渗透率K和平均地层压力,由新引进的变量AD和BD之间的直线关系,求出了井筒存储系数C值,同时,给出了井筒污染系数S值,通过与Gringarten图版法的解释结果对比,表明本文给出方法的解释结果比较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5.
理论上用数字模型来研究分析溶解气驱条件下,压力和表皮因子对油井流入动态的影响(IPR'S)。综合产能曲线的分析结果认为,产能曲线的指数是时间的函数,其指数通常大于单相流。研究还认为,只要已知产能曲线的指数以及避免长时间外推,该法就能够用来预测未来动态。如果用单点测试法来预测未来动态(该法假定产能曲线指数是常数),那么,该法求得结果十分接近井的实际产量,其误差最小。既然如此,产量预测的误差将取决于假设的已知产能曲线指数误差的大小。综合考虑表皮因子的影响,还提出了修正IPR曲线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双渗三重介质油藏试井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基岩、裂缝、溶洞三重介质油藏,在考虑裂缝和溶洞与井筒连通的情况下,给出三重介质试井物理模型的描述,提出双渗三重介质的概念,建立考虑井筒储集效应和表皮效应的双渗三重介质油藏有效井径数学模型.通过拉普拉斯变换和数值反演方法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绘制了双渗三重介质油藏试井典型曲线,分析了窜流系数、储容比、渗透率比对曲线特征的影响.曲线分析表明,完整的双渗三重介质油藏试井曲线在半对数曲线上出现2个台阶,在双对数曲线上出现2个凹陷.曲线上台阶或凹陷的位置和形态与基岩、裂缝和溶洞三者之间的窜流系数和储容比有关.窜流系数主要影响下凹段出现时间的早晚,弹性储容比影响下凹段的深度和宽度.对比分析了双渗三重介质和普通三重介质在试井曲线特征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通过建立流入动态关系体系的合理性边界条件,提出了溶解气驱在井新的流入动态方程,新方程涵盖了Vogel方程和retkovich方程,对溶解气驱油藏具有普遍适用性;流入动态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表明,原油饱和压力是影响流入动态非线性程度的主要因素,同时得到了方程指数与饱和压力的变化关系;通过研究不同污染程度下的产能变化,得到了污染因子对流入动态的校正方程。  相似文献   

18.
19.
多层油藏试井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多层油藏的压力动态可能不同于单层油藏,试井分析的基本目的应是评价各分层的渗透率与表皮因子。为此,讨论多层有界封闭油藏中1口生产井的压降和压力恢复曲线的某些特征,并重点研究衰竭差异和关井后层间窜流导致的渗流机理。结果表明,多层油藏各层的物性参数和孔隙体积相差越大,衰竭差异就越明显;只有出现衰竭差异后关井才会产生层间窜流,压力恢复曲线可能呈现“台阶”状。针对多层合试的压力数据,提出一种将生产测井、测井等多层油藏的动静态信息作为约束条件的非线性回归试井分析方法。实际应用表明,在没有分层测试或MLT测试数据的情况下,这种方法亦能有效解释多层油藏的分层参数。  相似文献   

20.
中原油田经过多年的开发,已整体进入中高含水阶段,地层压力发生了很大变化,加上酸化、压裂等各种储层改造措施的实施,使得储层孔隙特性、流体及压力分布等变得越来越复杂,并且由于层间差异大,增产增注措施效果越来越不理想,故近几年先后开展了以聚合物驱为主的三次采油措施。注聚合物后,储层非均质性、地下流体的性质和流度发生了变化;依靠试井技术,通过对化学驱采油效果不同阶段测试分析评价,研究化学驱油气水运动规律及其开采特点,结合动静态认识,分析储层特征、流体及压力场分布,为进一步提高化学采油效果提供有价值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