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9 毫秒
1.
在工业遗产区更新决策过程中,对遗产价值的认知与判断必须兼顾各个利益群体,通过回顾建筑师这一关键群体在工业遗产城市设计中的价值认知与决策实践,探寻不同城市工业遗产区更新策略与价值序列判断因素。首批选择北、上、广三地十位建筑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定性研究不同城市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工业遗产区更新设计过程。建筑师的做法与态度表明更新设计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一种社会价值观的体现,取决于各个利益方共同的社会责任感,并强调了城市遗产区更新中功利主义与保护意识在建筑师价值认知排序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正建筑营设计工作室创建人、主持建筑师建筑师建筑师的身份一直在不断的变化。手工业时代,建筑匠师集工程、材料、施工、装饰于一身,身处建造的最前线,几乎无所不能。随着行业分工的细化,建筑与工程的分离导致建筑设计逐渐脱离了建造,主要工作开始回到图纸、模型上。在消费主导的社会下,建筑日益成为时尚,建筑师的角色也越来越开放和模糊。明星建筑师除了建筑本身,还设计家具和产品、代言广告、出版写作、学校教育等等。在这个充满矛盾和可能性的现实社会,每个建筑师都在寻找自己的价值和身份定位。作为城市生活环境创造中的一员,建筑师徘徊在人文传统的理想与不断被消费社会分化的建筑价值之间,利用设计的智慧解决当代现实的问题。建筑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在现实中,设计师要  相似文献   

3.
建筑之外     
<正>随着现代建筑学的发展,建筑师职业越来越专门化,建筑与社会、生活、艺术之间早已存在且从未离散的关系逐渐变得模糊,长久以来。建筑师给社会的印象仅限于对建筑的专业想象,而今天,建筑师涉足的多元多样的领域被视作"建筑之外"。这些建筑的外延活动引发了建筑师某些带有批判性或创新性的思考,也为其他领域带来了新的思维。我们尝试从历史的角度回溯建筑学科的发展,讨论其与艺术人文方面的多元关联,以文明特定时期的文化取向作为参照,梳理建筑外延的各  相似文献   

4.
华霞虹 《建筑师》2010,(6):122-130
今天.明星建筑师的专业和社会影响与日俱增,这与消费文化语境下建筑价值和建筑师职能的转向密切相关。根据消费文化原理.论文指出,明星建筑师的核心价值是符号象征价值,其本质是对“创意”和“名声”的符号消费。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剖析了当代中国的明星建筑师情结.并探讨了超越明星建筑师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韩文强     
建筑师 建筑师的身份一直在不断的变化.手工业时代,建筑匠师集工程、材料、施工、装饰于一身,身处建造的最前线,几乎无所不能.随着行业分工的细化,建筑与工程的分离导致建筑设计逐渐脱离了建造,主要工作开始回到图纸、模型上.在消费主导的社会下,建筑日益成为时尚,建筑师的角色也越来越开放和模糊.明星建筑师除了建筑本身,还设计家具和产品、代言广告、出版写作、学校教育等等.在这个充满矛盾和可能性的现实社会,每个建筑师都在寻找自己的价值和身份定位.作为城市生活环境创造中的一员,建筑师徘徊在人文传统的理想与不断被消费社会分化的建筑价值之间,利用设计的智慧解决当代现实的问题.建筑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在现实中,设计师要在公众利益与私人利益,传统与前卫,奢华与朴素,真实与虚幻的选择之中做出取舍.或许建筑的最大价值就是批判态度和独立精神,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形式符号的困扰,从城市生活的真实出发,继续追寻建筑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建筑设计是一种高度综合的专业操作,过程中涉及对经验、直觉、技术等很多方面的考虑。对建筑师来说,这些内容犹如魔术师手中的黑箱,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机关,将其作为建筑师本人的设计说明,可能还会削弱建筑被解读甚至误读的可能性。基于笔者建筑师和建筑历史理论博士生的双重身份,文章并非单纯地从上述角度介绍村上湖舍,而是以"事件"为核心,并把它放在更为广泛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结构之中加以讨论,希望打破建筑设计和历史理论之间的壁垒,尝试从历史理论的角度重新给村上湖舍定位,同时从设计的视角回看历史和理论,从中找到两者可能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消费世界的都市奇观——简析旗舰店建筑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可 《建筑学报》2006,(8):76-78
作为当代世界建筑舞台上引人注目的一个建筑现象,奢侈品牌旗舰店不仅带来了新颖的视觉形式,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代建筑在消费文化影响下所作出的反应。文章试从形式特征、媒介属性、消费文化背景以及建筑师的商业价值等几个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中山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近代岭南文化重要的传承和体验之地。文章在分析了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中山环铁城历史建筑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及人文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与测绘,发现当前中山环铁城历史建筑的现状与困境,进而从价值取向、规章制度、保护方法、自主更新与新技术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策略,以期缓解现状环铁城历史街区内"空心化"的衰败现象。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     
本期刊登的是香港建筑师学会年奖的大部分作品,我们世界建筑导报编辑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迎接香港97回归。籍此,以便利读者一览香港建筑界的成就与发展。中国建筑师为了迎接21世纪的到来,迎接新的经济发展和更大的国家建设规模的挑战,而面临着如何决定自己的技术取向、个性取向、建筑教育取向、中国建筑设计的全球价值取向等营造学上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香港作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其建筑业在营选技术上的先进性与营选艺术上的兼容性以及在设计作风上的现实性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文章提出了七对建筑"矛盾",并以此为关键词对四分院作品进行解读。建构的七个二元对立片断既是对作品进行自分析,更是对此类北京历史片区改造普适性问题的讨论。建筑师对这七对建筑"矛盾"的解答是否需要满足现代建筑一般性的价值取向?诸多的设计决定是否要在北京旧城这样特殊的场地环境下作出选择性的牺牲?是否需要用更加包容的态度来对待此类建筑所面临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
崔勇 《华中建筑》2008,26(6):108-110
该文研究的思虑和论述将不局限于以往编年史研究方法,而是以斯宾格勒式的历史形态学的价值取向将20世纪中国现代建筑史迹作为一个动态整体来予以文化哲学意义,其中,又以唯物的建筑史学观阐述意识到的历史形态和20世纪的建筑文化焦虑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代建筑遗产保护与城市历史文化传承——以西安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杨豪中 《华中建筑》2010,28(12):141-143
从所处地位和保护现状两方面论述西安近代建筑遗产保护所面临的困境,进而指出造成困境的根源是西安近代建筑遗产在价值认知中存在价值取向单一化和价值判定标准模式化两个误区。最后,在分析近代建筑遗产保护与城市历史文化传承关系的基础上,提出西安近代建筑多元和地区的建筑遗产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建筑、艺术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佑国 《新建筑》2009,(3):115-117
从词源学的角度讨论了建筑(architecture)、艺术(art)和技术(technology)的原意及其历史演变。艺术一词的原意是:人工之物、技艺与技巧,技术的原意是:系统化了的art和机械的或工业的arts。那种把技术和艺术对立起来,重艺术、轻技术,重建筑形式、轻建筑技术的倾向,实在是对艺术和技术的误读。技术包含科学和艺术两个层面。建筑实质上是一种技术,是按照科学的和艺术的原理与规则把物质的材料建造成房子(building)。所以建筑才解释为建造房屋的科学与艺术。在建筑、艺术和科学三者之间,技术是科学与艺术在建筑上结合的桥梁。  相似文献   

14.
林莉 《福建建筑》2011,(12):15-18
在总结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历史演变过程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演化受到城市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地理环境以及空间观念等的影响,是城市公共空间系统演化的功能适配性机制、价值导向机制、环境衍生机制和系统“一体化”机制共同作用的过程与结果。以期用以指导我国城市,促进城市空间的有序发展和城市功能的高效运转...  相似文献   

15.
葛莉 《建筑与环境》2008,(4):101-103
城市景观。建筑风格和建筑艺术异彩纷呈,名人故居众多,人文资源深厚。如何妥善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促进优秀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强城市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日益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李宁 《中国建材科技》2017,26(1):104-105
在室内建筑装饰设计中,民间美术主体地位淡化。它所表达的原固有观念变得朦胧,民间美术不再以各种历史怀旧的形式出现,但并不否定它自身的历史价值,反倒借其历史文化的厚重感来作为背景语言,强调本应关注的现当代时尚,强化民间美术适应时代消费的需求。本文着重从装饰形式、设计思想、设计审美等角度阐述民间美术与室内建筑装饰设计的融合,并从民间美术对室内建筑装饰设计影响的角度浅析对现代室内建筑装饰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张俊 《时代建筑》2013,(4):10-13
文章选择了中国20世纪70年代生人经历的重要事件,分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社会结构的变迁与70后知识分子成长的互动关系。指出社会变迁对70后的影响是非均衡的,70后建筑师获得了从工匠艺术向艺术家艺术转变的机遇。理想主义和理性化是社会结构在不同时期带给70后的影响,70后在社会变迁中普遍承受着理想和理性的张力。  相似文献   

18.
郦伟  唐孝祥 《南方建筑》2014,(1):99-104
从历史研究、哲学研究和建筑学研究的视野,通过对何镜堂建筑论著的文本研究,指出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论是在"实践—理论"的辩证互动中发展与成熟的;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是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论形成与发展的哲学基础,和而不同的"和谐观"是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论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黄瑶 《重庆建筑》2003,(1):47-49
若瑟堂是重庆市至今保存最完好、最古老的天主教堂。虽然其外观及内部空间都极为简洁朴素,很少装饰,但其平面形制、建筑构图元素和形体比例仍体现出成熟的哥特建筑的典型特征,并与重庆的地形条件和地方建筑环境相融合,因而在重庆建筑历史遗产中应占有一定的地位。本文通过对重庆若瑟堂的考察研究和分析,指出其作为宗教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建筑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0.
张奕  童佩 《华中建筑》2014,(5):144-147
湖北省枣阳市的邱家前湾村因移民而兴,历经数百年形成了其独有的样貌特征。该文从邱家前湾村的历史沿革入手,结合其移民背景、区位环境等因素,通过资料查询、实地访问和建筑调研等方法从历史文化、宗族、建筑艺术等方面阐述了该村落的规划格局、建筑特色,并对邱家前湾村的防御性规划布局、独特的建筑形态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了该村落的规划思想与建筑技术的重要价值,进一步对前湾村的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与整治提供了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