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色彩调和思想是色彩地理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广泛应用于日本的城市色彩规划实践中。本文在研究色彩调和思想内涵与日本城市色彩规划制度的基础上,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日本20座"政令指定都市"的色彩规划文件,揭示了色彩调和思想在日本城市色彩规划中的地位,以及实现色彩协调目标所采取的规划方法。研究表明,色彩调和思想缘起于日本城市色彩景观历史进程、色彩地理学基础理论和色彩规划制度设计等方面,其重要性全面表现在日本城市色彩规划的规划目标、设计基准、规划范围和规划对象等方面,各城市通过色彩整体调和、建筑外立面色彩自调和、建筑材料的使用引导、公众参与和思想传播等方法充分实现了色彩协调的原则与目标。  相似文献   

2.
校园建筑色彩设计中色彩地理学的应用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琴 《山西建筑》2009,35(1):57-59
针对现今校园建筑色彩规划的不和谐问题,运用色彩地理学理论对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的建筑色彩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该校园建筑色彩在结构、外观形式、立柱、门窗线条、风格等方面的多角度表现方式,对校园建筑色彩控制和校园整体色彩规划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完成安陆市城市色彩规划编制,针对具体项目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技术路线,对安陆市自然环境、历史人文,传统和现代建筑、地区发展个性色彩逐一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汇总得出城市色彩总谱,提出色彩规划的总体策略。针对三大节点,四彩片区提出相应的色彩控制导则。满足城市色彩统一风格前提下,兼顾各不同功能分区对色彩个性追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城市色彩管控和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配色构图 一、色彩的形状与位置对配色的影响 无视色和形的关系,把色抽象化为纯理论的配色,这是古典配色(秩序调和)的最大缺陷。其实,色和形相互辅佐是配色的根本意义。 (一)色彩形状 1.色的集中与分散。使用同样的色数,色相、明度和彩度都不变,若每个色都集中使用时,对比强烈,有稳静效果;若全都分散配置,产生不稳定性,然而形的结合力则更强。通常,有面积对比时,适宜集中配色。面积相接近时,适于分散配置。  相似文献   

5.
武汉城市色彩规划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武汉城市色彩规划充分考虑其独特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城市发展历史和功能分区明确的城市特征,遵循与自然环境吻合、塑造独特个性、整体协调、注重历史文脉的原则,各功能区采用不同基调色彩,形成丰富生动而又整体协调的城市色彩形象。  相似文献   

6.
郑志锋  华晨  梁影君 《规划师》2007,23(8):19-22
与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更容易形成整体、独特的城市色彩环境,在色彩控制上更具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另外,因为小城镇的色彩使用现状随意性很大,所以在城镇总体色彩控制前提下进行色彩个性协调更具迫切性.玉环县色彩规划将"大协调下的微差"思想落实到具体的操作层面,提炼出基础色谱,以此确立标志色彩,划分重点控制区、风貌协调区和引导发展区等若干个城市色彩控制区,再在控制区内根据不同的功能性质和空间要素划分次一级区块,并对它们提出相应的色彩控制导则.这样,既能确立较为统一的城市色彩风格,又可满足不同功能区对色彩个性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多色彩调和在广州生态景观林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色彩的丰富协调既是影响植物群落景观的重要因子,也是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目标之一。研究基于生态景观林带多色彩建设目标,结合色彩调和理论研究,利用色彩配色软件Color Impact对常见多色彩调和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选定三角色、四方色配色方法作为生态景观林带植物色彩搭配的指导准则,并创建了植物群落色彩配置步骤。以优良地带性乡土树种及城市园林树种为材料,探讨了冬春、夏秋季相应时节,不同色系的群落模式。不仅为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际指导,同时又完善了植物色彩配置研究,对提高植物群落的景观效果具较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10)
色彩在绘画和设计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是相辅相成的矛盾统一体,是绘画色彩配置的总体要求。在色彩的配置上,如果没有色彩的对比关系,就会使人感到色彩缺少变化、平淡无奇、没有生气;如果没有色彩间的调和关系,又会使人感到画面色彩零乱,整体关系缺乏统一。因此,创作者只有认真对待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才能合理配置色彩,创作出色彩丰富、对比鲜明而又调和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校园色彩规划的作用,并以信阳师范学院为例,分析了该校园的配色方案及色彩来源,从建筑色彩、景观色彩、校园小品色彩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校园色彩的优化建议,以设计出具有民族韵味和区域特色的高校。  相似文献   

10.
为了协调统一城市广告色彩,通过对哈尔滨老道外实地调研拍照,把采集的数据进行孟斯宾瑟色彩调和研究,为城市广告色彩的选取提供了一个量化、理性化的操作来求取感性的色彩调和配色的研究方法,解决了城市广告色彩难以量化和数据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4)
色彩的配置特别是色彩调和是艺术设计专业中的重要课题。从科学家牛顿开始,多少年来,人们在孜孜不倦地寻求一种色彩调和的标准,以配置理想的色彩。但是真的可以寻求到绝对的、统一的、一成不变的色彩调和的标准吗?从色彩调和错综复杂的实践和理性的分析中,我们不难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2.
通过搜集、整理国内外色彩规划成果并对其色彩运用原则进行挖掘,实地调研分析鹤壁市新区的色彩现状,运用蒙赛尔色彩体系对鹤壁市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建筑环境等色彩特征和色彩规律进行详细梳理;从不同层面探研具有鹤壁市历史和文化脉络的色彩语言。在宏观上把控新区整体色彩定位,中观层面进行色彩分区和控制分级,微观层面对建筑要素和重要区域节点进行专门设计。规划内容包括色彩规划目标、原则、主色调定位以及居住类、行政办公类、商业金融类、科教文卫类和工业类建筑色彩推荐色谱及色彩示意,对于中心商务区、重要区域、地段的建筑给出明确的配色原则和示意。  相似文献   

13.
以已有色彩研究方法为基础,探寻可以综合城市中影响色彩的因素;从空间视角出发,把握整体、连续、调和、分级的城市空间色彩规划方法,以人的视知觉为依据,使城市色彩规划与研究更加合理、易于实施。  相似文献   

14.
《建筑与文化》2009,(8):53-53
针对广州城市色彩环境特征,运用城市色彩规划理论与方法,提炼得出广州城市色彩推荐色谱,其色彩特征为“阳光明媚的粉彩画”色彩,以及“有阳光感的中间色”一中高明度、中低纯度的黄灰色调的色彩主旋律;为广州城市色彩提供分层面、分系统的规划策略;为城市总体空间分布提供指引;为城市各行政分区研究提供分区色谱和色彩规划导则;  相似文献   

15.
研究在综述国内城市色彩规划的基础上,借鉴法定规划编制体系,构建了包括总体色彩规划、控制色彩规划和色彩整改规划在内的一套色彩规划编制体系。其中,总体色彩规划是在对城市色彩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城市色彩总体定位,确定城市整体基调和总色谱;控制色彩规划是在总体色彩规划的基础上,将城市划分为若干个管理分区,并对控制区内不同类型建筑的色彩进行控制引导;色彩整改规划是城市色彩规划的最终落实,其针对城市重点片区提出面向实施的色彩改造建议。最终,研究以洛阳市为例,在城市色彩规划编制体系框架内完成了洛阳市城市色彩专项规划。  相似文献   

16.
<正>如今,全国性高校园区的大规模建设已渐近尾声,在社会对于高校规模扩张和教学质量之间矛盾的反思同时,我们也发现这种盲目快速的规划建设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首先是新建设的高校园区用地与使用规模不匹配,造成土地资源浪费,规划结构松散。大量重复相似的规划都是从总平面形式出发开始设计,盲目地采用大轴线、大水面、大环路等尺度夸张的规划手法,缺乏对于学校具体使用功能及场地的针对性深入研究。超大尺度的校园规划和缺少联络的功能分区造成实际使用过程中宿舍、教学、食堂等基本功能之间距离过大,各个院系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22)
色彩作为视觉传达中的第一要素,影响着人的感知和认知效果。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教师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内容需要,对课件界面中各种元素的色彩基调、色彩配置进行合理安排。其基本配色原则和方案是:色彩搭配要与表达的主题、内容、形式、风格一致;色调要统一、对比适度、背景明快;修饰要突出、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校校园色彩规划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校园快速扩建的过程中,色彩规划往往被忽视,该文从分析我国高校校园的色彩规划概况入手,阐述了高校校园色彩规划需要遵循的原则,进而对校园的各个主要功能区域的色彩规划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城市色彩规划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万敏  吴新华 《规划师》2004,20(7):60-62
要塑造城市整体色彩个性,城市中建筑及景观元素色彩的和谐、统一是关键。城市总体色彩需要通过规划进行色彩干预,使其朝着有利于整体个性识别的方向发展。城市界面色彩则需要从尺度、色彩联系两个方面在规划中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20.
金芋  路旭  关山 《华中建筑》2023,(1):68-73
寒地城镇色彩在自然环境因素以及人文历史的多重影响下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实地调研了横道河子、雪乡、昂昂溪、满洲里等多个寒地城镇色彩后,运用中国建筑色卡量化工具进行现状色彩图谱研究与分析;通过剥离与寒地城镇不相容的杂色,试图基于地域性层面对寒地城镇进行色彩特征的提炼梳理。并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千城一面、新旧材料使用、高彩度污染、夜景规划欠缺等色彩问题,提出符合寒地城镇地域性特征的应对思考,为寒地城镇色彩规划提供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