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前期是中国建筑思想发生重大转变的阶段,此时形成了一种融合西方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于一体的新的建筑理念,而曾经盛极一时的“中国营造学社”对此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也曾有一些建筑理论方面的著作提及到这方面的内容,但至今尚未有人具体研究过“中国营造学社”与20世纪前期新兴的中国建筑思潮之间的密切关系。本文以“中国营造学社”为核心,从文献研究、学术活动、建筑师及职员等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证了这个学术团体对中国建筑史尤其是对中国近代建筑思想的重要作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2.
周鸣浩 《建筑师》2014,(5):79-87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园林被理想化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获得广泛认同。本文致力于梳理和阐明这一转变的思想背景,着重论述围绕"园林"主题展开的三个本土实践案例——现代岭南庭园建筑、"亭的继承"和松江方塔园,分别以"模式"、"片断"和"移情"三个概念来揭示其不同的设计策略,指出这些策略背后所隐含的"创作中介"与"审美体验"这两种对待传统的不同态度,并以此为基础对王澍的"造园建筑学"展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荆州古城东堤街天主教堂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中外文化不断融合,展现了文化“他”“我”交流的必然结果。从天主教堂与荆州的传统民居、古城和其他多元宗教建筑三者的联系,研究荆州古城东堤街天主教堂建筑文化演变,分析其与本土建筑文化的内在联系,探索传统建筑文化传承的有效路径,为荆州落实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先验性思考。  相似文献   

4.
周鸣浩 《建筑师》2014,(3):51-63
本文回溯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建筑转型过程中核心概念"环境"一词在建筑话语中兴起的背景,揭示了这一概念的兴起背后所隐含的建筑学本体观念的转变,并通过"风景旅游建筑"、"环境心理一行为"、"环境艺术"、"文脉意识"等四个方面来揭示这种观念上的转变与20世纪80年代的设计实践及学术探索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李华 《时代建筑》2009,(3):38-43
文章以对三本“教科书”——《建筑空间组合论》、《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和《中国建筑史》——的解读为基础,试图揭示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20世纪末,职业训练和建筑生产体系在中国的“布杂”基础,以及这个体系的现代性。就文章所论述的范围,“组合”——个“布杂”的基本工具和一种现代的构筑知识的方式——为整个体系的构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11)
在民族交流问题上,各时期各民族都有自觉去从事文化交流,且出于解惑,需要在审视文化的立场上更换角度。民族间增进相互了解,有助于更加了解自身文化的问题,并找出脱离文化"瓶颈"的尴尬现状。从十六世纪到二十世纪,无论中国文化在英国人的心目中地位如何变化,也阻止不了每个时期的文化人士以深邃的"他者"眼光来观照中国文化,正向抑或反向地从中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6)
弗吉尼亚·吴尔夫是英国现代主义的代表女作家以及意识流的代表人物,她的第四部作品《达洛维夫人》自1925年出版以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长期以来评论的焦点往往局限于作品的现代主义技巧和女性主义倾向。其实,吴尔夫小说中的社会政治意义同样是不可忽视的。本文通过浅析《达洛维夫人》中,彼得在帝国主义视野下的"他者"形象,试图揭示吴尔夫的后殖民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土”文化的典型代表窑洞建筑的特色的分析,指出了它所具有的内在的逻辑与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精粹。窑洞建筑的构筑形态蕴涵着许多值得注意的机制,它涉及到一系列当代建筑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介绍了日本现代主义建筑师如何思考和表达本国建筑传统。在20世纪30至40年代的民族主义背景下,这一主题引起了很多日本建筑师的注意,他们热衷于将现代建筑表现为在钢筋混凝土建筑上加上一个倾斜的瓦屋顶。但也有日本建筑师认为这只是对中国建筑的继承而非日本建筑本质的转译,并进而在现代主义的视角下发展了自身的传统。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80年代,城镇住宅现代化加 速发展,集合住宅居住模式不断更迭,最终在 20世纪80年代末形成了中国现代居住模式的基 础框架。为了究明20世纪80年代居民生活变化 对住宅空间演变的影响,本文围绕卧室、厨卫、 起居室三个代表性空间,梳理城镇集合住宅设 计方案发展的脉络与趋势,同时横向对比住宅 建设方面的政策、经济、观念变化,将住宅套型 设计方案演变的内在原因归为户内人均居住面 积、住宅商品化与大众居住观念三个因素。在 大众生活方式快速改变的当下,本文关于20世 纪80年代住宅套型演变过程的研究,将对中国 城镇居民居住观念及住宅居住模式发展研究具 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丁鼎 《城市建筑》2014,(18):265-265
在我国的传统建筑中,阁建筑作为其中较特殊的建筑类型,其演化和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所呈现出的形态不尽相同。本文以北京故宫中出现的阁建筑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型制特点及场态分布特点,对阁建筑研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孔令宇  徐小东  刘可  张然 《中国园林》2023,39(10):111-116
传统村落的“三生”系统是一个持续运转的开放结构,系统转型发展需要依托内外组织之间的物质与信息交换。在风景名胜区内,传统村落有着较好的活态基础,且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系统内外组织之间的物质与信息交换频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以苏州东山、西山景区的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通过“三生”耦合协调度计算模型与村落“三生”系统建构,揭示传统村落“三生”系统转型发展所经历的不同阶段的系统特征与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13.
闵晶卢  永毅 《时代建筑》2014,(1):152-157
"空间"无疑是现在中国建筑学科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话语。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中国现代建筑中的"空间"话语进行回溯,文章试图展示"空间"的概念是如何导入中国并得到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生苗”和“熟苗”的传统民居作为研究对象,从多个维度探究其民居构架,基于田野调查法、数据图示分析法和文献研究等方法,重点分析传统民居构架细部,提炼传统民居的核心要素,逐一分析“生苗”和“熟苗”传统民居的构架形制,重点研究湘西内部族群民居之间的构架差异以及内在联系和逻辑,探究“生苗”与“熟苗”民居产生差异的原因,对民居构架特点进行延展和细化研究,总结与归纳苗族传统民居构架的特征,从而对苗族传统民居进行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5.
“新三届”是中国历史转折年代的特定名词,文章基于数据整理和分析,对东南大学建筑学院1977-1979年入学的大学生的从业去向、地域分布等多个维度进行基本分析,进而以其中的代表人物为线索,对“新三届”在中国建筑教育、学术研究、设计实践等三个领域所产生影响和贡献进行了重点研判,指出这三届的东南大学学子是见证及推动中国当代建筑学科改革与发展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6.
赵之枫  高洁  陈喆 《华中建筑》2008,26(6):96-100
该文以北京昌平区十三陵镇泰陵园村为例,从村庄产业发展、村落空间结构和形态等方面分析这类村庄的变迁和转型。同时。探讨在村庄规划中如何通过村庄原有的果品种植产业与第三产业相结合,促进村庄经济的复兴;通过整合道路系统优化村庄空间结构;通过整治村落环境形成富有乡土气息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7,(11)
"他者"是当代西方文学批评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他者"在文学文本中的显性和隐性探讨已经成为文学批评的一种趋势。《家》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十部作品,小说除了弗兰克回归精神家园的奥德修斯式历程这一主线外,还隐含了弗兰克的妹妹茜、女友莉莉以及祖母丽诺尔摆脱"他者"奴役,努力构建自我身份的主题,这两个并行的主题相互交织,反映了黑人女性的生存困境以及她们找寻身份认同感的艰难历程,彰显了莫里森对黑人女性命运的终极关怀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围绕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他说”文本进行回溯和梳理,总结出该理论的三个主要认识视角:岭南传承的理论渊源,整体逻辑的理论特征,中国思想的理论定位。“他说”扩大了“两观三性”理论的影响,推动了该理论研究的发展。借由“他说”,“两观三性”建筑理论成为激发思想的触媒,为建筑理论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11):95-96
现有文献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研究较多,而对于暂时未出现资源枯竭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不足。本研究以资源型城市山东招远市为研究样本,利用社会学的参与式调查,案例研究中典型案例分析,探讨了处于主导资源上升期的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研究发现:资源型城市必须在资源开采的鼎盛期就着手准备替代产业的培育问题,才能保证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导引、规划先行,协同发展是转型发展的前提;骨干带动、产业延伸、裂变成长、高端引领、创新发展是结构调整的关键;政策引领、机制创新、服务保障是制度设立的基础。研究结果对于国内其他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探索具有理论和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门窗》2014,(2)
民族建筑作为人类艺术呈现的"活化石",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人们生活的场景、状态和民俗,更是人们艺术理念、价值理念等等方面的印证,对此,研究民族建筑具有无以言说的价值。本文正是基于此,以羌族"俄鲁则"建筑为例,探讨"俄鲁则"建筑的内在特色以及建筑本身所蕴含的多样性价值,为世人更为深入地了解羌族人民的生活形态及其民俗、民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